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讲座讲稿.docx
- 文档编号:4560867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2.46KB
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讲座讲稿.docx
《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讲座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讲座讲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讲座讲稿
有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讲座讲稿
项城市第一实验小学王瑜
讲稿提纲: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1、关于有效性的比喻
2、有效教学的概念
3、评价有效课堂的三个方面
二、克服低效和无效课堂
三、实现有效教学
1、学生起点
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教学方法
5、教学心态
6、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的人要问:
现在提出有效教学,那我们以往的教学就无效了?
答案:
否!
任何一件新生事物出现以前,都有它的背景。
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也如此,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90年代初期,提出:
又快又好地发展;90年代末期,提出又好又快地发展;如今又提出科学发展。
就拿教育来说,先是恢复高考,然后提出注重双基,随后又提出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教育,2003年又提出课程改革等等,都有它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为了克服部分地区、部分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甚至无效现象,让教育事业科学地发展,提出有效教学概念。
1、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是去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
第一个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个要比在穿越的过程当中掰玉米,谁掰的多;第三,在穿越的过程当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伤皮肤,穿越过去看谁身上的伤口少。
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说的速度、收益和安全。
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
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
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这是有效性的核心指标,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感觉得到的学习收获,它表现为:
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
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双基上,而且表现在智能上,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
这是长期被传统教学所忽视的。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
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
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
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
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甚至兴高采烈,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学习时间是前提,学习结果是关键,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而学习体验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结果。
总之,考察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积极)是教学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2、有效教学的概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3、评价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三个方面:
(1)教师在课前知道自己要教什么
(2)教师在课堂结束后清楚自己教了什么
(3)学生清楚自己学到了什么
二、无效教学的表现有哪些?
1、三维目标的割裂
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无效的。
《认识人民币》
……
师:
刚才小朋友说课余时间有的喜欢下棋,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唱歌,
知道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喜欢干什么吗?
生1:
烧饭。
生2:
看书。
生3:
睡觉。
生4:
看电视。
师:
××小朋友真聪明猜对了。
老师最喜欢看动画片了,你们喜欢吗?
生(齐声):
喜欢。
师:
谁来说说你喜欢看哪些动画片?
生1:
黑猫警长。
生2:
猫和老鼠。
……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好看的动画片,想看吗?
现在就一起来欣赏。
(课件演示“小兔当家”的动画故事:
妈妈不在家,小兔当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付钱;又去菜场给妈妈买菜,付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
其二,“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一位教师教学《妈妈,不要送伞来》,这是一首浅显有趣的儿童诗: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
我喜欢细细的雨丝/对我悄悄说话。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头上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在五彩的伞群里奔跑。
/妈妈,我懂得你的爱,/但我不是小糖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课堂上,孩子们读着这些活泼的文字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朗读完了之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想打水仗;想数雨点;想让细雨淋湿全身,真是舒服极了……但是老师却渐渐皱起了眉头,显然这些都不是她期待的答案。
孩子们仍然眉飞色舞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老师终于忍不住了,她再次提示:
请大家再想想,要想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来!
孩子们还是不解其意,于是老师干脆说破:
你们知道自主自立吗?
现在大家再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孩子们恍然大悟,课堂立刻变成了表彰自强自立事迹的汇报会:
自己叠被子、自己洗袜子、自己擦桌子、自己洗碗筷、自己收拾书包……老师笑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至此终于不偏不倚地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临下课时老师还不忘鼓励一下孩子们:
大家真聪明,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学会自立自强,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仔细想想,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里还真不少见。
我们的课堂很多都缺乏童趣、排斥童趣,童心和童趣大多数时候是“自讨没趣”。
轻松的雨中漫步是多么可贵的童年经历,但是因为与“主题思想”无关就不能想入非非;雨丝的悄悄话多么令人神往,但是如果无关于“教学目标”就要修枝减叶;在细雨中如小鹿一般奔跑,欢乐的童心如此触手可及,但是因为与思想教育无关,只好草草忽略。
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教学内容的泛化
课程资源开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我们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比如有的语文课丧失自我学科的特点,异化为生物课、历史课、物理课、文化课、思维课、班会课等;有的语文课忽视语言文字的学习,重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的分析,高唱人文主义,教学内容虚泛、空洞;有的教师急于向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独立阅读、感悟课文的时间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在数学课上,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其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
上课开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
小朋友们,知道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吗?
