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x
- 文档编号:4636230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245.97KB
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x
《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
2016年元月23日作业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化学是21世纪最有用、最富创造性的科学,我国古代的三大化学工艺、
、、都是举世闻名的。
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例如:
为
提供了,为提供了,为提供了。
3.化学科学是一门极富魅力的科学。
学习化学可以正确认识;研究化学可以合理利用;应用化学可以促进。
4.请将下列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可解决方法用直线连接。
人类面临的问题可解决的方法
a.淡水资源紧缺⑴将海水淡化或把污染的水净化后使用
b.化石能源紧缺⑵研制出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
c.钢铁制品的锈蚀⑶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氢能源等
d.“白色污染”问题⑷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等
5.化学科学的发展,促使人类诸多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保健和医疗方面,科学家
发现了青霉素,它的合成和应用,挽救了很多垂危的病人;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与生命科学相结合,产生了等等。
6.当前人类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资源的保护与,
的开发、的和谐共处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化学科学的发展。
7.碳酸氢铵是一种色粉末状固体。
加热碳酸氢铵时,在试管口闻到一股的气味,说明有产生;管口可看到有,说明有产生;同时还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说明有生成。
8.有人认为从DDT分明和应用的历史应得到如下认识:
①任何农药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②只有全面、正确了解物质的性质,才能合理利用它
③DDT的滥用导致了环境污染
④农业应当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研制生物农药
你赞成的是
9.含硫火柴燃烧的生成物是,它是一种气体,能够使
褪色,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0.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于受到硫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所引起的。
11.钢铁是使用十分普遍,可惜世界上将近总产量十分之一的钢铁因而损失。
化学工作者不仅研究的方法,还研制出,
延长了钢铁制品的使用寿命,扩大了这些制品的使用范围。
12.将下列左边的物质与其对应的用途用直线连接
a.高能燃料⑴制造计算机芯片
b.半导体硅晶片⑵航天飞机的防热瓦
c.石英砂⑶制造光导纤维
d.高强度陶瓷⑷火箭的动力
e.钛合金材料⑸制造航天航空器
2016年元月24日作业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
2.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它包括,
,等。
3.是物理变化,如。
相反,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如
4.叫做物理性质,如。
叫做化学性质。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
6.①煤油燃烧,②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在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以上空格填所产生的现象),以上三种物质的变化,都是变化。
在这些变化中,常伴随发生、、、、等现象,还伴随着的吸收或释放,如石蜡、酒精燃烧时,有和放出,干电池放电时内部物质发生可化学变化,释放出,绿色植物则需要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7.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基础上,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
8.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①镁带消失了,②看到耀眼的白光,③放出大量的热,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这一变化告诉我们。
A.镁能和氧气反应B.镁是金属
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光、发热D.镁能和氮气反应
9.石英坚硬而石墨质软,它们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10.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
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
性质。
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性质。
1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和转化成和葡萄糖。
12.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
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
13.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等。
⑴举出一个从环境中吸收能量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
⑵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和。
⑶已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变化放出热量。
根据能连守恒原理,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包含的化学能(填“高”或“低”),理由是
。
1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氮气占,氧气占,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15.以空气主要污染物为指标,我国部分城市定期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内容主要是
。
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和
大大增加,使得进入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和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空气污染。
16.稀有气体突出的性质是,为此曾被称作为“惰性气体”。
实际上,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
17.氮气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来。
但在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利用这一性质,氮气可用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
18.如图2–1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装置。
①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常用。
②实验中看到在集气瓶内产生,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钟罩内水面约占
。
③若实验后发现测定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可能的原因是
。
19.用线段分别将氮气和稀有气体与他们的组成、用途、性质连接起来。
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用作保护气
无色无味气体稀有气体合成氮肥
由氮元素组成制各种颜色的霓虹灯
20.请你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鹅卵石河底比泥河底的河流清澈得多,原因是;雨后空气清新的原因是。
21.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2所示:
⑴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⑵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量越是,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氮气的哪一性质?
