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561937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0.67KB
中国哲学史教案.docx
《中国哲学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哲学史教案
中国哲学史教案
导论:
中国哲学概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
(1)定义和性质
(2)内容和框架
(3)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考手段
第二节:
当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
(1)解释学文化视野
(2)和合文化视野
(3)新儒学视野
(4)场有哲学视野
第三节西方哲学宏观视野下的中国哲学特征
(1)中国哲学的本质
(2)智慧类型
(3)宇宙论
(4)认识论
(5)人生论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发展背景的四种解读方案
(1)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2)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
(3)宗法制说
(4)文化史观
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
人文关怀
忧患意识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易传·系辞》)
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
“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在根本态度上未必同;然而在问题及对象上及其在诸学术中的位置上,则与西洋哲学颇为相当。
”(《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序论第2页)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
(2)、一天人
(3)、同真善
(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
荀子:
“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荀子·性恶》)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
胡适:
“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上的解决:
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页)这种人生切要的问题,大致有这些方面:
(一)天地万物怎样来的(宇宙论);
(二)知识思想的范围、作用及方法(名学及知识论);(三)人生在世应该如何行为(人生哲学);(四)怎样才可使人有知识,能思想,行善去恶(教育哲学);(五)社会国家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管理(政治哲学);(六)人生究竟有何归宿(宗教哲学)。
“这种种人生切要问题,自古以来,经过了许多哲学家的研究,往往有一个问题发生以后,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解决方法,遂致互相辩论。
有时一种问题过了几千百年,还没有一定的解决法。
”“若有人把种种哲学问题的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都依着年代的先后和学派的系统,一一记叙下来,便成了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页)
胡适认为,哲学史研究有三个目的:
(一)明变,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
(二)求因,指出哲学思想沿革变迁的原因;(三)评判,知道各家学说的价值。
胡适说,这种评判应当是“客观的”,有三条标准:
(一)要看一家学说在同时的思想和后来的思想上发生何种影响;
(二)要看一家学说在风格、政治上发生何种影响;(三)要看一家学说的结果可造出什么样的人格来。
第一章:
前哲学家哲学
第一节:
先秦哲学史家的先秦哲学史
(1)何谓先秦哲学
(2)
先秦哲学史
(3)先秦哲学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二节:
远古哲学
(1)创世神话的哲学涵义
(2)
三皇五帝
(3)
尧舜禹哲学
(4)
夏商周哲学
(5)春秋哲学
第二章:
先秦儒家哲学
第一节:
孔子和《论语》《易传》哲学
(1)《论语》之理想人格论
(2)《论语》之认识论
(3)《论语》之本体论
(4)《论语》之道德论
(5)孔子《易传》哲学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孔子世家》
子曰: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
——《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
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
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
——《荀子·解蔽》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观殷夏所损益,曰:
“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
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
“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读易,韦编三绝。
曰:
“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史记·孔子世家》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罕》)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阳货》)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宪问》)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
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
子曰: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
第二节:
孟子和《孟子》哲学
(1)天命论
(2)形上道德学
(3)形上本体论
(4)形上认识论
第三节:
荀子和《荀子》哲学
(1)本体论上的天人之分
(2)道德论上的天人之分
(3)认识论上的天人之分
第四章:
先秦道家哲学
第一节:
先秦道家概况
第二节:
通行本《道德经》及老子哲学
(1)道本体(原)论
(2)道的认识论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
老莱子说;太史儋说;隐君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二章)
“道之为物,唯恍唯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二十五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一章)
“反者道之动。
”(四十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六十四章)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五十七章)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六十五章)
“智慧出,有大伪。
”(十八章)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三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六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四十八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规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四十七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十六章)
第三节:
管仲及《管子》《心术》等四篇
(1)归属问题:
道家还是法家。
(2)道和精气论
(3)德、理、法论
(4)虚一静因的认识论
第四节:
庄子和《庄子》哲学
(1)庄子和《庄子》其人其书
(2)逍遥游的人生理想:
游于六合之外。
(3)如何能够逍遥游?
