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读书笔记高中.docx
- 文档编号:4470960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6.69KB
历史读书笔记高中.docx
《历史读书笔记高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读书笔记高中.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读书笔记高中
历史读书笔记高中
历史读书笔记高中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来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印象,体会到作者负笈海外转换视角、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良苦用心。
鉴于读得有些散漫,而中国历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长,其间奥妙玄机,非著说之人一册黄卷可以蔽之,亦非捧册之人一时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识之,进而揣测作者或是没有言尽,宽宥鄙人亦是体尝有限。
故此,作者以宏观综合论之,鄙人从小我主观臆想,读史于此册,品读在其外,随着零星感悟,简要、散漫作一读书笔记。
一、本书架构及史学观点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旨在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
由于负笈海外,授课对象是非本族的异国子民,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与西欧史及美国史有了幅度与层次上比较的基础上再加以研究。
对既成事实、不可逆转的史实,更多专注于考虑其积极意义及前后连贯的出处,而不以个人之恩怨爱憎当作历史转折点。
不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而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促成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鄙人在阅读“安禄山的反叛”、“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
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中有所提及、野史小说中早有影射,不敢确说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确是鄙人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读史,改作因循本书倡导的“大历史”似的叙述、点评去理解一段历史,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国家演进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当时、广泛影响于后世的。
自序篇中,作者还曾自问对美国学子讲解中国历史的意义,史实讲解,“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
作一中外比较,“尚有何实用之处”?
于是阅读过程中,鄙人亦自追问,现阶段捧册读史的目的意义何在,究竟如何读史方能进益的问题也萦绕不去~
二、读史,开眼与壮怀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一行串讲,特点是宏观看去,择要点说。
随书穿越,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的转换都在须臾之间,几百年换作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人流群众幻作嬉笑怒骂的脸谱闪过,有秉承的共通之处,也有相异相左的发展。
读史读得人百感交集,时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时而怅然若失默默无语。
一些大事件,揽得天时地利人和,机缘巧合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艰险危难,乱世逐鹿问鼎,盛世大笔擘划,有的光耀
伫立、有的黯然离去,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造物;一些奇物件,大到奇绝的建筑构造小到精细的生活琐碎,教人赞叹劳动者的聪慧与神工;一些对立融通的思想,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佛说禅学、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来……当即豁然开朗有所顿悟,一来知识积淀当是慢慢打开了眼界和胸怀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汇智慧,拓展思想。
再者,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若读史读得清醒,是否亦可提点当下呢?
或有补足和进益之功。
三、游历,丰富且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
比如文中读到“从画像砖看汉代社会”、“西湖与南宋”、“蒙古人的插曲”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辨识,甚至生出更多遥想和猜度……因此,窃以为读史学史可分四个阶段:
初为史实识志阶段,其后博览深入阶段,再者游历丰富阶段,最后致用开创阶段。
四、读史、观史、研史
很久没有耐下性子阅读以史实为依据,并加以专业评判的历史读物了,相较一些历史小说、野史传奇,本书读起来有些艰涩,翻翻停停好多回。
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关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观点或综合考量评价虽然让人新奇,作为读者的体悟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这或许跟标新立异野史印象已先入为主有关,也间或鄙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综合视野狭窄的因素。
如此,倒也促成另一番感悟。
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等,是可以常读常新的。
于是乎,读史,知识是奠基,尊重客观是基础。
观史者,可随个人喜好憎恶品读一段历史,逐渐深入一段体悟,在苍茫天地间、滚滚史轮下寻找共鸣与抚慰。
而研史者,礼学心诚,治学严谨,理当作客观解读、综合评判、正确指引,有根有据,有礼有节,有的放矢。
五、学史致用于无形
过去的历史虽不可能重新来过,却可以通过尚存的元素、历代史家的评说解读、滚滚后浪推前浪的深深积淀,启发后世之人。
今人置身于自然天地之间、历史长河之流,辨识,理解,思考,终可体味渺小与伟大、积极与消极、扎根与流浪、坚持与放弃的奥妙,蕴藏在“殊途同归”与“过程无可比拟”两种价值理念背后的追求差别。
尔后懂得漫漫长路上下求索间,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用今天去绘就明天的光彩~
内容简介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
作者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
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
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不以道德论史,不以考据为文,纵横捭阖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尢见黄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
