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相对运动包括滑块运动皮带.docx
- 文档编号:4445137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98.68KB
专题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相对运动包括滑块运动皮带.docx
《专题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相对运动包括滑块运动皮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相对运动包括滑块运动皮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相对运动包括滑块运动皮带
专题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相对运动,包括滑块运动、皮带)
【达标指要】
1.能熟练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系统内物体的相对运动问题;
2.熟悉中学物理中的两个基本模型,滑块问题和皮带传送问题.
【名题精析】
例1:
如图3-4-1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止停放着小平板车B,它的质量M=4kg,在B上左端有一个小滑块A,A的质量m=1kg,A和B之间摩擦因数μ=0.2,小车长L=2m.(g=10m/s2)
(1)要将小车B从A的下面拉出,则向左的拉力F须满足什么条件?
(2)如用F1=8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车,则小车在3s内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3)如用F2=12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车,则小车在3s内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4)如用F3=14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车,则小车在3s内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分析与解:
(1)研究A,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分析如图3-4-2所示
则
研究B,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分析如图3-4-3所示
则
要将小车从物体A下拉出,则须满足
所以,
.
(2)如果用F1=8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车,则小车将与物体A相对静止.研究整体,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分析如图3-4-4所示,
则
所以,小车在3s内将与A一起运动
.
(3)如用F2=11N的水平力向左拉小车,则小车与物体A将有相对运动.分别研究小车和物体A,从
(1)中我们可得
,
所以,小车在3s内的位移为
检验:
上面的答案成立的条件是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不能从小车上滑下,在这段时间内,物体A运动的位移是
所以,物体A相对于小车的位移是
,小于小车的长度,所以物体A不滑下,满足条件,答案成立.
(4)同样的分析,我们能得到
,我们能判断出在这种情况下物体A将从小车上滑下,设物体A在小车上滑动的时间为t1.
则
在这2s内,小车的位移
在2s末,小车的速度为
在2s后,小车的受力情况如图3-4-5所示,则
所以,在2s~3s时间内,小车的位移为
小车在3s内的位移
.
例2.如图3-4-6所示,一质量为500kg的木箱放在质量为2000kg平板车的后部,木箱到驾驶室的距离L=1.6m,已知木箱与车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84,平板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是车和木箱总重力的0.20倍,平板车以恒定的速度v0=22.0m/s匀速行驶,突然驾驶员刹车,使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使木箱不撞击驾驶室,试求(g取10m/s2)
(1)从刹车开始到平板车完全停止至少要经过的时间;
(2)驾驶员刹车时的制动力不能超过多大.
分析与解:
初速度相同,木箱能相对于车向前运动,说明车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物体的加速度,所以,小车将先停下.运动过程如图3-4-7所示.
研究木箱,运动过程1~3,受力情况与运动情况分析如图3-4-8所示,则
所以,木箱前进的位移为
汽车前进的距离为(位置1~2)
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位置1~2)
由
加速度为(位置1~2)
研究小车,受力情况如图3-4-9所示,则
上述过程可用速度时间图象表示,如图3-4-10所示.
【思路点拨】
在名题精析例1中,将小车拉出的条件不是拉力等于摩擦力,这个经常有同学做错.一般来说,拉出的条件该是小车速度大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但由于本题中小车与物体A运动的初速度相同,所以,要使小车速度大于物体A的速度也就是要求小车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的加速度,小车有加速度,所以,拉力就不等于摩擦力.在力F满足拉出的情况下,要能拉出,还需要力作用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拉出,力作用的时间短了,也可能拉不出来.所以,已知了力作用的时间,我们还要判断在力作用的时间内,物体是否已滑出,如果在这段时间内滑出的话,则在讨论滑出后小车的运动时,由于小车受到的外力就发生了变化,小车加速度也将发生变化,运动情况与前面的不同了,这个一定要注意.
在名题精析例2中,由于木箱与小车要发生相对滑动,所以,木箱与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运动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在研究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分析清物体的运动情况(且最好作出“图”来帮助分析),其次要明确、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合适的运动过程来研究,在题中,先研究了小车的运动过程1~2,再研究箱子的运动过程1~3,如研究箱子的运动过程1~2,对本题来说,没意思.
