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复习笔记汇总.docx
- 文档编号:4450771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87.56KB
八年级上复习笔记汇总.docx
《八年级上复习笔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复习笔记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复习笔记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m=m,1m=dm=cm=mm=um=nm。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如图,刻度尺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测量时:
四会
一会选:
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选择。
二会放: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三会读:
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的下一位。
四会记:
测量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
如图所测量的铅笔的长度为。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8.4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4、
(1)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
..
图1图2
(2)如图2物体的长度记为,分度值为。
5、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
(1)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
(2)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3)滚动法:
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4)配合法:
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
图3圆的直径为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如图4,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图3图4
7、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有、、。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1h=min=s;1min=s;30min=h
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的变化.。
2、参照物:
(1)定义:
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人们通常选
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_的。
6、例:
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1)相同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
.
(2)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
(1)定义:
。
(2)公式:
;变形公式有:
路程s=,时间t=
(3)速度的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国际单位:
,交通中的常用单位:
,换算:
1m/s=____km/h
(5)单位换算:
10m/s=_____km/h54km/h=____m/s
3、运动类型: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是.的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速度来表示。
4、平均速度:
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公式:
.注意:
平均速度应指明那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5、运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做出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和s-t图像
7、用速度公式计算,是重点和难点。
灵活应用,用规范格式解题。
第4节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实验器材:
3、实验时用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
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练习:
1、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
A.量程15cm,分度值0.5mm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3m,分度值1mm
2、当你乘坐出租车赶来参加中考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
A、路边的树木B.路旁的楼房C.出租车的座椅D.迎面驶来的小汽车
3、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A与B
B.
A与C
C.
C与D
D.
B与C
4、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上坐在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乙车B.甲车C.房屋D.树木
5、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
6、“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7、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ABCD
8、右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9、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 )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
10、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km/h,合m/s
11、
(1)图1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cm.
(2)如图2所示,铁块长为_____cm。
图1图2
12、在图12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正确吗?
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
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
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第二章声的世界(共4节内容)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
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
(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2)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3)一般情况下,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4)如:
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
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
s=.,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
5、
(1)阅读:
乐音和乐器P36
(2)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
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
第2节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
①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如喇叭、听诊器诊断病人可以减少,是声音传播得更远。
③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
定义:
,它的单位是。
3、声的分类:
(1)人耳可听见的声:
频率范围为的声。
(2)人耳听不见的声:
①超声波:
高于的声。
②次声波:
低于的声。
如:
蝙蝠、海豚发出的声常为;地震、海啸、台风,还有大象发出的声是;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窄)。
4、音乐委员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声音的,夜晚有一个人在操场上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我们能辨别是数学老师的生音还是语文老师的声音是用辨别的。
5、用相同的瓶子,装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对着瓶口吹起,产生振动的是,音调高低为;敲击瓶子产生振动的是,音调高低为。
p37
6、根据声音的波形图比较音调、响度、音色:
(1)比较音调高低,看。
(2)比较响度大小,看。
(3)比较音色,看。
第3节声的利用
1、声作为一种波,利用声既可以传递,还可以传递。
2、利用声来传递的例子很多:
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利用声呐探测海洋的深度和鱼群;医生借助B超获得体内器官的信息。
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确定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3、利用声可以传递。
超生洗碗、超声碎石,都是利用声来传递的例子。
第4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
(1)乐音:
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做。
(2)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的角度看:
凡影响人们的声音为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人们以为单位来计量噪声的强弱。
dB是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眠噪声不应超过分贝。
3、控制噪声的途径:
(1)三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1)防止噪声的
(2)阻断噪声的(3)防止噪声进入。
(1)如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是在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
。
(3)在处减弱,如用手指堵住耳朵。
(你的建议?
)
4、右图是的标志。
练习:
1、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
C.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声音D.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
2、婷婷自制了一个叫做“水瓶琴“的乐器,如图所示,它是通过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而成.让水面高度不同,主耍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传播速度
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6.(2014年临沂市)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
B.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
C.丙图中,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
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8、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____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9.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听到回声,求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多远?
