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ocx
- 文档编号:4643156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90KB
浅谈舞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ocx
《浅谈舞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舞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舞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
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人们素质全面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
二、舞蹈教育的现状与本体价值
(一)舞蹈教育的现状与机遇
20世纪的结束和21世纪的来临,不单是一个百年纪元的终结和一个千秋纪元的开始,它还标志着更多的东西。
首先,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人类社会将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和时代;同时,科教兴国、信息革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生教育、艺术教育和美育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强音。
在这跨世纪的门槛上,舞蹈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一方面,舞蹈教育作为人类最古老和最悠久的艺术形式,它必将在这个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纪焕发青春、充满生机和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和学校美育,它正向着国民教育和各级各类学校普及。
也就是说,21世纪的舞蹈教育将面临着下面两个方向的发展:
一是作为阳春白雪的专业舞蹈教育必将继续朝着高雅艺术的终极价值方向发展;二是作为素质教育的舞蹈美育必将向着国民教育的本体价值方向回归。
舞蹈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是舞蹈教育事业前进的两个车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通过舞蹈美育,普及全民舞蹈教育,使中华民族成为能歌善舞的民族,是发展高雅舞蹈艺术的重要条件和社会基础。
因此,舞蹈较只有首先找到自我,才能最终超越自我。
舞蹈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之一具有素质教育的创造教育功能。
如果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那么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舞蹈教育和美育正好在此与它们不谋而合、不期而遇。
因此,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要尽快转变观念,把舞蹈美育推向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课堂和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去。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总是把舞蹈教育的目的单一地看成是培养专业舞蹈人才,并把舞蹈教育的价值看成是只有通过舞蹈专业人才及其作品的成功才能实现的属它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对舞蹈教育同时还能提高舞蹈者的身心素质及普及舞蹈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素质的本体价值和自我认识价值认识不足。
现在看来,我们必须充分发掘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必须高度重视舞蹈美育在学校美育、素质教育和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把它全面贯彻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实践中去。
也许,这正是新世纪舞蹈教育的曙光和希望。
在现代国际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早在1967年就提出了著名的《零点计划》,主要内容就是研究艺术与科技的关系,30多年来,美国投入上亿美元,数百名科学家参与此项目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美国影响深远。
1988年美国公布了《走向文明——全国艺术教育现状研究》。
1994年通过了《美国教育法》,确立了艺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将舞蹈教育列入艺术教育的重点。
现在,美国的舞蹈教育已经十分普及,其舞蹈课程已经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美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已由一个没有自己的舞蹈文化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舞蹈的中心。
(二)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古希腊,舞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宗教生活和医疗活动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变迁,舞蹈越来越技巧化和商业化了,甚至完全成了“消费文化”或“文化工业”,从而使舞蹈的本体价值自近代开始走向了失落。
并且,长期以来,我们还总是把舞蹈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看成是单纯培养舞蹈专业人才,并把实现这种价值的途径和方式看成是舞蹈专业人才及其作品在社会和观众中的肯定和成功。
也就是说,我们总是把舞蹈教育的价值片面地和单一地理解为舞蹈教育的属它价值,而对舞蹈教育还能够提高舞蹈者的素质及普及舞蹈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的本体价值和自我价值认识不足。
