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docx
- 文档编号:4646249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513.48KB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docx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第二节
2014-2015学年度?
?
?
学校8月月考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C.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酸变成红色
D.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氯化铜溶液,是蓝色溶液;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B正确;C.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酸不变色,故C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在铜的后面,不能置换出银,故D错误.
考点:
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
2.有铜铝合金8.1g放入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可能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A.0.32gB.0.65gC.0.84gD.0.90g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只有铝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生成的氢气完全来自于稀硫酸中的氢元素,因此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是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
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
300g×9.8%=29.4g,29.4g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29.4g×
×100%=0.6g,即铜铝合金8.1g放入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是0.6g,因此可能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32g,故选A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3.下列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现象
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铝丝放人硫酸铜溶液中
无现象
Cu>Al
B
分别将相同形状的镁条和铝条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
镁条燃烧得更剧烈
Mg>Al
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Zn>Fe
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Fe>Cu
【答案】BD
【解析】铝能转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其现象为铝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的物质,其活动性为Cu 4.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答案】C 【解析】实验A、B说明Fe能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证明Fe>Cu;实验D中Cu能把AgNO3溶液中的Ag置换出来,证明Cu>Ag。 据此已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Fe>Cu>Ag,故实验C已无必要进行。 5.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Zn ③溶液只有Zn2+,不溶物为Zn ④溶液只有Zn2+有,不溶物为Zn、Cu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加入的锌不足以把氯化铜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Cu;二、加入的锌恰好与氯化铜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Zn2+,不溶物为Cu;三、加入的锌过量,则溶液只有Zn2+有,不溶物为Zn、Cu。 综合三种情况C对。 6.把金属X放入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MgCl2溶液中无现象。 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Mg、X、CuB.Cu、X、Mg C.Mg、Cu、XD.X、Mg、Cu 【答案】A 【解析】X放入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活动性X>Cu,X放入MgCl2溶液中无现象,说明活动性Mg>X。 因此,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X>Cu。 7.把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②溶液变作为浅绿色③铁钉质量增加④溶液质量减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硫酸亚铁是浅绿色,故①②正确;但由于铁不断反应而质量减少,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比消耗的硫酸的质量大,因而溶液的质量增加,故③④错。 8.我国早在商代就能造出精美的青铜器,到了战国时期已能冶铁和炼钢。 人类开发利用下列金属单质的时间与金属活动性强弱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由此推断,人类开发利用下列金属的时间由先到后顺序是() A.CuFeAlZnB.CuZnFeAl C.CuFeZnAlD.AlZnFeCu 【答案】C 【解析】本题通过铜、铁的冶炼时间,由特殊到一般总结出金属的冶炼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关系。 即: 冶炼时间顺序与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是相反的。 活动性强的金属后被冶炼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先被冶炼出。 9.5.6g铁样品,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0.2g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样品一定是纯净物 B.该样品一定含有镁、铝两种杂质 C.该样品一定是混合物 D.该样品可能含有锌和镁两种杂质 【答案】D 【解析】假设5.6g全为纯的铁 Fe+2HCl=FeCl2+H2↑ 562 5.6g0.2g 现在氢气的质量为0.2g=0.2g,说明该样品是纯铁或杂质与HCl反应时的杂质特点是: 同质量时有比铁生成的氢气多的金属也有比铁生成的氢气少的金属存在;故排除AC; 由于金属与酸的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的化合价 金属相对原子质量)×金属的质量,所以同质量的镁铝生成的氢气都比铁多,而同质量的锌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少,所以B错误,D正确; 10.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浓度均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如图,则判断正确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C.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D.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最后铝和铁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故置换出的氢的质量相等,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铝和铁与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判断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情况;A.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故A错误; B.2Al+3H2SO4=Al2(SO4)3+3H2↑ 54 294 18 98 Fe+H2SO4=FeSO4+H2↑ 56 98 由此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硫酸,需要铁的质量大,故铁先消耗完,铝有剩余,故B正确;C.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故C错误;D.消耗相同的硫酸,需要铁的质量大,故铁先消耗完,不会是铝消耗完而铁有剩余,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11.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B.Cu和ZnC.Cu和MgD.Zn、Mg和Cu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Mg>Zn>Cu,由于只能是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过量的锌粉可以置换出混合溶液中的Cu,但不能置换出镁,因锌粉是过量的,所以过滤后所得固体应该为锌和铜的混合物;故选B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2.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 A.