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政治考试整理.docx
- 文档编号:4570395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89KB
研一政治考试整理.docx
《研一政治考试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一政治考试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研一政治考试整理
P1.科学是什么?
•
•关于于现象及其解释
•体现为技术和器物
•作为内部社会建制
•外部社会环境和社会后果
•作为精神
T1科学是什么?
(涵义)科学既是一种特别的认识过程及其成果(从认识的角度考察科学认识的方法);也是在一种特别的社会建制(从科学社会学视角);还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从人类文明史视角)。
现代科学是由多种基本要素组成的复杂整体,只有把有关科学的各种内涵当做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来把握,揭示各种涵义之间的联系,才能全面地、综合地认识科学地本质。
(特征)贝尔纳把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概括为6个方面:
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构成我们的各种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各种态度的力量之一;与社会有种种相互关系。
科学的诸多特征,归根结底是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所以,马克思把科学看做“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的观点,是对科学本质的更一般的、更抽象、更深刻的哲学概括。
(性质)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的目的在于认识自然规律,为人类正确改造自然开辟道路。
一般而言把现代科学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
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本质属性)其最核心的内涵在于,它是具有如下属性的认识过程和成果:
客观真理性(科学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结论,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系统性(科学的系统性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和主体际性(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
T2—-关于科学的常识性观点(本质属性
•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
——-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
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科学是已经被证实了的知识?
——-可检验性。
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科学是真理?
——-客观真理性。
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科学是分门别类的学问?
——-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科学理论的特征
客观真理性
普遍性
系统性
逻辑性
可检验性
主体间性
客观真理性:
科学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因而具有客观真理性。
这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也是它和假说的根本区别。
建立这一理论所凭借的事实材料必须是经过实践复核且证明是真实的。
根据这些事实材料所提出的假定性已经得到实践确认,并经得起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根据这种理论所作出的科学预见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普遍性:
科学理论通过揭示某一领域的共同本质而普遍适用于这个领域,能对这些领域内的复杂多样的现象作出解释,能预言出现在这个领域内的新现象。
科学理论的普遍性不是通过形式上的“去异存同”的抽象来达到的,而是通过对深刻本质的揭示而实现的。
比如,经典电磁场论通过揭示电磁波的规律性而普遍适用于电、磁、光等现象;量子理论通过揭示波粒二象性而普遍适用于各种微观客体。
系统性:
科学理论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的简单堆砌,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论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由它的知识单元(概念、原理、定律)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有内在结构的知识体系。
逻辑性:
科学理论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论证严密即合乎逻辑。
理论中的范畴和规律是一个个依次推导出来的、有着前后一贯的内在联系。
科学理论一般具有演绎的逻辑结构、逻辑上的无矛盾性和完备性等特点。
可检验性:
在科学中有各种各样的描述、规律和解释,可以用经验来证明或证实这些陈述。
主体间性:
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基本概念反映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间性。
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
T3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答:
马克思对科学本质的论述:
(1)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
(4)科学既是观念财富又是实际财富
所以马克思把科学看着“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即科学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反映关系。
T4科学和科学事实的关系
答:
科学的定义见题7。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区别于理论的普遍陈述(全称命题)。
科学事实类型:
事实I——客体与仪器之间相互作用结果的描述;事实II——观察实验得到的结构的陈述和判断;事实III——理论事实。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同时科学的进步有助于科学认识主体更好的对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更好的描述和判断,也就是促进科学事实的形成。
T5什么叫自然辩证法?
