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446713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93KB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docx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
第二 我与父母交朋友教案
(一)本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与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
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和实质。
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对逆反心理的具体分析。
逆反心理造成的实际危害。
与父母沟通的程序。
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
以宽大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不必非争高下输赢不可。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知能力,正确理解家长心情的知人能力。
对代沟产生原因的分析能力。
对逆反心理的辩证分析能力。
认识逆反心理危害的透视能力。
会与父母沟通商量的行为能力。
对多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选择的能力。
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思考和应用能力。
家庭交往中得失利弊的权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对父母亲人的爱。
对自己正确行为的赞赏,对错误行为的后悔和耻辱。
对父母的尊重、对自己人格的维护。
崇尚与父母平等,与父母共同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坚持正确的看法和行为,丢掉不良思想行为的态度。
(二)本安排的依据
学生面临的问题
社会的急剧变化、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诱惑,家长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学生面临的复杂环境、面对的竞争压力,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这不可避免地表现于家庭生活亲子交往之中。
代沟及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
这既有处于青春期学生正常发育所带来的共性问题,也有每
个学生面对的个性问题。
学生在不断扩展的生活中,要学会与人交往,这是他们立足社会的基本功,而与父母的交往是学生练习交往的第一堂。
所以,思想品德针对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求安排这一教育内容。
2标的具体要求
思想品德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善于合理宣泄情绪,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行为后果、对自己负责,分辨是非善恶等内容,尽管不是本着重讲解的重点,但都与本内容有关。
程标准中“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则是本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
标“活动建议”中“`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的内容,是本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三)重点难点
、关于“代沟”是本的难点
“代沟”,指年轻的子女与父母辈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上存在的距离、鸿沟,并由此导致两代人彼此不理解、产生隔阂。
2、关于“逆反心理”是本的又一难点
逆反心理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
3、关于“与父母的交往”既是本的难点有时本的重。
(四)教学方法
本的主要教学方法,是阅读法、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法和集体讨论法,辅之以老师必要的点拨。
后要求主要是践行,即把上所学的内容,运用到与父母交往的实践中。
(五)时安排:
本用两时授完。
第
一
时(总第4时)
(一)情景预设
、导入:
(见教材引言)
有户人家,……我们就能为和睦的家庭增添温暖。
怎样才能走近父母、和父母沟通、超越代沟,为家庭增添温暖呢?
当我们学完第二后就清楚了!
2、板书题:
第二
我与父母交朋友
(二)教学活动过程
板书:
(一)
严也是一种爱
一、成长也会有烦恼
、产生烦恼的原因
活动一:
指名学生朗读教材P19页“我的烦恼”,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了?
(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
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渐渐老了,我们需要加强沟通,互相体谅,才能保持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
①
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我们应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兴趣、爱好,同时,我们也要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
)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
这是一个初中女生的日记,也是她的自我感受。
学生的喜好,与同学交往的兴奋,不注意考虑家长的忧虑和感受,对于服装的偏爱,以及家长对男女生交往的戒备等,都是初中学生普遍遇到的现实中的问题,这些是基于青春期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必然会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从学生角度讲:
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从家长角度讲:
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
孩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罗嗦。
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这说明两代人之间有代沟。
设问:
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隔阂产生代沟哪?
2、产生代沟的原因
相关链接:
“我眼中的爸爸”(详见教材P20页)
想一想:
“我眼中的爸爸”说明了什么?
(学生谈谈看法后教师总结归纳)
(说明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家长的看法是不同的:
在人们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这多少带有规律性。
)
做一做:
比较我们与父母的差异,探讨造成两代人隔阂的原因。
教师小结:
通过填表我们可以发现:
父母
我们
生
理
上
父母是成人,正值中年、壮年
我们正值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体重增加,第二性征明显,但是我们的身体并未发育成熟
心
理
上
父母心理成熟,有主见,老于世故,经受过多种考验
我们有长大的感觉,有独立的愿望,受异性的吸引,思维有时偏执,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阅
历上
父母饱经风霜,经受过多种挫折,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同各种人打过交道
我们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未真正走上大千社会
知
识上
有的父母受过良好教育,有的父母未必受过良好教育,即有的父母比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有的父母还不一定有我们知道得多,他们即使受过良好教育,但由于知识更新快,许多知识已经显得陈旧
我们正接受义务教育,对比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来说,我们是“有学问”的人;可我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我们不如他们;我们与家长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在生活知识方面、实践经验方面,比家长要少得多
思想方法上
父母思想上求稳,容易倾向于保守
我们年轻人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也易于偏激
行为方式上
父母处事冷静,谨慎,恪守准则
我们喜欢冒险,行为变化快,讲效率,不拘传统
社会角色上
父母承担家长、监护人、职业人员等复杂的多种角色色,能把自己融入社会
我们主要是子女、学生、被监护人等角色角色定位模糊,目空一切
产生隔阂、代沟的直接原因:
年龄差异。
代沟的实质:
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种代际差异。
子女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
由此产生的需要及满足需要的方式、理想和追求也就不同。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望子成龙,自古以来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
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大多基于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
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子女的爱。
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二、逆反心理有危害
、逆反心理的表现
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思想观念、教育方法、严格要求产生反感。
活动二: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想一想:
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呢?
