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
- 文档编号:445692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1.20KB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汇编
小学数学最新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考试必备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2)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
①要求②不要求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5、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3)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6、“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7、《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的动词。
①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8、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3)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
(2)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2)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1、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天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
12、《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B)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B、科学性C普及性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B、自主探索C、合作交流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
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X)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V)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V)
4、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X)
5、《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非凡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V)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V)
7、教师应由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转变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合作者。
(X)
8、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X)
9、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V)
10、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V)
11、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V)
12、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V)
13、《课标》中,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虚拟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X)
14、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X)
1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X)
16、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
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V)
17、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V)
18、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量与计量”的内容并入“统计与概率”或“数与代数”等领域。
(V)
19、课程标准在数学学习内容的结构上,将“应用题”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象和理解数量关系。
(V)
20、经验既是知识构建的基础,知识是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X)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熟悉简单的(几何体)(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
(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
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17、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9、《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20、“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21、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22、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23、“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
2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25、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6、“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9、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简答题
1、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答: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2、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那四部分?
答: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3、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答: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4、“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5、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将学习那些知识?
答:
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刘维亮新浪博客)
一、填空
1、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模仿和()转变为()、()与实践创新;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理——()——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7、改变课程内容难、()、()的现状,建设浅、()、()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 )、( )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9、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11、“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为主题。
12、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和客观世界中的()。
13、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和(),感受()、()、(),建立初步的()。
14、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 ),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 ),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 ),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 )。
15、“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16、数学是人们对(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17、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
1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20.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和(),主动探索知识的 发生与发展
二、多选
1.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2.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3.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4.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学习者B.定向者C.促进者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D.保障措施
9.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家庭资源B.社会资源C.校园资源D.自然资源
10.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
A.向学生回归B.向学校回归C.向教师回归D.向教育实践回归
三、判断
1、新课标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
2.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3、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
()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6.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
7.提倡选择性学习是日本数学课程的一大特色…………()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数学在19世纪已经发展成独立的学科。
…………………()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4.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课堂教学应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8.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10.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2.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3.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记忆)、(训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3.(具体化)。
4.(内容学习)
5“(定义)——定理——(例题)——习题”“(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6.(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窄)、(旧)(浅)、(宽)、(新)
8.(整理)、(描述)
9.(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位置)
10.(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1.(实践活动)(综合应用)
12.(数据)(随机现象)
13.(几何体)(平面图形)(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空间观念)
14(有增有删)(有升有降)(有分有合)(有隐有显).
15. (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16. 客观世界(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17.(基础性)(态度)、(价值观)
18.(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19.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20.( 知识)(生活经验)
二、多选
1.(BCD);;2.(BCD);3.(ABCD);4.(ABC);5.(ABCD);
6.(AC);7.(ABC);8.(ABCD);
9.(ABD);10.(BCD);
三、判断
1.(×)2.(√)3.(×)4.(√)5.(×)
6.(×)7.(√)8.(√)9.(√)10(√)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答:
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
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答:
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
(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
(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5.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6.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答:
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答: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
①以反映未来社会对公民所必需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②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③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
9.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答:
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答: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答:
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
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答: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3.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答:
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教师 考试 新课程 标准 测试 答案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