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西方文论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451660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4.74KB
北京语言大学西方文论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docx
《北京语言大学西方文论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语言大学西方文论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语言大学西方文论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24122--北京语言大学西方文论期末备考题库24122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苏格拉底的主要贡献”是他提出()。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美”
D.“对立产生和谐”
正确答案:
A
(2)赫拉克利特提出()为万物本原之说。
A.火水
B.土
C.木
正确答案:
A
(3)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在希腊文中含有“思想”和“语言”的双重意义的概念是()。
A.逻各斯
B.本质还原
C.意义即事件
D.解释团体
正确答案:
A
(4)最早将诗歌与语法相联系的是()。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塔哥拉斯
C.柏拉图
D.昆体利安
正确答案:
D
(5)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之命题中,“理念”可以被理解为()。
A.能指
B.所指
C.能指与所指的统一
D.能指与所指的对立
正确答案:
B
(6)亚里士多德的美学和文论思想,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他的代表作()。
A.《诗论》
B.《大希庇阿斯》
C.《会饮》
D.《理想国》
正确答案:
A
(7)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正确答案:
D
(8)美在于“杂多的统一”是()的观点。
A.布瓦洛
B.贺拉斯
C.朗吉努斯
D.奥古斯丁
正确答案:
D
(9)托马斯·阿奎那的“摹仿”说,指的并不是对自然物本身的摹仿,而是要摹仿()。
A.自然的过程
B.社会生活
C.人类的劳动
D.艺术创作
正确答案:
A
(10)但丁提出并阐释了()。
A.“数即宇宙”
B.“迷狂”说
C.“诗歌的四重意义”说
D.“逻各斯”
正确答案:
C
(11)17世纪英国古典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为《论戏剧诗》的作家是(?
)。
A.德莱顿
B.马拉美
C.柏格森
D.波德莱尔
正确答案:
A
(12)狄德罗的“美的定义”,被概括为()。
A.美在于对照
B.美在于关系
C.美在于和谐
D.美在于形式
正确答案:
B
(13)马尔库塞是()
A.批判现实主义文论家
B.存在主义文论家
C.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
D.自然主义文论家
正确答案:
C
(14)孔德关于人类认识发展阶段的划分,按照顺序为:
()。
A.实证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
B.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C.科学的阶段、虚构的阶段、抽象的阶段
D.虚构的阶段、科学的阶段、抽象的阶段
正确答案:
B
(15)直接针对温克尔曼于1755年出版的《古代艺术史》而作的,其副标题为“论画与诗的界限”的作品是(?
?
?
)。
A.《拉奥孔》
B.《当代文学书简》
C.《审美教育书简》
D.《汉堡剧评》
正确答案:
A
(16)主张扬画抑诗的是()
A.莱辛
B.达·芬奇
C.马拉美
D.英伽登
正确答案:
B
(17)属于狄德罗著作的是()。
A.《诗艺》
B.《诗学》
C.《悲剧的诞生》
D.《绘画论》
正确答案:
D
(18)康德的三大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和()。
A.实践理性批判
B.精神批判
C.理论批判
D.艺术批判
正确答案:
A
(19)休谟对康德的提示在于()。
A.人的认识是经验性的,形而上的命题是非经验性的,所以前者不可能证明后者
B.人的认识是非经验性的,形而上的命题是经验性的,所以前者不可能证明后者
C.人的认识是经验性的,形而上的命题是非经验性的,但是后者可以通过前者得以证明
D.人的认识是非经验性的,形而上的命题是经验性的,但是后者可以通过前者得以证明
正确答案:
A
(20)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A.个性化
B.独特化
C.类型化
D.共性化
正确答案:
C
(21)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
A.形式服从内容
B.内容服从形式
C.形式等于内容
D.内容等于形式
正确答案:
A
(22)黑格尔的基本概念,又被称为“绝对精神”、“世界精神”是()。
A.绝对理念
B.崇尚理性
C.摹仿自然
D.皈依古典
正确答案:
A
(23)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中提出的。