与平教授在《当代世界的舞蹈价值抉择》一文中指出:
舞蹈曾经实现过哪些价值或者说它能满足世界的神秘需要,这对于当代希求于舞蹈的作为是颇为重要的。
他说:
“就其已经实现的历史价值来看,舞蹈就有沟通神灵的价值,有康复疾病的价值,有劳动传授的价值,有战争操演的价值,有歌功颂德的价值,有规范伦理的价值,有美色娱人的价值,有纵情自娱的价值,有欢庆盛典的价值,有形体美育的价值,有社会交际的价值,有审美教育的价值……舞蹈这诸多的价值,就人的个体而言,可以有作用与生理的价值和心理的价值之分,也即舞蹈的‘医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就人类社会而言,可以有本体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之分,也即舞蹈的自我价值和属它价值……就历史进程而言,舞蹈价值还有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之分。
”
刘青弋教授在《重提“力效”研究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兼论舞蹈教育在当代的失落》一文中说,现代物质文明给人类提供了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却导致人体运动的局限,使人格健康发展严重受阻。
折射在教育与艺术之中,便是肢体的僵化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匮乏。
科学家们对现代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对人类身躯与心灵的损害而感忧虑。
现代通讯革命、运输革命、声光革命及广泛的技术革命带来人的思维方式的变迁,时空观的错位,信仰的破灭,彼岸天堂般的世界的丧失,“人生有大限,死后万事空”的新意识,催生着自我生命意识的复苏,人类将投向广袤宇宙空间的探索视线转向人的本体。
舞蹈本体论作为研究舞蹈本原和本性的思想体系,它自然应该包括舞蹈的起源问题。
长期以来,关于舞蹈的起源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如有性爱说、战争说、游戏说、劳动说和巫术说等。
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或形声字,而这个象形字或形声字的“形”正与事物的意象、意义、作用、价值和起源有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汉字正是我们研究华夏文化发展和演变历史的一块“活化石”。
正如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彭松先生所说,研究舞蹈文化应以与舞蹈有关的文字或符号记录为分野。
在甲骨文中,舞蹈的“舞”字其最初的意象是“巫”以“舞”事“無”(指无形的神灵)。
其中,“巫”是主体、是巫师;“舞”是手段、是动作、是舞蹈;“無”是神灵、心灵和精神,这才是对象、意象、意义、目的和价值。
于平教授认为,在华夏远古文化的滥觞期,“巫”与“舞”有着不解之缘,“巫”与“舞”的关系和特定意义还是一个尚未完全破译的密码。
“巫”在向“舞”字形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無”字。
没有“舞”,“巫”就不成其为“巫”,“舞”(指无形的神灵)也就魂不附体了。
在古代,舞蹈的精神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为它的降神功能和治病作用等。
今天,在我国有些地方,人们还在沿用古代的巫术来降神或给人治病,这也许正与现代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的催眠术和现代舞蹈心理医疗的方法有关。
由于舞蹈的本体价值在其起源的时候就与巫术、医术、宗教和形而上的精神有关,因此,舞蹈具有提高和改变人的精神素质和自我意象之功能,而且,这个功能和价值将首先表现为提高和改变舞者本身的精神素质与追求,舞蹈是一种生活,是舞蹈者的一种生活和追求,舞蹈不只是为了他人而存在,同时它也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舞蹈的艺术价值。
三、舞蹈本体价值的表现形式
(一)舞蹈本体价值的复苏与重现
舞蹈心理医疗作为舞蹈本体价值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正在现代舞和心理学的交叉地带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蓬勃发展。
舞蹈心理治疗运用动作和有节奏的表情动作(舞蹈)来帮助个人建立整体意识和正常行为操作功能。
在医疗实践中,应用人体动作和舞蹈治疗的心理病症有:
情感性精神病、行为障碍、饮食心理障碍、性格障碍、恐惧症、强迫症、神经错乱、精神分裂,平复感情创伤后遗症等。
舞蹈还有助于正常儿童的身心顺利发展有助于正常成人对自身的了解,以进一步发展潜能。
总之,舞蹈心理治疗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舞蹈之所以具有治疗功能,是因为所有的生命功能都有动作,也包括思想,人只有死去才停止了动作。
如此来说,心理内容也必然要以动作为载体而形之于外,就是说,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通过动作表情传达出来。
比如:
高兴时,手舞足蹈,动作一般呈开放状;悲伤时,颜面屈身,动作呈收缩状;感情激越时,总想腾飞跳跃;情绪沮丧时,一般都凝滞、下沉。
舞蹈心理治疗正是利用这种人类所普遍具有的情形关系机理,分析被治疗者的动作节奏形象,通过帮助个人建立新的身体动作感觉,扩大动作语汇及行为范畴,增强操作能力,用新的、积极的动作代替其旧的、消极的动作使他对自我的感觉发生变化,以达到重新调整情绪,治疗心理问题的目的。
正如李璞珉先生在《心理学与艺术》一书中说,舞蹈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舞蹈能唤起人心中的美感。
对舞蹈者来说,伴随着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肌肉、胫腱紧张、松弛,各关节曲直、旋拧,导致人体出现从垂直平稳的平衡状态到前倾后仰、左旋右转的不平衡状态,以及跳起又落下的地心引力的争斗。
这一切刺激着动觉、平衡觉、听觉等人体感受器官,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然后大脑靠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的作用,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
