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
- 文档编号:4440733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9.69KB
佛山市南海区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
《佛山市南海区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市南海区十二五规划纲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山市南海区十二五规划纲要
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及专项规划
实施工作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见附件一)已经南海区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实施工作。
同时,各有关单位组织编制的十二五专项规划(见附件二)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认真对照区《规划纲要》,调整专项规划,报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附件:
一、《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专项规划表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一:
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1月19日佛山市南海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
2011年1月
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贯彻“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实施文化行动计划、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产业行动计划,全力创建“三着力一推进”示范区,开创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新局面,实现富民强区的幸福南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圆满完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国首批活动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双轮驱动、东西板块”发展战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县(区)级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2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18%。
工业总产值4419亿元,年均增长22.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3亿元,年均增长21.9%。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完成2082亿元,年均增长17.5%。
(二)产业转型提升效果明显
1、传统产业在整治中改造提升
通过“改造、提升、淘汰”等措施调整优化传统产业,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一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全区12个特色产业都纳入广东省技术创新试点,大沥、西樵成为全省首批创新示范专业镇。
与中科院、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合作,共建中试基地、研发中心等产业平台,产业发展后劲充足。
二是品牌建设效应增强。
至2010年底,获得中国名牌产品14个;中国驰名商标9件;省名牌产品66个;省著名商标92件;有46家企业参与制订179项国家标准。
三是整治污染企业成效显著。
关闭了166家印染、陶瓷、玻璃制造企业,有限的环境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
“西樵纺织”在“三统一”基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沥有色金属”在整治关闭175间小熔铸企业后,产值不降反升。
保留提升的10家陶瓷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产值、税收占了该行业的80%,二氧化硫排放量仅为原来的3%。
2、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巩固壮大
经过几年的培育,新兴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汽配、电子信息两行业产值均超百亿元,税收总额接近10亿元。
广东新光源产业化基地顺利建设,中显科技、美国旭明等高技术企业落户,促进了新型显示、绿色照明产业迅速发展。
环保节能行业崭露头角,我区成为省节能光电产业基地,半导体照明、风能设备等产业前景向好。
一汽大众成功落户,将推动南海汽车工业再上新台阶。
3、都市产业在培育中快速成长
金融高新区建设进展顺利。
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成功引进了41家企业,其中:
银行10家,保险5家,担保、证券、期货共6家,服务外包6家,私募基金11家,其他企业3家,计划总投资120亿元,建筑面积超180万平方米,引进的项目都是行业标杆,其带动与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聚集成势,吸引30多亿元优质资本、20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
生产服务业强势发展,欧特克(Autodesk)、亿贝(eBay)等项目落户,为企业搭建起产品设计、资本融资、市场营销等服务平台。
多家五星级酒店顺利建设,保利水城16万平方米高档商业广场建成营业,开创第三产业高端化新里程。
都市型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形态,为产业与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民营经济在扶持中健康发展
“雄鹰计划”的实施有效地帮助民企解决融资、上市、土地确权等发展难题。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融资总额16亿元,6家民企成功上市。
2010年南海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9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6.4%;规模以上工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87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63.7%。
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
5、农业生产在支持中平稳发展
“十一五”期间,在稳定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广农业科技、探索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先后建立南海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区里水镇万顷洋示范区、狮山镇官窑示范区、西樵镇平沙示范区、九江镇南金示范区和狮山镇南国桃园示范区,南海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区评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三)现代城市雏形逐步展现
充分把握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的重大机遇,明确城市定位与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城市建设。
1、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一是道路交通更为顺畅。
广佛地铁如期开通。
海怡大桥、“一环”北延线、西二环南海段、广佛新干线、桂丹路桂和路二期、盐南线改造等顺利竣工。
“东融广州、西连中心”的发展格局得到有力推进,千灯湖的城市标杆效应初现,区位优势明显,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二是城市发展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全力推进电网设施建设,完成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投资27.01亿元,增加变电容量385.6万千伏安。
完成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投资13.49亿元,线路长度达到828.56公里。
投入32.67亿元进行防灾减灾建设和内涝治理,机电排灌总装机容量突破10万千瓦。
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和垃圾转运场站工程建设,天然气转换、环保发电等公用事业进展顺利。
2、城市管理改革不断深化
以强化基层管理服务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推动行政执法、环境监察、市政、质监等职能下移到基层,镇级管理服务新模式初步形成。
进一步巩固土地“两违”整治成果,拆除违章建筑4.33万平方米,规范和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4.8万多家。
