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道路工程重点总结记忆篇.docx
- 文档编号:4644152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66MB
0501道路工程重点总结记忆篇.docx
《0501道路工程重点总结记忆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501道路工程重点总结记忆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501道路工程重点总结记忆篇
道路工程重点记忆内容
施工流程:
市政道路施工:
控制点交接——现场踏勘——管线保护——清表测量放线——地下管线构筑物管线施工——管线回填——路基施工——基层施工(有的需要有垫层)——雨水口支管与雨水口施工——路缘石安装——面层施工——步道铺装。
道路施工准备工作:
•1、围挡;交通导行。
•2、交底。
•3、测量。
道路施工准备——围挡(P303—304)
1.施工现场围挡(墙)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不得留有缺口,并根据地质、气候、围挡(墙)材料进行设计与计算,确保围挡(墙)的稳定性、安全性。
•2.围挡的用材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宜选用砌体、金属材板等硬质材料,不宜使用彩布条、竹笆或安全网等。
•3.施工现场的围挡一般应高于1.8m,在市区内应高于2.5m,且应符合当地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4.禁止在围挡内侧堆放泥土、砂石等散状材料以及架管、模板等。
•5.雨后、大风后以及春融季节应当检查围挡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道路施工准备——交通导行【P301】
•1、办理手续:
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
•2、设计原则:
保证交通峰值要求;安全顺利通过;交通导行动态管理;与现场平面图协调一致。
•3、落实:
便线便桥,夜间照明,协助交警、划分区域,严格控制(时间和范围)
•道路施工准备——交底【2013年考点——不一定按照教材】
•1)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及难点,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操作方法,进度安排,质量及安全技术措施,作业指导书,四新技术,质量通病及注意事项。
——技术交底内容
•2)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管理教材244页)
•程序:
技术负责人,全体·书面·签字·归档
道路施工准备——测量
•1、恢复道路设计中线,对道路中线的各点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进入施工测量
•2、由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道路边线外0.5~1.0m两侧,以距离5m、10m或15m钉木(边)桩。
•3、测出道路中心高程,标于边桩上,即“红印”,以供施工。
道路施工准备——清表
道路清表工作大多数是在中线恢复之前。
不管是填方和挖方都会涉及到清表工作
管线与构筑物施工
•1、与道路同时设计施工的管线(实际中最多,案例也经常考核)
•2、既有管线构筑物的拆改、加固保护(主要是管涵管线和井室)
路基:
(分为3种)
填土路基要求
•1.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
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用土要合格)
•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
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
(填土也需要挖)
•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
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m,宽度不应小于1.0m。
(管线也适用)
•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
•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
(碾压公共考点后面单独讲)
•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
•7.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土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
挖土路基
•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
•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
•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标高的压实量。
•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
•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
•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
路基填筑要求
•1、填土应分层进行。
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
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
•2、对过湿土翻松、晾干,或对过干土均匀加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范围之内。
•3基层一般可以稍微大于最佳含水量。
路基压实要求——试验段
•在正式进行路基压实前,有条件时应做试验段,以便取得路基或基层施工相关的技术参数。
•不但是路基,道路基层、面层沥青摊铺也需要试验段;以至于焊接都需要有试焊这个工序。
试验段的目的(案例题考点)
•1、以便确定路基预沉量值。
•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
•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
•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
•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的规定
•1、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
2、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0mm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
•3.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0~800mm时,路基压实时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
路基压实(四先四后一重叠)
•1.压实方法(式):
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
•2.土质路基压实原则:
“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
•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
•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超高相反)
•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夯实机具
•使用夯锤压实时,首遍各夯位宜靠紧,如有间隙,则不得大于150mm,次遍夯位应压在首遍夯位的缝隙上。
•道路边缘、检查井、雨水口周围以及沟槽回填土不能使用压路机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或蛙夯、人力夯夯实。
必须防止漏夯,并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1/3。
•(案例出题考点涉及到管线回填)
v蛙夯
羊角夯
蛤蟆夯
冲击夯
小型压路机
小型夯边机
土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
•
(一)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
——主控项目
•
(二)路床应平整、坚实,无显著轮迹、翻浆,波浪、起皮等现象。
•(三)路堤边坡应密实,稳定,平顺。
•压实度和弯沉值在各种路基和沥青面层中也是主控项目。
道路工程弯沉测定
•柔性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竖向变形,在荷载作用后变形会恢复,能够恢复的那部分变形量就是弯沉。
它是直接反映路面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压实度监测方法与评定标准
•
(一)路基、基层
•1、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路基检测湿(质量)密度和压实度)
•2、灌砂法---(在所测层位挖坑,利用灌砂测定体积,计算密度。
适用于土路基压实度检测;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大空隙材料的压实检测。
在路面工程中也适用于基层、砂石路面、沥青路面表面处置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
•和环刀法类似,多用于粒料(也可用于土质路基、基层)类的压实度测定,与环刀法不同的是其体积利用标准砂的体积测定。
)
•3、灌水法(在所测层位挖坑,利用薄塑料袋灌水测定体积,计算密度。