尤其当人体律动与音乐、动作的形式真正吻合时,这是不光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美感,还同时伴有生理上的快感,这是灵与肉的结合,两者融合在一起,使身心共同处于极度兴奋高涨的审美快感中,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幸福感。
这时,人的心理活动都会离开其他事物而集中在这种感觉上,于是,想象展开了,音乐与律动仿佛成了一个无限美妙的世界,自我似乎不存在了,舞蹈者完全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情景中。
舞蹈还有强身健体功能,这就更是属于舞蹈的本体价值了。
人的体质包括体格和体能两个方面:
体格指人的形态结构情况,包括生长发育水平,体型和姿态。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的机能,包括摄取、排除、改造、适应、运送、储备、同化、异化功能。
实践证明,舞蹈能在以上两个方面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舞蹈者要进行形体训练,要求体态优美,这便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形体和姿态。
舞蹈者还要进行身体专门素质的训练,如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人体各部位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
这一整套全身的运动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系统全面的发展。
比如,经常运动可使心肌发达、体积增大、搏动力强、心跳慢而有力。
挺胸抬头可使胸部得到充分扩展,胸围扩张、吸氧量增大,能保证机体氧气的充分供应。
舞蹈训练还可使肌肉的化学成分得到改善,从而提高肌肉的收缩力,促进肌肉的发展,使肌肉强壮,均匀丰满,柔韧而有弹性。
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有牵拉作用,导致骨骼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变坚固,关节的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加强,骨骼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性能提高。
总之,舞蹈以其特有的运动方式,活跃人身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和健美之功效。
(二)舞蹈本体价值的回归与超越
舞蹈本体价值在当代的回归,首先是在现代舞中表露出来的。
我们认为,现代舞就是表现自我价值,实现舞蹈本身价值,体现舞蹈最高精神价值并最终达到超越自我价值的一种新型舞蹈形式或种类。
这种新型舞蹈又正是人类对失落已久的古代舞蹈价值的回归与超越。
现代舞很像古代的“巫”,其目的全在于表现无形的精神生活和现象。
现代舞具有很强的自娱性,现代舞可以没有观众,它似乎不是为了观众而存在,而是为了自己而存在,为了自我价值和本体价值而存在。
有了现代舞,舞蹈艺术也才真正成了一种生活,一种人的生活,一种舞蹈家自己的生活与追求。
这也许正是艺术的终极价值、终极存在或舞蹈的存在价值之所在。
在舞蹈表演和教学中我们说一个舞蹈学员或演员的“舞感”很好,指的并不是教师或观众的感觉,二指舞者本身的自我感觉……这种感觉在现代舞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现代舞是芭蕾舞形成和定型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舞蹈。
早期的舞蹈家都认真地学习过芭蕾舞,但是,一些舞蹈家觉得这种宫廷式的舞蹈形式束缚了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他们就创造了这种不受固定形式束缚并能自由表现舞蹈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新舞蹈,这就是现代舞。
由此看来,现代舞强调的是自我、自由和自然,它似乎不在乎音乐、美术和灯光,现代舞的内涵似乎更接近“纯粹舞蹈”和“抽象舞蹈”。
现代舞似乎是在返璞归真;现代舞似乎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舞蹈都不一样,它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一种哲学、一种生活、一种舞蹈家自己的生活。
(三)舞蹈本体价值的普及与升华
广义地说,一切形式的社会舞蹈都是舞蹈本体价值的普及和体现。
然而校园舞蹈作为学校教育特别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正在我国各类学校方兴未艾,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现在,不少有识之士都认为应该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列入我们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
美是人对事物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情感体验、感受和评价,美包括美感和审美两个过程与范畴,美是人的一种最高需求和追求。
马斯洛认为,人对美的需要与人的自我形象有关,那些没有因为美的作用而是自己变得更健康的人是因为受到自我形象太差的影响,其实,影响人的审美需要的主要是自己心中的自我意象。
我们认为,舞蹈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自我美、认识自我美、鉴赏自我美、创造自我美和超越自我美的一种美育形式和教育方式。
舞蹈美育可以直接地帮助学生进行健身和健美运动,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和自我感觉、提高自我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操。
舞蹈美育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它是学生修身养性、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个人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完全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在审美教育的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训练和培养。