学生急忙举手回答:
“零”。
老师似乎不满意这个回答,暗示他坐下。
启发道:
谁再动动脑筋,0又像什么?
生2:
像轮胎。
老师:
你真会动脑筋,想得非常好。
生3:
“0”像太阳。
生4:
“0”像十五的月亮。
生5:
“0”像西瓜。
……
与此同时,教室里的学生都是抡起手臂把桌子敲得震山响,纷纷抢着发言,各种想象应有尽有。
老师分别予以表扬,表扬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
活跃的课堂的气氛持续了将近20分钟。
学生所描述的都是有关“0”像什么。
即将下课,老师进行着课堂小结。
老师:
小朋友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
生1:
我们学习了“0”,我知道“0”像鸡蛋、像地球、还像……
学生还想说,老师马上暗示他坐下,让其他的学生回答。
生2:
我知道了“0”像太阳。
生3:
我还知道“0”像车轮胎。
连续叫了4个学生,学生的回答都是“0”像什么。
老师只能作罢,草草说了有关“0”的作用与意义,就宣布下课了。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堂很热闹的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注重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启发,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
这堂十分贴近生活的数学课虽然有以上优点,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堂课明显偏离了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知识”几乎成了生活例子的附庸。
3.教学活动的形式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典型表现在学生的“自主”变成“自流”,课堂上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和具体的帮助;还表现在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形式却无实质:
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形式化倾向严重,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缺乏探究精神和质疑精神。
有的研究者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也是这个道理。
4.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
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对应,我们把教学分为两个层次:
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
显然,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我们的教学实际来看,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
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
从具体一节课来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
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
有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学习责任感的形成。
一位文学教授曾经指责中学语文无效教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语文老师的解读思维活动与学生同在一个层次上,他要讲的不用讲学生就已经明白,即便这个时候老师明智地采用提问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讲,这仍然是浪费教学资源。
因为这对学生来说没有增加新的信息。
教师讲授往往只是对文本信息的重复性归结,是学生已经懂得的“真理”,学生不能从老师那里摄取任何有效的能够生成思维能力的养份。
5.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只翅膀,缺一不可。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
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是,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力,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则是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使教学计划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就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
三、努力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一)学生起点
研究学生的起点,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保持儿童视角。
1、了解学生的学习
如果我们承认教师的职责是更有效率地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只是关注教学技巧,那么,“认识学生”与“认识学生的学习”就成为教师首先要完成的任务。
要认识学生,要认识学生的学习,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认识一个人比读懂一本书要困难得多。
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
影响学习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①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
了解了多少?
达到什么程度?
③哪些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④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卓有成效的李镇西老师说:
对一篇课文来说,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老师学。
因此,要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无论备课还是上课,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操作。
以前的课堂教学,有些老师往往是先抛出一两个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所谓“牵牛鼻子”,然后组织研讨,在研讨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样做的立足点是教师,而非学生。
能不能让学生先提问?
能不能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
能不能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我们的教学?
教师在执教结束后,仍然要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再研究,以反思自己的教学:
①是否已经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
③是否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
④是否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活动机会?
⑤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保持儿童视角
在“第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来自台湾的方素珍老师为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一节《好玩好看的儿童诗》。
方老师的开场白是:
“有人叫我花婆婆,也有人叫我方婆婆,有人叫我方阿姨,也可以叫我小方阿姨,只要不要叫我老方就好,因为听起来好老哦!
”
接着就直奔主题:
“什么叫儿童诗呢?
”方老师出示幻灯片:
凡是大人或小朋友写的、适合儿童阅读的诗都可以成为儿童诗,简称童诗。
童诗的形式、排列都很自由,不一定要加标点符号。
“我们来看一首诗,”老师边说边出示另一张灯片说,“这首诗好像有意象哦!
意象是什么?
听起来好难。
简单说,就是诗中的感情或想法,透过文字,让读者看了在心里就会浮现画面,这就是‘象’。
这是一首小朋友写的作品,湖水的《湖》:
好大的一面镜子,/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
/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叫/我的衣服破了!