——逍遥游的哲学论说
第五章:
孙武和《孙子兵法》哲学
(1)战争的本体追问
(2)战争的价值考量
(3)战争的认识论指导
第六章:
前秦法家哲学
第一节:
《商君书》《吴子》和早期法家
(1)历史进化与更法
(2)对德治的批判
(3)对法治的弘扬
第二节:
告子哲学
(1)建立在人为基础上的善恶观
(2)道德根据的两面
第三节:
韩非哲学
(1)法术势
(2)认识论
(3)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七章:
先秦墨家和名家哲学
第一节:
墨子的哲学思想
(1)墨子的核心范畴:
天志
(2)道德论
(3)政治论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兼爱上》)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尚贤上》)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尚同上》);“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
”(《尚同下》)
“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
”(《尚同下》)
“幽涧广泽,山林深谷,鬼神之明必知之。
”“勇力强武,坚甲利兵,鬼神之罚必胜之。
”(《明鬼下》)
“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无)为仪者也。
……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见莫闻,则必以为无。
”(《明鬼下》)
“言必有三表。
何谓三表?
……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
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非命上》)
第二节:
惠施和公孙龙的哲学
(1)惠施的“合同异”说
(2)公孙龙的“离间白”说
第三节:
后起墨家哲学
(1)社会历史观
(2)认识论
(3)逻辑理论
第八章:
汉代哲学
第一节:
汉代佛学
第二节汉代道学
(1)黄老之学
(3)汉代道教
黄老之学的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
《黄帝书》在东汉时已经失传。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两个本子,与帛书《老子》乙本合抄在一起的还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论文。
许多学者认为,这四篇帛书就是《黄帝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源出于战国后期而流行于西汉初期的黄老之学的代表作。
现在学术界多称这四篇帛书为《黄帝四经》。
“阴阳备物,化变乃生”(《十六经·果童》)
“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称》)。
“不争亦毋以成功”(《十六经·姓争》)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
(4)
第三节汉代经学
(1)经和经学
(2)两汉今文经学
(3)董仲舒
(4)谶纬和《白虎通》
(5)象数易学
(6)
第九章三国两晋哲学
第一节三国两晋佛学
一、前期格义学和六家七宗
二、后期的慧远和僧肇
三、南北朝佛教哲学
第二节三国两晋道学
一、葛洪和《抱朴子》
二、陶弘景
第三节三国两晋儒学
一、魏晋玄学
二、范缜和排佛斗争
十章隋唐哲学
第一节隋唐佛学
一、唯识宗
二、天台宗和华严宗
三、禅宗
第二节隋唐道学
一、成玄英二、王玄览三、司马承祯
第三节隋唐儒学
一、隋唐儒学更新
二、韩愈
三、李翱
四、柳宗元
五、刘禹锡
第十一章北宋理学
第一节庆历新政与宋初三先生
一、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二、宋初三先生:
胡瑗、孙复、石介
第二节熙宁变法与熙丰哲学思潮
一、濂学
二、象数学三、关学四、新学五、洛学六、蜀学
七、涑水学
“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
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
”(《正蒙•参两》)
“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
”(《正蒙•参两》)
“一物两体,气也。
一故神(自注:
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
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
”(《正蒙•参两》)
“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正蒙•太和》)
“合虚与气,有性之名。
”(《正蒙•太和》)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正蒙•诚明》)
“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
”(《正蒙•太和》)
“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
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
”(《正蒙·大心》)
“今淫天地之间者皆物也。
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
安能尽天下之物?