试写出其中一种。
⑶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理由是
。
2016年元月25日作业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1.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
3.为了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方便,科学家用来表示元素和物质。
利用它还可以写出表示物质组成的。
4.书写①氢、碳、氧三种元素符号、、;
②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化学式、、。
5.为了简洁地表示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人们还使用,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就可用其表示为。
6.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是使用时绝对禁止,也绝对禁止,以免失火。
用完后必须用盖灭。
7、如图是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
BC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待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
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8.你在家中帮家长洗碗或玻璃杯时,确定碗或杯洗干净的标准是()
A.碗或玻璃杯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
C.碗或玻璃杯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
D.上述中的任意一种标志均表示碗或玻璃杯已经洗净
9.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盖灭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
10.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某种气体出现白色浑浊,该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11.做镁带燃烧实验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A.坩埚钳B.石棉网C.酒精灯D.铁架台
12.完成下列表格
元素名称
镁元素
氮元素
钙元素
元素符号
H
O
物质
氧气
石灰水
碳酸氢铵
化学式
CO2
NH3
HCl
13.⑴金属镁为色,燃烧时的现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利用镁粉的这一性质可做。
若将镁带放入食醋中,可看到。
⑵“铜绿”的颜色为。
用酒精灯加热“铜绿”时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与盐酸作用时的现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⑶在空气中灼烧红亮的铜丝,主要现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4.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
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Cl2消毒时的臭味。
试概括一下Cl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⑴。
⑵
2016年元月26日作业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体,密度比空气,它溶于水,在压强为1.01×105Pa下,氧气在–183℃时,可变为色液体,在–218.4℃时,变为色雪花状固体。
2.氧气跟炭、铁丝、蜡烛等物质反应,我们可以看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他在氧化反应中能,具有性,是一种常用的。
3.氧气很重要的用途是和。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用途,氧气的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了氧气的性。
4.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不同分离氧气的,首先将空气,除去和,然后在低温下,使空气。
通过控制温度液态空气将沸点较低的液态氮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液态氧了。
5.图2–3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制氧气,并用甲、乙两种方法收集氧气的装置图。
⑴写出图中所标序号的仪器名称:
a;b;c;d;
⑵指出图中错误:
①;
②;
③。
⑶用乙法收集时,检验氧气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
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⑵木炭燃烧:
;
⑶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
⑷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⑸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7.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
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⑵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2–4中的装置(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是
。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B.不需加热C.需加热
⑸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
8.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实验室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⑴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
⑵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
最好选用图2—5中哪种气体发生装置制取氨气?
⑶按图2—6安装好装置,然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2016年元月27日作业
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和水一样,也有三种状态,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态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态的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态二氧化碳,此状态的二氧化碳又叫。
主要是因为它在温度高于–78℃时,可直接变成态,此时要周围环境的热量,因此常用作。
2.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在通常情况下,1L水中约能溶解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反应式为。
3.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4.实验室常用与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二氧化碳气体本身没有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
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较多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那里的二氧化碳含量,看是否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6.根据课本中图2-15,将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填人下表。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
6.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通入二氧化碳可观察到试液。
把该溶液加热,可观察到试管内有产生,溶液由色变成色。
7.把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倒人盛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可观察到
,说明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可作剂。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属反应;
③加热碳酸:
,属反应。
9.图2–7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问题。
⑴写出图中标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b,c,d。
⑵该图中选用的药品应为:
A,B,其中药品A应从加入,药品B应从加入,先加再加。
⑶指出该图中出现的错误。
①;②;
③。
2016年元月28日作业
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这种气体是;另一只玻璃管内的气体能,这种气体叫;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对于饮用水而言,净化的目的是,。
一些地区的天然水,常溶有较多,这种水叫做硬水,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
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的方法。
3.浑水中加入,搅拌静止一段时间,泥沙就沉淀下来,然后用方法,可以除去泥沙。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以观察到发出色火焰,并放出,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可以看到有生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5.自来水是把江、河里的水引入水厂,经过、处理后的水,蒸馏水是由
得到的比较纯净的水。
6.地球上的水虽然储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
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7.根据课本第48页水的分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两电极上都有冒出,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倍。
实验结论:
水电解生成
和。
水是由和组成的。
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③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
⑤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
9.某同学用过滤法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在此操作中,倾倒液体时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滤纸边缘要液面(填“高于”或“低于”)如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
(填“吸附”或“蒸馏”)
10.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方法制氧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剂。
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也可以制氧气,能否用上发生装置?