/我的衣服破了!
”
这个时候,每个孩子都竖着耳朵听。
台下一千多人也都鸦雀无声——多长时间没有听到过这样有趣的文字了。
方老师接着说:
“老师在念的时候,你脑子里有没有这样的想法:
一只蝴蝶飞过来,对着镜子开始照,哎呀,我最近是不是这儿胖了点,这里是不是长了一颗青春痘,翅膀是不是很漂亮啊。
可是一只青蛙跳了过来,打破了镜子,真是大煞风景。
这样就有画面了,对不对?
这就是意象,就是你心里的想法用文字写出来,让读者看到了。
”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什么是意象,方老师又举了一首“好玩的数字诗”,大意是:
6跟9玩踩气球的游戏,一不小心,6脚上的气球被踩破了,6不服气地大叫:
你怎么可以把气球系在头上!
方老师说:
“各位想一想,为什么6说9把气球绑在了头上?
注意看6跟9,是不是6那个‘气球’比较低,看起来像是绑在脚上,9看上去像是绑在头上?
这就是数学诗。
好玩吧?
”
这时台上的学生分明有些兴奋了。
方老师抛出一个问题:
“试试看,我们用3和0写一首数字诗。
”暂时没有学生回应。
方老师又说:
“想一想,3像什么?
”“弓。
”“很好!
0又像什么呢?
”“鸡蛋。
”“好,如果我说3和0要赛跑,谁会赢?
”“我觉得鸡蛋会赢。
”“为什么?
”“因为0会滚。
”“3不会滚,就一定会输吗?
这位帅哥,你觉得3像什么?
”“像海鸥。
”“太好了!
3像海鸥,0像鸡蛋,所以——”“海鸥会飞,鸡蛋不会飞,海鸥比鸡蛋快。
”
方老师说:
“你看,我只跟你们说3和0,可是你们的脑子里面已经开始想象,有了很漂亮的画面出现了。
这就是数字诗。
我们再看下面一个。
”
接着是:
2/3青蛙=(蝌蚪)1/2W=(飞行的雁群)
两个答案都被学生准确无误地猜出。
随后是比较难的数学诗:
清新的空气+微微泛红的枫叶+猫儿的一身厚毛=(秋天的信号)
田园-收获=(大地睡着了)
许多六角形×冰冻的花边=(鹅毛大雪)
一个学生提出答案是“松树”,方老师马上说:
“这是我今天听到的一个很美的答案。
”
脚-鞋袜+草地=(光脚丫子的快乐)。
每一首诗,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猜着,虽然不一定能说出完美的答案,但是他们禁锢的想象力已经被打开。
“0+0会变成什么?
”小手如林般举着。
“眼睛。
”“鼻孔。
”“0+0+0呢?
”“冰糖葫芦。
”“一个喷嚏加一个喷嚏再加一个喷嚏,那肯定是感冒了。
我如果说嘎嘎嘎,再说嘎嘎嘎,再说嘎嘎嘎,你说是会什么?
”“一群鸭子!
”几乎是异口同声。
“大家都很厉害,所以给自己拍拍手。
”台上一阵兴奋的掌声。
接下来依次是图像诗(把诗排列得像某种与意象相关的图案)、童话诗(诗中要有童话故事)、抒情诗。
每一种诗,都有非常有趣的作品,带给学生们无穷的乐趣。
比如写学生打瞌睡的:
“一条条瞌睡虫/徐徐缓缓/慢慢爬进我的耳中/老师的声音变得朦朦胧胧/悄悄地爬上额头/鼻尖和眉头和鼻孔/老师/请原谅我/眼皮越来越重/都爬满瞌睡虫”。
不仅内容富有童趣,而且整首诗排列成瞌睡虫爬上人的鼻子的样子,非常可爱。
又比如抒情诗《拜访》:
“外婆的家/在荒野中/邻居都不往来/大家都很孤单/常常我陪妈妈/来看外婆/端出饭菜/插上黄菊花/妈妈点了香/告诉外婆/我们来了/外婆没回答/我们静静的看着/等着/香短了/外婆吃饱了/我问妈妈/菜都没动/外婆怎么饱了/妈妈说外婆舍不得吃/统统留给我/妈妈提起篮子/牵着我/我回头看看/菊花在风里摇摇摆摆/是外婆向我说再见吗?
