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4441107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284.58KB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镇江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液氮C.食醋D.青铜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金刚石—CB.镁离子—Mg+2
C.氧化铝—AlOD.氯酸钾—KCl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作电池电极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4.下列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煤气泄漏,开灯检查B.明矾净水,杀菌消毒
C.植树造林,防沙降尘D.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内容
A
营养物质
糖类、油脂、蛋白质
B
常见氮肥
碳铵、尿素、碳酸钾
C
常见的碱
火碱、氨水、生石灰
D
合成材料
涤纶、塑料、棉纱线
A.AB.BC.CD.D
6.实验室制备氢气并获得ZnSO4•7H2O,下列图示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制备H2
C.收集H2
D.制得ZnSO4•7H2O
7.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50mL量筒量取6.5mL稀硫酸
B.用淀粉溶液区分加碘盐和无碘盐
C.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D.用Cu与AgNO3溶液反应比较两金属活动性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含量:
B.溶液的pH:
C.利用金属的年代:
D.氮元素化合价:
9.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SO2+H2O=H2SO4
B.铁粉溶于稀硫酸:
2Fe+3H2SO4=Fe2(SO4)3+3H2↑
C.镁粉着火不能用CO2灭火的原因:
2Mg+CO2
2MgO+C
D.Na2O2与CO2反应生成纯碱和氧气:
Na2O2+CO2=Na2CO3+O2
10.物质甲、乙均可灭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灭杀过程中有如图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乙的溶液应避光保存
C.转化过程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甲、乙、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降低
11.侯氏制碱法为NaCl+NH3+H2O+CO2=X+NH4C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
B.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
C.X为Na2CO3,可治疗胃酸过多
D.NH4Cl可作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12.利用如图装置研究碱式碳酸铜的性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B.装置②③中出现的现象,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C.取装置①中剩余固体,加入稀硫酸,振荡,溶液变蓝
D.将装置②中固体改为足量碱石灰,仍可证明有H2O和CO2生成
1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H2O2
O2
Fe2O3
B.CuSO4溶液
Cu(OH)2悬浊液
Cu2O
C.Na2SO4溶液
NaCl溶液
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CaCO3
Ca(OH)2
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硬水和软水
鉴别
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CO2中是否混有SO2
检验
通入KMnO4稀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C
Na2CO3中混有NaHCO3
除杂
将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D
CaCl2、NaCl混合溶液
分离
通入CO2过滤、洗涤,再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15.如图为一种烟气脱硫的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烟气脱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aS+SO2+O2
CaSO4+S
C.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
D.理论上每处理64.0gSO2,可回收32.0gS粉,同时排放出44.0gCO2
16.如图为K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49.0%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均无固体析出
C.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
D.若KCl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可采取蒸发浓缩、控制温度T2℃以上降温结晶、过滤等操作提纯
17.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2SO4、Ba(NO3)2、KCl
B.FeCl3、BaCl2、NaOH、KNO3
C.AgNO3、Na2CO3、HCl、HNO3
D.MgSO4、KOH、Ba(OH)2、HNO3
二、多选题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稀硫酸、盐酸中都含有大量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称取5.0g熟石灰,加入95.0mL水充分搅拌,得到5.0%的Ca(OH)2溶液
D.向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则二者恰好完全中和
19.将Ba(OH)2溶液滴入H2SO4、CuSO4的100.0g混合溶液中,测得产生的沉淀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溶液的pH小于Q点
B.N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D.若V1:
V2=1:
3,则m=44.75
20.已知:
Mg(OH)2
MgO+H2O,CaCO3
CaO+CO2↑。
某水垢为Mg(OH)2、CaCO3的混合物,现进行如下实验:
称取25.8g此水垢,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19.6g。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0.0g固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产生了1.8g水
B.剩余固体为MgO和CaO的混合物
C.水垢中Mg(OH)2与CaCO3的质量比为29:
50
D.取两份质量相同的水垢,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一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消耗HCl的质量相等
三、填空题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磷元素______;
(2)最常见的溶剂______;
(3)3个氧原子______;
(4)儿童缺少______元素严重时,会导致侏儒症。
22.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A.氧气B.不锈钢C.活性炭D.聚氯乙烯E.硫酸F.聚乙烯G.熟石灰H.武德合金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制保险丝的是______;
(3)用于冰箱除异味的是______;
(4)铅蓄电池含有的酸是______;
(5)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6)可用于食品包装的是______。
23.某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1)装置X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Y是将______能转为______能(填“电”或“化学”)。
24.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
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______和天然气。
②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
d.生活垃圾集中焚烧
(2)“碳”吸收。
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绿色植物通过______吸收CO2。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碳”捕捉。
利用NaOH捕捉CO2,得到高纯度CO2的流程如图。