所以欲其尽心也。
”(《语录》下)
“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
圣其合德,贤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元学案》引)
第十二章南宋理学
第一节南宋理学概览
一、洛学独步二、学派繁荣三、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朱熹与闽学
一、理一元论二、格物穷理论三、思想方法论四、伦理学与历史观
第三节陆九渊与江西之学
一、心即理二、反省内求的认识论三、道德修养方法四、朱陆之争
第四节陈亮与永康学派
第五节叶适与永嘉学派
第十三章元代理学
第一节元代理学的基本特征
一、元代初期的社会文化
二、以心学补充朱学
三、对空疏的学风有所纠正
第二节许衡的思想
第三节刘因的思想
第四节吴澄的思想
第十四章明代理学
第一节明代理学概况
一、明初理学的官学化二、明中期心学的崛起三、明中期“气学”与理学反思思潮四、王门后学
第二节王守仁与姚江之学
一、“心外无物”与“心外无理”二、“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三、伦理学说
第三节明代气学
一、罗钦顺二、王廷相
第四节王门后学
一、王艮与泰州学派二、李贽
第十五章明清之际与早清哲学
第一节明末清初程朱理学概览
第二节明末清初之阳明心学
一、刘宗周之“嶯山学派”二、黄宗羲的《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三、李颙之关学
第三节王夫之与气学
一、世界生成论二、认识论三、人性论四、理欲论五、历史观
“虚空者,气之量。
气弥沦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
凡虚空,皆气也。
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
”(《张子正蒙注》卷一)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
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
”(《张子正蒙注》卷一)
“生非创有而死非消灭,阴阳自然之理也。
”(《周易内传》卷五)
“实有之,固有之也。
”(《尚书引义》卷四)
“实有者,天下之公有也,有目所共见,有耳所共闻也。
”(《尚书引义》卷三)
“夫诚者,实有者也。
”(《尚书引义》卷三)
“太虚,一实者也。
”(《思问录·内篇》)
“气者,理之依也。
气盛则理达。
”(《思问录·内篇》)
“理本非一成可执之物,不可得而见;气之条绪节文,乃理之可见者。
故其始之有理,即于气上见理。
”(《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统此一物,形而上则谓之道,形而下则谓之器,无非一阴一阳之和而成。
尽器,则道在其中矣。
”(《思问录·内篇》)
“天下唯器而矣。
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
”(《周易外传》卷五)
“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
”(《周易外传》卷五)
“形而上者,非无形之谓;既有形矣,有形而后有形而上。
无形之上,亘古今,通万变,穷天穷地,穷人穷物,皆所未有者也。
”(《周易外传》卷五)
“气化者,气之化也。
阴阳具于太虚絪缊之中,其一阴一阳,或动或静,相与摩荡,乘其时位以著其功能,五行万物之融结流止、飞潜动植,各自成其条理而不妄。
”(《张子正蒙注》卷一)
“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
”(《老子衍》)
“相峙以并立。
”(《周易内传》卷一)
“相反而相为仇。
”(《张子正蒙注》卷一)
“判然各为一物,其性情、才质、功效皆不可强之而同。
”(《周易内传》卷一)
“无有阴而无阳,无有阳而无阴,两相倚而不离。
”(《周易内传》卷五)
“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乎?
求之于天地,无有此也;求之于万物,无有此也;反而求之于心,抑未捻其必然也。
”(《周易外传》卷七)
“天尊于上,而天入地中,无深不察;地卑于下,而地升天际,无高不彻,其界不可得而剖也。
……存必于存,邃古之存,不留于今日;亡必于亡,今日之亡,不绝于将来,其局不可得而定。
”(《周易外传》卷七)
“反者有不反者存。
”(《周易外传》卷七)
“合二以一者,既分一为二之所固有。
”(《周易外传》卷五)
“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
”(《周易外传》卷五)
“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
”(《尚书引义》卷一)
“太虚者,本动者也。
”(《周易外传》卷六)
“动静者,即此阴阳之动静也。
”(《张子正蒙注》卷七)
“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生于静。
”(《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动、静皆动也。
由动之静,亦动也。
”(《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二气之动,交感而生,凝滞而成物我之万象。
”(《张子正蒙注》卷一)
“阴阳之有成象,万物之有成形,是非之有成理,吉凶之有成数,皆止而不迁者也,动之必静者也,虽欲不安而不能。
”(《尚书引义》卷一)
“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
”(《周易外传》卷四)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思问录·外篇》)
“吾所知者,中国之天下,轩辕以前,其犹夷狄乎!
太昊以上,其犹禽兽乎!
