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相关知识.docx
- 文档编号:4635561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44KB
糖尿病相关知识.docx
《糖尿病相关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相关知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糖尿病相关知识
认识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常见原因(病因)
遗传因素: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亲属中,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比1型糖尿病更明显。
但糖尿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因为最终是否发病不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与环境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环境因素:
主要指不良生活方式如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肥胖和体力活动不足等。
感染与免疫因素:
是1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表现)+空腹血糖≥7.0mmol/L。
有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无糖尿病症状者,需改日重复检查。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且伴有疲乏无力。
但是大多数病人可症状不明显,糖尿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一定有症状,因此也有人称它为“无声的杀手”。
因此建议年龄超过40岁的人每年至少应当做1-2次的血糖检查,以排除糖尿病。
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如果病情得不到很好控制,进一步发展则会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
与糖尿病相关的特殊检查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当您检查后发现空腹或餐后血糖比健康人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就需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确定究竟是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
胰岛功能测定:
本试验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
如果您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可做馒头餐试验,以了解胰岛功能的衰竭程度,同时还有助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分型。
为了全面了解病情,您还需检查下列指标:
血化验特别是血脂、肝肾功能等,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血脂异常及高粘血症,这些都属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及早检查、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比单纯高血压预后要严重得多。
因此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
140/80mmHg以下,对已出现蛋白尿者,要求控制在
125/75mmHg以下。
眼科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
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治疗方法。
糖
尿病患者初诊时就应该做眼科检查,绝不能等到眼睛看不清楚才去检查眼底。
尿微量白蛋白
了解有无早期肾功能下降。
神经科检查
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检查
了解有无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颈动脉、下肢血管彩色超声检查
了解是否有颈动脉、下肢动脉硬化、斑块或狭窄。
胸部X线片
明确是否同时合并肺部感染或肺结核。
骨密度检查:
了解有无骨质疏松。
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一旦有了症状,并
发症多已进入中晚期,此时病情往往不可逆转,治疗难度增大,效果欠佳。
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期诊断、及早治疗。
因此,在糖尿病诊断之初,无论您有无并发症症状,均应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以后还有定期复查。
合理的饮食---管住嘴
糖尿病饮食宣教
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1.控制总热量
根据年龄、体重、劳动消耗选择总热量。
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饮食估算:
1)主食(为未烹饪的生重,一天的量)
休息
轻体力劳动
中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4-5
两
5-6
两
6-7
两
7-8
两
2)副食
新鲜蔬菜
牛奶
鸡蛋
瘦肉
豆制品
烹调油
盐
1-2
斤
250毫升
1个
1-2
两
1-2
两
2-3
汤匙
6克
2.均衡营养,合理搭配
健康的糖尿病饮食需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种营养成分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占55-60%,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30%以下,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
1)碳水化合物的种类:
面食、大米和五谷杂粮;葡萄糖、白沙糖、水果糖等;水果类;部分的蔬菜:
豆类菜、淀粉类菜。
2)蛋白质的种类:
蛋类;奶类;鱼虾类;部分瘦肉;黄豆类:
豆腐、豆浆等。
3)脂肪的种类:
动植物油;动物内脏;肥肉、动物的皮;干果类:
花生、瓜子、核桃仁等。
3.少食多餐,规律进餐
一日至少三餐,定时定量。
一般按1/5、2/5、2/5或1/3、1/3、1/3分配主食。
对于注射胰岛素或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除3正餐外,最好有2-3次加餐。
少食多餐一方面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还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
但应注意加餐应从3正餐中匀出1/4或1/5作为两餐间的加餐,总热量不变。
4.饮食清淡,低脂少油,低盐低糖
少吃富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最好控制在6
克以内。
5.高纤维饮食
尽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日饮食中最好要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6.适量饮酒,坚决戒烟
酒精只有热量没有营养,饮酒会损害肝脏功能使血糖不稳定;空腹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
限制饮酒量不超过1-2份标准量/日(一份标准量为:
啤酒350ml,红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约含酒精15g);吸烟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7.水果的选择
由于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但水果也含碳水化合物,如果
糖等。
这些糖类消化、吸收较快,升高血糖的作用比粮食要快,所以:
1)对于血糖
较高的病人来说最好不要食用。
血糖稳定的情况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
小于10mmol/L)可以食用。
1)食用水果要定量。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食用水果3~4两。
2)食用水果的时间宜安排在两顿正餐之间,而不要在餐后马上食用水果。
8.每天足量饮水
饮水应少量多饮,是主动,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
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
每日
保证6-8杯水的摄入,1500-2000ml左右,不推荐含糖饮料,如汽水、果汁饮料等。
