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docx
- 文档编号:4478253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55.55KB
届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docx
《届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卷答案详解
【最新】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彻夜/掣肘侥幸/骁勇参与/赠与
B.枯萎/讳忌奇葩/篱笆省察/省亲
C.炽烈/伺候褴褛/缕析落泊/湖泊
D.坍塌/殚力要挟/狭隘显露/露富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着实让全世界感受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同凡响的“太古遗音”古琴独奏,精美绝伦的“山水画卷”展示,行云流水般太极拳表演,还有独树一帜的点火仪式,既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又充满“中国元素”,这一切,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A.不同凡响B.行云流水C.独树一帜D.叹为观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投资高达1.5亿元,由著名演员周润发主演的的电影《孔子》即将在大陆和港台同时上演。
尽管有人称之为“‘战争版’《孔子》”,但单是周润发如何演绎孔子已足够令人期待。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C.上月,滨海市政府发布了严禁无营运牌照摩托车非法搭客和交警上街查缴无牌摩托车的通告,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赞成和支持。
D.国际天文学会日食组主席杰·巴萨乔夫教授经实地考察后正式宣布,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将于10时34分出现在浙江安吉,是这次全球日全食最佳观测点。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于记录文书的竹木绢帛容易腐朽,所以难以像记录卜辞的甲骨那样完好遗存至今。
②在窄条型的竹木片上写字再编连成册,这导致了汉文从上到下竖行排列的书写格式。
③即使在殷商时代,国家的律令法典、往来文书也未见有契刻于甲骨上的。
④ 在一段十分漫长历史时代里,记录汉字主要是用竹木简牍和绢帛。
⑤殷商也用青铜器来记载文字,但竹木简牍由于易造价廉而比绢帛使用得更为广泛。
A.①④②⑤③B.①④⑤②③C.④③①⑤②D.④①③⑤②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共21分)
《范文正公文集》序苏轼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
“童子何用知之?
”轼曰:
“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
“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皆以国士待轼,曰:
“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
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
天下传诵。
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
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
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注】韩、范、富、欧阳:
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皆北宋名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子不识范文正公恨:
遗憾
B.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游:
交往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
报答
D.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弟:
尊敬兄长
6.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士有自京师来者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
B.尽以告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C.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D.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如火之热,如水之湿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敬仰的一组是:
①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
“吾得其为人。
”
③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⑤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
⑥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A.①②⑥B.②⑤⑥C.③④⑤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小时候所听说的《庆历圣德诗》,颂扬了包括范仲淹在内地十一个人,所以苏轼对范仲淹仰慕已久,但一直没能见到他。
B.苏轼认为,自己已认识了韩琦、富弼、欧阳修三人,遗憾还没认识范仲淹,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
C.苏轼举伊尹、太公、淮阴侯、诸葛孔明等人为例,是为了说明范仲淹就像他们一样,早就有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抱负,并且一以贯之,终身不易。
D.这篇序言如叙家常,通过童年的记忆、考中进士后的结交逸事等的叙写,着力歌颂了范仲淹的功德,表达了自己对范仲淹的倾慕之情。
9.
(1))断句(4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2)翻译:
①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
②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三、古代诗歌阅读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
怎。
(1)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一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3分)
答:
(2)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4分)
答:
四、句子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多选则按前三题计分)
(1),。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庄子》)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16分)
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
田松
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科学的”东西,就相当于“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
照此理解,中医要有科学依据,就等于说中医要有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依据。
中医有科学依据吗?
提出这种质问的理由无非是中医的理论与来自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不能对接,比如中医的经络至今找不到解剖学的依据,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至今写不出分子式,中药药理不能用来自西方的药理学予以解释……言下之意就是:
中医没有西医的科学依据!
但是,中医为什么要有西医的科学依据呢?
我们在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
科学依据是不是唯一的依据?
在科学依据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别的“依据”?
比如“经验的依据”或“历史的依据”?
人们的生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的?
实际上,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重要性是很小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需要了解科学;你能否骑好自行车,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学好了牛顿力学;中国工匠李春没有学过科学,也能造出赵州桥。
对于我们的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是技术,而技术并不需要有科学在先,完全可以凭借经验的累积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人体是一个接受刺激反应的生物体,一个正常的人在他的生长过程中,会逐渐获得足够的对外界刺激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
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我们能够一望而知或三思而知,不需要包括科学在内的任何理论的依据就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依据”做出判断,而科学在这些问题上常常是无能为力的。
最直接的判断依据是经验依据,而历史依据则可以看作是长时段的集体的经验依据。
毫无疑问,这个依据是与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
比如刀耕火种,从最直观的想象和缺省配置出发,我们觉得它会破坏环境,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
如此,从长时段来看,刀耕火种的民族所生活过的地方应该留下一片片荒山秃丘才对。
然而实际上,人类学家看到的却是“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
也就是说,“刀耕火种破坏环境”这种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中医也是这样。
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
在理论上,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不容的。
在实践上,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
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在获得了西医的证据之后,中医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获得生存的权利呢?
相反,按照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现代西医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只有一百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现代西医虽然有科学依据,却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
比如四环素,相信上市的时候也经过了临床实验,获得了科学依据,但是十年之后发现,小时候有幸享用这种科学产品的孩子长出了一嘴四环素牙。
还有那个著名的“反应停”,只用了几年功夫,就导致了上万名婴儿畸形。
当然,科学卫士们会说:
“反应停”之所以酿成悲剧,恰恰是因为它上市的时候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如果我们把“充分”理解成足够的时间长度,那么,又有哪一种医术比两千年的中医更加充分呢!