亦可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处置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
•
(二)沥青路面(口诀:
核心)
•1.钻芯法检测—(现场钻芯取样送试验室试验。
试验室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
计算出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和试验室标准密度,以评定沥青面层的压实度。
•(钻心取样既可以检查面层厚度也可以检测压实度)
•2.核于密度仪检测-
垫层施工
•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基层施工
•主要有半刚性基层和级配型基层
•半刚性基层主要有石灰稳定土、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
•在实际应用中最多的是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和水泥稳定粒料。
土类基层与粒料类基层
•不管是石灰土、水泥土、还是二灰土,都不能作为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可以作为底基层。
(只要是没有骨料的都不能做高等级路面基层)
•水泥稳定粒料、二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可以用作高等级路面的基层。
•水泥稳定土(粒料)在冬季来临15~30d停止施工
•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粒料)在进入冬期前30~45d停止施工。
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
一、公共性
•1.异地拌合,运输到现场,需要保湿、覆盖、防风,摊铺碾压注意接近最佳含水量±2%。
•2、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都要做实验段)
•3、路床应该湿润。
•4、摊铺尽量用摊铺机摊铺,控制虚铺厚度(100mm<基层厚度<200mm),确保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要求一致。
•5、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
•6、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
•7、碾压的机械和层厚有关,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四先四后一重叠)
•8、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或者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
•9、养护时间(7d)
•石灰土:
养生期不宜少于7d。
养生期应封闭交通
•水泥土(粒料):
常温下成活后应经7d养护,方可在其上铺路面层。
•二灰土(粒料):
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常温下不宜少于7d;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采用喷洒沥青乳液养护时,应及时在乳液撒嵌丁料。
二、不同的基层的特殊要求。
•1、混合料在摊铺前其含水量宜为最佳含水量±2%。
摊铺中发生粗、细集料离析时,应及时翻拌。
(只有粒料才会有离析,土类没有)
•2、水泥土(稳定粒料)自拌合至摊铺完成,不得超过3h。
分层摊铺时,应在下层养护7d后,方可摊铺上层材料。
•3.宜在水泥初凝时间到达前碾压成活。
级配砂砾(碎石)、级配砾石(碎砾石)基层
•运输与摊铺
•1.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
•2.宜采用机械摊铺且应摊铺均匀一致,发生粗、细骨料离析(“梅花”、“砂窝”)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梅花都是骨料、沙窝都是细料)
•3.两种基层材料的压实系数均应通过试验段确定,每层应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颗粒分布应均匀,厚度一致,不得多次找补。
(也不能贴补)
•压实与养护
•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
•2.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
•3.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
•4.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
•5.级配砂石(砾石)、级配碎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
(冬季施工)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沥青混凝土摊铺准备工作:
•1、计量准备:
包括计量准备铺装的道路面积,精确测量平均厚度,按照沥青粒径不同依照密度计算沥青混凝土吨位;
•2、与沥青搅拌站联系沟通,确定行车路线,以及发料时间,沥青到施工现场时间,天气情况等等;
•3、机械:
一般作为施工单位都不可能自己有摊铺机,如果决定了哪一天铺筑沥青混凝土,那么作为材料员就要去联系租赁摊铺设备(摊铺机、压路机、压边机,有的条件比较差的地方还要准备水车等),设备提前一天到达施工现场,并且摊铺机的相关人员要查看现场的道路。
确定摊铺机行走方向等。
•4、在摊铺机械和沥青材料都联系确保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于摊铺头一天傍晚,将道路上喷洒乳化沥青。
•喷洒乳化沥青需要注意;
•1)井框边、路缘石里面(和沥青接触部分)、既有构筑物(雨水口篦子边)需要喷粘层油;
•(3)井盖上不能刷粘层油,并且需要涂柴油,路缘石需要将上部用塑料薄膜覆盖,或者将路缘石刷石灰等,尽量保证路缘石不被污染。
•(4)在喷洒乳化沥青以后,需要将乳化沥青上面撒一层石屑(嵌丁料),数量设计图上一般会给出(包括乳化沥青)用量。
•嵌丁料作用:
•1、保证在沥青摊铺过程中,喷洒的乳化沥青不会被汽车轮胎和摊铺机的链轨粘掉。
•2、施工时工人行走需要。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运输与布料
•1.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运输中沥青混合料上宜用篷布覆盖保温、防雨和防污染。
•2.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
•3.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
•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被摊铺机缓缓顶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每次卸料必须倒净,如有余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摊铺作业
•机械施工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
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2.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双车道)~7.5m(三车道以上),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 ,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3.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100℃。
铺筑时应选择适宜的熨平板振捣或夯实装置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初始压实度。
(摊铺方法)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6m/min的范围内。
当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及时消除。
•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辅以厚度控制方式摊铺。
•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并按现行规范要求执行。
例如,铺筑普通沥青混合料,下卧层的表面温度为15~20℃,铺筑层厚度为<50mm、50~80mm、>80mm三种情况下,最低摊铺温度分别是140℃、135℃、130℃。
•7.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
应随时检查铺筑层厚度、路拱及横坡,并辅以使用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
•8.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
为减少摊铺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
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人工摊铺
•人工施工
•1.不具备机械摊铺条件时(如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可采用人工摊铺作业。
•2.半幅施工时,路中一侧宜预先设置挡板;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水泥砼同理);边摊铺边整平,严防骨料离析;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尽快碾压;低温施工时,卸下的沥青混合料应覆盖篷布保温。
•一边摊铺,一边用刮板整平,一般往返刮2~3次达到整平即可。
不得反复撒料反复刮平,引起粗集料离析。
•压实成型
•1.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时机。
