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圆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427859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6.17KB
1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圆教案.docx
《1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圆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2、会用圆规画圆。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
圆规、三角板。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以生活素材入手,引导学生从直观感受逐渐达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
(1)出示实物
(2)提问:
这批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3)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一)
2、思考
师: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圆,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
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在全班交流。
归纳: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由直线围成。
二、探索新知
1、“观察与思考”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出示课本第2页“套圈”游戏图,让学生观察。
(2)提问:
图中画的是什么?
你认为哪种方式公平?
(3)让学生先在小组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2、画一画
(1)提问:
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
(2)独立尝试,老师巡视。
(3)展示交流,并说说你的画法。
(4)介绍圆规的结构和用途。
3、认一认
(1)提问:
圆规的“针尖”,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长度起什么作用?
(2)同桌交流
“针尖”决定圆的位置(即圆心)
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长度决定圆的大小(即半径),出示:
(3)强调:
点0是圆心,线段0A是半径用字母r表示,线段BC用字母d表示。
4、画一画,想一想。
讨论:
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三、全课小结。
四、作业:
按要求画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一)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针尖”决定圆的位置(即圆心)
圆规张开的两脚之间长度决定圆的大小(即半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
(一)练习课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熟悉圆的各部分名称。
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
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难点:
进一步在解释生活现象中体会圆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
圆规、三角板。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圆,掌握各要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答。
提问: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发现圆有哪些特征。
2、操作
(1)让学生画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
用字母分别表示出它的圆心及半径和直径,并把圆剪下来。
(2)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
3、、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二)
二、探索交流
1、观察与思考
(1)出示教学情境图
(2)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它们的车轮有什么共同点?
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呢?
2、操作。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下操作
(1)分别把硬纸板做成圆、正方形、椭圆。
(2)分别将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滚动,并描出滚动过程中A点留下的痕迹。
(3)老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展示。
4、交流
(1)同桌相互谈谈你有什么发现?
(2)各学习小组相互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实现完成课本第5页的做一做
2、让学生自学课本第5页“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六、作业:
找一找,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认识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通过折折叠叠,发现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知道员也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索圆的其它特征。
板书课题:
圆的认识
(二)
二、探索新知
1、找一找——找圆心
(1)提出问题
师:
出示一张圆纸片
a这个圆的圆心在那里呢?
b、你有什么办法找出来吗?
(2)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试试,想办法找出圆心。
(3)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找圆心的,同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4)、老师向学生介绍找圆心的方法。
2、折一折——认识圆的对称性及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1)操作与思考
让学生剪几个圆,折一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与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同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用什么办法得出结论的。
(3)小结。
a、圆是轴对称图形。
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b、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3、试一试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7页试一试中的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4、做一做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页中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7页至第8页“练一练”中的第1——5题。
四、全课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哪些知识?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二)
a、圆是轴对称图形。
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b、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图案。
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在设计中,进一步体会圆的对称性等特征。
教学准备:
圆规、三角板。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在欣赏与绘制图案中,让学生感受圆的魅力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对所学图形特征的认识。
板书课题:
欣赏与设计
二、欣赏图案
1、看一看
出示图案,让学生认真观察
(1)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2)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是怎样组成的?
(3)让学生选择一、两幅之自己喜欢的图案说一说,通过交流、感受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
3、欣赏
师出示图案,学生欣赏
三、设计图案
1、涂一涂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涂一涂第1题
a、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涂。
b、试涂
c、同桌互相欣赏
(2)第10页第2题
a分析原因,说一说图形的变化过程。
b试画其中的一个并图色。
c、同桌相互欣赏。
2、做一做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第1题
a、思考设计,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图案。
b、按要求设计图案。
c、展示交流。
(2)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第2题。
a、让学生说说:
你见过的物品和标志中哪些是以圆为基本图形设计的?
b、哪你试在下列圆中添上几笔设计成物品或标志,并说一说各是什么?
c、相互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9至10页
四、巩固练习
第10页万花筒中的内容。
五、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
略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绕线等方法测量圆第周长。
2、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重点:
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并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发现圆周长找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最终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圆的半径?
