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docx
- 文档编号:4511266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53MB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docx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
缅甸地缘区划和中国之对策
摘要
本文力图从历史和地缘政治角度分析缅甸的地缘区划以及分析中国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政策下之战略目标。
1,中南半岛之历史地理背景:
中国观点
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中南半岛乃至整个东南亚南洋地区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古典时代扩张所未能完成的部分。
如果西方殖民时代晚来500年,中国理论上能把领土范围推进到新加坡,并吃下大部分的菲律宾,当然也许会残留部分的爪哇群岛。
以下地图1给出了一个中国帝国时代的藩属等级秩序表。
以东南亚来说,附属区域分为四种类型(非严格学术划分,但在此有严肃理由)
第一类,附庸国(dependentstate),典型代表朝鲜(模范附庸国)和越南(伪模范附庸国)。
特征,该国历史上部分或者大部分曾经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在给中国皇帝的信中衷心称臣,中国皇帝常常遏制不住一种说不清楚的冲动要把它们重新收回来。
朝鲜在唐朝最终走向分离,越南则在唐末宋初完成这一从领土到附庸国的转变。
表现在近代历史上的证据,朝鲜和越南分别被日本和法国接管的时候法律上(以殖民时代国际法观念为准)需要清王朝的一纸条约作为承认,而其他所谓朝贡国地区则没有这样明显的要求。
附带说下,朝鲜和越南模范之真伪表现在:
朝鲜国王里里外外衷心称臣,老老实实用中央帝国年号。
越南国王则除了给中国皇帝写信的时候敷衍下,在自己家里却是自称皇帝,僭用年号的。
第二类,争夺区域,我列出了三块区域,区域1是今天的缅北,大部分划分为缅甸克钦邦,另外一部分是实皆省部分,但是主体都是少数民族区域,并且是山地河谷。
区域2的正式名称是掸邦高原,区域3是老挝北部山地,他们分别从西而南沿着云南省边界一字排开。
我称之为土司部落区。
这个区域,历史上被边界之外的强权反复争夺,偶尔会自行建立本地政权,但是这样的政权一来很少长期维持,二来该地区的独立政权从未对外产生过影响力。
而外界强权也从未,无论从缅甸、泰国、越南还是中国来说,也从未对于这三个区域的控制达到无可争议并持久化过。
第三类,朝贡国(tributarystate),具有中国特色的封建主义古典国际关系的标准数学模型。
其特征表现在,该政权和中国的联系有限,地理隔绝,文化上有显著差异。
但是该国人民“羡慕王化,衷心来附”,天朝上国鉴于其‘忠心可嘉’,特恩准进行贸易以奖励他们的此种友好行为。
第四类,更加边远的地方,随然地图是这么标的,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类似第三类的朝贡关系的区域政权,但是大体上在明代以前,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本地政权,而明代之后,很快就被殖民进入现代。
因此东南亚群岛是本地政治传统高度不发达的地区。
这和中南半岛的千争霸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啰嗦的提到附庸国和朝贡国的中英文区别,是为了方便各位朋友在网上和受过大学教育的韩国人和越南人进行友好辩论。
因为每一个爱国的韩国人和越南人在碰到中国朋友的时候,一定会非常专注于纠正他的中国朋友说他们的国家是dependentstate的错误说法以及背后的傲慢帝国主义历史观,正确做法是应该用tributarystate这样的礼貌不伤害国际友人感情的说法,以充分照顾他们无比脆弱的民族自尊心。
2,中南半岛的地缘争夺的大历史趋势
中南半岛的千年争霸,指的是大致从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的中南半岛政治格局。