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
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
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
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
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
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P2.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
•科学知识具有可检验性(确证和否证)
——科学陈述具有通过与经验的比较来判断其真伪的性质。
经验:
人们借助于感官甚至仪器,通过观察或者实验获得的对于自然界的实体、过程、事件、现象等等的描述和确认。
确证和否证
确证:
凡是科学的关于世界的命题是经验上可证实的。
否证:
可证伪性
科学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更多的信息量经验内容,更精确的知识,而可证伪性能够刻画这一点,信息量越大、越精确的知识,可证伪性越强。
现有的科学理论可被由于科学和技术的进展而成为可能的新型检验推翻而言,它们是可错的
科学理论检验的复杂性:
观察的易谬性;如果某个理论命题与某个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科学陈述的可检验性必须能够在不同的认识主体之间实现,这就是主体间性
•公开性
T1.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的划分标准(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
答:
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
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观点、科学历史主义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问题。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
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
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者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者评价。
T2.可证实性和可否证性是科学知识的两个重要特征。
科学知识的可否证性是指它在逻辑上可以被经验否证的性质。
把否证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是基于全称否定与单称陈述之间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
这个不对称性来自全称陈述的逻辑形式。
因为,这些全称陈述不能从单称陈述中推导出来,但是能够和单称陈述相矛盾。
否证用的是演绎法,它是否定后件的推理,结论假必然要传递到前提上。
因此,只要发现与全称陈述相矛盾的事例,就可否证该陈述。
而证实用的是归纳法,证实难以实现,因为个别有限的单称陈述不能证明严格的全称陈述。
如果从反归纳的立场出发反对借助概率演算来发展归纳推论的理论,那么使全称陈述以观察得到确认的归纳推论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存在着归纳推论,则必然也存在着一种证明归纳推论的归纳原则,这个归纳原则又必定是用归纳方法得出的。
为了证明这个归纳原则,就必须假定更高一级的归纳原则,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无穷的倒退。
由此可见,严格的全称陈述有一个显著的逻辑特征,即只能否证,不能证实。
所以,一个理论只有在逻辑上有可能被否证,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
科学的进步有仅有不断归纳、证实、积累的过程,而且还有不断否证、不断批判旧理论,大胆猜测新理论的过程。
没有否证就没有科学革命,就没有科学知识的不断增长
T3科学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答:
科学是始于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确立了问题就确定了求解目标,预设了求解的范围和方法。
科学观察是人们又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
与理论思维方法不同,科学观察不是通过演绎、类比等抽象过程,而是依赖感官以及观测仪器直接认识外部世界,记录和报道事实。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
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T4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
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科学认识形成过程的核心。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就使科学认识不断的发展。
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问题,科学也就停滞不前了。
T5关于科学划界标准的主要观点
答: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经验证实标准
2、批判理性主义的观点——经验证伪标准
3、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范式标准
4、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12个条件为标准
科学理论评价的四种基本观点
①.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评价理论(逻辑经验主义强调科学是证明了的真理。
卡尔纳普提出的归纳支持理论。
)
②.波普尔的科学评价观(理论的经验内容越丰富,则它愈可检验、愈可证伪。
第二个标准是理论必须经受住更加严峻的检验。
第三个标准是理论的逼真性。
理论的逼真性越大,它就越接近真理。
)
③.库恩的历史主义评价观(不同的科学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不可比的,因而,持不同范式的科学家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根本就不存在越越历史的评价原则。
)
④.费耶阿本德相对主义评价观(不能从证据与理论的关系来评价科学理论,因为证据被理论所污染了,即证据被迫按理论的模型解释过了,证据不再是单纯的证据,而是理论的一部分了。
民主判定高于“真理”和专家的意见。
)
