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晋绥边区四届群英会.docx
- 文档编号:4507107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74.62KB
历史上的晋绥边区四届群英会.docx
《历史上的晋绥边区四届群英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上的晋绥边区四届群英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上的晋绥边区四届群英会
历史上的晋绥边区四届群英会
晋绥边区历史上的四次群英会
温亚洲搜集整理
晋绥边区是由山西中西部的晋西北、晋西南和内蒙古、绥远的大青山三个地区组成,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由我党领导创建的主要根据地之一。
晋绥边区建立以来,边区党政军机关在组织领导开展轰轰烈烈抗日武装斗争的同时,为了鼓励广大民众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支援抗日,从1942年1月至1944年12月,曾先后召开过四次大型的群英会,表彰了从工农业生产一线和武装斗争中涌现出的1000余名劳动模范和战斗英雄。
其中第一次、第二次群英会在兴县城内召开;第三次群英会在陕北神府县(其时毗邻晋绥边区的陕北神木、府谷两县合并,归晋绥边区管辖)的盘塘村召开。
这三次会议着重表彰在边区工农业生产和部分行业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妇女纺织英雄。
随着对敌斗争的胜利和边区各项事业发展,1944年12月,晋绥边区在管辖区——陕北神府县的王家庄召开了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型群英会,表彰和奖励了一大批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机关模范工作者,获奖者遍及全区的各行各业。
晋绥边区四次群英会的召开,对激励300万边区民众的生产和抗战热情,巩固和发展对晋绥边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对各抗日根据地及全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一、晋西北1941年劳动英雄检阅及生产建设展览大会
甲等第一牛映星(兴县人),机关部队甲等第一刘仲五。
特等及第一名均由牛荫冠副主任亲自发奖,并一一与之握手。
杨奴作牵了大黄牛拿着奖状和奖旗等,站在台前拍照片时,鼓乐声、掌声响成一片。
刘有多奖得3只绵羊,王建荣奖得2只羊,郝尚英奖得布和纺车,吴仲春奖得皮大衣……。
其他各级劳动英雄奖得有大衣、鞋子、镢头、镰刀、斧头、毛巾、布匹、奖状、奖旗、银灰奖状书等等,这些奖品使观众觉得很羡慕,并且感到劳动英雄的无尚光荣。
晋西北劳动英雄检阅大会召开之前,许多县已先行举行劳动英雄选举会议。
据《抗战日报》报道:
临县县政府于1942年1月7日至1月8日在某村举行劳动英雄选举大会,共选出33名,均由县政府当场发给毛巾、奖状。
1月9日,由县政府派员带领到兴县参加晋西北劳动英雄检阅大会。
兴县亦于1942年1月10日选出劳动英雄12人,参加晋西北劳动英雄检阅大会。
离石县于会前召开劳动英雄奖励大会,到会男女劳动英雄45名,结果评定甲等5人(男3名、女2名),得奖之人由县政府发给各种奖品,并可凭奖状向各合作社九折买货。
二、晋西北第二次劳动英雄检阅大会
晋西北第二次劳动英雄检阅大会1942年12月12至12月16日在兴县城内召开,同时举行生产展览。
这次群英会的名称叫“晋西北第二次劳动英雄检阅大会”,到会工人、农民、妇女、儿童及干部劳动英雄共103人。
开幕这一天,“天气晴朗,城关数百家商号均挂灯结彩、实行大减价,城周四五十里各村群众牵牛赶驴,穿着新衣,纷纷赶赴盛会,兴县城人马缤纷,街道极为拥挤,其盛况为数年来所仅见。
”(引自《抗战日报》1942年12月19日一版)大会交流了生产经验,评选表彰了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英雄。
计有农民特等奖保德县的王思良,甲等奖李有义、刘树禄、王九孩、胡巨才等5名;工人特等奖张秋凤,甲等奖李正明、孙振文、康必芳、齐引多、杜芝保等5名;妇女特等奖兴县宋候女,甲等奖郝尚英、杨元吞、温凤英、白枝凤4名;儿童甲等奖纺一厂刘利生;干部甲等奖兴县游击队高德云。