中国人学习自己的历史动辄上下五千年,随便提到武王伐纣就是公元前11世纪,因此常常误以为外国历史也是如此。
其实不然,公元1000年左右是一个世界历史的爆发点。
今天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有正式的政权、文字都是从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的。
似乎在那个时代,中国之外的外国土人突然被天顶星人科技点拨了下一下子开化起来。
不幸的是,虽然这依然是中国历史的文化经济的辉煌时代(宋代开端于960年),但是它是中国历史的军事悲剧时代。
继唐代丢掉了云南(时为南诏),从而失去了东南亚争霸的着力点后,又由于唐代中后期藩镇割据,静海军节度使辖区终于在宋代开端正式独立为安南国。
宋代初年重新统一国家的努力终于止步于红河三角洲北部的山谷。
整个宋代,由于丢失了东南亚正北方(云南)和东北(越南),中央帝国是东南亚的区域外玩家。
中国重新介入东南亚的地缘角逐,要再等200年,蒙古帝国征服云南的大理政权(南诏国之后继)才重新进行。
在最近这个千年之前,除掉东北的越南属于中国之外,由今天柬埔寨的前身高棉帝国(早期叫扶南)。
但是在最近的这个千年中,公元1000-2000年,中南半岛的本土玩家变成三位,缅甸,泰国,越南。
而一度辉煌的高棉帝国先是衰落,最终苟延残喘到殖民时代到来。
参见以下图2的公元1000年的中南半岛。
越南刚刚独立(968年),今天的南越被林邑的后继者占城所占据。
越南注定要在后续的700年的扩张中,吃掉这个悲剧国度。
高棉帝国还有机会再回光返照一回,但是大势已去。
泰人的第一个统一的大王朝素可泰王朝还要等200多年才能建立。
缅甸人的第一个统一的蒲甘(Pagan)王朝已经整装待发(1044年)。
地缘政治学说的核心理论是边缘挑战者逐步争夺中心地带。
如果把中南半岛作为独立的政治单元,则恰好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边缘挑战者有资格争夺半岛霸权。
如下图3所示。
其中的三个挑战者在农耕时代,都有稳固的平原稻米产地,缅甸人的伊洛瓦底江平原,泰人的湄南河下游平原,以及越南人的红河三角洲。
作为来自北方的中央帝国的游戏玩家,处于最为不利的位置,因为其出发点是另外一片支持资源有效的高原:
云贵高原。
而争夺的对象,从地形上来看,又依然是高原(掸邦)或者山地(老挝北部)或者河谷(克钦邦),至少也是丘陵地带。
顺便说下,整个中南的有国家组织形态的文明实体比较来说,只有高棉人有2000年历史,其他国家都限于一千年。
越南情况特殊,它被作为中国领土开化了一千年,然后突然独立。
为何中南半岛最先崛起的是高棉帝国(从扶南国算起,到高棉帝国灭亡,柬埔寨的早期国家文明的历史覆盖公元前1世纪到1431年),并一度统治几乎整个半岛,而不是其他实体?
一种解释还是归咎于稻米生产能力:
今天属于越南南部的最为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及其以北的湄公河下游平原是属于高棉人的。
它构成了最早的高产农业基地。
以上被争夺的区域大体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一个缅北区域,争夺者其实只有两个,来自该区域东部的云南方向的权力中心(含糊的用这个说法,以涵盖早期的南诏、大理等本地政权、后期的中央帝国),另一个是正南方的缅甸本部(含糊的说法,以涵盖历代缅人王朝、后期的英国人和现代缅甸军政府)政权。
而中心地带,从西双版纳、掸邦高原到老挝北部山地则面临四个方面的激烈争夺。
从民族文化、语言角度的侧面我们再来看中南半岛分割的合理性。
如下图4是近代以来泰国被两侧地缘挑战者的殖民继任者分别侵蚀的地图(这也是说明泰国是地缘受害者的证据)。
中南半岛就语言来说从东至西分为三大块,缅甸本部(缅甸语)+缅北(景颇语)是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语言(汉藏语系的另外一个语族是汉语族,并且该语族只有一个语言,汉语),中部是统称为侗台语系的语言,包括泰、傣、掸以及老挝各语言方言,越南和柬埔寨属于一个争议的语系(争议来自越南语本身,由于汉化太久,越南语很像高棉语语法+汉语词汇的洋泾浜语言)。
由于来自西边英国人的侵蚀,属于泰民族的掸邦划给完全缅甸(当然西部掸邦和缅人王朝联系密切),由于法国人的侵蚀,老挝被划走最终成为独立国家。