坚持运动---迈开腿
1.运动的禁忌症:
增值性视网膜病变、严重高血压(180/120)、血糖不稳定(大于
16.7、小于5.6)糖尿病足、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
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2.运动的好处:
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增强心血管功能。
3.运动的时间:
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
切记:
千万不要空腹做运动。
每周3-5次,每次30-60min,
每周≥150min。
4.运动的强度:
可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即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
气喘吁吁,但能说话、不能唱歌。
5.运动的方式:
根据年龄、身体情况、爱好和环境条件等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低强度的运动包括:
散步、做操、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
快走、慢跑等。
自我监测是保证
自我监测的目的:
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监测糖尿病的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以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更好地管理糖尿病,从而有效延缓并发症的
发生、发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案:
取决于病情、治疗的目标和治疗方案。
1.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
要监测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2.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
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3.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的一周内连续监测三天,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4.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
1)使用基础胰岛
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
2)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
3)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血糖和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空腹血糖指至少禁食8小时以上所测得的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指以进食第一口时间开始,2小时后所测得的血糖。
就诊前一天监测4-7次血糖,分别为晨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等。
记录血糖监测的结果,以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的控制目标:
正常值为空腹3.9-6.1mmol/L;餐后3.9-7.8mmol/L。
但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有严重合并症患者以及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的患者宜适当放宽,一般控制在4.4-7.0mmol/L;餐后小于10mmol/L。
简单的说就是45678
所有时间点的血糖均应高于4mmol/L。
空腹血糖在5-6mmol/L左右(理想范围)。
不超过7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在7-8mmol/L左右(理想范围),8至9mmol/L可接受,但不超过
10mmol/L。
如果年纪大于70岁的病人可适当放宽要求,空腹≤7mmol/L,餐后≤10mmol/L,睡前血糖小于6.6mmol/L可适当加餐,其他人睡前血糖小于5.6mmol/L可适量加餐。
低血糖
1.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为低血糖,当血糖≤
2.8mmol/L时为严重低血糖。
2.低血糖的常见症状:
头晕、乏力、饥饿感、心慌、手脚发抖、出冷汗、意识障碍等;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常常缺乏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一旦发生低血糖即表现为昏
迷,即出现“无警觉性低血糖昏迷”。
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
舌根发麻,说话不清,答非所问,烦躁,不理人,意识模糊,平时举止端庄,忽然衣冠不整,无缘无故打架,行为与习惯发生改变。
3.低血糖的分类:
1)严重低血糖:
需要别人帮助或急诊住院,可能没有测定血糖,但是有引起低血糖的诱因及神经系统的显著变化,补充葡萄糖后神经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2)症状性低血糖:
临床典型的低血糖发作,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且血糖≤
3.9mmol/L。
3)无症状性低血糖:
也就是未察觉的低血糖,无明显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
3.9mmol/L。
4)可疑症状性低血糖:
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但没有检测血糖。
所以不能鉴定是症状
性低血糖还是相对低血糖。
5)相对性低血糖:
有典型的低血糖症状,但血糖>3.9mmol/L,多为糖尿病治疗过程
中血糖下降过快引起。
4.低血糖常见的原因:
1)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用法不当;2)食欲不佳少吃了一些,或者比平常吃饭时
间晚,未按时进餐;3)增加了运动量,却没有及时加餐;4)酒精摄入,尤其是空腹
大量饮酒,可以抑制肝脏糖异生,同时消耗大量肝糖原,因此容易发生低血糖。
使用
降糖药的同时应用影响血糖的其他药物,如大剂量阿司匹林、磺胺类、保泰松等,药
物的协同作用将有可能导致低血糖。
5.低血糖处理:
(两个15)清醒者立即进食含15g葡萄糖的饮料或点心,如葡萄糖片
4片、白糖1勺、蜂蜜2勺、水果糖3-5块、方糖4块、饼干3-4块、半杯果汁、1
杯牛奶;15分钟复测一次血糖直至纠正;外出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
胰岛素
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之一,而不是药物治疗的最后选择。
口服降糖药是通
过增加体内胰岛素分泌或增强胰岛素作用来降低血糖,不能代替胰岛素。
当自身胰岛素的分泌不能满足需求时,需及时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来帮助血糖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
1)胰岛素起始治疗注意事项:
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要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大于7.0%时,可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的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
瘦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体重下降时,应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2)胰岛素的储存:
正常使用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保存<28℃(保存期为开启后28天,且不能超过保质期);未开封使用的胰岛素在2-8℃的冰箱冷藏室储存;旅行时把备用的胰岛素存放在保温袋随身携带。
3)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腹部——应避开以脐部为圆心,半径2.5cm的圆形区域注射;大腿外侧——避开髋关节上10cm、膝上10cm及大腿内侧;上臂——侧面或后侧部;臀部——臀部上端外侧部。
注射部位需轮换,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时所引起的创伤;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cm;每次就诊时,注射部位需给医务人员检查。
4)走出胰岛素治疗误区:
A.胰岛素会上瘾吗?