什么是圆的直径?
2、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是什么、
二、引入课题
1、建立周长的概念
(1)看一看
要为直径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的两块圆镜镶边框,边框的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师:
通过观察,你了解了些什么?
a、同桌相互说说。
b、学习小组相互交流。
(2)思考:
圆的周长与直径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板书课题:
圆的周长
二、探索新知
1、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1)提出问题:
你有办法测量圆镜的周长吗?
(2)合作探讨。
(3)展示交流。
(4)比较、发现。
2、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是你关系。
(1)猜想。
师:
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
有什么关系?
a、猜想。
b、实验。
c、测量计算。
测量几个大小不同的圆。
分小组活动。
(1)填表。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周长÷直径的商
(2)汇报展示。
(3)观察、发现。
3、介绍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取3.14
4、总结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
c=2πr或c=πd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取3.14
c=2πr或c=πd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片、圆规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用字母()表示,计算时通常取()。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
c=()或c=()
3、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是()分米。
4、一个圆的直径是6米,这个圆的周长是()米。
二、填写下表。
半径直径周长
12米
2分米
9.42
三、判断。
1、直径大的圆周长大,直径小的圆周长小。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3、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4圆的直径除以周长的商是圆周率。
四、根据条件,解决问题。
1、已知c=28.26米求直径
2、已知c=12.56厘米求半径
(1)试算。
(2)同桌相互交流算法。
(3)指名学生汇报。
板书:
28.26÷3.14=9(米)
12.56÷3.14÷2
=4÷2
=2(厘米)
五、应用题。
1一个呼拉圈的周长是3.768米,它的半径是多少米?
2、大酒店门前有一根柱子,它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直径是多少分米?
六、作业。
1、教材13页第3、4题。
2、完成上面的第五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练习课)
28.26÷3.14=9(米)
12.56÷3.14÷2
=4÷2
=2(厘米)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
教学目标:
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体会人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
教学重点:
体验科学的探索过程,初步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内容经历收集,整理资料过程。
深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圆周率的资料。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汇报收集圆周率资料。
同桌相互交流。
2、板书课题:
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
二、交流成果。
要求:
1、让各小组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人类研究圆及圆周率的资料。
2、、交流时老师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得到相关资料的。
三、阅读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4—15页。
1、第一幅图。
(1)学生自己阅读。
(2)读后,你了解到什么?
有什么体会?
(3)指名学生说一说。
2、第二、三幅图。
(1)阅读。
(2)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之间了解到什么及有什么看法。
(3)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
3、第四幅图及有关资料。
(1)学生阅读,
(2)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之间了解到什么及感受。
(3)指名学生在全班交流。
引导:
学生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第五幅图。
(1)学生阅读。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5、第六幅图。
(1)学生阅读。
(2)相互交流。
四、全课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五、作业:
收集其他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资料,做成小报在班上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数学阅读(圆周率的历史)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3张圆形纸片,1把剪刀。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教师引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
2、认真观察:
图上画的是什么?
喷到的地形是什么图?
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3、指名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圆的面积是指哪一部分?
谁能比画一小?
5、估一估。
6、板书课题:
圆的面积
二、探索新知
1、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操作感知。
a、操作一
将圆形纸片分成8等份。
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b、操作二
将圆形纸片分成16等份、32等份,再拼成更接近的四边形式的长方形。
(2)讨论交流。
a、通过剪拼,你发现了什么?
b、同桌相互说说。
(3)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a、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
b、学习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板书: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r表示圆的半径,那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πr×r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πr×r=πr2
c、强调:
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2、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指名学生板演:
S=πr2
=3.14×52
=3.14×25
=78.5(米)
三、巩固练习:
课本18页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圆的面积=πr×r=πr2
S=πr2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进一步提高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提高运用圆面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先进行基础的联系,再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口答。
(1)怎样用字母表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面积?