科学理论的判别标准
科学理论的评价,事实上是对相互竞争性的理论给出优选的程序和判别的实质性标准。
第一,该理论体系的各个命题之间在逻辑上是高度自洽的、无矛盾性。
第二,必须能够包容和解释更多的经验事实。
第三,相容性评价仅限于与科学家们公认的理论原理相容,但并非必然与所有旧理论相容。
P3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
科学理论的累积式发展(归纳-演绎模式)
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猜想-反驳模式)
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社会结构(科学革命结构模式)
科学理论发展中认知框架的变化(概念革命模式)
答:
20世纪以来,有三种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累积式发展观,否证式发展观和社会历史观。
累积式发展观包括:
古典归纳主义的积累发展观;逻辑实证主义的累积发展观。
否证式发展观既是“证伪”。
该观点认为:
科学理论就是在不断地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所以其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是:
问题--猜想--证伪--新的问题。
社会历史观主要由库恩提出,其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
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的危机。
T1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
从辩证法的发展观看来,科学认识所包含的需要改善的因素,“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因素多得多”。
科学史就是把各种谬论“逐渐消除的历史,或者说,是用新的、但越来越不荒唐的愚昧加以代替的历史”。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提出与证实,极大地修正和发展了长期占支配地位达两百多年之久的牛顿物理学,在这种形势下,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观。
他认为,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过是某种猜想或假说,其中必然潜藏着错误,即使它能够暂逃脱实验的检验,但终有一天会暴露出来,遭到实验的反驳,即“证伪”。
科学理论就是在不断提出猜想、发现错误而遭到否证、再提出新的猜想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也就是说,科学认识是在不断改正自己的谬误中向前发展的。
科学的否证式发展观说明,客观世界永远隐藏着无穷的奥秘,一切的科学理论都不是一经证明就无可修改的绝对真理,所有的经验命题都只是在实际感觉经验中得以确认的假说,在逻辑上本来就埋藏着可以被否证的种子。
客观世界的真理可以经过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逼近,但人们永远不可能掌握客观世界所有的绝对的真理。
(一)可否证性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
可证实性和可否证性是科学知识的两个重要特征。
科学知识的可否证性是指它在逻辑上可以被经验否证的性质。
把否证原则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是基于全称否定与单称陈述之间逻辑关系的不对称性。
这个不对称性来自全称陈述的逻辑形式。
因为,这些全称陈述不能从单称陈述中推导出来,但是能够和单称陈述相矛盾。
否证用的是演绎法,它是否定后件的推理,结论假必然要传递到前提上。
因此,只要发现与全称陈述相矛盾的事例,就可否证该陈述。
而证实用的是归纳法,证实难以实现,因为个别有限的单称陈述不能证明严格的全称陈述。
如果从反归纳的立场出发反对借助概率演算来发展归纳推论的理论,那么使全称陈述以观察得到确认的归纳推论也是不合理的。
如果存在着归纳推论,则必然也存在着一种证明归纳推论的归纳原则,这个归纳原则又必定是用归纳方法得出的。
为了证明这个归纳原则,就必须假定更高一级的归纳原则,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无穷的倒退。
由此可见,严格的全称陈述有一个显著的逻辑特征,即只能否证,不能证实。
所以,一个理论只有在逻辑上有可能被否证,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
科学的进步有仅有不断归纳、证实、积累的过程,而且还有不断否证、不断批判旧理论,大胆猜测新理论的过程。
没有否证就没有科学革命,就没有科学知识的不断增长。
(二)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
问题是科学的起点。
问题出现后,科学家们就要提出各种试探性理论用以解决问题。
试探性理论是大胆猜想的产物,它提出来后,就要接受严格的批判和检验,即寻找反例进行反驳和否证。
对一种理论的任何真正的检验,都是企图否证它或者驳倒它。
当试探性理论被经验否证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又提出新的理论,新理论再被否证,科学正是如此从旧问题向新问题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
并且,从逻辑上讲,越是好的理论,其可否证的程度就越高。
这是因为,理论表述的内容越普遍,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越大,或表述的内容越精确,应该认为这样的理论就越好,同时被否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三)科学的否证与进步的关系
如果科学的发展仅仅是否证,那么科学如何成长和进步呢?
然而,从逻辑上讲,证实一个科学理论不可能,彻底否证一个理论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经验命题本身就负载着理论,而理论是或错的,理论的可错性传递给经验命题,那么,可错的经验命题对理论的否证就有了可错性。
事实上,当一个理论遇到反例时,人们并不会马上抛弃该理论,而是要对这个理论做一些修改或者新的辅助性的说明,把这个反例解释过去,以推动进一步的检验。
如果为了使某个科学理论免遭被否证的危险,通过增添不可检验的辅助性假设来使该理论不具有可否证性或可检验性,这样的做法称为对原有理论的特设性修改,这种修改不会导致科学的进步。
科学的进步有两方面的标志,一是理论的可否证度,二是其确证度的增加。
否证模式并不完全否定确证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高度可否证的理论如果得到不断的确证,那就使我们的知识经受住了否证的考验。
所以说,可否证度是科学理论潜在的进步标准,确证度是科学理论的实际进步标准。
在否证主义模式看来,确证的意义更在于它提供了证据表明被确证的理论有理由否证并且取代旧理论。
P7科学研究的程序
归纳-演绎法
假说-验证/猜想-反驳法
T1如何验证科学发现?