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B.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C.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价而乙元素显+3价 D.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A不符合题意;B.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合价无法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故C符合题意;D.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了甲比较活泼,乙比较稳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3.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Y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B.Y>X>ZC.Z>Y>XD.Z>X>Y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比较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再根据选择项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判断: 由题意可知,把X、Y、Z分别加入稀硫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只有Z在氢前;X、Y排在氢后;由Y放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结果Y表面有X析出,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Y>X,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Y>X.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4.已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不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Mn和CuSO4溶液B.Mn和ZnSO4溶液 C.Fe和MnSO4溶液D.Mn和稀H2SO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逐个判断即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Mn在Cu的前面B.Mn在Zn的前面;C.Fe在Mn的后面;D.Mn在H的前面;故选C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15.下面四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能与其余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则该金属是 A.AgB.CuC.AlD.Zn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它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其中一种金属能与其它三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则可知它为金属活动性最强的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为Al>Zn>Cu>Ag,所以选C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6.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将铜腐蚀掉。 其反应方程式为: FeCl3+Cu→2FeCl2+CuCl2。 现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g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B.cg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3价Fe元素 D.溶液中一定不含Cu元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铁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铜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铁能与生成的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此题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三个,方程式如下: 2FeCl3+Cu=2FeCl2+CuCl2;CuCl2+Fe=FeCl2+Cu;2FeCl3+Fe=3FeCl2 依元素守恒可知: ag铜完全溶解后,变为ag铜离子,若加入的铁足够多的话,可将溶液中的铜离子全部变回金属铜(ag)甚至还会有铁剩余,此时,残余固体(cg)应大于或等于ag,根据题意: a>c可知,加入的铁是不足量的,此时溶液中还有部分铜未完全置换出来.结论1: 剩余固体为Cu,不可能有Fe剩.选A;根据方程式可知,溶液中一定有Fe2+,因上述推导可知,溶液中还应有Cu2+剩余,由方程式1可知,Cu与Fe3+是不能共存的,剩余固体中有Cu,则溶液中必无Fe3+,结论2: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为Cu,而溶液中含FeCl2和CuCl2.故选A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7.一废旧家用电器的某部件含有Zn、Fe、Cu三种金属,若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剩余的金属是 A.Zn、FeB.ZnC.FeD.Cu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铜的活动性最弱,所以Zn、Fe、Cu三种金属,若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剩余的金属是Cu。 故选D。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8.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 TiO2+Si SiO2+Ti,制取钛,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A.TiO2B.SiC.SiO2D.Ti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物质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氧的物质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所以在该反应中TiO2为氧化剂,Si为还原剂。 故选A. 考点: 氧化反应 19.设计实验判断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铁丝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B.铁丝放入硝酸铜溶液,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铜丝放入硝酸亚铁溶液,铁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D.银丝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和硝酸亚铁溶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是不正确的叙述,因为金属铜和银的活动性没有比较;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铁能置换出铜,铜能置换出银出明显现象;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金属铜和银的活动性没有比较;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银丝放进溶液中都不反应. 考点: 实验方案设计 20.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BCD 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2%的石灰水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常温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于2g,即不能得到2%的石灰水;稀硫酸与硝酸银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不能鉴别。 故选B。 考点: 实验方案 21.为从废铜屑中得到较纯的单质铜,某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X是铁,第③步反应还会生成氯化铁 B.X还可以是Zn,但不能是Ag C.仅用第②③步操作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即证明稀盐酸过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中加入适量活动性比铜强的金属能把铜置换出来。 A中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是硫化亚铁,错误;仅用第② 步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因为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向第②步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稀盐酸过量与均会否产生白色沉淀。 故选B。 考点: 物质的提纯 22.要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CO、水蒸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无水硫酸铜②澄清石灰水③灼热的氧化铜(假设每步均反应完全) A.①③②B.③①②C.①③①②D.