”
这首诗是哀伤的,但却用了儿童的视角、口吻来叙述,悲哀与有趣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能为儿童所接受,又不失打动人心的纯真力量。
课的最后是让孩子们“演诗”。
这首诗是《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哎!
/睡不着,/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去……/哎!
/睡不着,/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翻过去……/哎!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所有的学生都离开了座位,台上顿时热闹极了。
方老师一边念诗,一边指导学生表演。
每个人都认真地翻过来翻过去,发出夸张的叹息,仿佛自己就是诗中的孩子一样。
就这样,在玩儿一样的学习中,学生欣赏了十多首儿童诗,还参与了童诗的创作。
诗歌学习原来可以这样轻松有趣!
语文课原来可以如此紧紧贴近儿童的想象世界!
教学原来可以这样可爱而又不迷失方向!
唯有保持儿童视角,才能获得这样美丽的课堂。
(二)研究教学目标
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思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①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知识技能的目标是否清晰?
③思维与情感的目标是否突出重点?
④上课的过程中是否体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⑤上课过程中有没有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从理论上讲,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统一的,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兴趣浓厚了、自信心提高了,自然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反过来,知识技能达到较高水平当然也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
但为什么落实到具体的一节课时,我们却常常感觉到三维目标难以统一呢?
因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重视的是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的是结果,它们存在时空上的竞争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一种课堂评价的习惯,认为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完善的教学目标。
所以,每个教师在备课时总要制定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如知识技能的目标、方法过程的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的目标。
如果少了某一方面的目标,往往会被认定为是有缺憾的,在公开观摩课与各类教学比赛课上这一要求更为严格。
同时,还要追求过程的完美性。
不论是课的导入阶段,还是课的结束阶段,都需要做到滴水不漏,尽善尽美。
但不少听课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完全按公开课的过程照搬,没有两三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消化这一“教学过程”。
当然,对一节课而言,也不排除有些优秀教师的巧妙设计、精湛艺术,使教学过程能够比较好地体现三维目标。
但对一般的教师而言,要求日常每一节课都达到这一要求应该说是十分困难的。
特别是当前,在课堂提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一两个问题的提出,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来解决。
因此,对每一节具体的课来说,我们不应要求十全十美,而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师教学的特点,突出三维目标中某一方面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评判一节课的优劣。
李镇西老师认为,有的课充满了知识与能力的讲授与训练,便被指责为“语文课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有的课充满了思想与情感的激荡与流淌,便被批评为“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或主题班会课”。
把语文课上得既有知识、能力,又有思想、感情,偶尔上一堂这样的“全面”的课是可以的,但不太可能每堂课都如此。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整个学习阶段当中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素养,而不是某一堂课的面面俱到。
只要是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无论训练还是熏陶,都是语文课。
(三)研究教学内容
研究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研究教材,用教材教;第二是拓展教学资源。
研究教材,首先看教师能否恰当地处理教材,确定适当的教学内容。
有一节民族民间体育课——“竹杠舞”,执教老师自开始上课至教学任务完成,始终以“竹杠舞”的节奏为主线。
教授主教材前,先听“竹杠舞”的音乐,并提示学生注意节奏;进入主教材教学时,执教者并不急于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击打竹杠、跳跃竹杠,而让学生在固定的竹杠间,按节奏进行跳跃竹杠练习;在熟练掌握跳跃竹杠的节奏后,再进行击打竹杠的节奏练习;最后,让学生进行击打竹杠、跳跃竹杠的实际综合练习。
观察本节课教学效果,只有两位学生(全班47人)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即96%的学生熟练掌握“竹杠舞”的跳跃技能和方法。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深入地研究了教材,确定以“竹杠舞的节奏”为主要教学内容,整节课都围绕“竹杠舞的节奏”进行设计,突破了重点和难点,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恰当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用审视的目光来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进行认同或标新立异,给学生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四)研究教学方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研究成果——“学习效果与学习方式的关系”。
这个研究结果告诉我们: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认知的贡献是不同的,我们应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小学教育面对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教师要注重处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
”虽然这种论述未免过于绝对,但的确也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效 课堂教学 理论学习 讲座 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