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
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
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
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
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
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
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作者简介
黄仁宇,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最早阅读黄仁宇的书,是曾多次名列畅销书榜前列的《万历十五年》,读罢此书,有一种耳目一新、欲罢不能的感觉。
黄仁宇的论述多有大的历史架构,不拘泥于现代论文的写作格式,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历史似小说般的呈现,能吸引
广大的阅读群。
他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
正如黄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所言:
“我已经迭次在各处发表,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
这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会的道德要靠社会的结构而决定其内涵……”此次适逢区机关举办“第三届读书活动”,本人仔细阅读了推荐书目中的《中国大历史》一书,感触良多,现将点滴体会写出来,以求教方家。
一、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三万余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
作者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
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
这种历史著述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令人耳目一新。
二、在这本书里,作者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中国历史,得到贯穿全书乃至其史观的“数目字管理”这个核心概念。
他以一种现代商业社会应有的机制解说中国历史的瓶颈和极限的确非常有启发,国土面积、人口增长、中央集权等客观因素与统治技术上的相对落后是中国政策目标不能很好实现的关键所在。
当然,古代管理水平非常落后、科技水平也很落后、数学也没有产生,有的也只是一些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些统统都是东西文明的显著区别。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以崭新的视野指出了传统中国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的根结所在。
黄先生一再强调中国传统社会不能用数字来管理,指的是旧中国一直缺乏量化管理的思维。
道德判断代替价值判断现象越盛,则实际的技术手段就越受局限。
就现今时代潮流发展而言,如果不能摆脱“齐家治国”这类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不能让社会的各类组织延续几千年来对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蔑视态度的根本转变,“富强、民主、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前景是堪虞的。
三、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危机。
由周公开始,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总是力图通过人为的尽善尽美的组织方案来治理这个老大帝国,但庞大又不按专业技能分科的官僚组织,仅靠教化和纪律来控制,是注定不可能适应新时代的。
黄仁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假设多于实践”,“以满足民间最低的期望为目的”,“乃是组织简单、效能低下的政体,既缺弹性,也欠实力”。
中国的行政何以不能像西方那样理性化?
他以“潜水艇三明治”形容传统中国—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广大农民,将一个个朝代的盛衰,绕开道德评价的怪圈,而转作对一个组织结构的效率和能力的考察,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为解读中国历史提供了相当精彩的角度。
《中国大历史》
我固然喜欢历史,可却是个门外汉。
有的时候会奇思妙想,万一某个老外问我:
“你了解你们国家的发展史么?
”完了,我当时肯定蒙了,就像别人问你:
“你的名字叫什么"而你不会回答一样的窘迫。
所以我一直都想借用大历史的要领,省却细节,对历史粗浅品评一番。
实在我的省却是一种偷懒,但毕竟不是做学问,嘿嘿,对细节就不需太过熟识控制,对史料也无需挑转撰辨别,精读正确。
在名为《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的中文版自叙中,作者已经坦言,关于这“大历史”的思路,起源于给外国学生讲授中国历史的实际需要。
大凡学习历史,除非深入的研究,只需求了解个大概、懂个基本的发展脉络,而不可能具体到历史中的每一个细节。
学习历史如此,学习外国历史更是如此。
为了这教学的需要,作者乃开始将这中国几千年历史予以压缩。
而到后来,这“大历史”的综合研究方法更成为作者的一种研究进路。
于是,就有了这23万字的《中国大历史》。
正如书名所言“micro-history”,更多的是从宏观视野去看待历史,不拘泥细枝末节,而实纵横交叉,记录朝代的更替演变,也放到世界历史中去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可看出中国历史的兴衰荣辱。
一次偶然看到室友枕头旁有本书,看完作者的自叙后,我更加喜欢读,因为我一直寻求的一本宏观讲中国历史的书,从宏观出发,架构是全局性的,这更是我喜欢的,真是喜上眉梢。
就这样悄悄的被我带回老家,经过两周的时间阅读完。
全文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以文化、地域、体制为主线分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
在中国的土地上,自耕农的农业模式,在抵抗自然风暴、外敌入侵等外界因素上,迫切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那么大的统一的国家似乎就成了历史发展必须的诉求。
然而最终是什么让华夏儿女走到一起,团结起来呢?
是文化还是体制?
分散、独立的小耕农,以家庭为单位,让人们安定下来,减少流动,使统治变得容易起来。
中央集权的体制也就孕育而生,稳定农民,并向他们收税。
这些税收养活了整个官僚阶级,并且促进了当时的科技进步。
儒家文化和佛教的引入,规范了道德观念,教化了大众,进一步健全了和弥补了体制上的不足。
使得这一体制,得以辉煌数千年。
就算强势如侵的外族,也无法摆脱这一体制。
整个古代史,就是一个农业文明的演变,有自己的体制和体系,但最终是无法适应社会文明的发展。
当前的中国,仍旧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国家。
怎样走下去,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
黄仁宇先生新颖和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有帮助和借鉴的,是本不可多得的历史书籍。
历史读书笔记高中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
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
若不能,为什么呢?
