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思路.docx
- 文档编号:4623884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KB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思路.docx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思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策和思路
目录
[摘要]
当前行政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但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观念、管理方式、程序、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跟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按照政府行为的科学性、民主性、法治性要求,行政管理必须在严格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程序、加强行政监督方面做出切实努力。
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新的形势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政治领域,其对我国的整个政府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促使我们必须正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使之完善并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行政管理模式。
[关键词]行政管理
试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思路
从1952年至1997年,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行政组织改革,但一直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我国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行政组织改革。
这是解放以来的第七次改革,也是历次改革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机构变化和人员调整最大的一次。
这次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的原则是:
(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还给企业。
(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按照上述目标要求,这次改革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宏观调控部门。
适应政企分开的要求,改革计划体制与投资体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培育与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实现企业市场化、投资多元化。
因此,将经济综合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经济、法律手段,改善宏观调控机制。
(2)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求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分割,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要满足企业与市场的这种要求,政府与企业之间就必须取消行政隶属关系,专业经济部门不再是企业主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进行任何行政干预。
政府与企业之间,只是政府国有资产部门对企业的资产产权关系,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中央与地方的专业经济部门要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与管理方式,逐步融人以产业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部门。
改革后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引导本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平等竞争秩序。
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变职能,不再直接管理企业。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
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权益;向企业派出稽查特派员,监督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状况;负责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
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不能损害所有者权益。
(3)适当调整社会服务管理部门。
政府社会服务管理部门的任务是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以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这种社会服务原则上应由中央政府制定法律、法规与政策,具体事务由地方政府去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许多社会事务是由企业办理的,企业不堪重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事务要由政府办理,企业要摆脱社会负担,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组织,全心全意搞好企业。
(4)加强执法监督部门。
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与经济调节作用的加大,还需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执法监管,以维护公平、有序的竞争,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按照行政决策立法与行政执法监督分开的原则,行政决策机构制定市场运行规则,执法监管机构建立综合执法队伍,实行市场与社会的统一执法监督。
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改变目前部门立法、条条执法,或者地区立法、区域执法的条块分割局面,打破部门垄断、地区封锁,消除市场障碍,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部门。
这次改革首先对国务院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国务院由原来的40个组成部门减少为29个,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分别由13个、5个、12个调整为17个、5个、10个。
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干部编制总数精简了一半。
目前,正在进行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的改革。
当然,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次改革仍是过渡性的,它主要着力于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你认为行政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答:
(1)行政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
(2)行政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行政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行政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5)行政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
※37、对于行政改革的对策,结合教材,谈谈你的看法?
答:
(一)政治保障是进行行政改革的前提。
(二)加强宣传,制造行政改革舆论。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行政改革政策。
(四)制定进行行政改革的法令和政策,使行政改革有法律保证和强制力。
(五)恰当地选择行政改革的突破点,恰当地选择发动改革的时机。
(六)行政改革要尽快地取得效果,提高行政效率和为公众服务的质量
一、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一个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的政府,不仅会加重财政负担,增加政府成本,而且导致效率低下,远远适应不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经济想要加速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建设廉洁政府,就要充分认识政府在反腐败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设,真正树立起廉洁行政的形象。
要在制约行政权力上下工夫,建立起有效的廉政制约机制。
在公务员收入相对不高,而又面临市场经济种种利益诱惑、物价频频升高的情况下,要从制度和配套措施上形成保障公务员廉洁行政的机制。
同时,必须保证每一个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广泛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特别是来自人民群众的舆论和批评监督。
建设高效政府,首要的就是精简机构,建设精干的强有力的政府系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人才脱颖而出;要下放权力,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既要加强宏观调控,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建设高效政府的另一方面就是杜绝官僚作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同时还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
二、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还十分薄弱,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垄断严重,加上执法不严,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甚至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致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突出表现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偷税、逃税、骗税、走私等,建筑领域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严重。
为此,必须建立现代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
首先,要加快有关市场规范的法律法规建设,比如尽快出台反垄断法,采取法律手段打破行政垄断,防止企业相互勾结,形成价格联盟,损害消费者利益;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执法,从严治政,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乱纪、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再次,在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与政府维持公平市场秩序密切相关,在实施政企分开改革的同时,要建立独立的监管委员会,将政府决策职能与监管职能分开,以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责之一是宏观调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管得过多过细。
特别是不合理、低效率的项目审批制度,已成为影响我国投资环境、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严重问题。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只有摆脱了大量微观审批事项的政府,才能够研究超前性、深层次的战略性重大问题,才能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
加快审批制度的改革,一要搞好行政审批项目的审核和处理工作,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和审批范围;二要缩短审批环节和审批周期;三要公开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四要明确审批责任,健全监督机制,对审批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五要改革审批部门普遍存在着的重审批、轻监管,重权力、轻责任现象。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微观管理,指政府站在出资者立场上,依靠行政命令、参与企业治理结构或直接介入市场的方式,对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一种直接管理,主要指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对公有制企业的直接管理活动。
宏观调控,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作所进行的“控制”或“调节”,它是政府通过调整其所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如财政支出、货币供给),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私人经济部门行为的政策过程。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政府垄断一切,宏观、微观一把抓的弊病暴露得更加充分。
今后,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主体的直接管理,更多地运用间接调控手段,以更灵活多样、更讲究效益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
凡是企业和个人能够做好的事情,政府就不插手,凡是市场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领域,政府尽力为其创造有利条件。
即使在“市场失灵”领域,也要考虑是否需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发挥作用是否有效,是否有更好的办法。
只有在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做好时,政府才进行干预。
五、切实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就要做到严格依法行政。
根据世贸组织要求,政府要保证法律法规在全国的统一实施,有比较完善的依法行政体制,政府行政过程应当是透明的、可预见的、公开的。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摒弃陈旧的管理方式,严格依法行政,由权力行政转向规则行政,从随意裁决转向依法办事。
其次,要公开。
透明度原则是世贸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的一个基本方法。
各级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决策公开、过程公开。
再次,要推行管理信息化。
尽快实现政府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政府各级机关及各级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也有利于政府与内外商人之间的联系和方便商人们办事,使行政管理更准确、快捷地实现互动。
