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宇头施工企业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3.docx
- 文档编号:4594643
- 上传时间:2022-12-07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67.70KB
中宇头施工企业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3.docx
《中宇头施工企业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宇头施工企业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3.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宇头施工企业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3
安县先林大桥建设工程项目标段施工招标
投 标 文 件
投标文件内容:
投标人:
(法定名称)
年月日
一、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编制时应采用文字并结合图表形式说明施工方法;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情况、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情况、劳动力计划等;结合工程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技术组织措施,同时应对关键工序、复杂环节重点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如冬雨季施工技术、减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等。
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可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投标人根据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可自行把下列图表添加到相应的项目中。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工程概况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110公里,距绵阳科技城10公里。
安县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优势突出。
县城已是绵阳科技城城市功能辐射的卫星城,紧靠宝成铁路和“成(都)—绵(阳)—广(元)”高速公路,紧邻绵阳南郊飞机场;县内交通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进出快捷方便。
先林大桥,位于塔九路(县道)安县境内,横跨安昌河,旧桥被洪水毁坏。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连接东西两岸,必须重建,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设计特点
(1)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Ⅲ级
(2)设计行车速度:
40km/h
(3)基本车道数:
双向四车道,两侧设3.5m人行道
(4)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5)结构设计基准期:
100年
(6)结构安全等级:
一级
(7)桥下净空:
跨河堤处净空:
2.3m
(8)防洪标准:
100年一遇
(9)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15g
(10)场地特征周期值:
0.45
(11)抗震设防类别烈度:
Ⅶ度
(12)抗震设防类别:
B类
第三节、结构设计特点
(1)主桥上部结构:
主拱拱轴线均为悬链线线,中拱跨度38m、矢高9.5m,矢跨比f/L=1/4;边拱跨径为38m,矢高随纵坡影响逐渐减小,矢跨比逐渐减小。
拱圈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型拱,主拱高1.3m,拱圈标准段顶、底板厚度均为15cm,边腹板厚度为0.4m,中腹板厚度为0.3m。
腹拱圈因跨径较小,拱轴线设为圆曲线,跨度为15m,矢高从边腹拱到中腹拱分别为3.25m、3.44m、3.65m。
腹拱圈采用钢筋混凝土实腹拱,拱圈厚度为0.6m。
腹拱与主拱连接位置采用6mm厚的包以锌片的铅板铰接,铅板铰采用石棉密封。
在全桥主、腹拱圈上分别接19m(20.4m)简支空心板。
空心板断面布置为:
边板2块,中板13块,边板顶板宽1.74m,其中悬臂段长0.5m,底板宽1.24m;中板顶、底板宽1.26m;边板及中板顶、底板厚度均为0.12m,空心板高0.95m。
(2)主桥下部结构:
桥墩外形采用圆端形,桥墩宽度为21m,厚度为4.5m;基础采用8根直径1.8m的钻孔灌注桩;承台长度22.8m,宽度7.5m,高度2.5m;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前墙置于河堤前缘,与河提平齐,背墙跨越河提,置于之后,前墙与背墙间采用简直空心板连接。
(3)附属设施:
1.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总厚度为18cm,具体结构见下: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3C4cm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16C5cm
聚合物改性沥青基防水涂料(PBⅡ型)不小于1mm
防水混凝土C4010cm
2.桥面排水
在空心板边板的翼缘上顺桥向设置泄水管,利用桥梁横、纵坡,将水排入河道内。
3.伸缩装置
在两侧桥台位置预留2cm伸缩缝,安装EM-80伸缩装置,其余简支板处,采用桥面连续。
4.人行道栏杆
在桥面两侧人行道外侧设置砼人行道栏杆,栏杆高度为1.2m。
5.桥面排水
桥梁排水采用横、纵坡将水引至人行道路缘石处,由人行道板内预埋的PVC管将水排入河道中。
第四节、设备安装设计特点
1、施工放样前应全面了解设计图纸、资料、查明图纸本身及相互之间关系,如发现图纸中有矛盾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解决或更正。
严格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施工,并处理好桥梁施工先后次序,作好基坑围护,防止桥梁墩台发生位移,保证桥梁安全。
