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明科技厂区桩基监理实施细则定稿.docx
- 文档编号:4427445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3.91KB
洲明科技厂区桩基监理实施细则定稿.docx
《洲明科技厂区桩基监理实施细则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洲明科技厂区桩基监理实施细则定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洲明科技厂区桩基监理实施细则定稿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一、工程概况
深圳市洲明科技工业厂区(办公楼、厂房),桩基础工程设计为C80等级φ500×125AB型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桩总数量为852根。
其中办公楼基桩127根,均为抗压桩;厂房-地下室基桩725根,其中65根基桩为抗拔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抗压桩660根,抗压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均为2200KN。
二、专业工程特点
1、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内下伏的的基岩风化不均,埋藏深度、厚度不等,预应力管桩能否穿透这些基岩,进入到设计的强风化持力层,给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本工程的基坑支护工程已施工完毕,在预应力管桩锤击法施工中,要加强对周边基护工程的经常性检查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基坑顶部水平位移与沉降及周边既有道路的沉降观测,一旦达到设计的预警值,应立即报告有关单位和人员。
3、本工程工期紧,根据工期计划安排,拟在40天内完成整个桩基工程的施工,包括桩基的检测。
4、本工程为工业厂房及办公楼,对质量、投资、安全的控制要求高。
三、本细则编制依据
本细则的编制依据主要如下:
1、国家有关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
2、本工程已编制并批准的监理规划;
3、本工程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设计文件及桩基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记录;
4、经批准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桩基专项施工方案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200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JC947-2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及国家、地方其它相关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第二章监理工作流程
依据本工程监理合同、规划,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桩基施工特点,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重点围绕桩基施工质量、安全,制定预应力管桩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如下:
审查施工方案及施工技术措施
合格
复查桩位轴线及标高
进行试打确定有关技术参数
合格
返工整改
复查结果
不合格
合格
对成桩过程进行旁站监理
返工整改
检查结果
不合格
合格
对成桩的最后贯入度、成桩深度确认
成桩验收
合格
整改
进行下道工序
不合格
预应力管桩质量控制流程图
第三章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
(一)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1、技术要点
(1)场地应碾压乎整,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0.3MPa,打桩前应认真检查施工设备,将导杆调直。
(2)按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打桩路线,避免压桩及挤桩。
(3)桩位放样应采用不同方法二次核样。
桩身倾斜率应控制在:
底桩倾斜率≤0.5%,其余桩倾斜率≤0.8%。
(4)桩间距小于3.5d(d为桩径)时,宜采用跳打,应控制每天打桩排数,同一区域内不宜超过12根桩,避免柱体上浮,桩身倾斜。
(5)施打时应保证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保证打桩时不偏心受力。
(6)打底桩时应采用锤重或冷锤(不挂档位)施工,将底桩徐徐打入,调直桩身垂直度,遇地下障碍物及时清理后再重新施工。
(7)接桩时焊缝要连续饱满,焊渣要清除焊接自然冷却时间应不少于1min,地下水位较高的应适当延长冷却时间,避免焊缝遇水淬火脆裂;对接后间隙要用不超过5mm钢片数填,保证打桩时桩顶不偏心受力;避免接头脱节。
2、质量控制要点
(1)PHC桩一般脱模后进高压釜经10个大气压,180℃左右的高温高压蒸汽养护,从成型到运输使用的时间只需3~4d。
因此,可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选择管桩类型,保证预应力管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开始打桩。
(2)严格管桩生产制作及养护工艺,认真按标准检查管桩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的才能使用,避免因管桩制作及养护工艺不当,混凝土龄期不够,导致桩顶破碎以及桩身断裂。
(3)对照地质资料及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合理选用施工机具,采用“重锤低击”的原则选用桩锤并控制打桩总锤击数,避免桩身混凝土产生疲劳破坏,桩身断裂。
(4)根据施工的管桩尺寸按要求制作桩帽及送桩器,避免因桩帽和送桩器尺寸不合要求使桩顶破碎及桩身断裂。
(5)管桩在运输,吊桩及堆放过程中应正确叠放,轻起轻吊,避免使用前桩身就已经断裂,桩顶破碎。
(6)施工管桩时要保证桩体的垂直度,避免桩身倾斜;保证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因打桩时的偏心受力导致桩顶破碎,桩身断裂。
(二)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一项工程是否能保证质量目标、工期目标顺利完成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监理人员对前期工作的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桩基施工前,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控制。
1、资质审查
资质审查是任何工程开工前的必不可少的手续。
对于预应力管桩施工单位来说,资质审查内容包括对施工队伍的承建资格及现场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项目部人员配置是否到位进行审查,检查特殊工种人员的上岗证书等。
2、技术准备
对预应力管桩工程,在开工前监理人员要掌握并督促施工单位完成以下技术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