。
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要进行的三个实验是①
;②;③
。
11.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通电可以使水分解,在正极产生气,在负极产生气。
这一现象说明水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3)要确定某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实验方法是;(4)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为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举两例)?
。
12.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1)我们通常接触到的水有:
①江河水;②海水;③自来水;④矿泉水;⑤蒸馏水。
请按要求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
配制医疗注射液用;获取食盐用。
(2)请举出一例你在生活中合理用水的具体做法:
。
13.面对湖水被严重污染,有人建议:
①建立拦污闸,对入湖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长江水引入冲洗,使死水变活;③恢复湖中荷藕、菱、水葫芦的种植,利用植物的净水作用,并将植物叶茎回收,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
从长远观点看,你同意(填序号)方案,不同意有关方案的理由是。
1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中,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导管后移灯的原因是:
。
15.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Ⅱ
济南
76
TSP
Ⅱ
天津
82
TSP
Ⅱ
武汉
83
NOx
Ⅱ
哈尔滨
96
TSP
Ⅱ
重庆
98
SOx
Ⅱ
上海
74
NOx
Ⅱ
贵阳
69
TSP
Ⅱ
注:
TSP——空气中飘尘;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③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开发新能源
(2)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
①开发氢能源②使用电动车③植树造林④戴呼吸面具
2016年元月29日作业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存在,不同物质微粒间的空隙。
在固体、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所以,气体通常比较容易被,固体和液体。
2.高锰酸钾是一种色固体,取一小颗粒的高锰酸钾放人5mL水中,会看到溶液变成色,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很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
这其中的原因是。
4.将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这是因为
。
5.取2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往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人。
内装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中的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6.物质的微粒性是指:
(1)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构成的;
(2)微粒是在的,并且温度越高,;(3)微粒之间存在,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
7.请你将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与其相应的原理用连线连接。
⑴热胀冷缩a微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⑵花香四溢b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⑶食物腐败c发生化学变化,微粒种类发生改变
⑷空气看不见、摸不着d微粒之间存在间隙
8.利用微粒的知识解释:
(1)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容易干,是因为;
(2)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的香味,这是因为;
(3)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一定体积的蓝色钢瓶中,是因为;
(4)一滴水中的微粒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这是因为;
(5)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
(6)糖块放进一杯水里,整杯水都有了甜味,说明。
9.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氢气球升空到一定高度会爆炸,火药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爆炸,他们有什么不同?
。
(2)打开酒精瓶,会嗅到一股特殊的气味,为什么?
。
(3)有时向冷的玻璃杯中倒开水,玻璃杯会破碎,为什么?
。
(4)白糖放到水中后逐渐会消失,为什么?
。
10.物质是由、、等微粒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1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构成的。
其中带正电荷,带负电荷。
所带正电荷(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负电荷。
原子核又是由和两种微粒构成的,其中不带电,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电荷。
12.根据水电解的反应填空:
(1)水是由水构成的,通电后被分解为氧和氢,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每两个氢构成一个氢,大量的氧聚集成为氧气,大量的氢
聚集为氢气。
(以上各空均填“分子”或“原子”)
(2)该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能再分的微粒是,由此说明原子是最小微粒。
1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
(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
(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
14.国际上是以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而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如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将下列的科学家与其贡献用连线连接。
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a精确的测量出铈(Cs)和铕(E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⑵英国科学家卢瑟福b发现电子,证明了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⑶英国科学家道尔顿c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
⑷我国科学家陈青莲d提出了原子学说
16.已知两个离子Am+与Bn–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其中A原子的质子数为x,则B原子的质子数为。
17.由某科技节目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
一个H3+粒子中含有质子,个电子。
18.美国在2003年对伊拉克战争中,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投放了大量的贫铀弹,贫铀弹中的铀元素核电荷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8,则它的核内质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若已知在数值上,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该铀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9.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Cl2
(2)P2O5(3)KMnO4(4)Ca(OH)2(5)AgNO3(6)BaSO4
20.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和水通电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何区别?
请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
2016年元月30日作业
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1.元素是的总称。
由组成的叫单质;由
组成的叫化合物;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以外,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如Cl表示了
或。
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应写,第二个字母应写,如镁和锰的元素符号为和;如果利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时,离子的和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
如带2个正电荷的铜离子的离子符号为,带1个负电荷的氯离子的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寒假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