程序、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答:
验证科学发现就是对科学发现进行真理性评价的过程及其结果。
•对科学发现进行验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逻辑判定和试验验证。
•
(1)逻辑判定:
是指通过逻辑分析来判断发现的真假,具有前验性质。
其主要内容为:
发现的过程是否违反逻辑,逻辑过程是允许的,非逻辑过程是不允许的;发展中是否蕴藏着逻辑悖论的发现不可能自洽;推论过程中是否出现与已确定的事实或理论有明显逻辑矛盾的环节,如果出现这种环节而又不能证明先前确认的事实和理论有错误,那么新做出的发现就难以被接受。
•
(2)实验验证:
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经验事实,并用以前科学发现进行对照,以判别发现的真伪。
对于事实性假说可通过重演、复核和观测等进行检验。
对于全称形式出现的科学发现,要用实验验证与逻辑判断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验证。
从前提推出个别命题,对个别命题进行实验验证,以达到对前提验证的目的。
两种结果:
a、确定型:
个别命题的正确性越高,一般结论的可靠性也越高。
B、证伪型:
从一般前提推导出个别结论,发现个别结论不正确,说明一般命题不正确。
C、判决性实验:
对某一研究对象由于主体的某些原因,提出不同假说,设计一种试验可在不同假说中进行选择,判定哪种假说不正确
•
T2归纳演绎:
(科学研究的方法)
答:
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为演绎(归纳演绎法)的方法,非演绎的方法和思想模型法。
演绎的方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
其根本特点是:
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具有蕴涵的关系,或者说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非演绎的方法有: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思想模型法。
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划分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分别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而综合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对研究对象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的认识整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整体的认识的思维方法;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归纳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概括也是一种由个别或特殊性认识上升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法。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类比的思维过程离不开联想,即从一个对象联想到另一个对象,否则就不能进行类比。
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的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
思想模型也包括数学模型。
思想模型具有解释功能、判据功能、预见功能即创造性功能。
在这个意义上,理想模型方法又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
归纳演绎
归纳演绎的基本释义:
1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
大家提的意见,~起来主要就是这三点。
2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跟“演绎”相对)。
另外,数学中的所谓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3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
关系:
归纳和演绎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两条方向相反的思维途径,前者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后者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归纳和演绎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的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的起点。
所不同的是,形式逻辑把归纳和演绎看作是各自独立、相互平行的两种逻辑的证明工具和推理规则,割裂了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并且,形式逻辑抛开事物的具体内容和矛盾,只注重归纳和演绎的形式,因而总是从不变的前提出发,按照固定的线路,推出僵硬的结论。
与形式逻辑相反,辩证逻辑强调归纳和演绎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种思维方法,是概念、理论形成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
▲首先,归纳与演绎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一方面,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为演绎提供前提。
演绎要从一般推导出个别,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则,往往是先由归纳得出来的。
例如,生物遗传的基因学说,就是归纳了大量生物实验事实得出来的。
又如,在前面我们所举过的例子,“人皆有死”作为演绎推理的前提,是从社会实践中归纳得出的结论。
另一方面,没有演绎也没有归纳,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
归纳要从个别概括出一般,作为对实际材料进行归纳的指导思想,往往又是某种演绎的结果。
●例如,达尔文把大量观察、实验材料进行归纳,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但他在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之前,早就接受了拉马克等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思想和赖尔的地质演化思想,这些思想实际上构成了他归纳经验材料的指导原则,因为有了这些思想,达尔文的考察、归纳才显得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其次,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
这是由于,在思维运动中,二者虽然都有重要作用,但各自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归纳法只是对现存的有限的经验材料进行概括,因而不仅不能保证归纳结论的普适性,而且难以区分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这就使得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
演绎法从一般原则出发思考问题,但它无法保证自己的前提即由以出发的一般原则本身是否正确无误。
因此,归纳与演绎必须在相互转化过程中,弥补各自的缺陷。
归纳之后,需要通过演绎将归纳所得的一般结论推广到未知的事实上,并用这些事实来检验一般结论的正确与否;演绎之后,又要将演绎所得的个别结论与事实相比较,并通过新的归纳来检验、修正、充实原有的演绎前提。
归纳和演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考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