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案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453711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18K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案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案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
一、单元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
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提高阅读现代科普文的能力、速读和筛选课文信息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专题
2、过程和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语体特点,在加强语言积累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科学的表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四篇各具特色的科普短文。
即《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
(还有一篇《你一定会听见的》根据教学需要,已把它归到第三单元,)这里不再说明。
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生动、有趣、颇具散文色彩的说明文,同时他也是一篇极具条理的说明文。
无论是生动形象、用语典雅地介绍物候现象,还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地介绍与物候有关的知识,学生都能从中体会到说明文有条理说明事物的特点。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
它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的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清醒认识,必须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中我们还可体验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
作者用科学研究中的两则实例,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的道理。
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
《生物入侵者》的主题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一问题已越来越紧迫地提到我们面前。
这篇课文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记得有一海归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
“在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没有问题,作为成功。
而在美国,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
”这种评价未免有点偏激,我不同意!
但他的话却值得我们深思。
是的,这句话说的是两种教育方式的对比,其核心是科学精神。
的确,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辉煌的文化,但科学呢?
我们拿得出手的还是四大发明,那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现代的社会是科学的社会,而我们却缺失科学,更可怕的是我们缺失科学的精神,一种怀疑的精神,一种求真的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
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我们必须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之外,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
而在具体的教学中,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达成。
切忌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或脱离语文学习搞“科学教育”。
三.“在说明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示例
――-敢于对权威说“不”
【背景】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片断,在“激趣导入”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进入了“研读体验”的环节
【案例描述】
师:
科技说明文能够通过语言文字给读者以知识的享受,它的语言要求准确、
严密、科学。
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加以点评。
(生读课文,圈点句子)
生:
我觉得“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一句中“十天左右”、“五六天”这些约数的使用准确地写出物候记录时间上的差异,这体现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更体现一种科学的态度。
生:
我觉得“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一句中的模糊数“若干”用的比较准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密。
生:
我觉得“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的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
高。
这叫逆温层”一句中“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气温反比低处高”做了限制,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师:
大家的点评很准确。
那有没有说明不够准确、严密的地方?
我们可不能迷
信权威哦!
生1:
老师我有一个发现。
(兴奋)我觉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
北京早开20天,但到晚春五月间,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这一句语言不够严密、准确。
“20天”“10天”是两个确数,难道几十年来的记录都刚好是“20天”“10天”,这好像不大符合实际。
(自豪,能质疑权威)
生2:
是不是有可能是具体某一年的记录。
生1:
如果只是哪一年的记录,应该交代年份才严密、科学。
师:
你阅读的很认真,很仔细,竟然能发现文章的疏漏之处,老师也没发现,
你真了不起!
确实此处表达不够严密,看来大科学家也有出错的时候。
那该怎样表达的更科学呢?
生:
要么加上具体的记录年份,要么把确数改为约数。
师:
确实这样一改,表述就比较准确,也更科学。
特别难得的是你敢于怀疑、
敢于表达的意识尤为可贵!
(学生鼓掌,敢于直面权威,怀疑经典、质疑权威,总是能赢得大家的喝彩。
又一学生举手)
生:
老师,还有一个句子我觉得表达也不够准确、简洁,就是“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这一句中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
。
。
。
”中的“平均的”一词位置不对,读起来很费解。
师:
语序不当,那你认为该放哪儿呢?
生1:
应该放在“日期”的前面会更通顺,更好理解。
生2:
老师我觉得这句前后用了两个“十年”和“平均”,用词重复,不简洁,
又费解。
可改为“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同1921到1930年两个十年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的平均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
(学生鼓掌)
……………
【案例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那到底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呢?
通过查阅资料,我想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怀疑的意识、求真的态度、创新的品质。
其中怀疑的意识是根本,在质疑中才能求真,在求真中才能创新!
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就要让学生敢于对权威说“不”!
敢于对经典说“不”!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品味文章语言的准确、严密和
科学。
教学一直沿着老师的预设展开,可谓风平浪静。
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
那有没有说明不够准确、严密的地方?