2、本合同先林大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连续刚构,设计采用挂篮悬臂施工,施工技术难度较大。
桥梁工程高空作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施工中需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3、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后方可施工,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意外情况或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与监理、业主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
第五节、建设地点特征
1、气候条件
安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的特点。
根据安县气象局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4℃,极端最高气温36.5℃,极端最低气温-4.8℃,多年平均降雨量842.7毫米,多年平均降雨日数162日,多年平均相对温度79%,多年平均日照数1058.7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300天,实测最大风速17m/s。
2、水文条件
安昌河为涪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北川县天麻山南麓,由西北流向东南,经安昌、黄土、花荄、永兴于绵阳市城南汇入涪江。
全流域面积1032km2。
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貌特征以安昌镇附近为界,上游为山地峡谷地形,天然植被良好,河流坡陡流急,河床比降达51.7‰。
下游则为平坝丘陵地区,植被一般,土地大都已开发利用。
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河床比降2.1‰。
流域水系图见附图水文-1。
工程位于安昌河中段,工程以上集水面积为759km2,占整个流域集水面积的80%。
工程区河段平均比降3.33‰。
场地内地下水丰富,径流、排泄条件好,补给条件良好,水文地质条件总体上较简单。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第一节、现场准备
1、生产与生活临建设施
根据本桥的实际工程量,职工每人4m2,劳务工每人3m2,拟采用以下措施:
全部临建分为两大类:
一类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等,此类房屋要求御寒防暑;另一类包括住房、食堂、库房和操作间等,其标准可适当降低,以减少开支。
施工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分设在三个地方:
办公室、会议室等设在主桥桥跨一侧附近,具体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房屋结构采用活动板房与砖混结构房屋相结合,屋内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周围设围墙。
2、现场作业棚、施工便道、施工用水用电、施工通讯、预制厂设置,详见第六章施工平面图
第二节、技术准备
1、工程开工前,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审查图纸。
根据总平面图及设计交底的现场控制点测设控制网,定好轴线桩,将全线控制点、水准点引入现场适当的位置,施工前请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进行验线。
2、工程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调查,了解设计意图,消除错、漏、碰、缺等问题,解决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之间的矛盾。
3、计算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疏通材料供应渠道,分析劳动力和技术力量,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构。
4、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兼顾全面、突出重点,以施工图、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为组织施工的指导文件。
5、每道工序开始前要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工艺上的难点和质量通病要提前预防,并制定出有效的处理办法。
第三节、人员准备
我公司高度重视本合同工程,中标后将其列为本年度重点在建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内设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计划管理员、财务负责人、桥梁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计量工程师、质量管理员、材料管理员、安全管理员、施工员、资料员等人员,并根据该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配备足够管理技术人员。
第三章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主桥上部结构采用搭设满堂支架的施工方法,从两边同时,分段逐跨浇筑主拱圈,最后
合拢中跨,待主拱圈砼达设计强度后,再以从边到中的顺序逐步拆卸支架;再搭设腹拱圈支架
浇筑腹拱圈。
待腹拱圈砼达到设计强度后,吊装拱上简支空心板;在水中围堰施工桩基及承台,桩基础采用机械钻孔施工。
预计全桥施工总工期18个月。
主要施工步骤:
1.施工桥墩基础并施工桥台;
2.桥墩施工;
3.搭设主拱圈支架并预压;
4.从边跨对称施工主拱圈;
5.主拱圈中跨合拢;
6.从边跨对称拆除主拱圈支架;
7.搭设腹拱支架,施工腹拱圈;
8.拆除支架,从两侧对称吊装拱上简支板;;
9.施工桥面铺装及附属工程。
10.完成河堤两侧接线处理及河提改建。
第二节施工流程
施工阶段1:
基础、承台、承台系梁、拱座施工。
施工阶段2:
采用支架现浇施工第一、六两边跨主拱拱圈。
施工阶段3:
采用支架现浇施工第二、五两跨主拱拱圈。
施工阶段4:
采用支架现浇施工第三、四两中跨主拱拱圈。
施工阶段5~7:
待主拱圈达设计强度后,依次从两边对称拆除支架。
施工阶段8:
