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docx
- 文档编号:4453500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33.73KB
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docx
《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
设置中药学专业论证报告
一、中药学专业的基本情况
中药学专业(100801)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属于中药学类(1008)中的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位。
其中相近专业有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100802注: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中药制药(100805T注:
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中草药栽培与鉴定(100806T注: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等。
2、我校设置中药学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推进国家和我省中药产业的战略发展
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27号)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
《规划》指出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
保护和发展中药材,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2月26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年~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是新时期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6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突出了大健康的发展理念。
《规划纲要》设立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专门篇章,更明确了中医药的重点任务,同时在全篇多处提及中医药,将其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各方面。
尤其提出在健康产业领域,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从2015-2020年的8万亿元,增加到2030年的16万亿元。
中医药业内专家认为,《规划纲要》为中医药发展带来巨大空间。
《规划纲要》的发布体现了政府对中医药这一具有原创优势科技资源的重视。
”将对传统饮片、经典复方中成药做系统梳理和开发,再此基础上开发新药,同时加强中药质量研究,保证中药质量安全可控。
同时建立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优化人才结构。
安徽省有中药材资源3578种,蕴藏量居华东之首,全国第六;全国列出的34种珍稀名贵中药材中,安徽有16种。
不仅蕴藏量丰富,近年来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
数据见证加速度:
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目前达200万亩,而十年前是90万亩;中药饮片年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中药材年成交额和出口量约占全国的1/4。
安徽省政府2015年12月印发《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推动中药产业升级。
(二)促进“中华药都”特色优势产业调转促集聚发展
亳州是举世闻名的“中华药都”,目前中药材种植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有中药资源171科、410种,经常种植的中药材有230多个品种,《中国药典》中冠以"亳"字的中药就有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4种。
截止到2016年,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1/10左右,中药材种植专业村800多个,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
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亳州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
亳州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中药材年交易额可达220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5。
目前全市现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5000人左右,中药饮片生产熟练工人4000人左右,中药材种植熟练药农10万余人。
近年来,药材已成为亳州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建成“中国药材第一市”。
《安徽省(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明确指出以亳州中药材资源为依托,突出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中药保健养生在内的现代“中华药都”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制造加工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安徽省重点产业和亳州市支柱产业之一。
加强自主创新,实现中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成为全国现代中药生产基地、国内一流中药物流中心和养生保健之都。
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5%,形成3~5家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5~8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10~15家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国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通知》(皖发〔2015〕13号)精神,进一步加快亳州市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切实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把亳州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促进特色优势产业战略升级,亳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亳州市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实施方案》(亳政秘〔2015〕173号)。
该方案发展定位是以中药材市场为依托、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中药工业为引领、科技人才为支撑、项目实施为载体,加大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型升级、集聚产业发展。
实施亳州现代中药产业“369”提升计划,促进传统交易方式现代化交易方式的转变,形成“三大中心”既中药材大宗交易中心、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和中药材等级分类标准示范中心;培育中药商贸流通“六大市场”既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种子种苗市场、保健品市场、植物香料市场、制药机械市场、药包装市场;打造全国中药产业“九大基地”既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进出口基地、中药饮片生产基地、中药提取物生产基地、中成药制造基地、中药保健品生产基地、植物香料生产基地、中药科技研发基地以及中药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三)安徽省和亳州市设置中药学专业的院校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中药学类(1008)专业的院校有近百所,主要以医学类院校为主。
截止2017年5月,安徽省有中药学专业4所本科学校,设置中药学相近的专业有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2所。
设置中药学类特色专业中药制药专业0所,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0所。
表1安徽省中药学类(1008)专业的院校名单
安徽医科大学
100801
中药学
四年
理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100801
中药学
四年
理学
皖南医学院
100801
中药学
四年
理学
安徽科技学院
100801
中药学
四年
理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
100802
中药资源与开发
四年
理学
安徽农业大学