舞蹈美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审美活动,培养学生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和形成完美的心理结构、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以及成功的人格力量。
因此可以说,舞蹈美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教育,也就是说,舞蹈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环节。
四、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一)舞蹈艺术教育与全民素质教育
舞蹈教育已经不单是培养舞蹈专门人才,同时舞蹈教育还要为各类学校以及社会培养舞蹈教师,并通过校园舞蹈和社会舞蹈活动来达到提高学校师生和社会公民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这是舞蹈本体价值的充分体现。
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产物,也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新名词和新概念,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种属概念来理解。
当前我国教育界强调的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心理素质为中介,以健康教育为本体,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发展人的个性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特征,同时又不能把它完全等同于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德智体美劳基本质量的教育,也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知识、能力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全民素质教育和专业素质教育共同的目标和指导方针,我们既要重视全民素质教育,又应重视专业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除了具有必要的IQ智商因素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自已良好的EQ情商,亦即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非智力因素。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教育,而艺术教育特别是舞蹈教育正具有这种作用和功能,因此,艺术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
人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人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等,也就是一个人全面的心理发展水平。
由于人的心理素质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而且这又是决定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因素,因此,素质教育才有意义和潜力。
应该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根基是人,人的核心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要依靠科技和文化的双重教育,而文化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社会美育的普及,美育正在成为一种潮流和力量、一种价值和方向!
(二)舞蹈艺术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
舞蹈艺术教育具有及其广泛的教育功能和十分明显的效应性。
它是以舞蹈艺术审美为核心的综合的教育活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舞蹈艺术教育与美育
舞蹈艺术教育是以舞蹈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是美育媒介中最佳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之一。
美育的基本任务是: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舞蹈艺术教育正是全面具备了这一功效的教育活动。
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受教者实施舞蹈艺术教育,能够完成审美教育的教学任务和美育目标。
系统有效地实施舞蹈艺术教育,不仅能够使受教者逐步提高艺术审美趣味和艺术审美能力,而且能够学习掌握审美知识和艺术审美和生活审美的方法,最终形成审美经验和审美态度与观念。
通过接受舞蹈艺术教育,使受教者能够陶冶其性情,净化其心灵,提升其真善美的精神境界。
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从一个角度和一个方面实现美育的教育目的。
2、舞蹈艺术教育与德育
舞蹈艺术教育不是道德教育,但其德育效应是有目共睹的。
例如,受教者通过欣赏20世纪最杰出的古典芭蕾舞剧《奥涅金》,从凝重的悲剧氛围中不仅感受到时光的易逝,真情的珍贵;而且从六大段风格迥异的双人舞中,感受到舞蹈催人泪下的巨大感染力。
对照奥涅金的人生遭际,他们会由衷地感悟到:
只有珍视友情、亲情、爱情,才能无悔地度过自己无悔的青春与人生。
在舞蹈艺术教育中,道德教育是借助艺术媒介把一定的社会理想和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
它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舞蹈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抽象的说教、没有枯燥的理论,受教育者是在舞蹈审美感知的情景中,被艺术的力量所感染和征服。
正是通过这种投入全身心的体验和感受,受教者进入舞蹈所表达的情境,并唤起他们的审美经验,于是产生心灵的共振,形成了牢固的思想观念。