而中国也在近现代被迫接受了不利于自己的中缅国界。
前面的地图声称中国和泰国是地缘受害者,即来源于此。
缅甸,越南(老挝当前的操纵者)从这个角度来说,则是地缘划分的既得利益者。
问题是,中国+泰国是目前的强势方,而缅甸+越南是弱势方。
这导致了两个直接后果。
第一,中国和泰国形成为地缘争夺方面的天然盟国;第二,弱势方占据它们无力维持的被争夺区域,使得该区域处于持续的动荡中。
如前所说,三个区域中,老挝,由于有着缓冲国的外衣,在三个争夺者中间保持了某种可以接受的平衡,它是目前为止最为平稳的区域;掸邦,划给缅甸,金三角区域即在其中,受到中、缅、泰三方的地缘压力毋庸置疑,而缅甸本部政权无力维持;缅北,划给缅甸,(受中方的潜在地缘政治压力),以及民族政治宗教分裂,同样持续动荡(景颇-克钦人信仰和缅人、泰人的佛教不同的基督教)。
以上从半岛地缘大格局解释了为什么中南半岛诸国只有缅甸内部具有剧烈的民族和分裂型冲突。
其根本原因总结为:
缅甸本部政权无力应对地缘政治压力,接受了它不能承担的地缘斗争遗产。
4,从缅甸历史疆域角度看国力之极限
“国力的极限”,是张文木教授很喜爱的一个术语。
他从未对这个短语给出过定义,但是反复的提到。
以我粗见,他指的是历史上反复争夺而最终失去的地区。
我们从缅甸的千年历史考察区域之得失,并管窥缅人政权的文化性格。
以下会频繁提及缅人政权这个词,其意义是因为缅甸指今天国际法上定义的疆界的国家,该国家的主体民族缅族人仅占人口的68%,并且从未有过直接统治过缅甸本部之外的缅甸其他民族区域的记录。
缅人政权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王朝:
蒲甘Pagan王朝(1044-1287),对应中国宋代;
东吁Toungoo或东固王朝(1510-1752),对应中国明代中期-清朝中期;
贡榜Konbaung(雍籍牙)王朝(1752-1885),对应中期清朝和晚清前期。
1287-1510年,缅甸本部经历了一个大分离时期,我谨慎地非正式称其为缅甸的南北朝时代,其时,北部是阿瓦王国,南部是勃固王国以及掸邦诸王国。
从蒲甘时代开始比较以上提到的争夺区域的地图划分:
蒲甘王那罗波蒂悉都(Narapatisithu,1173-1210年在位)地图如图5。
其中的黄色越深,越代表核心区域。
蒲甘进行了持续扩张,但是扩张的极限停止于缅北山区以及掸邦高原中西部,仅对掸邦高原西部也就是萨尔温江以西地区进行渗透。
缅甸南北朝时代(1450年),见下图6,缅北控制了小半,但是掸邦依然在外。
东吁王国1510年形成后,即急速扩张,如图7显示了1572年的形势。
如图8为1580年的帝国极盛时代。
1581年,强悍的第二任国王莽应龙去世,但帝国继续不顾国力扩张,于是逐渐解体,很快失去了全部的扩张领土。
1612年,东吁王国在几乎瓦解后半血复活。
1650年,连带死敌泰人的大城国也已死而复生。
如图8。
这一年,清军刚刚在北京城站稳脚跟。
形式上,1650年的缅人政权大体控制了今天缅甸国界的全部范围。
除了阿拉干,即今天的若开邦(那个大家说有罗兴亚人的地方)。
简单总结下,东吁帝国是缅人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缅北和掸邦都置于该政权的控制之下。
持续扩张下的东吁王国毁于孟族人在南方的大叛乱。
1756年雍籍牙再次统一缅甸本部,开创了贡榜王朝,也称雍籍牙王朝。
雍籍牙是缅甸历史上第二神武之帝王。
他开创的帝国首次有明确记载翻越了巴特开山,控制了今属印度的阿萨姆和曼尼普尔。
下图10展现了1785-1819帝国盛况。
以下缅文地图11展示了贡榜帝国所能到达的终极状态。
1767年,死去活来,死去又活来的泰国大城王朝终于在缅甸大军的强悍攻击下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泰国不死,因为乾隆来了(参见后文清缅战争段)。
由于越过了地缘政治的天然分界线,贡榜王国把自己的手伸入了不该深入的地方。
英国人来了。
三次英缅战争把缅甸变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1886年。
缅甸的王朝时代彻底结束了。
下图12是英缅战争的分区割让地域图。
该地图来自20世纪早期,因此不是很精确。
但是第一请注意阿萨姆北界也就是藏南南界的画法,它在山麓。
第二,无论是缅北还是掸邦都占据了部分。