具体表现为:
要我这样,我非那样;你说这好,我非说那好;让我信这,我非信那。
这些是青春期学生普遍性的反映。
说一说:
日常生活中,在你身上逆反心理都有哪些表现?
相关链接:
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几种具体情景和心理原因。
──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我们要独立,家长不让我们独立
──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
我们要做主,家长不让我们做主
──个性伸展受到阻碍。
我们要出点儿圈,家长制止我们
──强迫我们接受某种观点。
我们要赶新潮,家长非要我们接受老观念
从学生的角度看,产生逆反心理有其心理原因:
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学生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即自制能力弱;学生的独立意识比小时候明显增强,有了不同于家长的兴趣和追求。
2、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
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要具体分析,逆反未必都错,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代际不同,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大趋势。
具体地来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中的好多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是家长有意无意造成的。
当然,家长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也难免有误区。
这些都是导致学生逆反的因素。
有调查表明,问题多的学生常常与家教误区相关,极端的问题中往往有家长教育不当的责任。
下面列举几种家教误区:
棍棒之下出孝子──粗暴型──粗暴的方法易于引起子女的不满,而且家长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容易让子女消极模仿,助长其暴力倾向。
可怜天下父母心──溺爱型──过分否认子女独立性的行为并不高明,常常丧失孩子自主磨炼的机会,并产生心理依赖性。
当子女不如意时也会逆反。
孩子总是自家好──袒护型──这种不公平对孩子有负面影响,让子女产生唯我独尊的心理,在家里容易表现为不如意时就发脾气。
树长大了自然直──放纵型──这种做法是不懂教育、放弃教育,如果不结合学生的表现及时管教,则会失去教育的良机,放纵的结果是子女放荡不羁,脾气暴躁,顶顶撞撞。
冷热无常──情绪型──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方式。
当家长情绪与子女吻合时还好,不吻合则子女不答应并引起逆反。
滥施奖励──物欲型──在人欲横流、物质诱惑性很大的今天,物欲型家教的负面影响更大。
它有诱导学生不择手段攫取钱财的倾向,当子女的物欲不能得到满足时也会反抗。
众星捧月──至尊型──学生不是完人,过分宠爱易于助长学生的虚荣心。
当子女的虚荣心不能满足时也会反抗。
教师总结:
辩证看待逆反心理,就是要肯定反得对的,否定反得错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就是要作出正确的与父母交往的行为选择。
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学生提升道德、完善自我。
3、逆反心理存在的危害
活动三:
想一想,说一说:
结合自己的经历,讨论逆反心理造成亲子隔阂、导致种种不快等危害。
(如情感伤害、经济损失、阻碍家庭和个人发展等恶果。
)
教师讲述:
学生的逆反心理,有的表现于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有的表现于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有的由对某事的分歧迁怒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离家出走甚至非法越轨、伤害父母。
从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
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板书)。
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怎样克制自己呢?
相关链接:
(见教材P22页)
自制力源于修养的境界,理智,是自制的前提。
只要我们能理智地处理问题,就能减少或消除逆反心理所带来的危害,我们就能为和睦的家庭增添温暖。
(三)堂小结:
我们相信父母是爱我们的,有时他们的做法我们可能难以接受,但他们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
不要与自己的父母产生对立,不要有逆反心理,多与父母勾通、交流,相信父母是天下最爱你的人。
(四)本知识点:
(1)产生代沟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相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
(2)正确理解与父母之间产生的矛盾:
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大多基于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
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我们的爱。
我们应该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
(3)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
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家长的错误伤害父母。
(五)教学后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父母 交朋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