100802
中药资源与开发
四年
理学
安徽省仅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和安徽科技学院等四所高校开设中药学本科专业。
这与我省作为中医药大省和社会对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量是极不相符的。
因此,我校申请设置中药学本科专业,有利于优化安徽省中药学人培养学科专业布局;培养应用型中药学人才,将满足社会、制药企业对中药学人才岗位的需求,符合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亳州市共有4所院校,其中1所本科院校(亳州学院),1所高职院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所中等专科院校(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和亳州幼儿师范学校)。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药学院设有中药制药技术和中药学专业,亳州中药科技学校设有中药专业和中药制药、制剂专业。
亳州市在高职和中专两个层次上同时瞄准亳州市的中药特色产业,并且两个学校都将中药专业建设成本校的特色支柱专业。
而我们设置中药学专业则是对亳州市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一个有益必要补充。
鉴于此,亳州学院亟需设置中药学专业。
不仅可以满足我国,尤其是我省的人才需求,同时也填补了皖北地区中药学类(1008)本科专业设置的空白。
(四)满足我校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需要
为适应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我校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经过多次教学工作会议,对学校的定位、发展、规划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明确了办学定位是:
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
立足地方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依托亳州市中药材、白酒、历史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进行学科专业定位是:
以教育学科为办学基础,以工学为重点,以中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旅游管理类专业为特色,构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建立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是:
立足亳州,面向安徽,辐射全国,服务基层。
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是:
把学校建成在皖北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在2016年7月15日亳州学院第一次教学科研工作会议上,学院领导作了《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服务发展》主题讲话,提出了我校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路径与措施。
讲话明确学院未来发展首要问题就是转型发展和特色发展,必须由师范类专业向非师范类专业不断转型和深化,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专业。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根据已有的相关专业基础、不断强化的实验实践硬件条件、完备的高层次师资队伍,同时对地方优势产业进行充分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进行从新定位和调整,拟增设中药学专业。
设立该专业不仅满足我校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需要,也为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3、中药学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从中药学类相关专业就业情况论人才需求
中药学专业属于中药学类,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医学类中的药学类,其中中药学类相关专业共6个专业,是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中药栽培与鉴定、藏药学,蒙药学。
2016年中药学专业在中药学类专业中就业排名第1。
由于本专业涉及医学、中药学、化学和生物学四门学科的内容,学科跨度大,学生不但有医学基础专业知识,还要有能够从事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与加工、中药制剂等中药学专业相关知识,还有具有化学成分分析能力,同时也要具有生物学中的药用植物学专业基础知识,所以该专业就业面较广。
主要的就业岗位是中药材栽培技术员、中药材鉴定师、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经营与管理员、中药师、执业药师、中药调剂员、销售代表、qc、药师、qa、产品经理、职业药师、执业中药师、药剂师等。
中药学就业方向能在药房、各级各类医院药剂科、药厂、药品检验所、医药公司、医药院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医疗卫生系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部门、中医中药科研教学单位、中成药企业、中药进出口公司、中药生产经营部门、中药种植生产加工企业、医院中药房、科研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等与医药相关的单位从事中药鉴定、设计、炮制、制剂、管理、质量控制与评价、合理用药以及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中药学人才。
从中药学类相关专业就业情况分析得出,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在从业领域来看更具有应用型人才特点,所以具有“复合型、应用型”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二)从亳州市中药产业链发展论人才需求
国家、安徽省、亳州市都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支持中药产业的发展,不仅在战略上已经明确布局,而且在亳州市已经形成完备的中药产业链。
如:
药都品牌已经从古代就树立成药都之首,同时又有全国最大的种植规模(110万亩),全国最大中药饮片生产和物流集散地,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有300家左右,同时又有全国的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康美中药城)。
政策、品牌、种植规模、企业数量、物流和市场价格形成中心都已逐渐形成,仅缺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研发平台。
从中药材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亳州经济结构转型是必然趋势,现代化中药产业集群必须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智力支撑。
应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加强技术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具有完备中药材种植基础知识、生产加工操作技能的技术人才,才能有效完成中药材产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工作。
亳州市经济欠发达,这里留住人才已不容易,而吸引人才也就更难,这对本地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极其不利。
因此,亳州地区急需建设中药学专业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当地中药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人才支持,据预测,亳州市中药产业未来10年对中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需求总量将超过3000人。
从目前发展现状而言,各种大中小型、从事现代中药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生产的企业也正在不断增加,对中药学专业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总之,随着国家、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亳州市打造“中国药都”的目标体系之下,申报中药学专业符合我校现阶段的办学实情,可以使学校的专业布局更为合理,提升教育质量,增加学生就业率,符合目前或相当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中药学专业建设可行性
(一)中药学专业设置基础
1.办学历史悠久、培养人才经验丰富、办学定位逐渐清晰
亳州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52年的蒙城师范学校,至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2年独立升格为公办普通专科学校,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到2014年已有11届专科毕业生,为全国15个省市培养合格毕业生9000余名。