(2)熟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及时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院图纸交底;
(3)确定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规范、技术资料等;
(4)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各种技术措施是否可行,工序安排(包括打桩顺序)、施工工机具和人员组织计划是否合理,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是否有充分的考虑等。
认真关注其关键环节、关键部位的做法及质量控制措施,如垂直度控制、接头、临时道路安排等。
另外,为防止供电异常,一般还应有备用发电机,这样即使是在电焊过程中停电也不会造成质量事故。
3、设备管理
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是否合理,是保证施工顺利能否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的出厂日期、使用年限、数据参数是否满足施工需要,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
防止因机械故障而造成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影响进度。
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能满足设计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3)适应施工现场的场地大小、场内搬迁、工期要求、供水、供电条件等;
(4)适应施工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较少的设备投入来满足施工需要;
(5)能较好的根据主机设备型号、数量进行辅助设备和工机具的选型配套。
4、材料准备
(1)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管桩确定前监理人员应协同施工单位选定有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各项保证措施齐备的管桩厂。
(2)焊条(接桩用):
型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一般采用国产E43焊条,其质量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1995)的规定;采用保护焊专用焊丝时按相应规程执行。
5、施工现场准备
(1)要求施工单位施工前首先要完成现场三通一平,场地内地坪应碾压平整,保证可以承受桩机及单节桩起吊的重量,一般要求场地表层土的地基承载力大于0.2~0.3MPa,保证桩机移动和打桩时稳定垂直。
(2)对邻近原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应认真细致地查清结构和基础情况并会同有关单位研究采取适当的隔振、减振、防挤、监测和预加固措施。
(3)做好现场总平面的规划,修建现场临时道路和管桩的堆放场地,做到布局合理,规划有序。
(4)清除现场影响打桩施工的高空、地面及地下障碍物。
(5)组织施工方布置测量控制网,水准基点,按设计图纸放线定位,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预检手续。
桩基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的数量应不少于2个,并设在受打桩影响范围之外。
(6)沉桩方式的选择:
要求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沉桩方式。
采用锤击法时,应根据桩径、壁厚、打入深度、工程地质条件及桩密集程度等审查施工单位选择的桩锤;
(7)调试准备:
在正式开工前,应进行一次整体设备试运转,根据桩基设计图纸及地质钻探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桩或试验桩进行试桩工作,一般数量不少于2根,核查地质资料是否准确,打桩机及桩锤选用的合理性,并确定工程桩大面积施工时应控制的各项指标及施工标准,以便指导整个工程进度。
如有问题,尚需选择补救措施或重新调整施工工艺。
(8)根据试桩情况,合理编制施工方案,工程桩号图,打桩顺序图,保证桩机的行走路线和打桩顺序的合理,避免施工过程中挤桩和压桩,施工时宜考虑采用退打。
(三)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定位控制
根据设计图纸核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桩测量定位图,并保证轴线控制点不受打桩时振动和挤土的影响(一旦受外力影响时,第二套控制桩是否安全可靠,并可立即投入使用),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
压(打)桩前,应对施工人员已经放线定位的桩位按施工图进行系统的轴线复核,并检查定位桩。
桩位的放样:
群桩控制在20mm偏差之内;单排桩控制在10mm偏差内。
检验复核定位放线的同时,应做好放线复核记录,压(打)桩过程中应注意对每根桩桩位再行复核,防止因压(打)桩后引起桩位的位移。
桩机移位后,应进行第二次核样,核样根据轴线控制网点所标示工程桩位坐标点(X、Y值),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核样,保证工程桩位偏差值小于10mm。
2、桩机就位
为保证打桩机下地表土受力均匀,防止不均匀沉降,保证打桩机施工安全,施工方宜采用厚度约2~3cm厚的钢板铺设在桩机履带板下,钢板宽度比桩机宽2m左右,保证桩机行走和打桩的稳定性。
桩机行走时,应将桩锤放置于桩架中下部以桩锤导向脚不伸出导杆末端为准。
3、桩的进场验收
(1)预应力管桩的品种规格:
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
按管桩的抗弯性能或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分为A型,AB型,B型和C型。
按管桩外径分为300~1000mm等规格,壁厚为60~130mm。
按管桩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管桩标记符号:
管桩品种−类型外径−壁厚−长度下部为生产日期;
例如:
PHC−AB800−130−12下部2002.11.6
注:
外径、壁厚单位为毫米,长度单位为米。
(2)预应力管桩的质量要求: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均为工厂生产后运到现场施打,工厂生产时的质量检验应由生产的单位负责,但运入工地后,监理单位在施工前应检查进入现场的成品桩,检查包括外观及尺寸并检查产品合格证书。
成品桩质量检查要求如下:
①成品管桩外观用目测直观检查方法,对每根桩桩身应无蜂窝、露筋、裂缝等缺陷,桩表面混凝土色感应均匀,桩顶部无孔隙,应逐根全数检查。
②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允许偏差应全数检查,一张出厂合格证书为一个检验批,检验后签复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③桩径:
多节桩检查桩二端的直径,末节桩检查桩上端平面,用钢尺量互相垂直的二条直径。
其偏差应控制在±5mm内。
④管壁厚度:
检查方法和部位同桩径,其偏差应控制在±5mm内。
⑤桩尖中心线:
全数检查,借助2M靠尺把桩侧面边线沿长至桩尖,用钢尺量是否与半径相符,其偏差应控制在<10MM。
⑥桩顶面平整度:
用水平尺测量,全数检查,平整度控制在<2mm内。
⑦桩体弯曲:
以一节桩为一个单位检验,用钢丝靠紧桩二端拉紧,用钢尺量钢丝与管壁的距离(最大处),即为桩体弯曲值,弯曲值应控制在<1/1000L(L为桩长)内。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见下页)。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产品质量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粘皮和麻面