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食品安全监管等体系,镇级城市管理架构与队伍不断增强,城市管理日趋成熟。
创新城乡社区建设模式,完善各类文体设施配套,群众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
不断完善城市公交网络,广佛城巴成功开通,镇内公交、出租车正式运营,公共自行车在桂城试点开行,公共服务配套日渐完备。
3、“三旧”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开展“三旧”改造,实行规划引领、产业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基层积极参与旧改,有效实现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带动了产业提升、环境再造、区域增值和城市转型。
全区共认定“三旧”改造土地约9.3万亩。
到2010年底,共完成改造项目118个,投入资金约132亿元,完成改造土地4054亩。
(四)环境再造取得显著成效
南海的自然环境在铁腕整治和巨资建设中得到了再造与提升,环境的效益开始呈现,区域价值明显提升,社会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一是节能减排治污成效明显。
强力推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整治。
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39.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4.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削减29.9%、38%。
二是全面启动活水工程,内河涌整治成效初现。
全区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7间,日处理能力85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0%。
完成990公里各类截污管网的铺设,建成25个灌溉泵站,完成907公里河涌整治,水体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三是“绿色美丽家园”建设全面推进。
全区森林覆盖率为5.9%,绿化覆盖率为38.87%,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2.68平方米。
建立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相互衔接、合理布局的绿道网络体系,建成区域绿道总里程140公里。
四是城乡环境不断美化。
积极整治美化市容市貌,推进绿地生态建设,城乡面貌大为改善,丹灶镇和里水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五)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教育卫生优先发展
教育系统不断创新、积极改革。
教育五年累计总投入87亿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规范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集团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社区教育终身化的大教育格局。
卫生服务与防控体系逐步完善。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全省首个县级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提高住院报销比例,实现全民门诊医保,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试行免费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村”工程有序铺开,建成112个星级“健康村”。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跟踪监测,初步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2、文体事业繁荣进步
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南海龙舟队多次获得国际比赛冠军,男子龙舟队代表中国参加亚运会。
成功举办区八运会,开展百村篮球赛等活动,群众精神面貌呈现新气象。
全民健身体育公园首期竣工,为群众提供公益性健身体育设施。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基层文化建设力度加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情系百姓,缤纷文化”和珠三角休闲欢乐节等系列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
(六)和谐南海建设稳步推进
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全民保障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保”和“大社保”综合参保率达90%。
落实保障性住房计划,至2010年底,全区已落实保障性住房共1648套,建筑面积共11.02万平方米,新建项目占地面积为2.71公顷,总投入11020.65万元,有效地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困难群体的救助面得到扩大,救助水平得到提高。
以“公助民营”建设福利设施,建立企业冠名慈善基金,新型保障体系构建方式得到有效探索与实施。
2、平安南海建设扎实展开
集中整顿重点治安问题,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治安、刑事报警量分别有较大幅度下降。
“平安村居”建设启动,建成1420个安全小区,治安“技防网”不断拓展,全区五类恶性案件等发案率下降19%。
率先建立镇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大部分矛盾得以在基层化解。
3、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的确权,界定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妥善解决“出嫁女”及其子女的股权问题,维护农村大局稳定。
全区已有1756条村小组19395名农村“出嫁女”及其子女的股权得到落实,股权权益落实率达99.3%。
4、社会公共管理不断完善
行政服务、公有资产、执法体系、农村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
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和服务功能全面优化,“立体化”审批监督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加强土地储备工作,盘活公有土地资源和闲置资产。
树立“大城管”理念,加强部门联合执法,落实重心下移,部门合力和基层能动性有效增强。
实施农村工作十条意见措施,农村管理更加规范。
(七)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1、财政绩效管理成效初显
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以预算绩效为核心的财政绩效管理新机制,一是建立财政分配新机制,二是推行财政资金的追踪问责制度,三是加大预算公开力度。
目前,我区纳入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从2005年底的44个,增加到2010年的162个,而纳入集中支付的财政资金也从2005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0亿元。
2、农村产权关系逐步理顺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确权,着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目前,全区已完成“两确权”工作的村小组有1596个,完成率90.4%。
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方式,实行第三方管理农村财务,积极推行中介审计,全面实行“一年一审”、“三年一届审”的审计制度,全区村务、财务公开率达到100%。
3、行政体制改革不断创新
顺利推进区级党政机构改革,41个党政机构统一整合为16个大部门;高效完成镇(街道)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内设机构从28个缩减为13个综合性办事机构。
在相关职能局派驻纪检组,加强行政监督。
相关职能局增设总工程师、总规划师、总审计师岗位,增强部门专业性编制,提高公共管理的专业水平。
镇(街道)设公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加强经营性公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推动镇(街道)属公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完善执法运行机制。
合并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
(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957元,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3263元,年均增长8.7%。
2010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531亿元,位居全国同级首位。