此外,还评出乙等奖26名,丙等奖20名。
特别是兴县籍劳动英雄宋候女一天最多时能纺半斤线,织3丈3尺布,1942年除种10垧地外,还织布18匹,纺纱15斤。
为奖励本年度劳动英雄,行署特拨5万元购置奖品,款项分配农民占51%,奖品共分四等。
农民特等劳动英雄奖大犍牛一头;甲等奖小猪、大羊;工人、妇女特等、甲等奖分别奖皮大衣、毯子、布匹、纺车等物。
生产展览会上,展出兴县上滩沟28斤重的西瓜,一颗1斤多重的山药蛋,一尺6寸长的谷穗,一苗结3个、每个26斤重的丝瓜;离石四区又白又大、一个3斤半的蔓菁等农产品。
据《抗战日报》报道,1942年,边区农业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不完全统计,边区共增加驴1950头(以11个县计),共增加鸡11.1937万只(以15个县计),共增加羊6.7749万只(以14个县计),共增加猪1.7417万只(以14个县计),共增加牛6946头(以14个县计),共植树(完全成活)35.7072万株(以11个县计),新开水地2.6664万亩(以9个县计),新开荒地22.3546万亩(以14个县计),共收棉花5.7699万斤(以6个县计),新开合作社79家(以18个县计)。
早在大会召开前的1942年3月12日,晋西北行署就通过《抗战日报》颁布了《晋西北1942年劳动英雄条例》,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春耕期间广泛宣传。
此《条例》分农民、工人、妇女、儿童、机关、部队、团体人员等项,其总的目标是要求各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做贡献、当模范活动;其基本要求是,在同等条件下,其主要生产量平均超过当地一般生产15%以上且质量优良,方可作为英雄模范人选。
三、晋绥边区第三次劳动英雄大会
1944年1月7日至1月15日,晋绥边区第三次劳动英雄大会在陕北神府县盘塘村(今为陕西省神木县马镇盘塘村)召开。
这是1943年11月晋西北行署改称晋绥行署后召开第一次劳动英雄表彰大会,亦为边区历史上召开的第三次劳动英雄大会,也称“群英会”。
出席这次劳动英雄大会的有各条战线的英雄130名。
晋绥行署财政处处长白如冰致开幕词,晋绥行署副主任武新宇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边区军政领导吕正操、刘少白等讲了话,劳动英雄进行了经验介绍。
闭幕式上,晋绥分局书记林枫作大会总结,要求全边区军民响应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号召,学习推广劳动英雄张初元(宁武县人)“劳武结合”的经验。
大会评选出农民劳动英雄60名,其中特等英雄为张初元(特等第一)、温象栓(兴县)、刘文锦(临南)、刘补焕、王三法(临县);工人劳动英雄50名,其中特等英雄为张秋凤(特等第一)、刘清荣、薛义奎。
妇女劳动英雄9名,其中特等英雄为张秋林(离石)、刘能林(临南)、白全英(临县)。
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拥军的决议》、《致毛泽东并中共中央的电》、《致留延贺、关、续诸首长电》和《晋绥边区第三次劳动英雄大会宣言》。
大会期间,举行了边区1943年度生产展览,同时号召学习临县刘樟伍一年开荒80亩、王三法组织群众修新田800亩和旧水田2500亩的模范事迹。
兴县籍特等农民劳动英雄温象栓在会上向张初元提出劳动竞赛倡议:
组织变工互助,多打粮食,改造二流子参加生产,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响应。
此前,为了开好这次大会,1943年3月20日,晋西北行署颁布《民国卅二年劳动英雄条件》。
内分农民劳动英雄条件,工人劳动英雄条件,妇女劳动英雄条件。
其中农民劳动英雄条件是:
在同样劳动力条件下,增加农业正产量15%即为合格,增加越多,分数累进增加;同时在发展副业生产或优待抗属推动别人生产方面有显著成绩。
四、晋绥边区第四次群英大会
1944年12月7日至12月31日,晋绥边区第四次群英大会在陕北神府县王家庄村(其时属晋绥边区一专署管辖,今为陕西省神木县沙峁镇王家庄村)召开。
到会来宾共千余人,其中到会群英780名,群英中:
部队战斗英雄220名,民兵英雄142名,农民劳动英雄196名,合作运输英雄24名,公营工厂英雄44名,民营工矿英雄20名;妇女英雄57名,模范学习者12名,模范工作者42名,机关劳动英雄23名。
中共晋绥分局副书记张稼夫到会讲话。
