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宝山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
- 文档编号:4602196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36.64KB
届宝山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
《届宝山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宝山区高三一模化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宝山区高三一模化学
2012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和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S-32Mg-24Al-27Ca-40Fe-56Cu-64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液体pH值>7的是
A.人体血液B.蔗糖溶液C.橙汁D.胃液
2.某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
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n-含有的中子数为bB.
xn-含有的电子数为a–n
C.X原子的质量数为a+bD.一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
g
3.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
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K3C60中只有离子键B.K3C60中碳元素显-3价
C.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4.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目标,以下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在钢铁等高耗能行业发展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B.以煤炭气化替代燃料油和原料油的使用
C.用第四代LED绿色光源替代白炽灯
D.使用冰箱时,尽可能在冰箱内装满食物
5.下列对相应有机物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①甲烷: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能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烯:
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③苯:
平面结构,每个分子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④油脂: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⑤氨基酸: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反应均生成盐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⑤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固体化合物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能电离,下列关于化合物X的说法正
确的是
A.X一定是电解质B.X可能是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7.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vB.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化学平衡常数KD.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a
8.向一支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将试管加热,溶液红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是
①滴有石蕊的(NH4)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③滴有石蕊的盐酸;④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右图装置中,在U形管底部盛有CCl4,分别在U形管两端小心倒入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稀硫酸溶液,并使a、b两处液面相平,然后分别塞上插有生铁丝的塞子,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
a
B.a、b两处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C.一段时间后,a处液面高于b处液面
D.生铁丝中的碳在a、b两处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10.某制药厂废气中含少量SO2气体,一般用NaOH溶液或氨水吸收,以防污染环境。
分别用0.1mol/L的NaOH溶液或同浓度的氨水处理相同量的废气,两种方法所需吸收液的体积关系是
A.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氨水B.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氨水
C.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氨水D.无法判断
11.某研究小组利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有机物丙,合成路线如下:
CH2BrCH2CH=CH-COOCH2CH3
+(CH3)3Sn-CH=CH-COOCH2CH3
+(CH3)3Sn-Br
甲乙丙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分离提纯有机物丙宜在NaOH热溶液中进行
B.利用NaOH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有机物甲中含有溴元素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有机物丙中是否混有有机物乙
D.PbCl2的作用是提高反应物的活性和产率
12.A、B是短周期ⅦA族的两种元素,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B强。
下列关于A、B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元素的单质可以把B元素的单质从NaB溶液中置换出来
B.NaA、NaB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且NaA晶体的熔点比NaB高
C.HA的沸点比HB高,是因为1molHA分子中H-A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1molHB分子中H-B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多
D.常温下,NaA、NaB溶液的pH均大于7
13.按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实验Ⅰ~Ⅳ,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Ⅰ: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实验Ⅱ:
除去Cl2中的HCl
C.实验Ⅲ:
用水吸收NH3D.实验Ⅳ:
制备乙酸乙酯
14.已知下述三个实验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①
②
③
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
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③中的铁钉作还原剂
B.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Fe3+>Fe2+>Cu2+
C.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
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Fe3+→2Fe2+
15.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CO3-+OH→H2O+CO32-
B2HCO3-+BaOH2→BaCO3↓+2H2O+CO32
CHCO3-+Ba2++OH→BaCO3↓+H2O
D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16.氢气的摩尔质量为Mg/mol,密度是ρg/L,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单位体积中所含氢气分子数目为
B.单位质量中所含氢气分子数目为ρNA
C.单个氢气分子的质量为
gD.单个氢气分子占有的体积为
L
17.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两种金属混合后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金属Al无剩余B.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c(Na+)=c(AlO2-)
C.所得溶液呈碱性D.Na的物质的量是0.6mol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物质的分类依据通常是组成和性质,下列对钠的化合物分类的说法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2O2是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B.Na2CO3不是碱,是一种钠盐
C.NaOH是一元碱、强碱
D.NaClO是钠盐、含氧酸盐
19.当干冰气化时,下列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作用力B.分子内共价键
C.分子间距离D.分子的化学性质
20.可逆反应A(g)+B
C(g)+D中,A、C都是无色气体,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说明D是有颜色的气体
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必是气体
C.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
D.升温,C的质量分数减小,说明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21.常温下,若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后HA溶液可能有剩余
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H-)可能不相等
22.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共x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ymol氢气,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A.
(x+y)molB.(x-y)molC.
