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基本功.docx
- 文档编号:4421618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4.51KB
教师基本功.docx
《教师基本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基本功.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基本功
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试题
1,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
A,主体性B,全体性C,发展性D,全面性
2,下列哪句说法是错误的().
A,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3,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A,顺序B,客观规律C,特征D,重点
4,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5,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和()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A,社会需求B,科技进步C,思想D,教育发展
7,一个人期望自己成为什么人,他就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我们称这种执着追求而成真的现象为()
A,期望效应B,皮格马利翁效应C,心理认同D,需要效应
8,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能力
B,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C,提高全体受教育者审美素质
D,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9,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
A,对学生素质形成的知识.
B,对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
C,对学生素质形成,个性发展的知识.
D,对学生素质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10,()素质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形成的一种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A,身体B,健康C,思想D,道德
1,学习素质是建立在反复()实践基础上的对学习本身的一种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积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A,学习B,社会C,认识D,竞争
2,独立人格素质即人格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基本稳定的独特()和生理品质.
A,思维B,道德C,学习D,心理
3,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
A,基础B,灵魂C,核心D,保障
4,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
5,现代化人才素质的核心是()
A,批判精神B,创新能力C,实践能力D,综合素质
6,强调以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
A,素质教育B,应试教育C,古代教育D,现代教育
7,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
A,道德B,思想C,意志D,心态
8,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C,生产力的发展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9,"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
10,人格魅力的基础是()
A,谦虚宽容B,真诚可信C,正直善良D,乐于奉献
1,人格魅力的核心是()
A,谦虚宽容B,真诚可信C,正直善良D,乐于奉献
2,人们普遍从()和心理两方面考察个体的健康状况.
A,情感B,思维C,身体D,道德
3,承担神舟七号飞行任务的宇航员是()
A,杨利伟,刘伯明,景海鹏B,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C,翟志刚,刘伯明,费俊龙D,翟志刚,费俊龙,聂海胜
4,积极心态的回报不包括一下()
A,心灵的平静B,长久的友谊C,朋友少的处境D,独立的经济
5,()素质,是指具有崇高昂扬,深远自由,坚定扎实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独特,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品质.
A,精神B,审美C,精神审美D,独立人格
6,以下哪个不是职业生业选择的类型()
A,理性型B,直觉型C,幻想型D,依赖型
7,好目标的特点是()
A,目标是短期的B,目标是抽象的
C,目标是特定的D,目标是浅显的
8,独立人格素质即人格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基本稳定的独特()和生理品质.
A,思维B,道德C,学习D,心理
9,消极心态的事物特征是()
A,独立自主B,固执己见C,敢于冒险D,冷静从容
10,"行教"是指用教师的()教育影响学生.
A,人格魅力B,品德修养C,思想观念D,实际行动
*素质教育的意义;使人才选拔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当今社会体现创新精神素质教育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优秀思维方法更能促进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发展
中国青少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学会合作,学会审美”6项。
归纳一下,可以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表述为如下四个方面:
学习做人(指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学习知识(指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
学习处世(指学会与他人相处)
学习做事(指掌握基本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
一,填空:
1,讲课能深入浅出,这是能(高效,)教学的老师.
2,讲课能深入深出,这是尚能进行(有效)教学的老师.
3,讲课浅入深出,这种老师的教学,就只能是(无效)的了.
4,研究表明,低效教学肯定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关,而与教师本人的学科知识关联度不大.
5,当违背教学本质施行所谓的"教学"时,我们把这种教学叫做"反教学",从效率的角度,我们称之为(负效教学).
6,高效教学肯定是节约投入量和增加学习(收获量)的教学.
7,广义的"(有效)教学",已经包含了"高效教学".
8,"有效教学"旨在提高教学效率,理想的结果就是"(高效)教学".
9,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法)国学者拉特克.
10,有效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均水准的教学.
15,结果变量就是指教学所达到的(效果).
17,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
20,场景变量是指对课堂教学有影响的场景特征.主要包括(教师)特征,学生特征,班级特征,学校特征等.
24,研究表明,(过程)变量是决定结果变量,进而反映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变量.
27,有效教学着重研究(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
32,我国学者吴文胜,盛群力等将"所花时间"细分为"所给时间","所用时间"和"(所得)时间".
36,有效教学策略的原则有(低耗节能)原则,差异效益原则,全面素质原则和师生共进原则.
40,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43,新课程强调:
指导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不充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不占学生的位子.
44,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
49,有效讲授的原则是(清晰明了),有吸引力,掌握节奏.
52,有效提问的标准是(清晰),问题有价值,趣味性,大众性,广度和开放性以及教师反馈.
58,(有效)提问的着眼点:
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提问,抓住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提问.
67,有效提问有十戒.其中包括:
一戒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等等.
71,叶澜教授曾提出: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72,互动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75,(动态,)的生成是课堂互动的核心与灵魂,是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体现.
78,(思维)的活跃是有效互动的价值追求.
80,(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有效互动的关键.
8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的标志,就是互相之间的(欣赏).
84,课堂互动是课堂的(本质)特性,课堂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
87,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互动的前提.
88,(有效)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
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作业的管理.
89,有效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
(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作业的管理.
92,偏离了教学目标的教学,无论课堂多么精彩,都应该说是无(效)的.
93,在分配学生座位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大致平衡.
94,在分配学生座位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要求,使得每个学习小组好,中,差搭配,不同小组大致平衡.
95,教学目标指向知识积累则适于选择(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策略等.