不允许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计面积的0.2%;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5mm,且应修补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身总面积的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10mm,且应修补
桩身合缝漏浆
不允许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5%,且应修补
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修补
局部磕损
不允许
磕损深度不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大于20cm2,且应修补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且应修补
内外表面露筋
不允许
表面裂缝
不得出现环向或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及浮浆层裂纹不在此限
端顶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断筋、脱头
不允许
桩套箍凹陷
不允许
凹陷深度不大于5mm
凹陷深度不大于10mm
表面混凝土坍落
不允许
接头及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
漏浆
不允许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8,且应修补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补
空洞和蜂窝
不允许
预应力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值
质检工具及量度方法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长度L
±0.3%L
+0.5%L
-0.4%L
+0.7%L
-0.5%L
采用钢卷尺
端部倾斜
≤0.3%D
≤0.4%D
≤0.5%D
用钢尺量
顶面平整度
10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
外径d
≤600
+2-2
+4-2
+5-4
用卡尺或钢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
>600
+3-2
+3-2
-7-4
壁厚t
+10.0
+15.0
正偏差不计0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
保护层厚度
+5.0
+7+3
+10+5
用钢尺,在管桩断面处测量
桩身弯曲度
≤L/1500
≤L/1200
≤L/1000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其弯曲处最大距离
端头板
外侧平面度
0.2
用钢直尺一边紧靠端头板,测其间隙处距离
外径
0~-l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
内径
-2
厚度
正偏差值不限负偏差为0
注:
1.表内尺寸以管桩设计图纸为准,允许偏差值单位为毫米。
2.预应力筋和螺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应分别不小于25mm和20mm。
4、打桩顺序
(1)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2)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可采用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及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
A、若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B、根据高层建筑塔楼(高层)与裙房(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
C、若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D、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5、接桩
(1)当管桩需接长时,接头个数不宜超过3个且尽量避免桩尖落在黏性土层中接桩。
(2)管桩接桩,采用焊接接桩,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
(3)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应保持顺直,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4)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坡口处露出金属光泽,对接后,若上下桩接触面不密实,存有缝隙,可用厚度不超过5mm的钢片嵌填,达到饱满为止,并点焊牢固。
(5)焊接时宜由三个电焊工在成120o角的方向阅时施焊,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团定后拆隙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每层焊接厚度应均匀。
(6)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三层,采用普通交流焊机的手工焊接时第一层必须用φ3.2mm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层方可用粗电焊条(φ4mm或φ5ram)施焊,采用自动及半自动保护焊机的应按相应规程分层连续完成。
(7)焊接时必须将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再焊外一层,坡口槽的电焊必须满焊,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焊缝必须每层检查,焊缝应饱满连续,不宜有夹渣、气孔等缺陷,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二级焊缝的要求。
(8)焊接完成后,需自然冷却不少于1min后才可继续锤击,夏天施工时温度较高,可采用鼓风机送风,加速冷却,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9)对于抗拔及高承台桩,其接头焊缝外露部分应作防锈处理。
6、送桩
(1)根据设计桩长接桩完成并正常施打后,应根据设计及试打桩时确定的各项指标来控制是否采取送桩。
(2)送桩前应保证桩锤的导向脚不伸出导杆末端,管桩露出地面高度宜控制在0.3~0.5m。
(3)送桩前在送桩器上以米为单位,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长度,由打桩机主卷扬吊钩采用单点吊法将送桩器喂入桩帽。
(4)在管桩顶部放置桩垫,厚薄均匀,将送桩器下口套在桩顶上,采用仪器调正桩锤、送桩器和桩三者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5)送桩完成后,应及时将空孔回填密实。
7、桩身垂直度控制
(1)压梁中心桩锤,打入法的桩锤、桩帽和桩身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2)桩或桩管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3)沉桩时,应在距桩机不受影响范围内成9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校准控制垂直度。