2016年5月12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亳州学院,我校办学定位确定为“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并由师范类专业向非师范类专业不断转型和深化。
“十三五”期间,我校坚持“服务地方、支撑产业”的原则,按照“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中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旅游管理类、教育学类等学科专业”规划目标,积极申办酿酒工程、中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药物分析、中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等本科专业;同时根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努力申报服务于安徽省暨亳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新专业。
2.相关专业建设为中药学专业设置奠定基础
我校从2002年升格为大专以后,有开办中药学相关专业高等教育的经历,陆续开设“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生物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等6个高职专业。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在2011年立项为校级重点专业,2013年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立项为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经过多年的办学,专科专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安徽省有一定的影响力。
经教育部批准2017年开设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这些与相关的专业的设置都为中药学专业设置奠定了良好前期基础。
3.与地方多家中药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
学院与北上广、长三角、在亳知名企业共40余家签订合作协议,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36个,校内建设校企共用实验实训中心150余个,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设置生物技术及应用(古井班)、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古井班)、药物分析技术(华佗国药班)、生物制药技术(华佗国药班)、药物制剂技术(华佗国药班),与古井集团、华佗国药集团签订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
设立“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医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所”“中医药文化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设立“复旦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亳州分院”,开展校企、校校、校地合作,推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表2亳州学院与地方中药企业合作一览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合作内容或形式
1
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订单式培养合作,建立“华佗国药中药研究所”,开设“药物分析技术(华佗国药班)”、“药物制剂技术(华佗国药班)”、“生物制药技术(华佗国药班)”
2
广印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实践教育基地
3
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
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建立建立产学研一体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
4
井中集团
产学研合作基地
5
康美中药城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6
安徽皖北药业
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桔梗新品种“金梗一号”,该项目获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扶贫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合作将该品种在内蒙赤峰市牛家营子镇建立标准化高产栽培基地500亩。
7
复旦大学
合作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亳州分院,共同建设校内药用植物种苗实训基地
8
新科药材种苗生产有限公司
共建设校内药材种苗炼苗基地,该基地2015年获批亳州市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9
安徽泓森高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5年与合作成立安徽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该中心主要进行泓森槐1号无性繁殖扦插试验。
10
亳州茂盛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亳州市大洋镇建立亳芍种质资源圃30亩,栽培亳芍5个品种,20个品系。
以亳芍规范化栽培生产为中心,开展亳芍遗传退化生理机制研究,攻关亳芍根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亳芍标准化育苗等课题研究。
11
华云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12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
实践教育基地
13
亳州沪谯饮片厂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14
安徽京皖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15
北京同仁堂亳州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基地
16
亳州九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17
安徽聚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合作共建校内和校外基地,校内建立15亩名贵中药材白及生产示范基地,亳州市十九里150亩白及生产基地,云南建立500亩白及生产基地。
18
济生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19
亳州豪门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基地
20
安徽石田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基地
21
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22
源和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23
东方帝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产学研战略合作基地
24
安徽孟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社会服务基地,派专业教师进行科技人才技术扶持
25
亳州长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产学研合作基地
26
安徽亿仁安有限责任公司
产学研合作基地,合作开展中药化学消毒制品研制与开发
27
亳州盛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28
亳州百草堂饮片有限公司
校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二)拥有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专业完备的师资队伍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设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工技术、制药工程等4个教研室,拥有一支既具有较深厚理论又有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7人,正高级高级工程师1人,副教授6人,副研究员1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5人,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4人。
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14年被立项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其中设置中药学专业共有专任教师共?
名(其中兼职实验员?
名,专职实验员?
名)。
专任教师中正教授?
名,副教授?