六、加强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管理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仅要把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因素。
加入世贸组织,既为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我们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必须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全面加快资源调查、规划和管理,不断提高对资源的保护,深化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做到产权明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保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进一步把国土资源的管理、利用与开发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强水利建设和对水资源的管理。
七、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的政府
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当好人民公仆。
新形势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发展和各类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应通过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企业及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优质到位的服务;通过不断完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继续推进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行政机构改革,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它。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许多领域要同国际接轨,要按国际惯例办事,政府行使其职能(尤其是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必须相应地不断做出新的调整。
我们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循序渐进,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历程。
这20多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面广,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从内容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目标是调整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和优化管理组织结构,涉及到很多方面,主要包括行政机构改革、权力下放、中央和地方关系调整、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机制假设、公务员制度的建设等等。
其次,从过程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按任务分阶段进行的,其中每隔五年进行一次、至今已有五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标志着中国行政改革的重要阶段。
这不仅是因为这五次改革规模大,而且除1982年改革之外,其他四次改革都与政府职能转变相联系,加上中央政府的改革必然使得地方政府发生相似的变化,因而改革具有全局性、标志性。
再次,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在政府权力下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廉政建设、扩大民主执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推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建设。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效
回顾2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为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府职能已经有重大转变。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政企逐步分开,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大大减少,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日益明显,不需要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开始转给社会组织,政府加强了对市场规范和监管,越来越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其次,政府机构得到了精简。
经过五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52个左右,精简约50%,人员编制由5.1万减少到1.67万,精简约67.3%。
政府权力逐步下放到地方、社会和基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经过多次调整趋向合理,地方政府、社会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第三,政府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政府决策机制日趋科学化民主化,公务员制度逐步得到完善,政府管理走向公开透明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阶段形成果,电子政务推进加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导向不断增强,公民权利受到重视和尊重,政府绩效优化,丰富多彩的政府管理创新活动,不断为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二、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保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明确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为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着眼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涉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这要求我们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二)是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在坚持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协调利益关系,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鼓励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监督政府行为,更加注重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构建政府、社会、公民互补的和谐关系。
所有这些都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当前我国现实国情看,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前提,也是党的士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然相对滞后,管理越位、管理缺位、管理错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比较普遍,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随着各项改革不断纵深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对其他改革的牵制作用正在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已经成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中心环节,为此,必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抓住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的薄弱环节,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迫切要求
我国经过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分不开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的进行和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和发展,目前,仍然有很多的行政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阻碍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和发展,所以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迫切要求。
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国家财政压力大
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机构依然比较庞大,给国家财政压力比较大。
据统计,我国目前财政供养比例为40∶1。
2000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口4290万,按该年度党政机关10043元的平均工资计算,一年的人头费就达4300多亿元,占当年财政收入13380亿元的32%。
在这样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被用来供养人员,形成了“吃饭财政”。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能用极小一部分财政来发展公共事业,造成公用基础设备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效果。
(二)行政权力配置不科学
目前,我国的行政全力配置仍然有不科学的地方。
首先,党政不分的现象依然突出。
在行政权力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党委的领导意图很可能包办或代替政府行为。
其次,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分权不明,职责不清。
由于上下级政府之间在管理区域上是重叠的,随着事情本身重要性的不同,许多属于下级政府管理范围内的事情被上级篡夺。
再次,内部层次结构叠床架屋。
“多头管理、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状况依然存在[2],”造成协调成本加大。
最后,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可能会引发中央统一的宏观调“这一矛盾如果处置不当,控政策与地方利益的冲突,要么是中央的宏观调控失效,要么就会挫伤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影响我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3]。
”
(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致力于转变政府的职能,但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转变不到位的情况。
首先,政府与市场关系不顺。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起着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又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当前存在主要问题是政府过度干预经济,直接从事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使得企业和个人依附于政府,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动力,现代企业制度难以真正建立。
其次,政事不分。
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职能划分模糊,政府机关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来控制事业单位,包揽本应由事业单位行使的权力、承担的职能;事业单位承担了本属于政府机关行使的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等职能。
再次,政社关系不畅。
主要表现在乡镇基层政府与村民组织的关系不融洽和城镇基层政府与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关系不是很顺。
(四)政府机构依法行政观念薄弱
依法行政,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
法律是行政机关据以活动和人们对该活动进行评价的标准。
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反映市场经济对政府活动的客观要求。
但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机构依法行政观念仍然比较薄弱,这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高效是严重的挑战。
只有做到依法行政,才能保证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和行政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保证提高行政效率。
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
(一)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二)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相协调;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立足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必须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今后5年,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为实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五、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调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我国整体改革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进程应稳中求进。
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部门改革
实践证明,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革除不利于改革深入推进的观念因素,从而加快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改革政府机构。
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做到:
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是合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行政层级。
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对策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