不会的。
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物质,每个人都离不开胰岛素,没有胰岛素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的疾病,需要通过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最生理的疗法,不会有任何毒性,也不会成瘾;尽早进行胰岛素治疗,不仅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而且还能有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使患者的病情获得良好控制。
B.使用胰岛素是不是说明病情更严重了?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各种并发症,而胰岛素治疗的最终目地是维持血糖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控制病情进展。
胰岛素是人体内自身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随着病情的延长,体内胰岛素越来越少,因此需要从外部补充缺失的胰岛素,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加衣一样。
5)胰岛素规范注射:
注射前洗手→核对胰岛素类型和注射剂量→安装胰岛素笔芯→
预混胰岛素需要充分摇匀→安装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检查注射部位及消毒→根据
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的长度明确是否捏皮及进针的角度。
绝大多数成人4mm和5mm针头
无需捏皮垂直进针即可→注射完毕后,针头留置至少10秒后再拔出→注射完成后立即
旋上外针帽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丢弃在加盖的硬壳容器中。
6)胰岛素笔用针头反复使用危害大:
增加注射疼痛感:
造成针头卷边反刺,导致注
射部位出血、擦伤,增加疼痛感;增加感染机会:
引起注射部位感染,污染整瓶胰岛
素;影响注射剂量准确:
使用过的针头内有胰岛素的结晶,反复使用可导致针头堵塞,
阻碍下一次注射,注射后针头留在胰岛素笔上,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可引起胰岛素
剂量错误,导致血糖控制异常;增加断针几率:
针头部分易折断于体内,引起严重后
果;造成职业伤害:
医护人员易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感染。
7)胰岛素治疗有哪些副作用?
其副作用有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反应、水肿、屈
光不正、体重增加及注射部位出现皮肤硬结、脂肪层萎缩等。
糖尿病日常生活自我管理
皮肤护理:
皮肤瘙痒时不要用力挠;洗澡水温宜用温水;选用中性香皂,不要选择含
有香精和染料的洗液和乳膏;在皮肤上涂抹保湿乳液;选择化妆品要谨慎,防止使用
后造成毛孔堵塞,引起感染;男性在刮脸是,要防止刮破皮肤造成感染。
口腔护理:
每天餐后至少刷牙两次,每次2-3分钟;选择毛质柔软的牙刷,每间隔3
个月更换一次;勤漱口,防止细菌生长,避免使用刺激性漱口水;3-6个月定期做一
次口腔检查。
足部护理:
1)每天用37.0℃温水泡脚,浸泡10-20分钟为宜。
一般选择在餐后1-3小时或睡前
进行。
洗净后用毛巾轻轻擦干脚趾间,并仔细检查双足。
如果足部有鸡眼、胼胝、真
菌感染、甲沟炎等问题,或遇有足部外伤和溃疡,都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修剪趾甲应平直。
3)天气寒冷时,慎用热水袋和取暖器。
4)选择合适的鞋。
鞋子应选择圆头鞋底厚软宽松的,一般选择在下午买鞋;每次穿鞋
前检查鞋子里是否有异物,是否有磨脚的破损处。
5)选择合适的袜子。
袜子应选择白色质地柔软的棉袜或毛线袜。
尺寸宜略大一些。
袜子的上口不宜太紧。
袜子的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
勤洗勤更换。
6)忌赤脚在鹅卵石上行走,防止硬物损伤皮肤;忌长时间步行,防止足部皮肤受摩擦而
水泡;如果有水泡形成,切勿自行弄破水泡,应找医护人员处理。
7)每天2-3次,每次5分钟抬高双脚,活动足趾。
8)戒烟限酒,否则会减少脚部的血流。
9)不要长时间“翘二郎腿”,否则会加大对血管、神经的压力。
什么时候您应该看医生?
感觉口干、烦渴、多饮、多尿;不断拉肚子或呕吐;不能进食达
24
小时;发烧;持续高血糖等。
能不能旅行或度假?
能,需至少提前两周咨询医生或糖尿病专业护士,并在出门前准备好以下物品结伴前行:
附有糖
尿病身份识别的急救卡;采血针、血糖仪;保险责任含糖尿病的旅游保险;准备一封您需要携带
针头/医疗设备的医生的信,以备海关安检(出国时适用);专备的食物,如小吃、水果等;胰岛
素使用者还需要准备:
医生开具的胰岛素处方、备有胰岛素、针头、笔或注射器等。
附录1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T
+
指标
血糖(mmol/L):
空腹
非空腹
HbAlc(%)
血压(mmHg)
BMI(kg/m2)
高密度脂蛋白HDL-C(mmol/L)
男性
女性
甘油三酯TG(mmol/L)
低密度脂蛋白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合并冠心病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g/mmol)
男性
女性
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
目标值
4.4~7.0(70~130mg/dl)
≤10(180mg/dl)
<7.0
<140/80
<24
>1.0
>1.3
<1.7
<2.6
<1.8
<2.5
<3.5
≥150
附录2
定期随访项目
检验项目
初访
随访
每季度随访
年访
眼:
视力及眼底
√
√
脚:
足背动脉搏动,神经病变
√
√
√
体重
√
√
√
√
BMI
√
√
血压
√
√
√
√
空腹/餐后血糖
√
√
√
√
糖化血红蛋白
√
√
√
胆固醇/
√
√
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
√
尿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
√
√
肌酐/BUN
√
√
肝功能
√
√
心电图
√
√
尿常规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相关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