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各层的压实度及平整度应符合要求。
•2.压路机的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3.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
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
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80m。
•4.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
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大于30mm),振动频率宜为35~50Hz,振幅宜为0.3~0.8mm。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破碎。
相邻碾压带宜重叠100~200mm。
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轮宽,并不应小于200mm。
•5.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6.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
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7.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冷接缝
•1.沥青混合料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应采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2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
如半幅施工采用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沥青混合料刨出毛槎,涂刷粘层油后再铺新料,新料重叠在已铺层上50~100mm,软化下层后铲走,再进行跨缝压密挤紧。
•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
清除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槎软化,压路机先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开放交通
•开放交通
•《城镇道路施工与验收规范》CJJ1强制性条文规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改性沥青施工(见教材33——35页)
•1.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应根据改性沥青品种、黏度、气候条件、铺装层的厚度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正常生产温度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表1K411042选择。
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10~20℃。
•2.间歇式拌台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且具有沥青滴漏功能。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
•摊铺
•3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在满足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
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SMA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160℃。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速度宜放慢至1~3m/min。
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及时排除。
摊铺系数应通过试验段取得,一般情况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在1.05左右。
•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MA混合料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压实与成型(2010年案例)
•1.改性沥青混合料除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要求外,还应做到: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90℃。
•2.摊铺后应紧跟碾压,保持较短的初压区段,使混合料碾压温度不致降得过低。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路外侧向中心碾压。
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
•3.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OGFC混合料宜采用不超过12t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4.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
这也是保证平整度和密实度的关键。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参照表1K411041-2。
如发现SMA混合料高温碾压有推拥现象,应复查其级配是否合适。
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以防沥青混合料被搓擦挤压上浮,造成构造深度降低或泛油。
•5.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SMA混合料碾压产生的压实度变化,以防止过度碾压。
•接缝
•1.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却后很坚硬,冷接缝处理很困难,因此应尽量避免出现冷接缝。
•2.摊铺时应保证充分的运料车,以满足摊铺的需要,使纵向接缝成为热接缝。
在摊铺特别宽的路面时,可在边部设置挡板。
在处理横接缝时,应在当天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其冷却之前垂直切割端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先用3m直尺进行检查),并冲净、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再铺新料。
其他接缝做法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包括: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搅拌、运输、浇筑施工、接缝设置及养护。
•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
•搅拌
•1.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并在投入生产前进行标定和试拌,搅拌楼配料计量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2.搅拌过程中,应对拌合物的水灰比及稳定性、坍落度及均匀性、坍落度损失率、振动黏度系数、含气量、泌水率、视密度、离析等项目进行检验与控制,均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3.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应符合《城镇道路施工与验收规范》CJJ1的有关规定。
•模板
•1.宜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应顺直、平整,每1m设置1处支撑装置。
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木模板直线部分板厚不宜小于50mm,每0.8~1m设1处支撑装置;弯道部分板厚宜为15~30mm,每0.5~0.8m设1处支撑装置,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及模板顶面应刨光。
模板制作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2.模板安装应符合:
支模前应核对路面标高、面板分块、胀缝和构造物位置;模板应安装稳固、顺直、平整,无扭曲,相邻模板连接应紧密平顺,不得错位;严禁在基层上挖槽嵌入模板;使用轨道摊铺机应采用专用钢制轨模;模板安装完毕,应进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模板安装检验合格后表面应涂脱模剂或隔离剂,接头应粘贴胶带或塑料薄膜等密封。
•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摊铺与振动
•1.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时,辊轴直径应与摊铺层厚度匹配,且必须同时配备一台安装插入式振捣器组的排式振捣机;当面层铺装厚度小于150mm时,可采用振捣梁;当一次摊铺双车道面层时应配备纵缝拉杆插入机,并配有插入深度控制和拉杆间距调整装置。
•铺筑时卸料应均匀,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设有纵缝、缩缝拉杆的混凝土面层,应在面层施工中及时安设拉杆;三辊轴整平机分段整平的作业单元长度宜为20~30m,振捣机振实与三辊轴整平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501 道路 工程 重点 总结 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