可见,一次引人入胜的舞蹈艺术欣赏教育,其功效并不亚于德育课的效应。
受教者在自由欣赏体验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坚定起为了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贡献毕生精力的决心。
3、舞蹈艺术教育与智育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智育活动。
它与智育有着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
首先,舞蹈艺术教育结合本学科特点,传授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其次,舞蹈艺术教育训练感受、理解、表现、创造等各种相关的基本技能;第三,舞蹈艺术教育按照本学科特点发展着受教者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舞蹈艺术特有的审美特征还能极大地丰富受教者的想象能力。
通过舞蹈艺术的体验,能够使受教者了解到艺术创作及其发展规律,从而发展他们从艺术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能力。
尤其是舞蹈艺术教育突出实践性特点,使受教者在舞蹈审美体验实践、舞蹈表演社会实践、舞蹈创作生活体验实践和舞蹈创作操作实践以及舞蹈艺术交流实践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实践能力。
舞蹈艺术教育是艺术审美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智力教育过程。
实践证明:
舞蹈艺术教育不仅通过愉悦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受教者的多方面艺术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整合创新、联系贯通和跨学科迁移的多种能力,这些能力的拥有,无疑将有助于全面发展的新人形成。
4、舞蹈艺术教育与体育
舞蹈艺术教育的体育效应是直观可视的。
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艺术训练教学活动,能够使受教者在掌握舞蹈基本技能和人体舞蹈运动规律的同时,准确完成一般的体育训练教育内容,如平衡、旋转、跳跃、翻腾、控制等。
经过长期系统的科学训练,可以使受教者建立起人体与运动的规律性联系,提高运动与动作的灵敏性,增强肢体的承受力和运动耐力。
美国的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对篮球运动员定期开展一定量的芭蕾舞蹈训,不仅能够使他们避免了许多伤害事故的发生,而且他们在场上的运动表现更趋于协调,运球技艺更富于美感。
由此可见:
受教者通过接受舞蹈艺术训练教育,既能增强肢体肌肉的柔韧性,又能依据美的规律,有效锻炼人体的各部分组织在舞蹈艺术美的熏陶中进行,所以,它不仅弥补了某些体育运动项目单一性的缺陷,而且具有了“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塑造的深刻内涵。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能。
这些效能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且能够渗透到其他教育中产生综合效应。
因此,舞蹈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杨雁.《浅谈素质教育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4第3期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3]王国宾、平心、乔立森.《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平心.《试论舞蹈教育的本体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5]平心.《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6]赵丹丹.《试论舞蹈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关于舞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增刊
[7]舒达、蒋长好.《素质教育全书》[N]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8]帕森斯.布洛克.《学与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教程》[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版
[10]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1]徐辉、徐仲林.《当代世界教育改革》[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赵珲.《浅谈舞蹈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3]尹凌.《舞蹈与素质教育浅谈》[C]科教文艺2007年03期
[14]田冬云.《素质教育、美育教育与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5]于平.《当代世界的舞蹈价值抉择》[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6]刘青弋.《重提“力效”研究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兼论舞蹈教育在当代的失落》[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致谢
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罗文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罗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罗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04级舞蹈班的各位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舞蹈 艺术 教育 素质教育 中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