A.《悲剧的诞生》
B.《权力意志》
C.《人性的、太人性的》
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
正确答案:
A
(2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
B.感性
C.日神
D.酒神
正确答案:
D
(25)提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这句话()
A.康德
B.犀利
C.黑格尔
D.卢卡契
正确答案:
C
(26)提出诗歌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观点的文论家是()。
A.华兹华斯
B.波德莱尔
C.佩特
D.桑克蒂斯
正确答案:
A
(27)作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宣言的是()
A.《〈抒情歌谣集〉序言》
B.《诗之辩护》
C.《论浪漫派》
D.《断片》
正确答案:
B
(2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象征主义的是()
A.马拉美
B.魏尔伦
C.兰波
D.王尔德
正确答案:
D
(29)英伽登是哪种文论的代表人物()
A.现象学
B.接受主义
C.古典主义
D.相对主义
正确答案:
C
(3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
B.主观
C.主客
D.先天
正确答案:
C
(31)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
B.一般
C.共性
D.集体
正确答案:
A
(32)将特征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认为作品中它越是显著、越占支配地位,作品越精彩的作家是()。
A.泰纳
B.萨特
C.瑞恰兹
D.卢卡挈
正确答案:
A
(33)巴尔扎克是()
A.英国人
B.法国人
C.德国人
D.美国人
正确答案:
B
(34)《〈人间喜剧〉前言》的中心是()
A.把戏剧创作提高到社会历史概括的高度
B.把小说创作提高到社会历史概括的高度
C.论诗
D.论电影
正确答案:
A
(35)勃兰兑斯是哪种理论的代表人物()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结构主义
D.实证派文艺批评
正确答案:
D
(36)俄国形式主义最主要的代表,包括()。
A.什克洛夫斯基、亨巴乌姆、托马舍夫斯基、雅克布森等
B.什克洛夫斯基、雅克布森、巴赫金、别尔嘉耶夫等
C.托马舍夫斯基、巴赫金、别尔嘉耶夫、普洛普等
D.什克洛夫斯基、巴赫金、别尔嘉耶夫、西美尔等
正确答案:
A
(37)接受美学的代表是()
A.尧斯
B.伽达默尔
C.利奥塔
D.瑞恰兹
正确答案:
A
(38)理查兹是新批评的重要肇始者,提出了()的批评方法和批评的实践原则。
A.文本细读
B.反对理论
C.解构中心
D.原型批评
正确答案:
A
(39)杜夫海纳是哪一种主义的美学家()
A.象征主义
B.达达主义
C.新历史主义
D.现象学
正确答案:
D
(40)原型批评理论家是()
A.弗洛伊德
B.柏格森
C.弗莱
D.肖沃尔特
正确答案:
D
(41)强调读者中心理论的是()
A.萨义德
B.托马舍夫斯基
C.尧斯
D.利奥塔
正确答案:
C
(42)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
A.《词语的复活》
B.《散文理论》
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
D.《作为手法的艺术》
正确答案:
D
(43)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语义学
D.精神分析学派
正确答案:
B
(44)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
A.再现
B.表现
C.确认
D.判断
正确答案:
B
(4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A.形象
B.意象
C.意境
D.语词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
(1)英美新批评的代表性文论作品是()。
A.《新批评》
B.《含混的七种类型》
C.《意图谬误》
D.《效果谬误》
正确答案:
ABCD
(2)柏拉图认为,理念派生万物的途径有两种,即()。
A.分有
B.生成
C.创造
D.摹仿
正确答案:
AD
(3)“或然律”或者“必然律”的要求,使文学更加侧重()。
A.似乎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B.似乎不可信的可能的事情
C.似乎不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D.似乎不可能的可信的事情。
正确答案:
AD
(4)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说的是通过两种方式使人的感情得到释放,情操得以陶冶。
这两种方式是()。
A.感伤
B.恐惧
C.怜悯
D.哀怜
正确答案:
BC
(5)《大希庇阿斯》一篇关于“美”的结论是()。
A.美是难的
B.美是视觉和听觉的快感
C.以往关于“美”的定义都不能成立
D.以往关于“美”的定义各有所长
正确答案:
AC
(6)奥古斯丁直接讨论美和艺术的作品是()。
A.《论三位一体》
B.《论美与适宜》
C.《论音乐》
D.《论秩序》
正确答案:
BCD
(7)与中世纪语法学相关的文学批评,有()几种。
A.“诗歌批评”
B.“诗法批评”
C.“诗人批评”