8、锤击桩桩帽和趁垫的要求
锤击法成桩时应选择适宜的桩帽和衬垫。
桩帽内径宜大于桩径20~30mm,其深度为300~400mm,并应有排气孔。
锤和桩帽之间的锤垫可用竖向硬木,厚度为150~200mm;桩帽与桩顶之间须嵌入富有弹性和韧性的桩垫,如足够厚度的垫纸、木夹板及橡胶制品等,以减小桩头的破损,桩垫锤击后的厚度宜为150~200mm。
当沉垫被打硬或烧焦时,应及时更换。
9、桩顶标高或贯入度控制
桩顶标高控制方法:
检查标准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5mm,在以下常情况下可用水准仪在桩顶与场地标高齐平时测量,若桩顶标高低于场地标高,在送桩时再用水准仪测量桩顶标高,此桩顶标高允许偏差值来控制。
如发生停锤,标准 需有关部门重新研究时,桩顶标高就应重新研究作为控制标准,有时贯入度要求已经符合,桩顶标高大部高很多时,重新研究截桩,那就应以决定截桩标高来控制桩顶标高,使在±50mm范围内。
停锤标准:
按设计规定的贯入度和桩尖标高要求进行检查,打桩全部结束时可查打桩记录,在打桩进行过程中,应在现场实测最后贯入度和桩尖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可以停锤,如设计要求贯入度和桩标高进行双控时,如有一个指标要求与设计规定相差较大时,应召集有关部门重新研究决定停锤标准。
桩顶标高或贯入度控制原则:
(1)桩尖位于软土层时,以桩尖达到设计标高即为符合要求。
且桩顶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50mm的要求。
(2)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尖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应继续击3阵,且每阵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即可。
(3)打桩时,如主要控制指标已经符合设计要求,而其他的指标与设计要求相差较大时,如贯入度已经满足规定,标高还差较多时,应同建设、设计、勘察等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10、接桩焊缝施工质量检查
接桩焊缝施工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电焊接桩焊缝:
(1)上下节端部错口
(外径≥700mm)
(外径<700mm=)
(2)焊缝咬边深度
(3)焊缝加强层高度
(4)焊缝加强层宽度
(5)焊缝电焊质量外观
(6)焊缝探伤检验
mm
mm
mm
mm
mm
≤3
≤2
≤0.5
2
2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焊缝检查仪
焊缝检查仪
焊缝检查仪
直观
按设计要求
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满足设计要求
11、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贯入度突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下沉或严重回弹;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桩顶和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PC桩总锤击数超过2000,PHC桩总锤击数超过2500;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分析,消除质量隐患,并应形成文件,方可继续施工。
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需检查和及时处理的问题见下表:
序号
常见质量通病
预控对策
1
桩身
断裂
1.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低,不能承受锤击的作用力。
所以,桩的强度必须达到100%后,方可植桩和沉打桩,打桩区域地下障碍物必须清理干净,以防止导致桩尖位移不在桩的纵轴线上。
2.桩的堆放、运输、起吊过程中产生的断裂,植桩前未发现,受力后导致断裂。
为此,植桩前必须严格检查桩身的外观质量,防止将断裂桩就位使用。
2
桩顶
碎裂
1.根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状,合理选择桩锤。
2.桩顶平面是否垂直桩的轴线,不符合规范规定的不得使用,或经修补后才能使用。
3.及时检查桩帽桩的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可施打。
4.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胶皮等缓冲垫。
3
桩顶
位移
1.同“桩身断裂”的预控对策。
2.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及排水措施。
3.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
4.采用“植桩法”(先钻孔,钻透硬夹层,将桩插入孔内,打至设计要求)以减少土的挤密及孔隙水压力的上升。
4
桩身
倾斜
1.打桩作业区的场地必须平整。
2.桩机就位后,底盘应水平稳固,稳桩必须垂直。
3.桩尖及桩身一定要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当桩尖在地下遇到硬物等时应及时处理后,方可施打。
5
接桩
脱裂
1.连接处表面应干净,连接铁件要保持平整,焊区质量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规定。
2接桩应严格控制上下桩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
6
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施工作业前必须详细熟悉现场的工程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及自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
(四)施工后期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桩的贯入度情况、桩顶完整状况、电焊接桩质量、桩体垂直度、电焊后的停歇时间。
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头做10%的焊缝探伤检查。
施工结束后,应做桩体质量检验及承载力检验。
1、验收时间
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底板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
2、打(压)入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偏差检查
打(压)入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的偏差变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位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为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外边的桩
(2)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1/2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厂区 桩基 监理 实施细则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