98,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100,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采用(情景)——陶冶教学模式就比较恰当.
101,物理,数学等结构比较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可采用结构——(发现)教学模式.
102,问题教学策略往往以一个大的(主题)性问题统帅整个课堂.
103,情景教学策略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104,简言之,探究教学策略就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105,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有(过程)性评价标准和结果性评价标准两种.
107,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
109,学生的变化不能只看(知识)的发展,还要看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112,完整的有效教学评价应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三个阶段.
115,(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的四大基本职能.
119,按国外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说法,真正的管理有四个阶段.
即(人物)管理阶段;人际管理阶段;人才管理阶段和人格管理阶段.
120,按国外先进管理科学理论的说法,真正的管理有四个阶段.
即人物管理阶段;(人际,)管理阶段;人才管理阶段和人格管理阶段.
123,制度是把双刃剑,一个好的制度能使(魔鬼变成天使),而一个坏的制度能使天使变成魔鬼.
125,目前较为普遍的两种教师管理方式是:
(惩奖)性教师管理和发展性教师管理.
127,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目的是(绩效)管理;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目的是专业发展.
129,惩奖性教师管理的功能是(甄别)选拔;发展性教师管理的功能是共同进步.
131,惩奖性教师管理的方向是面向(过去);发展性教师管理的方向是面向未来.
133,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类型是注重(结果);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类型是注重过程.
135,惩奖性教师管理的主体是(一元)主体;发展性教师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
137,惩奖性教师管理的结果是强迫(接受);发展性教师管理的结果是共同认可.
139,除知识管理外,(六维)管理还包括文化管理,信息管理,艺术管理,权变管理和执行管理.
145,文化管理是要保证做(正确)的事.
146,信息管理的核心是了解事物的确定性程度,力求做(真实可靠)的事.
147,知识管理强调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它以计划为起点,以战略为核心.
150,艺术管理是要能(因人而异),用人性,自然,简单,和谐的方法有效激励下属工作.
155,权变管理是要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通地做事.
156,权变管理是要能随环境的变化而(变通)地做事.
157,(执行)管理是通过对文化,信息,知识,艺术和权变五种执行力的协调管理,以达到整体执行力的最大化.
167,只有一所学校的(管理)是有效的,教师才便于开展有效的教学.
171,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173,教师有(道德)感和责任感是决定反思能否进行和是否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
175,有效的教学反思应该缘自教师的(内心)世界.
176,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持久)性.
177,教师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深刻性.
178,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术)素养决定着教学效率反思的丰富性.
179,说课活动有(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
181,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课堂(实录);二是课堂评点.
183,教学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教学(反思).
走进新课程
一、填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全面推进()。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与()的过程同时成为()和()的过程。
4.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和(
)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和()。
5.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和()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
)以及()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和()。
6.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的现状,倡导学生(
)、()、(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7.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与()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和()的功能。
8.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密切联系学生()和()、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这是一种以学生的()与()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
()、()、()、()、()。
1.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代表”教育方针素质教育
2.体系结构内容
3.注重知识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
4.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综合课程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5.“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学习兴趣经验基础知识技能。
6.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7.甄别选拔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
8.国家地方学校
9.直接经验自身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生活
10.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11.国家课程标准是()、()、()和()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
()、()、()、()、()等部分。
1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
1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14.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15.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
16.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的哪些变化:
改变了教师()和学生()。
教师遵循()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和()。
“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
促使教师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
改变了教师对()的认识。
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够了,自主实践将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更具挑战的是教师要学会()而不是()。
1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以及实施课程的()。
18.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
遵循()、()、()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的学习与学生()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或(),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建立()制度、()制度、(
)制度,以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
)评价,优化(
)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使课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11.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12.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开放教师
13.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反思合作
14.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5.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16.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学生发展关注点备课的方式教学能力“用教材”“教教材”
17.要素来源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18.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领域课程门类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学生选课指导学分制管理
校本教学研究校本外部课程自主权
19.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课程结构由()、()、(
)三个层次构成;合理处理了()与()的关系,使()中有选择、(
)中有规范;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把()与(
)有机结合起来。
20.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
()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应该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21.()、()、(
)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22.校本教学研究就是教师在“()——()——()——(
)……”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
23.新的高中课程体系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
考试,永远是这个学生在考试。
它不把考试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而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
”)。
(),(
),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4.高中教育是(
)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性质的基本认定。
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或(
),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又一基本理念。
25.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
26.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
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和(
);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的新突破;加强课程的(
),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体现基础性,加强()。
27.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步骤:
()、()、()、()、(
)。
28.()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和灵魂。
29.教学是()与()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教学过程是(
)、()的互动过程。
30.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将要发生以下的变化:
()的变化,()的变化,(
)的变化,()的变化,()的专业化。
31.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
)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和(
),对学生进行()、()和(
)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
)、()和(),引导学生()与()。
3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
)与( )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 )和有力的( )。
19.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必修选修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学校教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21.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
22.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 23.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 24.追求卓越的大众健全人格公民基本素养 25.社会化素质化个性化 26.艺术课程技术课程学科结构选择性课程整合 27.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 28.创新 29.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交往师生交往共同发展 30.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境学校生活教师职业 31.校长学生家长
32.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创新实践。
33.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育环境学习工具
3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 ),帮助学生( ),( )。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5.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 )、改进( ),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36.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 )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 )和( )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 ),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 ),杜绝设置( )、( )的现象。
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37.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 )、( )的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 )奠定基础。
38.高中课程设置了(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