说到这儿,我已经获得了二个诡异的结论:
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如果从狭义的具体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
(选自《社会科学家茶座》2006第1期,有删改)
【注】①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3)美国杰出医学家。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对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更多是由经验积累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技术,并不是科学。
B.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一定都要依靠相关的科学才能从事某项工作或生存发展。
C.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和仅一百年历史的西医,因历史的巨大差距而势成水火。
D.受着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医无需采用目前西方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
E.集体的经验在长期的沿用中所形成的历史依据,就足以证明中医存在的合理性。
F.“反应停”导致上万名婴儿畸形的事实,说明这种西药的历史依据仍然不够充分。
13.作者认为,判断事物是否合理,未必要有“科学依据”。
据此,以下事实运用了“科学依据”的一项是()(3分)
A.李春造出了赵州桥B.西药四环素的发明
C.判断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D.刀耕火种并没有破坏环境
14.文中画线句子“中医也是这样”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
(4分)
答:
15.作者为什么既说“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又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
请作简要说明。
(4分)
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洗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
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
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
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
”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
“静安寺。
”小伙子就说:
“十五块钱。
”他说:
“十块钱。
”小伙子又说:
“十二块钱。
”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
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
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
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
“你家住在静安寺?
”他说:
“是。
”小伙子又问:
“你家有浴缸吗?
”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
便含含糊糊地说:
“恩。
”小伙子接着问:
“你是在哪里上班?
”“机关”。
“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
”小伙子再问,他说:
“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
“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
他很渴,可是心想:
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
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
“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
”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
“看情况而定。
”那人接着问:
“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
”他不得已的说:
“很小。
”“怎样小?
”“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
”“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
”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
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
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
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
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
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
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
”小伙子告诉他。
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
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
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
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
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
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
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
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
为了鼓舞那人,他说:
“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
”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
“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
”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
“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
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
”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
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
小伙子很好奇的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
“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
”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
“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16.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17.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请概括说明。
(5分)
答:
18.“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5分)
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
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
黄尊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至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
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概念,“随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
该书以“史家记述,务从实录”为主导思想,力求客观的向中国人民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
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
书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
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它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尊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
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
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
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
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
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
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
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中日双方进行具体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
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己。
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
“日本国政府接受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
”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
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平,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田珍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入”,“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的挫败了珍田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现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
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
又因为在弱肉强势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
他阐述说:
“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心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
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
”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
一定要掌握好谈判的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
黄遵宪继续阐述说:
“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
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诘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
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
”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9.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20.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请简要论述。
(5分)
答:
21.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
六、语言表达
22.根据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xxx的大会上致辞说:
“x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x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试指出3点不得体的地方并改正。
答:
错误:
,改正:
;
错误:
,改正:
;
错误:
,改正:
。
23.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公布,调整方案中重要一条是:
五一假期减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各放假1天。
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并在11月9日~15日期间征求民意。
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请阅读分析后回答问题。
根据上表的调查结果,你得出什么结论,请分条列出:
七、话题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非诚勿扰》中的女嘉宾马诺说: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
”她的这个说法,引起了现场有关人士以及网友的激烈争议。
有人支持,认为追求金钱、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她说出了一些人不敢说的话;有人反对,认为她把金钱、把优越的物质生活摆在第一位,这突破了传统道德的底线。
请你以“比金钱更重要的”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1.D
【解析】坍塌/殚力:
tān/dān;要挟/狭隘:
xié/xiá;显露/露富:
lù/lòu(A.彻夜/掣肘:
都读chè;B.省察/省亲:
都读xǐng;C.褴褛/缕析:
都读lǚ)
备考提示:
《考试说明》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主要是识记多音字和难读字,多音字,顾名思义,就是一字多音。
在汉语中,一字多音现象主要是因一字多用而产生的变调或异音现象,如“与”,用作介词时,读“yǔ”;用作动词时,读“yù”。
一字读什么音,关键要根据其被多用而产生的词境加以识别。
从考题来看,应加强识记多音字,可依据其词境理解识忆。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
①先把握整体意义。
②推测个别位置的字该是什么意义。
③看现有的字意义是不是符合。
④如不符合,联想同音字、形似字。
2.C
【解析】适用对象和使用范围不当。
“独树一帜”指风格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多用于文学艺术的风格流派创立。
3.A
【解析】
B项“推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搭配不当;C项“严禁无营运牌照摩托车非法搭客和交警上街查缴无牌摩托车”表意不明,“赞成和支持”也属重复赘余。
D项句式杂糅,“日全食将于10时34分出现在浙江安吉,是这次全球日全食最佳观测点”杂糅,“全球日全食”也宜调整为“日全食全球”。
4.C
【解析】④总提句,提出观点;③①阐述理据;⑤②进一层阐述原因和结果。
5.C
6.C
7.D
8.B
9.
(1)断句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错三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2)①这一年(我)考中进士,才被欧阳公赏识(了解),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
(“是”被动句式“见……于”、“知”、“因”各1分。
)
②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
(“待”“显”“传”各1分)
【解析】
5.(酬:
实现。
)
6.(A、定语后置的标志;引出原因。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
C、都表转折。
D、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的)
7.(①不能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⑤⑥句间接表现苏轼对范仲淹景仰。
)
8.(“自己答应为其作序,是为了实现结识范仲淹的愿望”的说法有违文意。
)
9.略
【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
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
“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惠来县 第一 中学 第二次 阶段 考试 语文 答案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