我们可不能迷信权威哦!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学生的兴奋的质疑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学生们自发为他的质疑鼓掌喝彩;接着另一个学生的发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敢于怀疑经典、质疑权威,总是能赢得大家的喝彩。
要知道,《大自然的语言》的前身是鼎鼎大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所著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又经过专家、编者的改写,才选入课本,该是中学生学习科技作品的经典范文之一。
这个教学片断的成功在于注重通过语言的品味,把握科技作品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表达意识和能力;而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老师和学生不迷信权威,盲从经典,敢于直面权威,质疑权威,挑战权威,对权威说“不”!
对经典说“不”!
而且成功的对权威说“不”!
成功的对经典说“不”!
这不就是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在课堂的闪现!
忍不住为他们击节叫好!
记得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
我崇敬曹雪芹,因为他敢于批判腐败的封建制度;我崇敬哥白尼,因为他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我崇敬所有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
我想:
他崇拜的不是一个人,他崇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
我们必须弘扬这种科学精神!
因此,我认为不仅是说明文教学,在我们所有的教学中,我们都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我们都要让学生敢于对权威说“不”!
敢于对经典说“不”!
――-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源动力
【背景】
这是《奇妙的克隆》的一个教学片断。
教学在进行了“激趣导入”和“探究什么是克隆”后,进入第三环节“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
【案例描述】
师:
下面我们速读二、三节,完成表格“克隆技术大事记”,比比看,谁填的又快又准。
(屏显)
克隆技术大事记
时间研究者对象类别技术
鲫鱼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两栖类
黑斑蛙
异种鱼类异种鱼类换核卵
1996
(学生速读课文,可独立填写表格,也可合作完成,课堂集体交流表格内容。
)
(屏显)
克隆技术大事记
时间研究者对象类别技术
1979中国科学院
科学家鲫鱼鱼类换核卵(囊胚细胞核)
1960
1962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爪蟾两栖类换核卵(肠上皮、肝、肾细胞核)
1978童第周黑斑蛙两栖类换核卵(红细胞核)
我国科学家鲤鱼、鲫鱼异种鱼类异种鱼类换核卵
美国和瑞士鼠哺乳类换核卵(胚胎细胞核)
1996英国科学家羊哺乳类换核卵(体细胞核)
师:
通过填表,大家应该对“‘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生1:
“克隆羊”之所以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是因为它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的核,这成为克隆技术的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作者为此单列一节进行解说。
生2:
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
作者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不像是时间顺序,好像有点乱!
师:
眼光敏锐,问题问得好!
大家都来动脑思考:
不是时间顺序,那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安排这两部分的说明顺序?
为什么?
(全场安静下来,有的在翻课文,有的在盯着屏幕上的表格,有一学生举手)
生:
课本第二节第五段有一句“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我认为是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安排有条不紊。
师:
能从文中找到这句话来说明,你的阅读很仔细,真不错!
有没有不同意见?
(话音未落,一学生站起来)
生:
我不同意!
如果是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的顺序,那“鲫鱼”“鲤鱼”异种鱼类的克隆的内容应该安排在鱼类克隆之后,两栖类之前才是。
师:
那你认为作者按什么顺序行文?
生:
我还没想好
(又一学生举手)
生:
我认为这两部分是按克隆技术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安排顺序,也就是
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因为动物越进化,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
这样按排体现了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体现科学家的
探索精神。
师:
有意思,有道理,看来你阅读很充分。
看来我们已接近谜底了!
谁能
把谜底揭开?
(忽有一学生站起)
生:
我不同意!
(有点激动)任何一项技术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
我想克隆技术也不例外,如果是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那跟以时
间为序该是统一的呀,如果说鱼类的克隆比较容易的话,那六十年代的
两栖类的克隆都成功了,怎么到1979年反而研究起简单的鱼类克隆啊,
这不有悖常理吗?
我觉得这儿的说明顺序有问题!
(掌声响起)
师:
先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呢?
大家的这种求真的态度令人赞赏!
(又一学生举手)
生:
老师,我认为这儿的说明顺序没问题,他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
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这不矛盾!