(x-y)molD.(x+y)mol
四、(本题共8分)甲烷的氯化反应式为:
CH4+Cl2
CH3Cl+HCl。
对于该反应机理(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如下:
链引发Cl2
2Cl·
链增长CH4+Cl·
·CH3+HCl–7.5kJ
·CH3+Cl2
CH3Cl+Cl·+112.9kJ
链终止·Cl+Cl·
Cl2
·CH3+·CH3
H3CCH3
·CH3+Cl·
H3CCl
23.在链增长的第二步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机理的三个阶段破坏或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与氯元素同周期且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周期,第____族。
25.链引发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下同),链终止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
26.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下列递变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选填字母编号)
a.相同条件下卤化银的溶解度按AgCl、AgBr、AgI的顺序依次增大
b.卤化氢溶入水的酸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HI的顺序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氧化性按F2、Cl2、Br2、I2的顺序依次减弱
五、(本题共8分)若X、Y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且相隔一个周期,并有
m=n>0。
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反应(未配平):
Xm+Yn+H2O→HXO3+HY。
27.该反应的还原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8.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
29.若某化学反应如下:
(未配平)KX+Yn+H2O→KXO3+Xm+HY+KY
若KXO3和Xm的系数均为1,则Yn的系数为____________。
30.在下面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X+Yn+H2O→
六、(本题共8分)在一容积为2升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Q(Q﹥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31.根据上图,计算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平均反应速率v(NH3)=。
3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选填字母编号)。
a.0.20mol/Lb.0.16mol/Lc.0.10mol/Ld.0.05mol/L
33.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时,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移动(选填“正向”、“逆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K(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4.第5分钟时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上图中画出从第5分钟开始变化直至到达新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七、(本题共12分)实验室里可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并验证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中盛有15mL30%的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中盛有15mL8%的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中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35.制取氯气时,在烧瓶中先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再通过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
36.为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和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7.本实验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两者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
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________(选填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该晶体的
操作是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40.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中溶液颜色会发生变化:
最初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溶液逐渐变为无色,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本题共12分)某工业废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还有少量的Ca2+、Mg2+、SO42-。
若取这种废液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可设计如下流程:
可供试剂a、b的选择试剂:
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H2O2、KMnO4(H+)溶液、稀HNO3。
41.试剂a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__;
42.操作①、②、③、④、⑤的名称是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萃取、过滤、分液、过滤、蒸发结晶b.萃取、分液、蒸馏、过滤、蒸发结晶
c.分液、萃取、过滤、过滤、蒸发结晶d.萃取、分液、分液、过滤、蒸发结晶
43.除去无色液体I中的Ca2+、Mg2+、SO42-离子,选出b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
是(填写化学式)。
44.调节pH的作用是,操作方法是。
45.操作⑤中用到的瓷质仪器名称是。
46.如果用电解氯化钾溶液来制取氢气和氯气,再使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将生成的氯化氢用水吸收制得盐酸。
为了制得100吨35%的盐酸,理论上需氯化钾_________吨。
九、(本题共8分)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
它能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47.有机物(Ⅰ)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X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X的结构简式为。
48.有机物(Ⅱ)的化学式为;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共有种
49.下列关于MMF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编号)。
a.能溶于水
b.1molMMF最多能与3molNaOH完全反应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镍催化下1molMMF最多能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50.1mol的有机物(Ⅰ)在单质铜和氧气的作用下可以氧化为醛基的—OH有mol;有机物(Ⅱ)在加热和浓硫酸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十、(本题共12分)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苯酚为主要起始原料,经下列反应可制得香料M和高分子化合物N。
(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51.由苯酚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已知C的分子式为C5H12O,C能与金属Na反应,C的一氯代物有2种。
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生成N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以苯酚为基础原料也可以合成防腐剂F。
已知F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F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则F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
56.已知F具有如下结构特征:
①芳香族化合物F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F的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的氢原子;
③分子结构中不存在“-O-O-”的连接方式。
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本题共16分)某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为不含N元素的固体物质和NO2、O2气体。
57.该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后,若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
1,则金属元素的价态在反应过程中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8.该金属硝酸盐受热分解后,产生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59.现取mgCu(NO3)2不含水的晶体,强热使其分解,得到NO2、O2和ng固体。
将气体用水充分吸收后,结果还有气体剩余,同时得到500mL溶液。
则残留固体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60.若m=3.76、n=1.52,试通过计算确定残留固体的成分和质量。
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化学测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2012.1)
一、(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序
1
2
3
4
5
答案
A
D
C
D
D
二、(每小题3分,共36分)
题序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C
B
D
B
D
B
B
A
C
C
B
三、(每小题4分,共20分)
题序
18
19
20
21
22
答案
BD
AC
BD
BC
A
四、(本题共8分)
H
23.HCCl(1分),共价键(1分)
H
24.S>Cl>F;(1分)三、ⅠA(2分)
25.吸热,放热(2分)
26.d(1分)
五、(本题共8分)
27.I2(2分)
28.I2+5Cl2+6H2O→2HIO3+10HCl(2分)
29.4(2分)
30.
(2分)
六、(本题共8分)
31.0.025mol/L.min(1分)
32.a、c(2分)
33.
(1分);正向(1分);不变(1分)
34.(2分)
七、(本题共12分)
35.分液漏斗、浓盐酸(2分)
36.b(2分)
37.Cl2+2OH-→Cl-+ClO-+H2O(2分)
38.反应的温度不同、反应物浓度不同(2分)
39.M;过滤(2分)
40.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使石蕊显红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将石蕊氧化为无色。
(2分)
八、(本题共12分)
41.H2O2(1分)
42.b(2分)
43.BaCl2、KOH、K2CO3(只要K2CO3在BaCl2之后即可)(3分)
44.除去溶液中过量的CO32-;(1分)取少量的PH试纸置于玻璃片上,用蘸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滴在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来确定溶液的pH(2分)
45.蒸发皿(1分)
46.71.43(2分)
九、(本题共8分)
47.羧基、羟基(2分);(1分)
48.C6H13O2N(1分);5(1分)
49.b(1分)
50.1(1分);(1分)
十、(本题共12分)
51.
(2分)
52.
(2分)
53.
(2分)
54.缩聚反应;
(3分)
55.C8H8O3(1分)
56.
(2分)
十一、(本题共16分)
57.升高(2分)
58.2:
1(3分)
59.Cu2O或Cu2O与CuO的混合物(2分);
mol/L(3分)
60.Cu2O与CuO的混合物(2分);m(Cu2O)=0.72g、m(CuO)=0.80g(4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宝山区 高三一模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