搭设腹拱支架并同时浇筑边腹拱。
施工阶段9:
同时浇筑两次中腹拱。
施工阶段10:
浇筑中腹拱。
施工阶段11~13:
全桥落架,并从两侧同时对称吊装简支板。
施工阶段14:
施工桥面铺装、河堤恢复、接线等附属工程。
施工阶段15:
全桥施工完成,静载试验,交付竣工。
第三节施工总体方案
根据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特点,计划采用以下施工方法:
桩基:
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
墩柱:
采用翻模法施工;
上部结构:
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法进行施工。
在主墩上部旁搭设三角支架,进行0、1#块箱梁施工。
待0、1#块箱梁施工完毕后,用塔吊在其上安装三角形挂篮,布置4对8副三角形挂篮,两端对称悬臂浇筑2~19#箱梁节段。
箱梁节段施工到一定程度,搭设满膛支架法进行边跨现浇段施工,然后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最后进行中跨合拢段施工。
施工材料运输采用塔吊,4~7#墩上人梯道采用电梯,其余墩位在塔吊处用万能杆件搭设上人梯。
砼采用商品砼,由砼泵送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用拖泵泵送到浇筑部位。
第四节下部结构
一、桩基
人工挖孔施工采用卷扬机提升料斗出渣,自卸车运输弃渣,水泥砼护壁,采用串筒或导管灌注砼、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工艺。
1、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平整好作业场地,用全站仪放出桩孔中心点,中心点位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中心点确定后,根据桩孔直径及护壁厚度放出开挖线,报专业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砌筑砖砌护筒,检查开挖准备情况,一切就绪后即可进行开挖。
2、开挖
开挖采用人工十字镐,将挖除料装入料斗,用人力绞车提升出渣,每开挖1米衬砌1米。
装料时注意不得将料斗装满。
所装料必须距料斗顶面3~5cm,以免料斗在提升过程中抛洒土料伤人。
为保证施工安全,所有作业人员都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绳。
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加盖,进出孔采用软梯,发现意外情况时及时将作业人员撤出。
孔内遇有岩石时采用风镐作业,风镐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除配备一般人员防护用具外,风镐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避免过多吸入粉尘,造成伤害,必要时采用湿法作业。
在挖孔时应保持孔壁的垂直度,避免挖成斜孔,如遇塌孔,应回填合格土质夯实后重新进行开挖。
人工挖孔作业时,最大进尺不允许超过1m,挖孔实际直径比设计桩径大20cm-30cm,随进尺情况支设模板,浇筑砼护壁,护壁厚度不小于10cm。
护壁完成,经检查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继续掘进作业。
如果遇到碎石、流砂段落,必须减小进尺,每进尺不得大于50cm,并适当加厚护壁厚度。
3、出渣方案
孔内设置料斗,孔口设置支架,利用人工手摇辘轳提升料斗出孔。
地面用人力手推车通过排渣通道将挖出的土方堆放到指定地点。
提升料斗时注意缓慢、匀速,尽量减少料斗晃动,以免料斗中土料掉出伤人。
提升设施施工前,必须进行检查,保证提升绳及设备完好,以确保安全。
4、现浇混凝土护壁
在挖孔前距孔壁边约20厘米处用M7.5砂浆砌筑一砖厚的环形护筒,高50cm,以避免井口进水。
孔内采用150mm厚现浇C15混凝土护壁,护壁模板采用刚度较好的定型外圆钢模板,外径与桩基直径相同。
5、降、雨水措施
孔内如渗水量不大,可以采用人工雨水,当挖到桩底时,可在桩位的一角挖一个0.6×0.5×0.5的集水坑,用潜水泵抽水,渗水较大应边施工边抽水,如同墩台有几个桩孔同时施工,可以安排超前井挖,使地下水集中在一孔内排除。
一般说砼衬砌有较好的防水作用,是挖孔桩护壁支撑的首选施工方案。
6、通风措施
人工挖孔施工时,配备鼓风机通过∮50的塑料管不断的将新鲜空气运到孔底,将孔内浊气利用成孔的风道作用排出孔外。
每孔配备一套,另外,在施工现场备用2~3台鼓风机,以备个别鼓风机维修时能及时调换。
施工现场配备有害气体监测设备一套,每日开工前监测孔内有害气体含量,特别是杂填土地段,必须加大监测频率,随时监测,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中间停工再复工前将井底的空气也要彻底抽换。
每次爆破后应随即进行通风排烟清孔,由负责人检查孔内无毒后,施工人员再下孔操作。
孔深超过10m时,应经常检查孔内二氧化碳浓度,如超过0.3%,应增加通风措施。
7、照明及警示设施
在已挖好的承台基坑顶四周用彩条旗做围护标志并树立警示牌,夜间设置红色灯具警示。
孔内照明配备低压(36V)照明灯具,低压照明线路通过专用调压器与地面照明线路相连,确保孔内施工人员安全。
8、清孔
①终孔检验合格后,立即进行清孔作业,采用掏渣法清孔。
清孔排渣时,必须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
②清孔时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钻渣及泥砂等沉淀物清除。
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浇注水下混凝土;
③清孔后桩底沉淀层厚度不大于10cm时,即可终止清孔。
9、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
①钢筋骨架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根据起吊高度分段制作。
为使钢筋骨架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每隔2m~2.5m用φ18mm钢筋设置一道加强箍。
②钢筋骨架运至现场后用汽车吊吊入孔内,第一段放入孔内后用钢管或型钢临时搁支在护筒口,再起吊另一段,对正位置焊接后逐段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注意焊接接头的数量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最后将最上面一段的挂环挂在孔口并临时与筒口焊牢,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浮起或位移。
