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docx
- 文档编号:4556254
- 上传时间:2022-12-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73.45KB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docx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分析
——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视角
白永秀岳利萍吴振磊
摘要:
通过比较分析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西部地区在六个方面的差异,指出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速度低于东部地区,最终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同时,通过构建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经过量化分析,指出市场政策差异、市场容量差异和市场体制差异是目前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因素。
Passthedifferenceinsixaspectsofareaofthewesternandeasternsincethestrategyimplementationofthedevelopmentofwesternregionsof1999ofcomparativeanalysis,pointoutthoughtheeconomyofthewesternregionhasgotveryfastdevelopment,developmentspeedislowerthantheeasternarea,absolutedisparityandrelativedisparitycausingregionaldevelopmentofthewesternandeasternfinallyhavethetendencytoexpandfurther.Meanwhile,throughstructuringtheperformanc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developmentofwesternregions,usetheanalyticapproachofmaincompositions,throughquantitativeanalysis,pointoutmarketpolicydifference,thedifferenceofcapacityofmarketandmarketmechanismdifferencearemainfactorscausingtheregionalgapofdevelopmentinthewesternandeasterntoexpandgraduallyatpresent.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绩效;主成份分析
Developmentofwesternregions;Thewesternregion;Easternarea;Performance;Maincompositionanalysis
一、引言
我国理论界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绩效,即能否通过西部大开发的有效实施缩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有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西部地区具有后发优势,所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上发展水平,西部大开发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调控将变得更加有效,它将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发展质量,缩小过去经济发展阶段和体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地区差距,改善和协调地区关系。
邓仕礼(2004)等以人均GDP为研究对象,将东西部地区人均GDP的差距转化为时间差距和速度差距,对西部追赶东部所需的时间和速度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通过投资和项目安排等一系列政策性安排,有效的遏制了西部和东部差异的拉大①[1]。
曹桂全(2001)等通过使用缪尔达尔
——赫希曼模型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变动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劳动力迁移、资本流动、贸易与地区关系、中央政府政策、体制改革、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知识和信息的差距是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方向将对地区差距的扩大起到抑制作用②[2]。
邓翔(2002)将我国现存的差距分解为三个层次,即区域层次、产业层次和城乡层次,指出我国的区域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这从某种意义上为旨在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实际依据③[3]。
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由于西部大开发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不合理的“梯度差”,反而促使西部地区要素流向东部发达地区,所以西部大开发只能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不能有效缓解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中国地区经济分析系列课题组”(2003)等研究机构和学者指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大量地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并没有实现,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在持续地扩大,尽管国家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地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纵观对西部大开发实施绩效评价产生的偏差,不难发现如何选取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进一步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客观评价西部大开发能否缩小地区差距的关键。
对于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许多学者归因于投资倾斜、乡镇企业发展分布不均、地方性财权下放、开放的次序及程度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差异等(魏后凯,1992;杨开忠,1994;魏后凯、杨大利,1997;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Raiser,1998;胡鞍钢、王绍文,1999;Demurger,2001;Sachs,Demurger、张欣、胡永泰,2001)[6]。
另外,王燕梅(2001),宋志国(2004),肖岳峰(2004)等认为东西部地区制度演进上的差异是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7][8]。
兰宜生(2002)通过构建对外开放度与GDP模型,指出东西部在对外开放方面的差距是形成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④[9]。
李善同等(2004)认为造成地区差距的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和资源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也有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等方面的主观因素⑤[10]。
尽管上述研究角度各异,分析详尽,但对于如何客观评价西部大开发能否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实施绩效还没有涉及。
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这一问题,清楚的把握西部大开发以来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本文试图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笔者认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数量差异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要素差异、对外贸易差异、市场潜力差异、经济体制差异、产业结构差异,而每个方面又可以由众多的分指标构成。
所以,如何在众多指标中选取既具有代表性,又能真实反映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的指标就成了客观评价西部大开发绩效的关键。
为了客观的选取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指标,我们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根据不同指标对地区差距的贡献率,选取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的主导因子,从而客观评价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绩效。
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异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而出现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即东部地区总体经济水平高于西部地区。