至少,这放映了二十世纪初的英国人对于缅人政权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控制范围的认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有一个缅甸朋友,正在刻苦学习中文。
这篇小文足以摧毁我们之间脆弱的友谊。
因为前面说因为缅人插手阿萨姆才让英国人下定决心动手,这句话实在太过分。
因此,我想把这个理由修正下:
征服缅甸的主要动机有两条,第一,从右翼保护英帝国的掌上明珠:
印度,第二,打开通往中央帝国的西南通道。
想象下,如果从伊洛瓦底江入海口的仰光,或者萨尔温江入海口的毛淡棉,往上游不断游泳,就能轻而易举到达中央之国。
从而开辟新的一带一路,如此美好的情景让人神往不已。
(虽然很快,英国人发现和法国人一样犯了错,因为法国人规划的游泳路线是从越南或柬埔寨的湄公河入海口游到中国。
只是让英国人欣慰的是,它们的错误比法国人犯的小。
因为从湄公河入海口游到中国的距离比从萨尔温江入海口游到中国的距离长一倍。
)
5,中国之大西南扩张和三次缅甸战争
如前所说,中央帝国直到定都北京才能继续它的西南扩张(这个扩张如果持续进行,最终将抵达印度洋,因此我称之为印度洋方向扩张)。
先看下唐元两朝间的云南地方政权的领土界线。
如图13,显示1142年的大理国和蒲甘王国之间的分界。
地图显示缅北属于大理,掸邦南部属于大理,而中间有空白区域,显示出一段缓冲区。
另外这个分界和蒲甘王朝分界地图基本一致。
但是在缅北区域南部有少许重合。
地图如果有冲突,来自研究者各自的立场和认知差异。
例如,己方的研究者总是处于‘自豪感’之类的动机把自己的历史地图尽可能放大,特别是在双方的模糊地带尤其如此。
因此,我们这里的比对的地图具有不同语种的不同来源。
其中的差异正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地方。
大理国因为处于左勾拳击败南宋的战略大回旋的位置上挡了路,被蒙古帝国于1253年灭掉。
从此,来自北京的无穷内功就支持着云南出发的中国力量参与到东南亚的争霸战中。
中央帝国对于近千年的中南半岛强权最为有力的干预均是针对缅甸。
对于泰国、柬埔寨没有直接影响(虽然后来间接拯救了泰国),对于越南的干预除了中间明代试图重新消化越南不成功外,所有的干预都不是战略性的。
新中国政府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胞波友谊”来描述中缅关系。
但是,很遗憾,中缅关系的千年历史,当北京政权的疆界或宗主权疆界和缅人政权疆界刚刚接壤的时候,就迅速带来了战争。
中缅的所谓胞波之情,很大程度上是割让我们兄弟民族的一部分土地,划给缅甸联邦共和国人为制造出来的。
因此所谓的胞波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和不幸划分出去的兄弟民族的胞波,而决不是和军事帝国主义者缅人的胞波。
元缅战争:
起源于元朝皇帝企图和蒲甘国王发展个人友谊的努力被无情破坏。
1283年元军大败缅军。
1287年蒲甘王朝在强大外部压力下内乱,缅王被杀。
随着南部阿拉干和孟族分离,蒲甘王国开始解体。
掸邦部落首领及时转向元朝效忠。
1289年,傀儡缅王也宣布称臣。
缅甸进入类似南北朝的分裂时期开始,无论北京政府在缅北还是掸邦高原的管制体现有多么软弱。
但是,形势上,从云贵高原衍生往西往南方向的部落首领大体接受了来自遥远北京(那时还是大都)的宗主权。
大体变化见如下图14。
明代延续了元代的统治。
以下图15是永乐年间(1402-1424)的西南方向形势。
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和泰人来说无比美好的年代。
越南人重新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泰人的死敌,霸权的未来争夺者和过去争夺者,一个被前宗主国吞并,一个陷于内乱。
1381年之后,明帝国接管了云南。
不仅如此,还慷慨的设置了六个外围的宣慰司。
和勃固王国(白古)等同的宣慰司正对着印度洋的三大河入海口。
注意该地图(来自谭氏地图)沿用地名以中国古文献地名为准,和今天的通常译名有点不同。
1583年,缅甸第一强大帝国东吁帝国国王莽应龙(缅人的汉武帝)之子莽应里,决定在具有异国情调的云南完成他的成人仪式,从而引爆了战争。
次年,缅军被击败。
明军收复了下图所示的疆界内的土司区域。