③钢筋骨架在下放时安放要对准孔位,防止碰撞孔壁,就位后应立即固定。
在安放钢筋骨架时,为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钢筋骨架箍筋周径上点焊耳形钢筋,沿桩长的间距不超过2m,以控制钢筋骨架与孔壁净距。
钢筋笼吊装完成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立即浇注混凝土。
10、灌注混凝土
钢筋笼入孔后四小时内必须灌注砼,尽快为好。
灌注砼后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预加一定高度,以便清楚浮浆确保桩顶砼均匀密实,强度符合要求。
预加高度应按实际情况通过实践试验求出,暂定为1-2m。
①砼采用输送泵泵送砼,当桩孔内基本无水时,采用常规的砼浇筑方法。
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180mm~220mm,每方水下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为改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砼宜掺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不少于300kg。
水下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0.4~0.5,并宜选用中粗砂,水灰比宜采用0.5~0.6。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
②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水下砼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内径一般为25-35cm,导管使用前要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合格的导管才能使用,导管应居中稳步沉放,不能接触到钢筋笼,以免导管在提升中将钢筋笼提起,导管可吊挂在钻机顶部滑轮上或用卡具吊在孔口上,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0.25-0.4m,导管顶部的贮料斗内砼量,必须满足首次灌注后导管端能埋入砼中0.8-1.2m,施工前要仔细计算贮料斗容积,向导管内倾倒砼宜徐徐进行防止产生高压气囊。
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砼。
随着砼的不断浇入,及时测量砼顶面高度和埋管深度,及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保持2—6m间。
砼面检测锤随孔深而定,一般不小于4Kg。
③每根导管内的水下砼浇筑工作,应在该导管首批砼初凝前完成,否则应掺入缓凝剂,推迟初凝时间。
砼的坍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砼浇筑应连续进行,为保证桩的质量,应留比桩顶标高出0.5-1.0m左右的桩头,处于干处的桩头,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清除。
11、破桩头及桩的检测
为确保桩顶质量,实际挖孔桩顶标高比设计高出0.5m左右,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凿毛桩顶砼,将桩身嵌入承台150mm。
挖孔桩施工完成且桩基混凝土达到的设计强度的80%后,请勘察设计部门对桩进行检测,一般采用超声波检测法即可检测出桩基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技术人员应对挖孔桩各项原始记录及时进行整理签认。
二、承台
本工程承台为矩形,5、6号承台体积为14×24×4.5=1512m3,引桥承台最小尺寸为11m×7m×2.5m=192.5m3,均为大体积混凝土,根据温控设计和浇筑能力,单个承台一次浇筑完成。
承台混凝土浇筑时均需布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设温控管来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水化温度。
1、模板
承台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外侧用12×15cm方木夹杠固定,[10槽钢做竖向夹杠,中间设Ф16穿墙螺栓,与横纵向主筋对称焊接,对拉螺栓布置间距为60cm×60cm。
2、钢筋
承台钢筋绑扎时要注意墩身预埋钢筋的位置、尺寸;高度较高时制做钢筋定位框。
过渡墩承台需在上部预埋钢板,与落地钢管支架底部焊接以保证钢管支架的稳定性。
3、冷却水管制安
(1)、在浇注前预先在混凝土内按0.8m的层距(距顶底面距离为50cm)布设降温冷却水管(Φ32m左右的薄壁钢管),混凝土浇注后或每层循环水管被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成后,即可在该层水管内通水。
通过水循环,带走基础内部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到要求的限度。
控制循环冷却水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5℃。
(2)、管路拟采用回形方式,水平铺设,水平管层间距为100cm,共分3层:
距混凝土边缘为50cm。
各层间进出水管均各自独立,以便根据测温数据相应调整水循环的速度,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自身温度,即中部温度高、四周温度低的特点,在循环过程中自动调节温差,产生好的效果。
冷却水管安装时,要以钢筋骨架和支撑桁架固定牢靠。
水管之间的联接使用胶管,为防堵管和漏水,灌注混凝土前应做通水试验。
4、混凝土配合设计
(1)、本工程采用商品砼,根据经验和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因素(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研究,大体积砼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施工时所采用的砂石料、水泥、粉煤灰及外加剂的性能进行交叉配合比设计。
(2)、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加粉煤灰及外加剂,在保证砼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改善砼的性能,减小砼水化热。
降低水灰比。
(3)、改善骨料级配,防止水泥、砂、石料在太阳中暴晒,砼泵管用草袋遮盖并洒水降温,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的办法。
