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电阻电路.docx
- 文档编号:456909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89
- 大小:1.42MB
基本电阻电路.docx
《基本电阻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电阻电路.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本电阻电路
基本电阻电路分析方法
第1章电路元件、变量和定律
例1.1计算图1.1所示各元件的功率,并判断元件的性质(电源或负载)。
图1.1
解题思路:
计算元件的功率时,首先要观察其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否为关联参考方向。
在计算时,电压和电流的符号要带进公式中。
元件的属性用功率值的正负号来判断,正值表示吸收功率,元件为负载,负值表示发出功率,元件为电源。
解:
(a)图中的
、
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因为
,所以该元件为负载,其吸收(消耗)的功率为
。
(b)图中的
、
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因为
,所以该元件为电源。
负号表示该电源发出功率,发出的功率为
(不能说发出的功率为
)。
(c)图中的
、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因为
,所以该元件为负载,其吸收(消耗)的功率为
。
例1.2如图1.2所示电路中流过各元件的电流
。
其中,图(a)中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图(b)中元件发出的功率为
,图(c)中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
图1.2
解题思路:
题中标出了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也知道了电压和所吸收(发出)功率的具体数值。
其中,吸收的功率为正,发出的功率为负。
解:
(a)图中的
、
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所以
(b)图中的
、
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所以
(c)图中的
、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其功率为
所以
例1.3如图1.3所示电路,已知
,求
和
。
图1.3
解题思路:
可由电容的
求出电容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电流,然后由后面将要介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求出电感电流
,再由电感的
求出电感电压,最后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求出
。
解:
因为
所以
例1.4求图1.4所示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并检验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图1.4
解题思路:
求电源功率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知道电源的电压和电流。
由于该题电路是串联电路,所以电压源及电阻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的电压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求出。
解:
由图1.4可得
所以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电路发出的功率为
,吸收的功率为
,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
事实上,所有电路的功率都是平衡的,否则就会违反能量守恒原理。
例1.5求图1.5所示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解题思路:
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源和电阻的功率可依据已知条件直接求出,电压源的功率则须在求出其电流
后才能求出,
的求取要用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解:
由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有
图1.5
所以,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例1.6如图1.6所示电路,求电流
。
图1.6
解题思路:
可用欧姆定律先求出电流
,再由
求出电流
。
解:
由欧姆定律得
由由
得
解得
例1.7如图1.7所示电路,求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
图1.7
解题思路:
由
及
可列出含变量
和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出
后即可求出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
要注意图中的受控源是受控电压源(由其符号可以看出),其控制量为
电阻上的电流
,不要因为控制量是电流
而认为该受控源是受控电流源,否则受控源类型判断错误就会导致计算错误。
解:
由
及
有
解之得
故
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
例1.8如图1.8所示电路,已知电阻
消耗的功率为
,求电阻
的大小。
图1.8
解题思路:
由
及
可解出用电阻
表示的电流
,再利用电阻
消耗的功率为
的条件可求出电阻
的值。
解:
由
及
有
解得
已知电阻
消耗的功率为
,所以
整理得
解得
或
例1.9如图1.9(a)所示电路,已知
的功率为
,求
、
和
的值。
图1.9
解题思路:
先用
求出
的电压
,再用电阻功率公式求出
,最后由欧姆定律和
求出
和
。
解:
、
和
标注如图1.9(b)所示,由题知
,
,
,
例1.10如图1.10(a)所示电路,求
、
和
的值。
图1.10
解题思路:
先由已知条件求出流过
电阻的电流,再由
求出流过
的电流,最后由
和欧姆定律求得最后结果。
解:
标注电流
和
如图1.10(b)所示。
由已知条件可得
,
故
例1.11如图1.11(a)所示电路,求电阻
。
图1.11
解题思路:
先用
求出通过上边
电阻的电流,然后用
和
求出图1.11(b)所示
和
,最后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
解:
标注电流和电压如图1.11(b)所示。
在图1.11(b)的上边左网孔应用
可得
在图1.11(b)的上边右网孔应用
和
可得
解得
故
第2章直流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例2.1求图2.1所示各电路
端的等效电阻
。
图2.1
解题思路:
对于图2.1
(1)所示电路,通过观察可知,
电阻与
电阻并联,再与
电阻串联,最后再与