(3)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
2、板书课题:
圆的面积(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19页中的“练一练”第1至5题。
1、第1题。
(1)独立解答。
(2)集体订正。
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要先求半径。
半径:
18.84÷3.14÷2
=6÷2
=3(分米)
面积:
3.14×32
=3.14×9
=28.26(平方分米)
2、第2题。
(1)介绍有关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的常识。
(2)解决问题。
圆周长:
3.14×65.2≈204.7(米)
圆面积:
3.14×(65.2÷2)2≈3337.1(平方米)
3、第3题。
(1)看图,理解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2)独立解答。
(3)在全班交流。
4、第4题。
(1)分析条件和问题。
(2)独立解答。
(3)全班交流。
5、第5题。
(1)分析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19页。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练习课)
3.14×65.2≈204.7(米)3.14×(65.2÷2)2≈3337.1(平方米)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课时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难点: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在经过基础训练后,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πdS=πr2
3.14×7=3.14×32
=21.98(厘米)=3.14×9
=28.26平方厘米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
C=πd或C=2πr
求圆的面积公式:
S=π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
(1)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²。
()
(2)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
(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
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半圆的面积:
3.14×2+2×23.14×22
=6.28+4=3.14×4
=10.28(厘米)=12.56(平方厘米)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r=25.12÷(2×3.14)S=S=πr2
=4(米)=3.14×42
=50.24(平方米)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已知:
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
S=?
(0.72-0.52)
=3.14×0.24
=0.7536(平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思考题
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
(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求圆的周长公式:
C=πd或C=2πr
求圆的面积公式:
S=πr2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园周长和园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简单现象。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把课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再现所学知识。
师:
在本单元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1)学习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板书:
2、回忆所学的方法。
师:
你用哪些方法学到了这些知识?
(1)同桌相互说说。
(2)全班交流。
3、提出疑问。
师:
在本单元你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引入课题。
板书:
练习一
(一)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
1、第1题。
(1)学生独立操作和计算。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2、第2题。
(1)学生独立填表。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3、第3题。
(1)师生共同完成画图。
(2)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5、第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导学生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三、全课小结。
四、作业:
练习一第4—5题。
板书设计:
园周长和园面积的练习课
圆心、半径、直径
周长:
c=2πr或c=πd面积:
S=πr2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圆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含义的理解,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加深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并会计算。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计算器。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从简单的生活常识入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综合知识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
练习一
(二)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中的第7题——12题。
1、第7题。
(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认识表中各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小组内相互说说。
(4)全班交流。
2、第8题。
(1)指导学生分析题意。
(2)同桌相互说说解题思路。
(3)独立解答。
(4)集体订正。
3、第9题。
(1)先让学生估计。
(2)独立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
4、第10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板演。
1千米=1000米
3.14×0.5=1.57(米)
1000÷1.57≈637(周)
5、第11题。
(1)画图看结果。
(2)指导学生计算比较。
(3)全班交流。
6、第12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3)独立完成。
(4)全班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自学课本第22页“你知道吗?
”
2、尝试画螺旋线。
3全班展示。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
课本第22页练习一中的第13题。
板书设计:
圆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1千米=1000米
3.14×0.5=1.57(米)
1000÷1.57≈637(周)
第十三课时
教学内容:
圆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圆的基本特征。
2、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重点:
用圆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采取不同的方法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判断。
1、半径是2分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2、圆的周长是半径的3倍。
()
3、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4、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
5、直径是10厘米的圆与半径是0.5分米的一样大。
()
二、选择。
42
1、a是质数,a2和2a相比()
①a2>2a②a2=2a
③a2大于或等于2a④无法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教案 六年级 数学 第一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