①③②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在利用氢气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通过还原产物检验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存在,故顺序是①无水硫酸铜、③灼热的氧化铜、①无水硫酸铜、②澄清石灰水。 由于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故一定要先检验氢气还原的产物水。 考点: 物质的检验 23.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理论上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AgB.CuC.Fe和CuD.Cu和Ag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铁、铜、银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铁>铜>银,所以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与AgNO3和Cu(NO3)2都会反应,但根据“弱者先出局”的反应顺序,铁应先AgNO3反应,若亿还有剩余,继续与Cu(NO3)2反应,由于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意味着滤液中还含有AgNO3,说明铁粉不够,所以只发生能够了一个反应: 2AgNO3+Fe=Fe(NO3)2+2Ag,所以析出的少量金属是Ag,故选A 考点: 金属的活动性 24.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和Zn(NO3)2废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A.Ag、ZnB.AgC.ZnD.Zn、Fe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表,锌大于铁,铁大于银,所以铁加入含有AgNO3和Zn(NO3)2废液中,铁能够将银置换出来,但铁不能将锌置换出来,所以铁丝表面覆盖的一层物质为Ag。 故选B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5.化学课本中提供的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以判断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B.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可以判断元素的化学性质 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能否置换某些盐溶液中的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用蒸发溶剂的方法;B、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水生成,根据溶解性表,可以判段是否有沉淀产生;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无关;D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故选C 考点: 得到晶体的方法、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影响因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6.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锌与硫酸铜溶液B.铝与硝酸银溶液 C.铜与硫酸锌溶液D.铁与硝酸银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铜与硫酸锌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故选C 考点: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7.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 A.银B.铜C.铝D.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可知,越往右边的,金属活动性越弱,所以钠最活泼,铝次之,然后是铜,最弱的是银。 故选A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8.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 甲>乙>丙 B.金属活动性: 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 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 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那么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为乙>甲>丙;物质的质量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气体的质量越多,故相对原子质量: 丙>乙>甲。 故选C。 考点: 金属活动性 29.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BCD A.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B.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 C.镁在氧气中燃烧 D.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是铜和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会减少;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较多;镁在氧气中燃烧,镁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48: : 32,消耗镁的质量更多。 故选D。 考点: 化学反应与图像 30.有等质量的两种金属A和B,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B.金属的活泼性A>B C.酸过量,金属质量不足D.A与硫酸反应更为剧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据图可直接看出,产生氢气物质的量相等,正确,B、同样据图可直接看出,金属A与酸反应的时间更短,说明反应速率更快,故金属的活泼性A>B,正确,C、若酸过量,金属不足(即金属全部反应),这时计算氢气的质量就应该用金属的质量来求算,金属A和B质量相等,而相对原子质量不相等,这样产生的氢气质量就一定不会相等,这跟图中反应出来的产生氢气质量相等相违背,所以错误,D、因为金属的活泼性A>B,所以可判断A与硫酸反应更为剧烈,正确,故选C 考点: 金属与酸反应的应用 31.过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成分是 A.铜、银B.锌、铜C.锌、银D.锌、铜、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的活动性比铜、银都强,所以过量的锌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铜和银都被置换出来,且锌过量,故选D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32.某同学要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你认为可以不必做的实验是 A、B、C、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B、把AgNO3溶液滴入到铜中,不会反应,说明活动性Cu>Ag,C、把盐酸溶液滴入到铁中,会反应,说明活动性Fe>H,D、把盐酸溶液滴入到铜中,不会反应,说明活动性Cu<H,这样就可以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Fe>Cu>Ag,所以A实验没有必要做,故选A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33.“金属明星”钛的获取方法之一为: TiCl4+2Mg 2MgCl2+Ti,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反应,可看出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是置换反应,故选C 考点: 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34.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银B.滤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C.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银D.滤液中一定没有Ag+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铁>铜>银,向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些铁粉,铁粉会先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得到银与硝酸亚铁,等硝酸银反应完全后,再与硝酸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由于铁粉是一定量的,所以,一定会发生铁与硝酸银的反应,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银,滤液中一定含有Fe2+故A正确;若铁不足,硝酸银可能有剩余,滤液中可能含有Ag+,故D错误,硝酸铜可能没与铁反应,故C错误;若铁过量,则硝酸铜全部反应,滤液中不含Cu2+,故B错误;故选A 考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35.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只能查出相对原子质量,不能查出化合价,故说法错误;B.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故说法正确;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化学 第八 单元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