……所谓饥则呴呴,饱则弃余者,亦植立之兽而已。
”(《思问录·外篇》)
“三代沿上古之封建,国小而君多,……无异于今川广之土司,吸龁其部民,使鹄面鸠形,衣百结而食草木。
”(《读通鉴论》卷二十)
“‘势’字精微,‘理’字广大,合而名之曰‘天’。
”(《读四书大全说》卷九)
“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
”(《读通鉴论》卷一)
“民心之大同者,理在是,天即在是。
”(《张子正蒙注》卷二)
“人之所同然者即为天。
”(《读通鉴论》卷十九)
“随处见人欲,即随处见天理。
”(《读四书大全说》卷八)
“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
”(《四书训义》卷三)
“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所谓能者,即己也;所谓所者,即物也。
”(《尚书引义》卷五)
“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能副其所。
”(《尚书引义》卷五)
“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张子正蒙注》卷一)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皆心所翕辟之牖也。
合,故相知。
”(《张子正蒙注》卷四)
“声色之丽耳目,一见闻之而然,虽进求之而亦然,但为物所蔽而蔽尽于物。
岂如心之愈思而愈得,物所已有者,无不表里之具悉(原注:
耳目但得其表);物所未有者,可使之形著而明动哉?
”(《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以心循理,而天地人物固然之用、当然之则,各得焉。
”(《四书训义》卷八)
“大抵格物之功,心官与耳目均用,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所思所辨者,皆其所学问之事。
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所学问者,乃以决其思辨之疑。
致知在格物,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
”(《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知行相资以为用。
惟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
”(《礼记章句》卷二十一)
“由知,而知所行;由行,而行则知之;亦可云并进而有功。
”(《读四书大全说》卷四)
“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
”(《尚书引义》卷三)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尚书引义》卷三)
“知有不统行,而行必统知也。
”(《读四书大全说》卷六)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
”(《尚书引义》卷三)
“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
”(《张子正蒙注》卷五)
“知天之理者,善动以化物。
”(《读通鉴论》卷二)
“天之所死,犹将生之;天之所愚,犹将哲之;天之所无,犹将有之;天之所乱,犹将治之。
”(《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卷下)
第四节明末清初之实学
一、“西学东渐”引出的“实学”二、方以智的“质测”“通几”思想
三、颜元与颜李学派的“习行”之学
第五节乾嘉汉学
一、乾嘉汉学概览二、戴震的哲学
第十六章中国近代哲学
一、龚自珍
二、魏源
三、洪秀全
四、康有为
五、谭嗣同
六、严复
七、梁启超
中国现代哲学
绪论
一、中国现代哲学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现代哲学的基本线索
第三章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第二节李大钊与唯物史观
第三节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
第四章中国实证哲学
第一节实证哲学在中国
第二节胡适与实用主义。
一、中国文化要“充分世界化”;二、实用主义的“充分世界化”。
第三节在中国的马赫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
一、王星拱对马赫主义的绍述;二、丁文江的实证论;三、洪谦与逻辑实证主义。
第四节实证哲学的扬弃:
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
第五章新文化保守主义。
第一节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中国文化要义》。
一、东西方文化的前途和命运。
二、观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义理架构。
1、宇宙观和形上学;2、人心论;3、人生论。
第二节张君劢的人生观
一、唯意志论的人生观;二、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
第三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一、“体用不二”的中西文化观;
二、体用论。
1、生成论意义上的体用论。
2、认识论意义上的体用论。
3、道德学意义上的体用论。
三、即用显体论。
1、认识论意义上的即用显体;2、道德学意义上的即用显体。
四、内圣外王论。
“学问当分二途:
曰科学,曰哲学(即玄学)。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一章)
“哲学自从科学发展以后,他底范围日益缩小。
究极言之,只有本体论是哲学的范围,除此以外,几乎皆是科学的领域。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一章)
“体、用二词,只是约义分言之,实则不可析为二片的物事。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六章)
“用,就是体的显现;体,就是用的体。
无体即无用,离用元无体。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三章)
“本体自身是个生生不息的物事”;“本体底自身是个变化不可穷竭的物事”。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六章)
“本体现为大用,必有一翕一辟。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四章)
“每一功能都具翕、辟两极,没有一个功能只是纯翕而无辟,或只是纯辟而无翕的。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六章)
“一一物各具之心,即是宇宙的心;宇宙的心,即是一一物各具之心。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四章)
“本体非是离我的心而外在者。
”“万物本原与吾人真性,本非有二。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哲学史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