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
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
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
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
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
”“我们是落伍了!
”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
”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
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
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
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
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
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
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
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
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
似乎也没错。
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
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
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
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
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
可叹!
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
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
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
抚夷作甚?
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
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
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
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
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
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
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
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
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
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
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
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家。
曾国藩读书,却不读死书,他跳出了困住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泥沼。
他明白,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之下,谁能更好地利用、挖掘出别人所没有利用到的潜力,势必能高人一头。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孔孟之道、家族观念、以身作则,全成了他的湘军的兵刃。
其实洪、曾二人是相当相似的,他们都懂得建军之本为人心,也懂得如何利用人心。
然而曾国藩始终高洪秀全一筹,他在精神层面给与众将士感召之余,更从客观实际出发,务虚不忘务实,才是其制胜的关键。
救中国于内忧之中后,他亦欲救华夏于外患之外。
利用平内乱所取得的资本,他开始了其革新与守旧并举的尝试。
但他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恪守儒道,因而无法开拓,能胜洪之天平天国,却未必能胜西方之坚船利炮。
那么革新与守旧矛盾乎?
看似是不矛盾的,但是想做好却是相当不容易的。
依我看来,矫枉必先过正。
决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改良,新理念的诞生必然要伴随着旧观点的破除,至于恢复传统之良性则需留待之后进行,否则结果只有四个字:
积弊难除。
之后的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变革,恭亲王、文祥、左宗棠、胡林翼这些名字推动了又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最终的风暴中心,无疑落在了李鸿章的肩膀之上。
这次变革与以往之最大不同即是终于认清了一点:
强大国力,不但需要改革军务器械,也需要依托科学的思维方式。
确定了目标,于是步步向前进,近代化学校、机构纷纷应运而生。
一切似乎就要走向成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一轮的变革,以甲午之战中国完败日本而告终。
这一战成为了又一重大的分水岭,一败涂地之后,清政府难逃被列强瓜分的命运。
那么这一战为什么会败呢?
为什么蒸蒸日上的国家会败得如此惨呢?
蒋先生的观点很明朗:
“政治领袖原想一面避战,一面竭力以图自强。
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方面,虽然改革领袖们最终意识到了改革才是硬道理,但是他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
他们能作为领袖引领改革,因为他们很好地结合了传统与近代,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也为之束缚,虽然比之曾国藩又进一步,但仍然做不到彻底的改革。
而这也正是为何李鸿章如先知般地看清中日时局,却最终难逃甲午完败的原因。
与其把这场失败归结为是天灾人祸的叠加,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
即使没有士大夫的妄动,没有慈禧太后的飞扬跋扈,也未必能扭转这段历史悲剧。
历史的巨轮只是无情地碾过那些先驱,清政府运行的轨迹却只改变了分毫。
之后是被列强瓜分,李鸿章毕竟还只是个人,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终究出现了致命的错误,《中俄密约》铸成了他终身的打错。
但试想,倘若换一个识局势而动的人,结果又会怎样呢?
结局未必真会改变,因为评判标准由后人而定,只以成败论英雄,而失败却早已注定。
随后康有为、西太后、义和团又写下了各自的篇章。
康有为的变法比之前诸人,更进一步。
他抓住了时机,抓住了思想的中心——孔子,抓住了政治的中心——光绪,戊戌变法一时间声势浩大。
遗憾的是维新最终被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瓦解,只留下了谭嗣同的碧血。
有趣的是,顽固派之后也进行了改革,只是这个改革只见倒退不见前进,失败亦在所难免。
终于1911年,孙中山先生屡败屡战,终于打倒了清政府,这也是革命唯一的成绩,之后革命的成果迅速被窃取?
?
蒋先生的著作到此戛然而止,但是我想我的疑惑逐渐有了清晰的答案。
近代化,如何近代化?
做了尝试的人数不胜数,虽均未成功,但毕竟留下了个人的印记。
虽然先行者的探索走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决不能否认先行者做出过的探索,没有探索哪有成功?
每一次探索都有它的重要意义,至少它为下一次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曾国藩做了林则徐想而未做之事,康有为完成了李鸿章愿而不能的梦想,凡此种种,不正印证了这个道理吗?
虽无法螳臂当车,毕竟稍许改变了呼啸的历史巨轮前进的方向。
只要有人在,有爱国之心,方向终究能得以修正。
只要依然有人高喊着,中国不能亡,中国必将继续前进。
合上《中国近代史》,历史巨轮仍在呼啸,中国的今天,明日前进之方向,正由我辈续写。
今天的探索终将换取未来的希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读书笔记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