(设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第三章物态变化(共4节)
第1节温度及测量
1、温度:
(1)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0C)的规定:
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为0摄氏度;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2、温度计:
(1)原理: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量程。
②认清温度计的和。
③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④稍等一会儿,待示数后读取,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相平。
⑤读数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3)体温计
①量程:
,分度值:
。
②使用: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有很细的缩口),使用前要甩一甩;且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温度计读数:
如下图中左温度计的示数为℃;右温度计的示数为℃。
下图体温计示数:
℃;
第2节熔化和凝固
1、概念:
固态液态
2、探究实验的7个步奏:
提出问题、、、
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
评估、交流与合作。
(P53)
3、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吸,温度却,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
冰、海波、各种金属。
熔化过程中物质的状态为。
(2)非晶体:
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却不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
蜡、松香、玻璃、沥青。
(3)图像问题:
下图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凝固图像的是 。
属于非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凝固图像的是 。
A B C D
4、应用:
(1)利用熔化可降低周围的温度。
(2)北方的冬天,地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时放热,温度不会太低。
(3)夏天冷却饮料,用冰块比冷水好是因为冰成水时吸收更多的热量。
第3节汽化和液化
1、概念:
液态气态。
2、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比较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内部及表面同时进行
温度条件
一定温度(达到)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温度变化
降低
不变
影响因素
液面上的气压的大小
3、液化:
(1)两种方式:
和。
(2)应用:
①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的“白气”,清晨雾、草或树叶上结有露珠都属于现象。
②气体液化,使其体积,便于储存和运输。
如:
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第4节升华和凝华
1、概念:
固态气态。
2、判断物态变化:
(1)碘变为碘蒸气是,冷却后又变为碘粒是;冰冻的衣服干了是;北方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冬天树枝上出现“雾松”是。
早上打霜是;白炽灯灯丝变细是;舞台上的雾景是利用干冰吸热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成的雾。
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空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遇暖气流成雨水。
(2)雾、露的形成是现象;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而成的;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夏天早晨自来水管外在“冒汗”是;游泳上岸后觉得冷是因为有一层水珠是;烧红的铁放进水里“哧”的一声见一股“白烟”上升,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装冰琪淋的杯底附着一层水珠是现象。
(3)北方的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时热,不致使菜窖温度过低而冻坏菜。
擦酒精觉得凉快是因为;吃冰棒凉快是因为熔化吸热。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放入空气中示数为先后;对着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示数不降低。
6、总结六种物态变化:
(1)吸热的物态变化是、、,吸热温度不变的是、;
(2)放热的物态变化有、、;放热温度不变的是。
练习:
1.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的
C.白炽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这是因为灯丝受热升华的缘故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是蒸发造成的
3、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B.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
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D.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5.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冰会增多,水减少B、冰会减少,水增多
C、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
6、(2014南京)21.(5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l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沦 ②减小实验误差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
月亮(是、不是)光源。
光线: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和,这里运用了方法。
2、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在中传播最快,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m/s。
在水、玻璃中渐(大、小)。
(3)应用:
影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激光准值等,都用光的来解释。
4、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这表明比快。
第2节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
遵循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
、和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两侧: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两侧。
(3)等角:
等于。
(4)可逆性: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2、右图中,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法线是,O点叫做,∠i是,∠γ是。
3、反射类型:
(1):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镜面、水面);它的危害会造成。
(2):
入射光平行时,反射光向着不同方向,这也是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物体的原因。
两类反射都遵循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立的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大小;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即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
成像原理:
根据光的成像。
成像作图法:
可以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要求会画反射光路图)
2、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两只同样大小的蜡烛是研究像、物;尺用来探究像、物。
(2)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大小,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对应像物点连线与镜面,所成的是像。
像物关于对称。
3、应用:
(1)1.6米高的人站在镜前2米处,平面镜中的他的像高米,像离他人有米,他远离镜子时,镜中的像(“变小、不变、变大”)。
(2)潜望镜、牙科医生检查口腔用的反光镜是镜。
(3)作图:
利用像物到镜面的距离垂直且相等来作图。
第4节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标出折射“五要素”折射角r:
是光线与的夹角。
3、折射初步规律:
(1)入射线、折射线分居线两侧。
(2)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但增大的度数不等。
空气那面与法线的夹角些。
(选“大或小”)(3)光线垂直射入界面时,光的传播方向,折射角等于。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的。
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
4、折射现象:
插入水中的筷子向弯折,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玻璃砖后的笔“错位”,这些都是光的现象形成的。
5、看见水里的鱼是鱼的像,是经光的形成的。
看见水里的“月亮”“白云”是(选“实物或虚像”),是经光的形成的。
水中的倒影是,是光的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像,是光的。
6、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第5节光的色散
1、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复习 笔记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