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O和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4)“碳”利用。
将CO2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
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可合成C2H6O,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______。
四、流程题
25.以碳酸钡原料(含少量SiO2)制备高纯碳酸钡的流程如图。
(1)试剂X应选用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b.盐酸
(2)操作1、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烧杯、玻璃棒等。
(3)滤液Y中溶质有KOH、K2CO3和______。
(4)酸溶时,试剂X不能过量太多,一是节约试剂X,二是______。
26.如图表示工业生产中吸收SO2和NO2的原理。
(1)脱硫中,溶液的pH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脱硝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实验题
27.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______(填字母)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试管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装置C相对B的优点是______。
(4)已知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CO2的实验。
实验开始时,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图2表示实验过程中装置G和Ⅰ中的溶液pH变化曲线。
①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
②t1时,锥形瓶中石灰石有剩余,无气泡产生。
请判断t2时,锥形瓶中______(填“有”或“无”)盐酸剩余。
③t1后,显示器B中曲线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8.用如图装置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一:
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三颈烧瓶中,关闭K1、打开K2,加入一定量饱和NH4Cl溶液,观察到镁条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试管B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①点燃E处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②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步骤二:
已知:
NH3+H2O=NH3•H2O。
打开K1,通入少量NH3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过滤、洗净、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①某同学猜想此白色固体是Mg(OH)2,理由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______,则该同学猜想不正确。
资料:
此白色固体为碱式氯化镁[Mgx(OH)yClz],其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加热分解生成MgO、H2O和HCl。
步骤三:
取一定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残留2.40g固体,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AgNO3溶液吸收,生成5.74g沉淀。
则白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问题讨论:
若步骤三中生成的气体未被AgNO3溶液完全吸收,则测得的Mgx(OH)yClz中y值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七、推断题
29.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SO4、Cu(NO3)2、KOH、BaCl2、Mg(NO3)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继续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振荡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
(3)取少量滤液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八、综合应用题
30.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铁的冶炼和应用
(1)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①深埋的古墓中有些铁器保存至今是因为______(填字母)。
a.铁不活泼b.密封缺氧c.干燥少水
②胆碱为CuSO4晶体,《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______。
(2)用赤铁矿高炉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生铁炼钢,主要是降低______元素含量,除去生铁中硅、硫和磷等元素。
(3)硫酸亚铁可作为补铁剂,其药片表面包裹着用淀粉制作的糖衣,淀粉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如无此糖衣,FeSO4暴露在空气中转化成Fe(OH)SO4而失效,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用工业烧渣(含有Fe2O3、FeO和SiO2)制备化工原料铁红的实验流程如图2:
(4)酸溶前将烧渣粉碎,目的是______。
写出酸溶时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5)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反应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
(6)过滤2所得固体必须洗涤,判断固体已经洗净的方法是______。
(三)铁触媒的制备
铁触媒是工业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3O4。
用下列装置对铁触媒的制备进行研究。
取48.00g铁红置于装置A中,控制不同的温度对其加热,测得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如表。
表:
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
温度/℃
装置B/g
装置C/g
室温
300.00
400.00
550
300.45
400.55
600
300.90
401.10
650
301.80
402.20
资料:
加热到500℃以上,Fe2O3和CH4开始反应,生成铁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
温度高于700℃,生成Fe。
(7)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需通入CH4,加热前通CH4的目的是______。
(9)加热到650℃时,装置A中剩余固体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则两物质的质量比m(FeO):
m(Fe3O4)=______。
(10)用铁红制取铁触媒,装置A应控制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氮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青铜是铜锡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睛】
2.A
【详解】
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C,故A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
Mg2+,故B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
Al2O3,故C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D、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故D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石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石墨的物理性质,故A选项错误。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选项错误。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是利用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C选项正确。
D、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是利用大理石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煤气泄漏,应关阀开窗,故错误;