【益智演练】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两块长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板,在两木板的左端各放一个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物块,如图3-4-11所示.开始时,各物均静止.今在两物块上各作用一水平恒力F1、F2,当物块与木板分离时,两木板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物块与两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F2,M1>M2,则v1>v2
B.若F1=F2,M1
C.若F1>F2,M1=M2,则v1>v2
D.若F1
2.如图3-4-12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A、B两木块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与B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要保持A和B的相对静止,则施于B的水平拉力的最大值为多少?
若要保持A和B相对静止,施于A的水平拉力的最大值为多少?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3.如图3-4-13所示,质量M=3kg、长L=3m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右端有一质量m=2kg、大小可忽略的物体,对板施加一大小为12N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和板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和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5,求物体运动多长时间恰好滑到板的左端.(取g=10m/s2)
4.如图3-4-14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A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1的水平地面上,一滑块B(大小可不计)从A的左侧以初速度v0向右滑上木板,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已知A的质量为M=2.0kg,B的质量为m=3.0kg,A的长度为l=3.0m,v0=5.0m/s,μ1=0.2,μ2=0.4,试分别求A、B对地的最大位移.(g取10m/s2)
5.如图3-4-15所示,小木块质量m=1kg,长木板质量M=10kg,木板与地面以及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当木板从静止开始受水平向右的恒力F=90N作用时,木块以初速v0=4m/s向左滑上木板的右端,则为使木块不滑离木板,木板长度l至少要多长?
(取g=10m/s2)
6.长L、高h、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木块的速度为v0时,把一原静止的质量为m的光滑小铁块(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木块光滑的上表面前端,如图3-4-16所示.求小铁块着地时,铁块距木块的尾端多远.(取g=10m/s2)
7.如图3-4-17所示,静止的直筒长L=75cm,筒内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筒与球总质量为M=4kg,现对筒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大小为F=21N,使筒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t=0.5s,小球恰好出现在筒口,求小球的质量m.(取g=10m/s2)
8.一平板车,质量M=100千克,停在水平路面上,车身的平板离地面的高度h=1.25米,一质量m=50千克的小物块置于车的平板上,它到车尾端的距离b=1.00米,与车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20,如图3-4-18所示.今对平板车施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车向前行驶,结果物块从车板上滑落.物块刚离开车板的时刻,车向前行驶的距离s0=2.0米.求物块落地时,落地点到车尾的水平距离s.不计路面与平板车间以及轮轴之间的摩擦.取g=10m/s2.
9.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3-4-19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10.10个同样的扁长木块一个紧挨一个地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3-4-20所示,每个木块的质量m=0.40kg,长度L=0.50m.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0,原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左方第一个木块的左端上方放一质量为M=1.0kg的小铅块,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0.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0=4.3m/s,使其在扁长木块上滑行,试确定铅块最后的位置在何处(落在地上还是停在哪块木块上),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设铅块的线度与木块长度L相比可以忽略.
11.如图3-4-21所示,物块从Q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的水平传送带后,落在地面上的P点.若传送带按一定的角速度转动起来,则物块从Q点自由滑下,通过传带后可能()
A.仍然落在P点B.落在P点左方
C.落在P点右方D.可能留在传送带上
12.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如图3-4-22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0m/s2.
(1)从A运动到B的时间以及物体在皮带上留下的滑痕;
(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13.如图3-4-23所示,倾角为30°的传送皮带以恒定的速度2m/s运动,皮带AB长5m,将1kg的物体放在A点,经2.9s到达B点,求皮带和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若增加皮带的速度,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取g=10m/s2)
14.如图3-4-24所示的传送皮带,其水平部分ab=2m,bc=4m,bc与水平面的夹角α=37°,一小物体A与传送皮带的滑动摩擦系数μ=0.25,皮带沿图示方向运动,速率为2m/s.若把物体A轻轻放到a点处,它将被皮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一直没有脱离皮带.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取g=10m/s2)
15.如图3-4-25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θ=37°,并以v=10m/s的速度运行,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放一小物体,若已知传送带与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0.5,传送带A到B端距离s=16m,则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可能是多大?