D.“评注性批评”
正确答案:
BCD
(8)莱辛的主要文论著作有()。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汉堡剧评》
D.《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正确答案:
BC
(9)温克尔曼的文论著作有()。
A.《希腊人的艺术》
B.《古代艺术史》
C.《拉奥孔》
D.《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摹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
正确答案:
BD
(10)对于崇高,康德曾经在以下哪几种著作中做过研究()。
A.《对于美好和崇高感情的观察》
B.《纯粹理性批判》
C.《实践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正确答案:
AD
(11)康德对美的分析,是从质、量、()四组范畴来进行的。
A.内容
B.形式
C.关系
D.对象
正确答案:
BC
(12)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被分为()等阶段。
A.“逻辑阶段”
B.“精神阶段”
C.“自然阶段”
D.“现实阶段”
正确答案:
ABC
(13)下列选项中,斯塔尔夫人的文论作品是()。
A.《文学生涯》
B.《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
C.《<克伦威尔>序》
D.《德意志论》
正确答案:
BD
(14)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最主要文论著作为()。
A.《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B.《艺术哲学》
C.《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
D.《怎么办》
正确答案:
AC
(15)下列选项中,泰纳的作品是()。
A.《艺术哲学》
B.《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C.《英国文学史?
序言》
D.《欣赏批评的原理》
正确答案:
AC
论述题:
(1)请阐述不同时期摹仿说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文论意义上的摹仿说,植根于古希腊的宇宙学说和信念。
在早期希腊的祭祀活动中,人们是要通过歌、舞、乐合一的艺术形式,摹仿、进而宣泄内心的感受和激情,以求灵魂在瞬间摆脱肉体的束缚。
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是将人类心灵对应于宇宙的结构和秩序,如果说艺术最终摹仿着宇宙中的数字关系,其直接摹仿的对象也只是与之相应的心灵。
至德谟克里特,摹仿的对象被重新解释为自然或者外物。
但是柏拉图在自己的著述中绝口不提德谟克里特,却强调摹仿的终极对象在于理念的世界。
亚里士多德以所谓的“四因说”立论,显然包含着对德谟克里特和柏拉图的双重否定。
依照“四因”的逻辑,对象世界的根本既不在于某种原初的物质、也不在于抽象的理念;真正重要的,是世界在“四因”的内在关系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艺术的过程也是如此,因而“艺术的摹仿”首先是指它在深层上与自然同构。
“摹仿”的概念被罗马人承袭时,在贺拉斯、朗吉努斯等人的论说中实际上被置换为“借鉴”,即摹仿古希腊的艺术典范。
这在中世纪的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批评中也有所体现,并成为后世古典主义主张的共同根基。
中世纪的神学美学则重新解释了摹仿,即:
艺术的“摹仿”,就在于摹仿上帝式的、无拘无束的自由创造。
后世西方文论仍然不断地提及摹仿,然而其理论形态并没有超出上述几种。
直到德里达,曾经被湮没的“摹仿”又被再度提起。
他认为文学的问题实际上是文学与真理的关系问题,因此西方人关于相关问题的思索最集中地凝聚在“摹仿”的概念当中。
(2)试论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
正确答案:
德谟克利特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原子”一词古希腊文原有不可分的意思。
德谟克利特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原子,是一种不可分的最小的物质微粒,感官无法察觉,它是绝对充实的,不可穿透;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也是永恒的。
所有原子性质无异,只是在形状、次序、位置上有区别。
原子自身处于无规则的运动之中。
原子的运动场所是“虚空”。
“虚空”是无形体的空,相对原子这种实体的存在而言,虚空是“不存在”。
但在德谟克利特看来,“不存在”并非“无”,它同样是实在。
“他们主张存在者并不比不存在者更实在,因为虚空并不比坚实更实在”德谟克利特运用原子和虚空理论描述了宇宙和万物的生成。
他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发生碰撞而形成涡旋运动。
在涡旋中,相似的原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火、土、气、水等复合物。
轻的物体被抛到虚空外层,重的物体留在中心结合形成球状体。
由于涡旋运动,又不断有新的物体附着而使球体扩大,于是地球便逐渐形成。
那些被抛在虚空外层的物体燃烧起来,星辰、太阳、月亮等天体由此生成。
德谟克利特还运用原子论来解释生命现象。