大会总结了1944年的工作,全年边区军民共开春荒75万亩,伏荒15.4万亩,增加粮食11万余大石;全边区391788个劳动力中参加变工的有146550个,占37.4%;由变工互助而改造的二流子6707人。
大会提出,1945年要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把敌人挤出去;要大力发展农业,争取“耕三余一”,开春荒62万亩,种棉25万亩;部队和机关要搞小家务生产,达到47%的自给率;要贯彻执行减租减息政策,贯彻执行劳武结合的方针,加强学习和练兵。
会议还讨论了变工互助、增加生产的问题,交流了开展爆炸运动的经验,研究了军火自造自给和加强民兵联防作战等问题。
大会评选出部队特等英雄邓朝贵(引自《抗战日报》1945年1月9至10日《群英题名录》)等16名,民兵特等英雄段兴玉(交城,特等第一)、郭炳旺(临南)、崔三娃(交城)、韩凤珠(交城)、翟白小(岚县)等14名。
农民特等英雄张初元(特等第一)、温象栓(兴县)、任万生(兴县)、李汝林(临南)、李银儿(岚县)、何德信(交城)等14名,合作运输特等英雄魏建鳌(兴县)等3人,甲等合作运输英雄贾宝执(兴县)等5人,公营工厂特等英雄张秋风等5人,民间工矿特等英雄刘清荣等2人,妇女特等英雄张秋林(离石,特等第一)、杨雨儿(兴县)、刘能林(临南)等7人。
12月15日,晋绥边区战斗、生产、防奸、卫生展览在王家庄村开幕。
在生产展览品中,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年来的农业生产成绩:
开荒98万亩,种棉由1940年的3000亩增至1944年的15万亩,种蓝从河曲推广到兴县,说明边区正走向自给自足的道路;红高粱、狼尾谷、马齿玉米、大山药、绿南瓜等量质俱优的农产品,成为向各处推广种植的农作物;兴县劳动英雄温象栓组织变工生产的连环画,告诉了大家领导生产的宝贵经验。
在纺织展览室,人们看到了从植棉到织成布的整个过程,各种新型纺车和轧花机的创造,几十种毛布、棉布以及各种土法染色的陈列,表明边区在穿衣自给方面正有着飞跃的进步。
为了组织好这次大会,1944年8月,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就颁布了《晋绥边区1944年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条件》。
内分劳动英雄基本条件、农业劳动英雄个别条件、妇女劳动英雄条件、民间工矿业手艺工人劳动英雄条件、运输业劳动英雄条件、合作英雄条件、水手工人劳动英雄条件、合作英雄条件、公营工厂工人劳动英雄条件、机关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条件。
其中农业劳动英雄个别条件又分:
精耕细作、种棉蓝、水利、繁殖家畜家禽、植树造林等劳动英雄条件。
同时还颁布了各类劳动英雄的选举办法。
抗战胜利后,1946年8月28日,由于解放战争的迅速开展,且为了照顾各地不同情况,晋绥边区行署发出《关于各地召开群英大会及生产战斗展览会的指示》。
规定:
不论老区或新区,均应把“劳武结合”作为对英雄模范的最高要求。
10月30日,边区行署又发出《关于各地召开群英大会及展览会的补充指示》。
决定群英会分县举行,边区、分区均不再召开。
规定:
各县群英会出席人数以50至100人为宜,分特、甲、乙、丙四等,于参加人数中选出三分之一为标准,各村参加县级大会三人中,农业劳动英雄占一名,其余二人为纺织、民兵防奸及其他英雄。
与各县群英会同时举行的展览会,提倡宣传当地有发展条件和广大群众所急需推广的东西,如防治虫害、推广植棉、纺织技术等。
虽然晋绥边区群英会只召开过四次,但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这一地区的人民纷纷投身到人民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努力生产,积极支前,无私奉献,奋勇杀敌,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展现了晋绥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无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确保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上 晋绥 边区 群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