(g取10m/s2)
16.如图3-4-26所示,传送带以恒速v=3m/s向右移动,AB长3.8m,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放到左端A处,同时用水平恒力F=25N向右拉物体,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5,求:
(取g=10m/s2)
(1)物体从A到B所需的时间;
(2)物体到达B时的速度.
17.如图3-4-27所示,水平传送带AB间距离L=6m,两皮带轮半径均为r=0.1m,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有一小物块以v0=5m/s的初速度水平滑上传送带的A端,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问:
(1)皮带的速度大小多大、方向如何时,物块滑到B端时速度最小?
最小速度多大?
运动时间为多少?
(2)皮带的速度大小多大、方向如何时,物块滑到B端时速度最大?
最大速度多大?
运动时间为多少?
18.如图3-4-28所示,皮带逆时针运行的速度为v1,主动轮与从动轮间的距离为L.现有一个小滑块,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2滑上皮带.求滑块离开皮带时的速度.设滑块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忽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大小)
19.如图3-4-29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2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m,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本题中g=10m/s2.试讨论下列问题.
(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并设水平传送带长度仍为8m,旅行包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恒为10m/s,当皮带轮的角速度ω1值在什么范围内,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始终为
(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
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2=40rad/s,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的角速度ω变化的图像.
【学后反思】
在这一专题中,主要对滑块相对木板(小车)上滑动问题和物体在皮带上被带动问题作了一个系列讨论.第1题到第9题是相对滑动问题,第2题为拉出的条件;第3题在第一题基础上求拉出的时间;第4题运动情况复杂一点,有两个运动过程,达到共速后,两物体间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第5题运动过程再复杂一点,m的运动方向要改变,但m受到摩擦力方向没变,所以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再用到了不滑离的临界条件,滑到末端时共速;第6题要讨论,小铁块在木块上与不在,木块受到摩擦力不同;第7题将运动过程转过90º而变成了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第8题是高考题,在分析清运动过程的情况下,要注意“恒力”这个隐蔽条件,求出恒力,求出小车在2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第9题也是高考题,小圆盘先加速后减速停下,这个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我们已见过,是常见题,只不过在这里加速度不是已知的了,要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出罢了.第11题到最后是皮带传送问题,编排也是逐渐深入的,这里就不说了.这些题目,在练习过程中,只要选几道题练习就可了,排在一起,只是为了使同学们对解决相对运动问题有个总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D2.
;
3.2s4.0.75m,3.25m5.4m6.
(1)若M先停下来,由m与M的距离为M减速运动的距离
;
(2)若m先落地,M尚在运动中,则m与M的距离为M运动t1的时间内的位移
-μg7.0.5kg8.s=1.625m9.
10.停在第10块,距左端0.034m11.AC12.
(1)2.5s,0.5m
(2)2m/s13.μ=
,2s14.2.4s15.2s或4s16.
(1)1.2s,
(2)5m/s17.
(1)当皮带速度向左、速度大小为任意值或皮带速度向右、速度大小小于等于1m/s时,物块到达B端时速度为最小值1m/s,运动时间为2s;
(2)当皮带速度向右、速度大于等于7m/s时,物块到达B端时速度为最大值7m/s,运动时间为1s.
18.当
时,滑块从右边滑出,滑出速度
;当
时,滑块从左边滑出,当
,
当
时,
19.
(1)
;
.
(2)若皮带速度小于2m/s则m速度始终大于皮带速度而受向后的f作减速运动,直到B端速度减为2m/s,此时对应的皮带轮角速度小于ω1=10rad/s,m的平抛距离均为0.6m.若ω2=40rad/s,对应的皮带速度为8m/s,则m减速为8m/s后,与皮带相对静止,最后从B端平抛,水平距离s2=2..4m..
(3)若ω继续增大到50rad/s,对应的皮带速度为10m/s,m在皮带上匀速运动直到从B端平抛,落地点水平距离为30m.然后ω再增大,则m在皮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然后平抛距离与速度成正比.若要使m始终加速,则皮带的速度必须大于
,对应的皮带角速度应大于70rad/s,而落地点水平距离始终为4.2m.由此得出如图3-4-30所示的图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四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相对运动包括滑块运动皮带 专题 牛顿 运动 定律 应用 相对 包括 皮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