随着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呈现出继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人均GDP、GDP总量、企业经营效益、政府财政能力和对外贸易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1.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差异
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增长速度虽然在2003年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为14.47%,但西部地区人均GDP平均年增长速度依然低于东部地区,并且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地区1999~2003年的GDP年增长率分别为4.8%、8.42%、9.45%、9.78%和14.47%,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9.38%;而东部地区分别为7.5%、8.71%、8.34%、10.14%和13.81%,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9.7%。
五年来,人均GDP的绝对差从7982元/人,增加到11719元/人。
可见,东、西部地区在人均GDP方面不仅在总量上有较大差距,而且在增长率上也存在很大差距(见表1)。
表11999-2003年东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东部地区(元)
12412
13493
14619
16101
18325
增长速度(%)
7.50
8.71
8.34
10.14
13.81
西部地区(元)
4430
4803
5257
5771
6606
增长速度(%)
4.80
8.42
9.45
9.78
14.47
东西部绝对差额(元)
7982
8195
9362
10330
11719
数据来源:
根据2000—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2.GDP总量差异
1999年西部地区的GDP总和为24927.41亿元,同期东部地区为47087.22亿元,东西部地区的差额为22159.81亿元。
到2003年西部地区的GDP总和为36100.02亿元,同期东部地区68378.46为亿元,东西部地区的差额为32278.44亿元。
5年来东西部地区GDP总额净增10118.63亿元。
同时从1999-2003年东西部地区GDP的增长的趋势来看,东部地区明显快于西部,而且东西部地区GDP之间的差额也成增长趋势(见图1)。
图11999-2003年东西部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亿元)
数据来源:
根据2000—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3.企业经营绩效的差异
为了便于量化分析,以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和利润作为衡量标准,比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企业经营绩效的差距(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自1999年以来,东、西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和利润总体来说是上升的,东部地区的资产由1999年的46695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05351亿元;西部地区则由15577亿元上升到27668亿元。
在利润方面,东部地区由1171亿元上升到5817亿元,而西部地区由91亿元上升到869亿元。
在西部大开发实施的5年中,东西部地区资产绝对差从31118亿元增加到77683亿元,扩大了近2.5倍;而企业利润绝对差则从1080亿元增加到4948亿元,扩大了近4.6倍。
表2东、西部地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利润比较
单位:
百亿
指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资产
利润
资产
利润
资产
利润
资产
利润
资产
利润
东部
466.95
11.71
497.47
19.72
569.91
22.09
899.23
40.77
1053.51
58.17
西部
155.77
0.91
162.36
3.54
179.09
3.96
247.06
5.40
276.68
8.69
绝对差
311.18
10.80
335.11
16.18
390.82
18.13
652.17
35.37
776.83
49.48
资料来源:
根据2000-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4.财政能力的差异
西部地区财政收入自1999年以来增幅比较明显,从表3可以看出,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之时,东西部地区财政总收入分别为3322亿元和1029亿元,两地区的绝对差为2293亿元;而到了2003年,东西部地区财政总收入则分别为6356亿元和1650亿元,此时,两地之间的绝对差已扩大到4706亿元。
此外,两地之间财政收入的相对差距也从1999年的3.22增加到2003年的3.85。
表31999-2003年东、西部地区财政收入比较
单位:
百亿,%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东部地区
33.22
39.48
50.06
54.58
63.56
西部地区
10.29
11.27
13.01
14.30
16.50
绝对差距
22.93
28.21
37.05
40.28
47.06
相对差距
322
350
384
381
385
注:
相对差距为东部地区财政收入除以西部地区财政收入。
资料来源:
根据2000-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5.对外贸易差异
长期以来,受传统自给自足经济的影响,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较为缓慢,通过表4可知,东部地区的进口额由1999年的1525.20亿美元上升至2003年的3841.52亿美元,增加了近2.5倍;而同期西部地区仅由59.8亿美元上升至116.87亿美元,增加了近2倍。
在出口方面,东部地区由1999年的1771.5亿美元升至4023.07亿美元,增加了近2.3倍;而西部地区则由77.20升至162.43亿美元,增加了近2倍。
可见,在对外贸易方面,西部地区无论在进口、出口总额方面,还是在增长速度方面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因此,东西部之间对外贸易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表41999-2003年东、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比较
单位:
亿美元
指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东部
1525.20
1771.50
2094.60
2260.70
2251.90
2431.90
2750.08
2988.80
3841.52
4023.07
西部
59.80
77.20
72.40
99.30
77.90
90.50
88.25
117.02
116.87
162.43
资料来源:
根据2000-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6.人民生活水平差异
199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但增长幅度相对于东部仍有较大差距。
1999年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为5284元,2003年增加到7235元,净增1951元,增幅为37%。
东部地区2003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比1999年增加了3078元,增幅为42%。
西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加明显,1999年到2003年5年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增加了815元;西部地区的西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仅增加了483元,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9%。
表51999-2003年东、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比较
单位:
元
指标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东部
7288
1438
7850
1632
8610
1693
9356
1792
10366
1921
西部
5284
3345
5648
3476
6172
3687
6675
3787
7235
4160
注:
表中“城镇”代表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农村”代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资料来源:
根据2000-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综上所述,通过六个方面,即人均GDP增长速度、GDP总量、企业经营绩效、财政能力、对外贸易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对比分析可知,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在发展速度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发展速度却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发展经济学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发展”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衡量发展程度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习惯上指一国经济获得或保持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大约5%~7%或者更高的速度增长的能力,这时衡量发展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其次是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等指标[11]。
