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质课观课心得体会.docx
- 文档编号:4569800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27KB
小学语文优质课观课心得体会.docx
《小学语文优质课观课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优质课观课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优质课观课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优质课观课心得体会
这次有幸聆听了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后,我真真正正感到获益匪浅。
自新课改以来,我参加过几次语文课堂教学听课活动,听课后感觉越听越迷茫,不知道到底如何教学生学语文?
不明白如何做到高效的课堂教学。
通过这次的活动,犹如醍醐灌顶。
理解和明白了语文教学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
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高效的。
同时,也被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多才多艺感动着。
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无论新课改怎样改,我们都必须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即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通过各种手段,训练扎实。
这次几位教师都进行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识字教学,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再到段,扎扎实实的落实了字词教学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并且落实了写字教学。
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素养。
三、创建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这是几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共有的特点。
教师满怀期待的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喝学生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分享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对每位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失时机的赞美,使课堂气氛十分和谐,连听课的老师也融入到了这愉悦的气氛中了。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几位优秀教师都很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快乐。
努力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更加主动的获取知识。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自己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课堂上到处都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然而对比自己的课堂,我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一种危机感。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必须树立一种观念:
就是去学习,并且不断的学习,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和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给学生输送养料。
语文集体备课心得体会
集体备课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在备课中我们本着课标原则,课程原则,努力实现它的最高价值化。
虽然新的形式给我们带来的是新的挑战,但是我相信,我们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每一位老师的努力、奉献,团结协作、奋力拼搏,都会给新的工作目标带来新奇,来帮助顺利地完成所分配的备课任务。
现总结如下:
一、目的性明确
本学期我们在校教研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力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
在集体备课的活动中,各个教师能够各抒己见,相互研讨课文的重难点,课后拓展小练习,实践练习等,让课堂的主动权回归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每个教师互相切磋环节,努力探究课堂最佳教学环节,希望真正的做到课堂教学的优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是我们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对每个单元的教学提前进行阅读和研究,集体商讨出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研究出每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每个老师都能在集体备课时候积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还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反思教学,反思学生,尽量做到课堂教师引导,学生主体。
使教学目的进一步明确。
二、发挥团队精神
有句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说团队的力量是一个无法估量的不确定值。
我们应该利用集体备课中团队的优势,做到最优。
在此次备课中,全体组员拧成一股绳,大家聚在一起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再认真分析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方案。
然后大家再一起讨论研究,对教案、课件进行修改完善,大家都按部就班的努力着,相信三备会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三、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力量之源,运用于教学中也同样适合。
在教研方面,备课组成员能积极参加此次的教研活动,活动中人人能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每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和详细的记录。
并围绕研究课题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以理念更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为三大着力点,力争走出一条科学有效的教研新路。
四、需要改进
1、出于学校人力资源的制约,所以一个老师肩负着几个老师的工作,大部分学校低段都采取的包班形式,不可否认集体备课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星期三,四,老师一备课,那段按时间学生自然而然的会成为自主学习阶段,我们都知道小孩子自控力较弱,所以那段时间学生的日常辅导不能顺利进行!
2、三备要求课程统一,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需要让学生把所讲的都懂了,学生层次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会造成一系列的教学的时间差异,以至于教学进度更不可能统一。
3相比较传统古板的授课模式和“三备”授课模式,学生更倾向于后者。
但是,学生更多的是接受了其中的动画、图片、声音等,而忽略了知识的接受。
4备学生阶段,学生对一定知识对排斥,但不一定对所有知识都排斥,我觉得是阶段性的,其实有时候让学生死记硬背也不妨是一个好办法,当然理解了更好。
在悄悄回顾的同时,更深感日后工作的任重道远,引领孩子们在求知路上不断走向成功,让我们自身更加成熟,将是我们永恒的追寻!