名,讲师?
名,助教?
名;学历层次较高,博士9名(在读2名),硕士10名,硕士以上学历为?
%;专任教师年龄梯队合理,主要年龄结构分布在28-50岁之间。
兼职教授?
名副教授?
名主治医师?
名(具体数值待定)
表3中药学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一览表(2010-2011)
学历结构
总人数
博士
硕士
学士或其他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41
7
17.07%
25
60.98%
9
21.95%
职称结构
总人数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41
9
21.95%
13
31.71%
19
46.34%
学缘结构
总人数
本校毕业
外校毕业
毕业院校数目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本科院校
41
0
0.00%
41
100.00%
34
年龄结构
总人数
40岁及以下
41~50岁
50岁以上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41
24
58.54%
10
24.39%
7
17.07%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有专业完备的师资队伍,中药学专业有机地融合了中药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的三个专业领域,师资队伍中有4名教师是从事中药学相关专业,所学专业分别是中药学、制药工程;师资队伍中有8名教师是从事植物学相关专业,所学专业分别是植物学、农学、园艺学、植物环境生态学、植物保护等专业;师资队伍中有9名教师是从事生物相关专业,所学专业分别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另有3名教师从事化学相关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表4.专任教师专业组成及所受课程一览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学历
专业
所授课程和研究方向
1
王文建
教授
本科
1
邵国泉
教授
本科
化学
中药化学
2
向敏
教授
本科
生物技术
中药生物技术
3
杨永建
教授
本科
化学
中药化学
4
魏磊
教授
博士
分子生物学
中药材分子鉴定
5
葛永斌
教授
硕士
生物技术
中药生物技术
6
陈庆华
教授
本科
生物工程
中药生物技术
7
卢宝伟
副教授
博士
植物学(本科农学)
药用植物学与生理学
8
王玉民
副教授
硕士
园艺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9
蒲顺昌
副教授
博士
微生物(本科农学)
土壤肥料学
10
安凤霞
助研
博士
植物学(本科园艺)
育种学和药用植物组培
11
张宇
讲师
博士
植物学
中药资源学
12
杨晓帆
讲师
硕士
化学
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
13
李涛
讲师
博士
制药工程
中药药剂学
14
刘朋明
讲师
博士
生物化学
药用植物生物化学
15
张胜利
讲师
博士
微生物(本科植保)
药用植物保护
16
程孝中
讲师
博士
分子生物学
植株病毒检测
17
丁斌
副教授
本科
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检测
18
燕傲蕾
讲师
硕士
植物环境生态学
药用植物生态学
19
徐娟
讲师
硕士
微生物学
土壤微生物
20
郭慧
讲师
硕士
微生物学
土壤微生物检测
21
朱慧
助教
硕士
制药工程
中药药剂学
22
刘西岭
助教
硕士
植物学
中药资源学
23
马伟
助教
硕士
中药学
中药加工与炮制
24
郭青欣
助教
硕士
中药学
中药加工与炮制
(三)设置中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1.完备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从2009年开始,我校就陆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已经建成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近7000m2,添置仪器近1800万元。
主要的设备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基因扩增仪、测序胶凝胶电泳仪、变性梯度电泳仪、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荧光定量PCR仪、核酸检测仪等。
建成专业实验室20个,分别是药用植物组培室,药用植物学实验室、互动数码显微镜实训室、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中草药鉴定实验室、中药生物技术实验室,病毒检测实验室、细胞培养室、接种实验室、菌种保藏室、药用菌培养实训室、微生物实验室、生化实训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气相液相色谱实验室、中药化学实训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在建中药加工与炮制车间1个。
2015年9月学院投资130万元左右建设药用植物种苗基地,主要由现代化的日光节能温室组成,总面积1056平方米,内部配备由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温室内外气象监测系统,该基地主要划分左右两个功能区,功能区一是药用植物组培炼苗区,功能区二是道地药材种植槽生产区。
每年能满足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药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门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和实训需求。
该基地是亳州市政府与复旦大学合作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亳州分院—其中分中心是药用植物种苗基地,新科药材种苗生产有限公司—药材种苗炼苗基地、安徽泓森高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泓森槐1号试验基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专业 论证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