将混凝土的浇注时间选在下午6点以后,一夜内浇注完一个承台。
5、混凝土的浇筑
优化浇筑工艺,“斜面分层,薄层浇注,连续推进;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排”并“外保”。
具体实施办法为:
(1)、承台按照钢筋一次绑扎,混凝土浇筑两次施工完成施工,以错开混凝土的水化热高峰时间,以减少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
分层高度在2m高度处。
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厚度40cm,然后按照规范处理,设置施工缝联结钢筋。
并在横桥向方向按1:
2的坡度全断面摊铺,待每薄层混凝土全断面布料振捣完毕,再沿横桥向向循环浇注。
(2)、因承台高达4.5m,下部2m部分的混凝土浇注需用溜槽、串筒入模。
分层浇筑,每层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3)、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70mm左右的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10cm左右,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和整体性。
振捣中既要防止漏振,也不能过振。
为保证振捣质量可在模板上安装一定数量的附着式振捣器配合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施工。
(4)、浇筑过程中设专人检查钢筋和模板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多少不等的泌水,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工具如小水泵、大铁勺等用以排出泌水。
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清除粘附在顶层钢筋表面上的松散混凝土。
另外,绑扎承台钢筋前,应将地基进行清理使之符合要求。
灌注混凝土时,当地基干燥时应先将地基湿润;如果是岩石地基,在湿润后,先铺一层厚2cm左右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6、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转入养护阶段,此时浇注混凝土的水化作用已基本确定,温度的控制转为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的控制,这可通过给浇注体表面覆盖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养护来实现。
覆盖材料可采用草袋,也可用水直接覆盖在基础表面,本桥拟采用水覆盖法。
(2)、采用蓄水养护,蓄水深度取50cm以上。
在升温阶段,蓄水层能吸收混凝土的大量水化热、减少外部低温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温养护与间接散热、降温的双重作用。
在降温阶段,蓄水层能起到延缓混凝土内部的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保持均匀散热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混凝土因急剧降温而产生的裂缝。
经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较好。
(3)、根据需要,可在埋设冷却水管时在混凝土中一起布设测温点,并在养护中通过量测测温点的温度,用于指导降温、保温工作的进行,从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左右。
(4)、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特别是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的。
浇筑后,水泥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升高,表面易散热温度较低,内部不易散热温度较高,相对地表面收缩内部膨胀,表面收缩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
对大体积混凝土这种拉应力较大,容易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
因此,加强养护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关键之一。
在养护中要加强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延缓升降温速率,保证混疑土不开裂。
养护需要7天以上(浇筑完7天内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高峰期),具体时间将根据现场的温度监测结果而定。
冷却水管使用完毕后用与承台强度等同的水泥浆封闭。
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承台属于大体积砼,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
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等有关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
(1)冷却管布置
①冷却水管布置说明
冷却管采用电焊钢管,型号为YBZ42-63。
冷却管规格为φ40x2.5mm,分层布置,每层冷却管有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
本工程承台的冷却管按混凝土上下面各1m开始布控,两层冷却管层距超过1.5m加设一层。
冷却管横桥向通长布置,距纵桥向模板1m后弯头连接,纵桥向间距按1m布控。
冷却管采用短筋架立,并多点焊接固定。
②冷却水管制安
冷却水管安装时,将其按设计位置固定在支架上,做到管道通畅,接头可靠,不漏水、阻水。
冷却水管安装完成后,进行通水检查。
冷却水管的出水口和进水口采取集中布置、统一管理,并标识清楚。
管内循环水由潜水泵提供。
温控完成后,冷却管采用水泥浆压注封堵。
在混凝土内预埋φ40x2.5mm的散热管和测温管,通过冷却水管内水的热交换作用和循环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宇头 施工 企业 道路 施工组织设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