(课堂一阵哄动)
师:
(兴奋、急切)说说看,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生:
假如大家把第一段删去看看,其实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
之所以先介绍1979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克隆鱼,他就像记叙中的倒叙手法,况且文章登在《中学科技》杂志上,读者绝大部分是中学生,是为了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果,达到激发阅读兴趣和自豪感的目的!
何况以时间和事情的发展为序最容易接受!
师:
(激动)你的答案很有创新,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你能结合记叙文的知识来解读,太难得了!
特别是你能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尤为可贵!
太了不起了!
(学生鼓掌)
【点评:
教师对创新答案的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原动力】
。
。
。
。
。
【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
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只要挖掘兴趣,激发源动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因此,我认为:
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巨大的源动力。
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怀疑中燎原,在燎原的怀疑中求真,在求真的过程中创新。
在《奇妙的克隆》的教学片断中,学生由填写“克隆技术大事记”这一表格而生疑,提出“说明顺序”的问题。
探究后发现答案一:
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
在否定答案一的基础上引出答案二:
按克隆技术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安排顺序,也就是以克隆技术的发展为顺序的!
并在质疑答案二的前提下发现答案三:
其实就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也就是按照克隆技术的发展来安排的!
看似简单已有预设结论的问题在质疑、探究中得出一个创新性的结论!
这就是科学的精神!
在这里且让我们关注教师的教学评价:
在学生质疑“说明顺序”问题时,教师先肯定学生的发现“眼光敏锐,问题问得好”,这样的评价看似简单,实质是教师对学生敢于发现、敢于怀疑的态度的一种鼓励;在学生得出了答案一、二时,其实也是教师的预设答案时,教师在继续给予鼓励的同时,不是简单揭示答案,就此带过,而是继续追问引导:
有没有不同意见?
谁能把谜底揭开?
并用“先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问题呢?
大家的这种求真的态度令人赞赏”!
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探究;当最后一位学生得出与教师预设答案大相径庭的结论但言之成理时,教师评价:
你的答案很有创新,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太了不起了!
(学生自动鼓掌)。
我想:
这答案不是教师预设的,但比预设答案更有意义。
而比这更有意义的是: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怀疑、求真的意识。
我想:
这不正是科学精神的雏形?
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引导和对怀疑、求真、创新意识的鼓励性评价正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催化剂、它是学生科学精神发展的真正的源动力!
我想:
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久的过程,它决非一堂课,或者一个单元就能完成的。
这种精神的养成必须有外界因素不断给予刺激和强化。
我们的课堂就是培养科学精神的永远的载体和平台,只要我们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怀疑、求真、创新等精神进行正面的、积极的、鼓励性的引导和评价,学生科学精神将就此萌芽!
――-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
【背景】
还是《奇妙的克隆》的一个教学片断,教学在进行了“激趣导入”和“探究什么是克隆”后,进入“追溯克隆的科研成果”的第二环节。
【案例描述】
师:
从克隆鲫鱼到克隆羊,我们不仅了解了克隆技术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从字里行间我们还能体悟到科学家难能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下面请同学们搜索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生搜索阅读课文,圈点批注)
生1:
我找的是第二节“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中“┄┄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核中吸出细胞核。
┄┄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首先“385天59代”一个惊人的数字震撼人心,表明实验的艰辛,“用直径10微米左右”,我们知道微米是何等细小的单位,进一步反映实验进行之艰难、精细,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精神跃然纸上。
“接纳”,“准备就绪”,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后经过如此精细的准备后,大部分却“夭亡”了,即使是这样,科学家们永不放弃,“189个”,“只有两个”,“只有一条度过难关”,由此可以想像实验艰辛的程度之深,失败率之高,最后经过“80多天”漫长等待,成长为“8厘米”长的鲫鱼。
这一过程使我感受到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挫折才获得成功。
他们这种锲而不舍、严谨求实的态度更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生2:
我找的是这一节第五段“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仅满足于一次成功而不去更上一层楼,科学家们往往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完成了一件创举并不止步,而是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表现出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探寻、锲而不舍的精神。
生3: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三节第一段“经过247次失败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一句简短的不过30字的文字,仅从“247”就能看出科学工作者的严谨、认真、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研究了上百次才成功足以可见实验的艰辛不易,我深切体会到科学家一丝不苟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师:
大家积极踊跃,畅所欲言,我也和同学们交流一下我切实的感悟,我感受最深的是课文第二节第四段“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
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科学家总是在现有的研究领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一边实验,一边思索,不断发问,坚持不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克隆鲤、鲫鱼是我国科学家的首创,这也充分表明了在克隆这一世界尖端技术方面我们中国一点也不落后!