抽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1.4平方米。
二、发展环境与条件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将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情况和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新挑战、迎来新机遇。
目前,国际环境呈现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国际贸易恢复增长,但经济增速低缓,失业率居高,贸易保护不减。
第二、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价格上升双重压力增大,低碳经济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和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三、中国实力增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重视,同时伴随的贸易保护、贸易争端甚至贸易战不断加剧,为中国产品出口带来巨大压力。
第四、产业转移的类型和方式继续发展变化,传统加工制造业转移持续减弱,现代服务贸易转移不断加强。
再从国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经济仍然处于高增长区位,区域合作的趋向不断深化和加强,但同时,产能过剩、储蓄率过高、通胀压力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面临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南海区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日趋加快。
广佛同城、珠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粤港澳台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二是轨道交通时代提速来临。
广佛地铁开通,综合交通枢纽站——佛山西站,广珠铁路佛山货运站等先后落户,为我区未来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三是“三网融合”步伐加快,为我区贯彻“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指明了方向。
四是文化建设风起云涌。
文化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将为我区新一轮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二)发展条件
1、发展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
南海区位于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初步与广州实现公交、通信和路网“小三通”。
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齐全,毗邻广州白云机场、广州新客站,境内在建和规划的轨道交通有19条,南广、贵广铁路在我区设有枢纽站(佛山西站)。
广佛地铁开通,标志着南海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
区域内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2)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荟萃
南海地处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深得岭南文化的精髓,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
樵山文化、桑基鱼塘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龙舟、醒狮等民俗和体育文化丰富多彩,以继昌隆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享誉海内外,康有为、陈启沅、黄飞鸿、叶问、邹伯奇等名人辈出。
近年,“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敢为人先的有为精神,团结奋进的龙狮精神”更被提炼为南海精神,成为推动南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产业基础雄厚、民间经济活跃
南海的经济实力雄厚,金融服务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都市型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南海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营经济实力雄厚,全区共有民企10多万家。
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在全市首屈一指,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额近300亿元。
(4)高效南海凸显、服务热情高涨
南海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高效南海”成为服务品牌。
通过出台活化干部队伍八项制度、创新干部选拔任用等方式,拥有一支勇于学习、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干部队伍。
创新性实行项目经理和岗位责任制。
区级党政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的执行力,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激发了基层的活力。
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农村干部素质不断提升。
区、镇(街道)、村三级干部队伍干事热情高涨。
2、制约因素
我们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一是土地增量空间极其有限,新增用地指标奇缺,资源分布零散,集约利用率较低;二是生态环境欠账较多,容量有限,整治任务仍然艰巨;三是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破解,民间资本有待进一步引导和激活;四是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十分繁重,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业人才资源不足,尤其是金融、文化等高端人才缺乏;五是城市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中心城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区级资源区域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六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仍有待化解。
三、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广佛同城为契机,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路径,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富民强区、幸福南海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按照“三个坚持三个探索”战略部署,贯彻“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实施“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行动计划、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行动计划,全力创建“三着力一推进”示范区,开创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定位
致力打造富民强区的幸福南海,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面向珠三角、影响全国、世界知名的“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优美幸福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区,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
1、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
充分把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兼容关系,有效利用城市资源,注重资源有序利用和环境保护,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考虑城市资源的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力,提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的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增进全体居民的社会福利。