B、明矾净水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无法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错误;
C、植树造林会净化空气,防沙降尘,故正确;
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空气的净化,故错误。
故选:
C。
5.A
【详解】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属于营养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铵、尿素均属于氮肥,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火碱、氨水均属于碱,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涤纶、塑料均属于合成材料,棉纱线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6.D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属于固液常温型,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氢气应从短导管通入,将空气从长导管排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ZnSO4•7H2O含有结晶水,蒸发结晶时,失去结晶水,制得ZnSO4,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应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D。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7.D
【详解】
A、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6.5mL稀硫酸,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
B、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加碘盐中不含碘单质,不能用淀粉溶液区分加碘盐和无碘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变质后的NaOH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Cu与AgNO3溶液反应能置换出银,可比较两金属活动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8.B
【详解】
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其次为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小,故选项错误;
B、肥皂水显碱性,pH大于7;食盐水呈中性,pH等于7;柠檬汁显酸性,pH小于7,故选项正确;
C、金属的冶炼历史顺序与金属活动性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冶炼,越早被人类使用,故利用金属的年代应该是Cu、Fe、Al,故选项错误;
D、N2O4中,氮元素显+4价;NH3中,氮元素显﹣3价;N2O中,氮元素显+1价,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睛】
9.C
【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详解】
A、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H2O=H2SO3,故选项错误。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0.B
【详解】
A、转化①的方程式是:
2ClO2+H2O=HClO+HCl+2O2↑,生成物不是一种,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HClO见光易分解生成了HCl和O2,应避光保存,故选项正确;
C、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转化过程中共有ClO2、H2O两种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由化学式的意义可知,甲为ClO2、乙为HClO、丙为HCl,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1.C
【详解】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NaCl可由海水蒸发结晶后精制获得,故选项说法正确;
B、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O2可由海边的贝壳煅烧获得,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氯、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1、5、1、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氮、氢、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1、1、4、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NH4Cl可作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显碱性),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12.D
【分析】
根据碱式碳酸铜分析的产物及产物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详解】
A、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为黑色的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正确;
B、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正确;
C、①中剩余固体为氧化铜,氧化铜溶于硫酸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故选项正确;
D、碱石灰既能吸收水,又能吸收二氧化碳,且吸收过程无明显实验现象,不能证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
D。
【点睛】
13.B
【详解】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选项不能全部实现,故A错误;
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加热时氢氧化铜和葡萄糖反应生成氧化亚铜等物质,该选项能够全部实现,故B正确;
C、硫酸钠不能和盐酸反应,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该选项不能全部实现,故C错误;
D、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该选项不能全部实现,故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
A、取样,分别加适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硫可以使KMnO4稀溶液褪色,通入KMnO4稀溶液中,能使KMnO4稀溶液褪色,二氧化碳不能,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将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D、CaCl2、NaCl混合溶液均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进行分离,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D。
15.D
【详解】
A、烟气脱硫后,能够减少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能减少酸雨的形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B、脱硫塔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硫化钙、二氧化硫、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S+SO2+O2
CaSO4+S,该选项说法正确;
C、脱硫塔中消耗硫化钙,再生塔中生成硫化钙,理论上,生产过程中无需补充CaS,该选项说法正确;
D、再生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SO4+2C
CaS+2CO2↑,结合脱硫塔中的反应可知,SO2﹣S﹣2CO2,因此理论上每处理64.0gSO2,可回收32.0gS粉,同时排放出88.0gC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16.A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T2℃时,Na2CO3的溶解度是49g,所以T2℃时,Na2CO3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
,故选项错误;
B、将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至T3℃,溶解度都变大,都变为不饱和溶液,均无固体析出,故选项正确;
C、T4℃时,K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T4℃时,分别将等质量的KCl和Na2CO3溶于水配成饱和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镇江市 中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