政治嗅觉敏感的当地土司纷纷表示一向拥护大明皇帝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然而,从1585-1606年,缅人逐步蚕食最终军事攻占,最终实现了对于这一边界区域的控制。
阶段性总结下,大致从1000-1600年,在缅人崛起的时代,来自云南方向的力量,无论是本地南诏、大理还是,元、明帝国,都根据不可靠的文献记载控制缅北和掸邦(至少北部)。
因此,16世纪末是中缅地缘冲突的一个关键节点:
中央帝国从云南出发的力量中心转折点式的丢失了被争夺的区域(尽管对于茂密森林覆盖的缅北来说可能只是名义上的)。
它反映了缅人的军事压力不断上升,而中央帝国不断退让(尽管有不得已的原因:
明帝国限于内乱和满清崛起)的现实。
此后,再一个多半世纪后,清帝国企图恢复历史控制边界的努力也未能成功。
1762年,乾隆27年。
冉冉升起的最后一个缅人王朝贡榜王国开始了东进之路。
耿马、孟定土司坚决拒绝了缅方双重纳税的“花马礼”要求。
(不看地图,如果想知道这个孟定耿马在哪,请按照孟定镇以西10公里既为近日冲突之果敢地区来理解其方位。
)请求来自北京的保护。
从而引爆了清缅战争。
主要的战役分为四次。
1769年第四次战役后,清兵止步于缅都阿瓦城(今曼德勒)70公里处,双方均精疲力竭,遂于次年停战议和。
其实缅军主力几乎再次征服泰国,清军的作战事实上拯救了泰国。
双方合约文本遗失,导致双方文献里只是充满有利于己的内容。
但是综合双方内容大体能看出,基本精神是一切恢复为战前对于土司部落区的分割状态。
双方从战略上均一无所得。
由于被迫北还主力抵御清军,缅甸再次失去了泰国(煮熟的鸭子飞了,真的飞了)。
而出于巅峰时期的清帝国失去了将缅甸本部纳入领土范围的军事上的可能(1767年第三次战役前乾隆皇帝已经愉快的在构想征服缅甸后的管理方案以及如何羞辱押送进京的缅王)。
6,现代缅甸国界形成的力量因素
总结下王朝或者帝国时代的中缅冲突的地缘结果。
如前所述,中缅的缓冲区域,按照大范围的地理结构来说,分为两个部分,缅北和掸邦。
但是中缅历史上的军事冲突几乎全部出在两个地理单元的结合部。
参见如下的图16。
图中的红线(姑且称之为彬龙线,Panglong)严格遵循缅甸省界和邦界的分界,除了实皆邦北部的山地,按照掸族和缅族的民族分布做了一个切割。
彬龙线以缅甸本部实体为中心,将缅甸周边分为三块,西侧的山地由两个邦,若开邦和钦邦构成。
东侧由掸邦以及克伦尼-克伦-孟邦走廊构成,最后是北部的克钦邦为主体的缅北。
彬龙线的含义是,如果有一天缅人政权彻底无力维持国家,这条线就是缅人国家的外部国界线。
中缅的历史上的商业贸易渠道和军事冲突区域是图中黄色线围成的区域2。
从元代开始直至二战期间和中国军队有关的作战都集中于这个区域。
而目前,这个区域主要是克钦民族武装的活跃区域。
图中额外用桔黄色的部分标注的中缅国界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大致国界。
大体上是经过军事行动反复“校正”过的界线,而这个黄线之外的国界则不具备这个特性。
其中的黄色箭头标明了历史上缅人政权的主动攻击方向和中国军队的打击方向。
粉色的箭头标明历代中央帝国的军队在缅甸的最常见的进军路线。
需要说明的是彬龙线之外的绝大部分在历史上从未获得过缅人政权的直接统治。
为了说明以上现代版本的地图上作业的合理性,可以参见如下图17所展示的二战之前的英国。
除了孟邦和若开邦之外,英国人的对于缅甸的殖民统治的直接管治和间接管制线和上述的彬龙线一致。
它也是平原缅人和山地少数民族的地理分界线。
符合逻辑的推理如下:
近代英国的管制能力无疑强于古典时期的缅人王朝和清王朝。
而英国人满足于彬龙线之外的缅甸区域的间接管理(大体类似于自治,而英人保留作为仲裁者身份),说明历史上缅人政权和历代中央帝国政权对于这个彬龙线之外的控制能力要更为弱小,对于这个区域各种争夺,更多应该是宗主权的争夺(即对于土司名义管理或者征税的权力),而非直接的领土划分战争。
在王朝时代,中缅的这种力量划分历史进程大致归结为
区域1A和1B:
双方的缓冲区,特别是尹明德线以北的区域1A,基本没有冲突,南部的缅人政权在北部浩瀚森林前止步,而东部来自北京的力量毫无疑问在跨越了地球上地形最为复杂的三江并流区域后,精疲力竭。
高黎贡山既阻止了北京力量的渗透,也打消了缅人政权对于沿着这条路线劫掠的念头。
直到近代,贡榜王朝才发掘了西北部的巴特开山一个最窄的山地缺口,通向阿萨姆。
而二战以前,克钦邦北部的区域也基本免于双方战略性力量的冲突。