把南海营造成一座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2、优美幸福的岭南水乡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水安全、水经济、水文化、水环境、水资源五位一体、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美化绿化自然环境;不断整合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态,提升城市价值,塑造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将南海建设成为经济持续繁荣、大众生活幸福、文化丰富厚重、环境优美宜人、政府廉洁高效的优美幸福的岭南水乡。
3、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区
大力培育发展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成为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的示范区。
加快信息化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渗透,提高政府对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成为睿智的社会管理改革试验区。
通过“三网融合”,广泛运用智能化技术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智能生活新天地。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成为国际化企业,南海成为经济国际化的先行地。
4、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
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弘扬南海精神为引领,以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为时尚,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把南海建成市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市民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不断强化,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深入,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睦相处的家园。
(三)发展目标
我区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
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级位居前列,社会各项事业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力争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前列水平。
“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第三产业比例达到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2%。
——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
到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年均增长12.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0%。
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半导体照明等支柱产业,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并举的新型工业产业结构。
——城市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
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38%,城市居民人均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
城市轨道交通初具雏形,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10台。
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广佛“金谷”、中部新城、岭南文化旅游新城基本建成。
——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15%,单位GDP能耗下降15%。
——社会发展更加稳定和谐。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100%,农村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普及公益性的优质学前教育,社区医疗门诊量占全区医疗门诊量60%,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就业、防灾减灾、社会危机应对机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平安社区创建有序有效,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期望寿命84岁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四)发展战略:
“中枢两翼核心带动”
实施“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即在空间上将南海分为东、中、西三大片区,以文化、城市、产业为核心带动南海整个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东翼按照“优化提升”的要求,以城市化为主线,以广佛同城化为抓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优化提升第二产业,打造成“金融商贸、产业总部、都市生态、人才高地”。
中部按照“加快崛起”的要求,以工业化为主线,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集聚,并以此拉动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成“制造基地、产业智库、交通枢纽”。
西翼按照“突围提速”的要求,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打造成“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的新西部。
城市更新,绿色和谐。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以连片改造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和产业载体建设,加快城市新交通系统建设,促进南海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带动城市、环境、产业提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理顺城市化、工业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以信息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依托,走出一条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新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龙头引领,产业聚集。
通过引进和培育,造就在世界有影响,全国有地位的龙头企业,并通过其引领和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产业的内外在规模效应,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
加强适合龙头项目成长的集约型产业园区和特色专业镇等平台建设。
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
重点围绕大众汽车、中显科技等龙头项目,快速聚集大批中小配套企业,打造华南汽车城和建设全球最大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以金融高新区为龙头,以天安数码城、瀚天科技城为基础,实施“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计划”,大力发展一批与城市化发展共存、与城市化互相促进的都市型产业。
狮舞岭南,龙腾南海。
围绕“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战略部署,在建设“智慧南海”的过程中,充分凸显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实施“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行动计划,促进南海三大片区协调发展,加快带动城市、环境、产业和社会乃至全民素质的全面提升,争创省“文化改革发展综合示范区”和“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按照“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突出“一山两站三湖”战略节点,通过功能分工、产业分工,促进三大片区同城异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1、东翼:
优化提升
东翼包括桂城、里水、大沥东部,是广佛同城的前锋和典范。
该片区定位为“金融商贸、产业总部、都市生态、人才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山市 南海 十二 规划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