这只是我个人的意见,我也刚接触教学工作。
提的意见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我会及时改正。
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20XX年8月10日,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参加了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北京多位名师专家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
“走出去,总会有收获”。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
因此,我怀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想法,带着理性的思考,欣赏了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观摩活动,和精彩的讲座,专家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那真是目不暇接、异彩纷呈。
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
教育专家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解,心中十分叹服。
叹服他们的口才,叹服他们的自信,叹服他们的敏锐,叹服他们的知识渊博。
真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理解。
下面我就谈谈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刘德武老师上课首先给我一种反扑归真的自然轻松状态。
刘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上课时,教态和蔼,营造的课堂气氛,十分轻松、自然。
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使学生在上课能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数学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
其次, 刘老师的备课是备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
正如刘老师所说:
“备课要备情感,态度、目标。
用读书来比喻,读书的初级目标是越读越厚。
高级目标是越读越保最后升华到灵魂阶段。
教学的特点是培养学生
把学会的知识迁移。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它中。
希望老师上课不只是一面镜子,而应是一颗钻石。
因镜子只是能反射一个面,而钻石能多个面反射,就显得华丽”。
因此,教材中有些会混乱学生的数感的例了要敢于取舍。
例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就不用游乐场中的滑梯图片导入,而用自制的课件。
刘老师说“我会考虑教材,但我更会考虑学生。
” 最后课堂练习新颖。
刘老师的练习不是为了练习而练习,而是在练习中学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在大量的精主设计练习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刘老师的练习还有个特点,就是有大量开放性的思考题。
吴正宪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彩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也同样深深地启发了我。
吴老师课堂的特点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而且她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堂课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们“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他?
”“你有什么问题吗?
”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也成为了这学期习惯目标培养的其中之一。
徐长青老师的课语言诙谐,幽默,充满智慧。
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报告中,徐老师都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绘声绘色的讲解、夸张的肢体动作、好像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激情,来感染每一个学生和听课老师。
如:
“‘嗞啦’锅来了,‘嗞啦’饼来了”,这句话徐老师不厌其烦,绘声绘色地说了好多遍,学生和老师在笑声中都感到很轻松,很自然。
徐老师的课,清新自然,不华丽但绝对经典。
比如,很多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通常会用几张圆形的纸片来当饼,有的老师还把两面涂成不同的颜色,但徐老师什么教具也没用,就是利用了师生的一双手。
老师的手就是锅,学生的手就是饼,手心手背就是饼的两个面。
能将生活中的资源利用到如此得心应手,徐老师的教学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整节课堂气氛浓郁,学生兴趣盎然。
刘松老师《倍的认识》这堂课轻松自如,他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思,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
刘老师作为北师大版课标教材培训首批聘任专家,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非常深刻,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本堂课在导入部分,刘松老师首先是叫一名同学上台,,接着再叫分别比该学生矮和高的两名学生上台,让下面学生说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让学判断高矮,强调比的对象不同,结果也不同。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本堂课的尾声,刘老师设计的游戏环节让人印象深刻。
依次翻动黄花,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黄花的朵数和蓝花朵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此时,刘老师追问:
为什么前面我们说黄花是蓝花的几倍,现在却变成蓝花是黄花的几倍?
这样的提问更加让学生理解当比的标准不一样,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刘松老师的整堂课轻松自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也突出了主角和配角的完美组合,幽默与睿智的完全展示。
总之,我这次去聆听了著名教育专家公开课和专题报告,感觉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我真正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著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老教师带新教师计划
青年教师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既缺乏教学经验又缺乏基本社会阅历及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是教育战线上的新兵,关心和培养新教师,提高他们的各项素质,是学校与体育教研组面临的重大课题。
我区各学校采用的方法是"新老结对,以老带新"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老教师优势,用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人生阅历,帮助带动青年教师早日成长,使他们尽快适应体育教学。
一、"以老带新"老教师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传师德:
培养青年教师的思想觉悟,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以及爱岗敬业,恪尽教师职业道德。
培养他们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的教育理念。
帮教学:
每学期初老教师帮新教师制定计划目标,指导新教师认真熟悉大纲、分析教材,以及如何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等。
老教师要反复观摩新教师的教学过程,帮助分析问题,查找原因。
要把听、析、改结合起来,做到实践—反思—实践—提高,帮助他们稳步提高,教有所获。
带科研:
带动新教师转变观念,树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意识,在教学中主劝分担一些研究性课题任务,使他们有一定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新教师树立起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指导新教师用科研方法解决问题,提升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和科研水平,做好角色与功能的转变。
二、"以老带新"新教师要发扬"学,问,练"的精神。
学:
主要是学习老教师的成功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学老教师怎样备课、语言表达以及动作示范等各种技能,还有组织教学与驾驭课堂的能力。