他们这种讲究实证、求真创新的精神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生:
我感受最深的也是第三节第一段“经过247次失败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一
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初读这句话,我并没有体会出科学家们的艰辛,但仔细一想,我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我想许多人遇到这种接踵而来的打击都会灰心丧气,而科学家们竟然尝试了247次,这是一个怎样漫长的概念,最终才孕育出这个令全世界震动的科研成果,让我们向这些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人们敬礼!
师:
科学的道路无坦途。
科海泛游*的是渊博的科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更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
这种难能可贵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生借鉴学习。
【案例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怎么“领会”?
它来自作品语言和风细雨般地熏陶,最忌说教。
科普作品在给人知识的同时,处处渗透了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如果没有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的野外实地观测,哪来的大量物候数据记录;天寒地冻,烈日炎炎下没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哪会有物候学的创立!
品味科普作品的准确、科学的语言,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在感受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同时,让学生受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的熏陶,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地唯一有效的途径!
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奇妙的克隆》教学片断中,教师巧妙地设计了“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这样地问题。
它妙就妙在既不是纯粹地语言赏析,也不是单纯地科学说教,而是把两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就在品味语言地过程中自然领略科学家的风采,更领略科学精神的伟大!
请看学生的回答:
有的从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中体验到科学实验的艰辛、艰难、精细;
有的从科学探索过程中必须克服多少困难,经历多少挫折,而且还不一定能获得成功中领悟了一种永不放弃;
还有的明白了科学家对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道理;
还有的读出了一种严谨、认真,深切体会到科学家一丝不苟为人类造福的伟大精神!
当最后一个学生说:
让我们向这些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人们敬礼!
我知道:
科学家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探寻、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仅跃然纸上,而且永远留在了学生的心中!
诚然,面对科普作品的教学,我们有很多方法和形式可以选择,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告诉我们:
语文学习决不可离开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任何游离文本的学习语言都是缘木求鱼,阅读科普作品更是如此,科普作品的语言中蕴涵着巨大教育资源,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让我们的学生感受科普作品及语言美好的同时,领悟语言背后的“语言”,接受科学精神的洗礼吧!
小结:
语文不是知识的教学,什么是知识?
“石头”就是“石头”,语文是智慧的教学,什么是智慧?
“石头”不仅是“石头”,看见“石头”一词还能说出“石头”后面隐藏着的故事……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吧!
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说出“石头”背后的故事……
四、课文的教学建议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学习准确、生动、简洁的说明语言,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趣
1.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俗话说“蚂蚁垒窝要落雨”,意思是蚂蚁开始垒窝天就快要下雨了。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学生交流采集的农谚,并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由此自然引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一,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这篇文章首先从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说起,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接着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再次介绍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这种由介绍现象到解释原理的写作顺序,符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使文章条理清晰,通俗易懂。
2.再读课文,研讨作者为了使条理清晰,具体语段用词的特点
三.研读体验
1.品味文章语言生动的特点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段,仔细揣摩、品读语段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中的用词和描写,圈出你认为最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并标注理由。
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
(2)学生交流、讨论、互评,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2.品味文章语言准确、科学的特点
(1)学生跳读课文,寻找课文中体现说明准确科学的语句,加以品读
(2)比较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加深体会。
四.拓展延伸
1.话题一.
现代科技的发展,高科技手段的广泛运用看现在是否还有必要研究物候学
2.话题二。
物候学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四 单元 教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