他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当它与肉体原子结合起来便形成生命;当它们分离时人便死亡。
他还认为,甚至连人的感觉也是由原子引起的。
这样,原子被德谟克利特视为一切现象的本质。
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原子自身的活动所产生的涡旋运动是万物生成的原因。
他称这种运动为“必然性。
”他认为这种“必然性”是事物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事物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
(3)或然律和必然律
正确答案:
“或然律”(Probable)和“必然律”(Necessary),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概念。
他认为:
艺术并不是像历史学家那样“叙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叙述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就是《诗学》所说的“按照或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对而言,“已经发生的事情”多半只是“个别的、偶然的”,“或然发生”或“必然发生”的事情,才更具普遍性。
所以亚里士多德相信“诗偏重于叙述一般,历史则偏重于叙述个别”;即使诗人选用历史题材,也会从中挖掘“符合或然律或必然律的事情”──只有这样,才成其为诗人或者“创造者”。
亚里士多德由此从“摹仿”得出了不同于柏拉图的结论:
艺术不仅可以表现真理,而且“诗歌比历史更真实”。
(4)试论述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
正确答案:
狄德罗出生于法国的朗格尔,在主持编纂《百科全书》期间,写了许多杰出的哲学著作,如《哲学思想录》、《怀疑论者的散步》、《论盲人书简》等,宣传了无神论思想,触怒了统治阶级,结果被关了3个月。
出狱后,他决定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
他集中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通过传播知识,向反对宗教和社会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从此,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参加《百科全书》编写了人士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一批唯物主义者,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他们的中心寓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为称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恶都是教育和有害的制度造成的。
他们认为迷信、成见和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主张一切制度和观点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百科全书》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狄德罗还是法国18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修女》、《宿命论者雅克》、《拉摩的侄儿》等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同时,在戏剧艺术、文艺批评和美学思想等许多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绩。
简答题:
(1)简述贺拉斯的“合式”的含义。
正确答案:
贺拉斯的“合式”,主要是指艺术作品的各个部分要同整体构成“恰当”、“得体”的对应关系,以保持内在的秩序(internalorder)和结构的整一。
“合式的原则”与“借鉴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相并列,是贺拉斯所提出的“古典主义三原则”之一。
后世的新古典主义者常常使“合式的原则”成为一种僵死的法则,而研究者认为贺拉斯的“合式”主要是强调艺术创作中的“节制感”(senseofrestraint)。
(2)简述“唯实论”的含义。
正确答案:
又译“实在论”。
这是针对“唯名论”的另一种学说,被认为是来自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实在论。
如果理念或一般概念是实在的、而不只是个别对象的名称,那么概念和逻辑也就不仅仅在于人的主观观念,却具有其自身的实在性;真理的客观性、普遍性由此才能存在。
(3)简述新柏拉图主义。
正确答案:
新柏拉图主义被认为是以古希腊思想来建构宗教哲学的典型。
其主要代表是普罗提诺,他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督教神学观念与东方神秘主义等思想熔为一炉,从而为基督教文论的基本取向和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思考铺平了道路。
可参阅第三章概念解释。
(4)简述黑格尔对理想性格的论述。
正确答案:
要点:
1)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整体性;?