多听老教师的示范课,课后要认真反思,多吸取老教师的经验,要善于发现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
评好每一节课,多与他们交流心得,只有吸取别人的经验的同时再加入自己的见解,新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日趋成熟。
问:
新教师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虽然新教师的学历高,但教学经验缺乏。
因此,在教学中自己有不懂地方或模糊的知识点要大胆诚恳向老教师请教,然后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练:
新教师要刻苦磨练基本功和教学技能,在得到老教师的指点后,要反复的练习,把它转变为自己的立身之本。
主要练好以下几项基本功:
1.处理教材的基本功,2.语言表达基本功,3.实施教学活动基本功,4.观察了解学生的基本功,5.科研能力基本功。
三、建立客观公证的评价机制
学校要建立一个"以老带新"的长效机制。
切不可因为教师缺、任务重就急功近利,让青年教师背负重担,匆匆上阵,站在讲台上品尝那种被动和尴尬的滋味。
一般三年为一周期,三年内新教师能在学校及校级以上的各类教学活动中顺利上好评比课、观摩等,并且还能在各类教科研比赛中获奖。
同时,学校也要有一个合理公平的考评体系,能给帮带的中老年教师在工作量、奖金和年度考核中给予适当的倾斜,对进步快的新教师也要表彰鼓励,这样从制度上督促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和帮助下快速成长起来。
浅谈教师应如何以老带新
几年来,各地都招聘特岗教师,大批的特岗教师涌进了我们学校。
而社会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如何使特岗教师快速进入教师角色,适应日常教学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培养和护植特岗教师的成长,这个任务通常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来承担。
近几年来我校实施了行之有效的“师徒结拜”制度,师徒结拜,教学相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不少的教益。
本人针对新老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一些探讨,挖掘老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财富,发现新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灵气和优势,促成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使我校的数学课堂教学获得创新和发展。
教学中的“老带新”实践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是:
1.集体备课,2.听课,3.评课,4.上示范课,5.上成功课,6.学习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技术,7.对数学教学中的理念和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集体备课:
在每一个新的章节开始时,备课组必定对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研究,明确分段目标。
老教师比较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善于整体把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掌握本课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四个层次的具体要求,明确认知、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而新教师由于对教材的生疏,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比较困难。
而新教师更接近学生,容易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也给制定教学目标带来极大的方便。
利用这些差异,通过集体备课,优势互补,使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能反映教学大纲精神,又切合学生实际。
听课:
我们数学教研组非常重视听课。
不到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周听师傅的课至少2节,其他教师的课至少一节。
师傅听徒弟的课至少每学期30节。
其他老师也在10节以上。
新教师听师傅们的课,学习师傅们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师傅听徒弟的课,指导徒弟调度学和教的节奏,控制动和静的氛围。
通过师徒的互相听课,徒弟迅速适应了高中数学教学,很快地走向了教学规范。
评课:
对每一节公开课,我组必组织集体评课。
先由开课人说课,然后由两位主评人详细评课。
评课人直陈得失,畅所欲言。
其他老师再作补充。
通过说课评课,新教师很快地学会了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
师傅对徒弟面对面的点评,更使徒弟在较短时间内学会如何调节课堂气氛和教学节奏。
上示范课:
在我们教研组,许多中老年教师上课自成风格,他们的课堂教学是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示范。
我们提倡青年教师多听中老年教师的课,要听不同风格的课。
同时,这也给中老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教出的每一堂课都是示范课。
因此,我们的中老年教师也十分注意向青年教师学习,学习运用多媒体,以改变教学节奏;学习普通话,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上成功课:
青年教师每个学期都要上汇报课,新教师每年都要上校级的汇报课或市级的公开课。
对于市一级的公开课,这是涉及我校声誉的影响问题。
青年教师必须上成一堂成功课。
这种成功课,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写出教案,经过试教,请师傅们点评,再试教,直到满意。
通过这种成功课,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
学习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我校推行创新教育以及学校的发展不断上档次,上台阶,我们学习课堂教学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教学技术也是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现在我组的老师基本上掌握了多媒体的应用技术,电脑水平上了等级。
在这方面,青年教师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才华,很多教师上课的条理、激情和对多媒体的娴熟操作,获得听课和评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对数学教学中的理念和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年轻教师在教好课的基础上,逐步具有了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的基础,老教师应逐步引导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和教学中的延伸迁移,并引导其形成文字发表,树立起自信心,为高水平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和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徒结拜促成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也促使中老年教师更上一层楼。
大量的互相听课,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铺平了一条大道。
同时也给师傅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单是工作量的增加,重要的是每一节课都必须是示范课。
这种压力使得师傅们获得新的发展。
中老年能深入研究大纲,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老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掌握本课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四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制定各课时的明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课题的引入能注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分析准确、透彻;定理、公式的推证简洁、严密;例题的选取具有典型性,能有效的突出本课时的重点;求解的方法多样化,常有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学生的练习的数量和难易配备合理;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新教师在这些方面稍显欠缺。
新教师的优势在于他们掌握了较好的现代教育的基本素质,普通话,电脑,虽然缺少实践经验,但懂得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工作热情高,善于和学生打成一片。
新老教师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优质课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