电阻并联;对于图2.1
(2)所示电路,通过观察可知,左边3个电阻并联后再与最右边的电阻串联。
解:
图2.1
(1)的等效电路如图2.2
(1)所示。
图2.2图2.1的等效电路图
其等效电阻为
图2.1
(2)的等效电路如图2.2
(2)所示。
其等效电阻为
其中,“//”表示电阻的并联运算。
例2.2求图2.3所示各电路
端的等效电阻
。
图2.3
解题思路:
通过观察,画出其等效电路图,然后再求等效电阻。
解:
图2.3
(1)的等效电路如图2.4
(1)所示。
图2.4图2.3的等效电路图
其等效电阻为
图2.3
(2)的等效电路如图2.4
(2)所示。
其等效电阻为
例2.3求图2.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和电流
及电源发出的功率
。
图2.5
解题思路:
对于图2.5
(1)所示电路,可先求出并联等效电阻,再利用分压公式求出电压
,进而求出电流
和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对于图2.5
(2)所示电路,可先用分流公式求出电流
,再用
(或分压公式)求出电压
,最后求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
解:
在图2.5
(1)所示电路中,由分压公式可得
所以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为
在图2.5
(2)所示电路中,由分流公式可得
所以
或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为
例2.4如图2.6所示电路:
(1)求
两点间的电压
;
(2)若
两点用理想导线短接,求流过该导线上的电流
。
图2.6
解题思路:
对于图2.6
(1)所示电路,可用分压公式求取
;对于图2.6
(2)所示电路,可先将电路进行等效变换,以求取电流
,再用分流公式求取支路电流
和
,最后用
即可求得
。
解:
(1)在图2.7
(1)所示电路中,标注电压源负极为“
”点。
图2.7图2.6的等效电路图
由分压公式可得
(2)将图2.6
(2)等效变换为图2.7
(2)所示电路,由此可得
对图2.6
(2)应用分流公式有
由
可得
例2.5求图2.8
(1)所示电路
端的等效电阻
。
图2.8
解题思路:
虽然图2.8
(1)所示电路
端的等效电阻并不容易直接求出,但将
端间的电路改画成图2.8
(2)之后,问题就好解决了。
显然,该电路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平衡电桥,其负载电阻可以去掉或短接(因为其两端的电位相等),从而简化了计算。
解:
如图2.8
(2)所示,去掉平衡电桥的负载电阻后,其
端的等效电阻
为
或
(注:
该题还可以用后面将要介绍的
-
变换法求解,但求解过程要复杂些。
如果题中的电桥是非平衡的,则只能用
-
变换法求解。
)
例2.6如图2.9
(1)所示电路,求
间的等效电阻
。
图2.9
解题思路:
显然,直接用串并联法求不出
,只能用
-
变换法求解。
该电路有左右两个
形电路和上下两个
形电路,共有四种变换方式。
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变换方式都可以得到正确结果。
本题分别选择了一种
形电路和一种
形电路进行变换,以资比较。
解:
方法1:
将左边的
形电路变换成
形电路,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9
(2)所示。
其等效电阻为
方法2:
将上边的
形电路变换成
形电路,变换后的电路如图2.9(3)所示,进一步简化电路如图2.9(4)所示。
其等效电阻为
显然,方法1比方法2简单。
例2.7用
-
变换法求图2.10
(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和
。
解题思路:
与例2.6一样,该题也有四种变换方法。
选择不同的变换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计算复杂性。
本题将用两种解法来显示不同的计算难度,以培养对最佳解法的直觉认识。
解:
方法1:
将下边的
形电路变换为
形电路,如图2.10
(2)所示。
图2.10
由图2.10
(2)可得
方法2:
将右边的
形电路变换为
形电路,如图2.10(3)所示,进一步简化电路如图2.10(4)所示。
由图2.10(4)可得
显然,方法2比方法1要复杂得多。
所以,在进行
-
变换前,如果有多种变换的选择,应事先画出各种变换的草图,以确定最佳变换方案。
在理解和训练的基础上,应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培养选择的直觉,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例2.8利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2.1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和
,并讨论电路的功率平衡情况。
图2.11
解题思路:
根据本题的电路结构,可将
电阻左边的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先求出电流
,再用
求出电流
,进而求出各元件的功率和验证功率平衡。
在进行电源等效变换时,
电流源与电阻的串联可等效为该电流源本身(用替代定理)。
解:
将图2.11所示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如图2.12所示。
图2.12图2.11的等效变换电路
由图2.12可得
由图2.11可得
各元件的功率为
电压源的功率为
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因为
所以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
例2.9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2.1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
图2.13
解题思路:
根据本题的电路结构,只需将待求支路两边的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即可求出电流
。
解:
将图2.13所示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如图2.14所示。
图2.14图2.13的等效变换电路
由图2.14可得
例2.10用电源等效变换法求图2.15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
图2.15
解题思路:
将待求支路左边的电路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即可求出电流
。
解:
其电源等效变换电路如图2.15所示,由欧姆定律得
例2.11求图2.16(a)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
。
图2.16
解题思路:
在
端外加一个电压源,用“
”法求取。
为方便计算,假设电压源的极性与
一致,如图2.16(b)所示。
解:
在图2.16(b)所示电路中,由于
两端开路,所以
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 电阻 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