到了20世纪70年代,面对一些国家尽管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但贫困人口的数量也在同步增长的事实,托达罗等人提出了发展的三个重要价值标准和发展的三个方面的涵义[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
他们认为,人类的发展不仅包括健康、教育和体面的生活水平,而且也包括政治自由、参与社会生活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13]。
考虑到西部大开发是一种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区域开发活动,是一个次级区域的发展,因此,对其开发绩效的评价应包含能够反映造成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因素。
结合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收集状况,根据以上对发展内涵和外延的要求,现选定13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要素差异、对外贸易差异、市场潜力差异、经济体制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衡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在要素差异标识因子群中,用年底就业人员占全国比重来反映东西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劳动要素的差异,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占全国比重来反映投入的其他要素差异;在对外贸易差异标识因子群中,用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比重来标识区位的差异;在市场潜力差异标识因子群中,用东西部不同省份的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相对于全国的水平来标识人民的购买力,用最终消费占全国比重反映区域的市场容量;用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来标识经济体制的差异;在产业结构差异标识因子群中,分别用各省不同产业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来标识产业发展的差异(见图2)。
四、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
1.数学模型的选择
由于本研究涉及指标比较多,而且指标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尽管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但也增加了分类的难度和复杂性。
为了从众多的变量数据中抓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整体特征,本文采用了适合多变量分析的主成份分析法。
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能够较多地反映原始指标的因子作为主成份,代替原来众多的变量指标,并将众多的指标归纳、化合成几个综合指标,通过对最主要的综合指标(即主成份)的分析,便可以实现对西部大开发的综合客观评价,而且可以准确地提取出东西部地区目前主要的发展差距。
由于计算过程是完全依照指标间内在联系进行的数学变换,避免了人为评分的主观性,从而使结果更为客观。
主成份分析计算步骤如下:
①建立原始数据矩阵;②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标准化数据矩阵X;③计算相关系数,建立相关数据矩阵R;④用实对称的雅可比方法,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是主成份分析最主要的计算量;⑤计算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求出主成份贡献率和主成份数;
⑥计算主成份荷载并建立荷载矩阵,主成份荷载是主成份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⑦计算主成份得分并建立因子得分矩阵;⑧依据主成份得分,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级划类。
[14]
2.主成份分析
应用主成份分析法把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的13个指标线性组合,将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23个省份2003年的13个特征参数值建立一个23×13的原始矩阵。
通过KMO偏相关性检验,得出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偏相关性(见表6),KMO统计量为0.844。
如果直接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共线性问题[15],因此,应对评价指标进行主成份分析,以提取造成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主要指标。
表6偏相关性KMO和球形检验
偏相关性KMO统计量
0.844
球形检验
Approx.Chi-Square
431.680
Df
78
Sig.
0.000
将2003年东西部各省的13个指标参数值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份析,得出相关系数矩阵,并对相关系数进行标准化和计算,用雅可比法求解,求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7)。
表7主成份特征根、贡献率
因子
特征根
最初贡献率/%
累积贡献率/%
特征根/
正交旋转贡献率/%P
累积贡献率/%
1
7.870
60.538
60.358
5.993
46.097
46.097
2
2.439
18.761
79.299
3.766
28.966
75.062
3
1.280
9.848
89.147
1.831
14.085
89.147
4
0.474
3.645
92.792
5
0.365
2.808
95.600
6
0.256
1.971
97.571
7
0.150
1.152
98.723
8
0.064
0.494
99.217
9
0.041
0.319
99.536
10
0.025
0.191
99.728
11
0.023
0.174
99.902
12
0.010
0.075
99.976
13
0.003
0.024
100.000
从表7可知,前三个主成份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9.147%,且其特征值均大于1,后10个主成份所包含的百分比数很小。
说明前三个主因子所包含的要素信息量可反映这13个原始特征参数的大部分信息,已经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因此选前三个主因子代替13个指标。
而主成份载荷就是主成份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它反映了主成份与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
通过考察各主成份的载荷(见表8),可以较为集中的反映各主成份的含义。
从表8中可以看出:
财政支出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出口总额比重、最终消费比重、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比重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与第一主因子的相关系数较高,均大于0.80,因此,其所反映的主要是东西部地区市场政策的差异;第一产业比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农村人均纯收入比重与第二主因子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0,符合提取主成份的要求,它们主要反映了东西部地区市场容量的差异;而第一产业比第二产业和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比重与第三主成份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40,这两个指标则主要体现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市场体制的差异。
表8主成份载荷
变量/%
第一主成份载荷
第二主成份载荷
第三主成份载荷
第一产业比第二产业
-0.597
0.303
0.751
第一产业比第三产业
-0.592
0.650
0.389
第二产业比第三产业
0.471
0.477
-0.641
就业人数比重
0.725
0.629
0.038
财政支出比重
0.947
0.014
0.1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0.953
0.146
0.044
进出口总额比重
0.801
-0.211
0.187
外商直接投资比重
0.792
0.203
0.27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
0.630
-0.711
0.227
农村人均纯收入比重
0.661
0.659
0.110
最终消费比重
0.958
0.216
0.089
私营和个体就业人数比重
0.943
0.182
0.510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0.838
0.464
0.094
五、结论
1.发展差距评价
本文通过六个方面,即人均GDP增长速度、GDP总量、企业经营绩效、财政能力、对外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部大开发 战略 实施 绩效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