近代中英关于区域1A的争夺,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地图游戏作业。
区域2:
几乎历史所有的中缅军事行动都涉及的区域。
地图上标注了缅甸古都曼德勒的位置,缅甸历届王朝,除了东吁,基本都定都于曼德勒(阿瓦)或附近(蒲甘、瑞帽)。
经典的中央帝国大军的进军路线是西击八莫,然后沿着伊洛瓦底江,也就是掸邦高原的西北边缘,南击缅人政权的核心地带。
而缅人的入侵,通常是沿着萨尔温江北端的果敢方向山谷西进。
另外,补充下,中缅石油管道正是通过该区域的中心地带而进入中国境内。
区域3A和3B:
这是排除作为冲突区域2的掸邦高原地区。
它需要额外根据萨尔温江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萨尔温江河谷的西部,基本上是缅人政权历史的一部分。
但是东部大体属于缅人政权国力之外的区域,只是在缅人王朝崛起的时候出于南击泰人王朝的需要(走泰北清迈一线)才会偶尔涉及。
而现代缅甸最终获得现在以金三角闻名的区域3B只是因为英国人的力量延伸,和法国人联合起来瓜分了中国和泰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从而把中国和泰国从领土上隔绝开来。
现代缅甸的民族分布如图18。
它继续验证缅甸民族分布和地理上的平原和高地的划分一致。
对于现代缅甸来说,缅族是地理上的平原民族,而所有其他少数民族都是高山高原民族。
7,印度洋出海口设计
好,我们如果设想将缅甸分割为两块,其中一块留给中国作为出海口。
我们应该怎么划分?
噢,抱歉说错了。
其实我想问的问题是:
如果邪恶的帝国主义入侵者再次沿着我们的友好邻邦缅甸联邦共和国入侵我国,我国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如果想预测未来,那就要继续回顾历史,如图19是1942年日军侵入缅甸的进军路线。
以下路线的显著特征是沿着三条缅甸河流,自西向东,伊洛瓦底江、锡当河以及萨尔温江,自南向北进行。
该进军路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怒江-萨尔温江以东是盟军的安全区。
事实上,日军在二战期间,止步于怒江以东。
请注意一个关键事实,二战中,日军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
理论上日军可以从已经占据的基地的任意方向攻占云南,切断中国的西南通道。
如图中的箭头方向。
但是这个担忧从未变成事实。
战略性军事行动集中了人类智能行为的最高形式,其轨迹通常是最优化的数学模型的结果。
因此如果我们如果逆向考虑印度洋的安全通道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于怒江-萨尔温江流域的在缅甸东部的核心战略地位。
首先我们比较两种出海口方案,如图20:
解释一下为什么事实上西线方案不可行。
原因是地理因素。
因为缅甸的地理是山脉河流均为南北走向,缅北+西线似乎看起来划一条线,正好借用我们有历史渊源的缅北,但是明显违背了地理实现的可能性,来自东部的交通要道要穿越五条大江(中国境内的三江+克钦北的恩梅开江河迈立开江),而不是三条才能勉强到达胡康河谷,而缅甸西侧更有连绵崎岖的山地等着我们。
因此,如果排除了西线,那么东线是唯一现实的方案。
综合我们得出如下图21的一个科学设计的分界线。
分界线的各段理由如下。
(1) 来自尹明德1942年线的最西段,保留胡康河谷和印度通道,尹明德线以北是历史上缅人政权从未控制的区域。
(2) 来自克钦邦分界线
(3) 来自中缅历史争夺区域的中间段,类似于给云贵高原的西端建立一个必要缓冲区。
事实已经证明,缅甸军人政府无力维持这个区域的稳定。
(4) 萨尔温江流域的在掸邦高原的西段分水岭
(5) 克伦尼-克伦-孟走廊在最南段需要一点额外的扩张缓冲区,因此线段西展至锡当河。
(6) 孟邦南界
这条线(以下称该线为中国战略线)将缅甸按照南北走向的线大体分为两部分。
东部大体占据30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缅族人口少于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缅甸 地缘 区划 中国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