2)人物性格的特殊性、明确性;3)人物性格的坚定性。
(5)“抒情短歌歌唱永恒,史诗传诵历史,戏剧描绘人生。
第一种诗的特征是纯朴,第二种是单纯,第三种是真实。
”指出引文的作者、出处(著作名称)及其主要意义。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
出自雨果的《〈克伦威尔〉序》。
通过分析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雨果是要论证浪漫主义文学的必然性。
(6)什么是可读性文本与可写性文本?
请简要作答。
正确答案:
罗兰·巴尔特《S/Z》(1970)中的术语,原文为lisible和scriptable。
《S/Z》是对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萨拉西尼》的评注,巴尔特用“可读性文本”和“可写性文本”区分传统小说与20世纪的文学作品,认为前者的意义是封闭的,后者则强迫读者去添加意义。
可读性文本则只是“作品”(products)、而不是“创作”(productions)。
名词解释:
(1)自然法
正确答案:
所谓“自然法”也被启蒙思想家解释为“理性”。
按照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的看法,人类的自然状态、自然处境和自然权利是一种相互关联的逻辑前提;同样基于这种逻辑前提的不同个人,要在群体中与他人相处,便会通过相互制约达成一定的理性约束;这种理性的约束就是人与人的“契约”,就是“自然的律法”,也就是一切传统、道德、社会制度的基础。
(2)诠释
正确答案:
通常指对一定文本的解释和理解活动。
西方的“诠释学”(Hermeneutics)源于基督教的“释经学”(Exegesis),即对《圣经》文本的诠释。
现代诠释学则认为:
“诠释”包括三个基本维度:
解释(interpretation)、理解(understanding)和应用(application)。
(3)能指
正确答案:
Signifer。
索绪尔提出的基本概念,即:
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共同构成。
后逐渐成为文论领域的普遍话题。
“能指”无法被缩减为概念(即“所指”),而“所指”也并不依附于一种特定的“能指”(即一个特定的语音单元)。
一个孤立的“能指”(比如字典中的一个单词),可以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多义性。
反之,一个概念也可以在不同的能指中得到表达,这就是同义词。
其联系往往是随意的,从而意义的变易完全是可能的。
(4)反讽
正确答案:
反讽(Irony/Ironic)被认为是支配着现代理解力的主要方式。
反讽式的陈述或者描绘,总是包含着与直接的感知正好相反的含义。
在西方文论史上,反讽通常被视为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
(5)陌生化
正确答案:
俄国形式主义的概念,亦作singularization。
按照什克洛夫斯基的说法,对象多次被感知之后,便会产生“感知的自动化”(automization),从习以为常。
陌生化就是要摆脱这种“感知的自动化”。
后来布拉格学派进一步引申出相似的概念“凸显”(foregrounding),即通过诗性的语言“使表达最大限度地凸显出来”。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alienationeffect)理论,与此一脉相承。
(6)文本细读
正确答案:
英美新批评的术语。
燕卜荪出版于1930年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
其基本内容就是“对诗歌进行分析性的细读”。
所以布鲁克斯说:
燕卜荪式批评的要义,就在于“批评要在诗作为诗的结构中处理诗的意蕴”;而以往的批评则倾向于“用散文的方式寻找诗的‘善’和‘真’,使诗成为哲学或者科学”。
在布鲁可斯看来,燕卜荪的批评是要告诉人们:
诗歌的隐喻承担着“功能性”、而不是“修饰性”的作用(functionalnotdecorativerole),诗歌的韵律和词句“也都成为诗歌展示意义的积极力量”。
(7)文本的历史性
正确答案:
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textualityofhistory),构成了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基本立场。
其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认为:
“作品的生产和消费,……总是涉及多种利益,……这恰恰因为艺术是社会性的,从而体现着多种意识。
一定的价值和利益是在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斗争中产生的,在面对过去的艺术时,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不可避免地要记住价值和利益的转换。
”这是强调“文本的历史性”。
(8)历时性
正确答案: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与“共时性”相对应。
对语言的历时性研究,是侧重语言的历史发展、积累及其变化。
文论中的“历时性阅读”,主要是强调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历史间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语言 大学 西方 文论 期末考试 高分 题库 全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