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处三年发展规划.docx
- 文档编号:4414142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8.69KB
德育处三年发展规划.docx
《德育处三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处三年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处三年发展规划
天山口中心总校
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德情分析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科学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为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在课程上给予保证。
尊重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课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不断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德育特色,学生逐步养成了明理、善学、合作、自主的好习惯,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天山口中心总校德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
二、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教师重点进行“师德行风”教育,对学生重点进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全面加强德育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构建适合现代教育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将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丰富多采的课内外活动为载体,深化改革学生评价模式,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境界。
为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做出创造性的工作。
三、总体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创新务实的精神,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力争学校德育工作达到旗级领先水平。
在三年内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组成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培养学生习惯,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重点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学校班集体德育考核全部达到良好以上,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特色的具有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德育工作体系,把我校打造成“书香门第,礼仪校园”。
校园治安环境良好,在校师生无违法犯罪现象,各项比赛成绩明显起色,获奖人数逐年递增。
具体工作:
班主任队伍建设
一、现状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我校共12名班主任教师,他们工作积极性高。
2、我校班主任具有主动学习、发展的意识和行为;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需求和能力。
3、班主任教师能以“学生发展为本”,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有较强的责任心、爱心,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班主任团队间有良好的互助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二)问题分析:
1、班主任队伍没有旗级以上的专业培训,因此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2、部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目标定位有偏颇,以单纯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的班主任仍占一定的比例,班级管理比较传统。
3、班主任队伍科研意识薄弱,能力不强。
4、由于班主任工作任务繁杂、琐碎,学校要求、家庭对孩子过高的期望,造成部分班主任老师自身的内趋力不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不强。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培训,帮助班主任明确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阶段目标
第一年(2014)年度目标:
建立班主任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多元化培训,加强班主任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
100%的班主任参与校级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第二年(2015)年度目标:
建立班主任教育科研机制,在学校德育课题的引领下,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
三年里,每位班主任至少要参与一个德育小课题的研究,攥写一篇具有较高质量的德育论文.
第三年(2016)年度目标:
加强班集体建设,关注学生健康主动发展,让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50%的班集体能成为校级先进集体。
四、具体措施:
(一)根据班主任老师的需要,组织不同层面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1)通过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学习与思考,让班主任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坚定当一个好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念。
并通过班级常规管理经验的学习,提高班集体建设的能力。
(2)加强校级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帮助班主任提高对德育对象的了解、德育因素的把握、德育途径方法的运用、德育研究等能力,为班主任尽快成为优秀班主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德育科研,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教育科研是提高班主任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校内形成人人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局面。
(1)采用集体学习的方式,共同学习相关的德育理论、传递德育信息、感悟德育教育的经验。
(2)以校级德育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班级建设为关注点,通过案例研究、活动展示,引导班主任关注班级建设,提升班主任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3)鼓励班主任有自己的德育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加强互动式学习,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德育研讨会,分阶段主题交流会等形式,让班主任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交流、分享点滴经验,扩大德育教育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三)加强班级建设,提升学生生活学习品质。
班级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
班级的建设情况是学校整体工作水平的表现,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命活力,使班级成为提升学生生活学习的品质园。
”
(1)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采用听讲座、专题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育德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积极开展班主任美文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搜索到了先进的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案例等,提高班主任的育德实践能力。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文化建设关系着学生正确人生价值的形成;关系着班级的舆论导向、队风、学风以及整个氛围的形成;更关系着一个学校工作的整体形象。
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建设自己的家园。
在规范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加强班级特色文化园地建设。
班级布置注重个性化设计,突出实用性,发挥环境育人的隐性教育功能。
创新班级活动的机制和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个性的发展。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组织艺体、环保等主题教育活动,发挥队员才智。
充分利用教室中的板面、争章园地,及时展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成果,激励学生。
认真填写《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全面记录学生的成长点滴,展示孩子的真实生活、学习状态,活动情况。
四、培训内容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和班级管理实际,我校班主任培训工作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专题:
班级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包括活动的类型,特点及学习与生活指导等。
2、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专题。
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与管理,作用发挥,管理技巧,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等。
3、家庭教育指导专题。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创新,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
4、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专题。
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建设和管理,作用发挥,管理技巧,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等。
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主要包括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培养,学习心理指导,心理卫生教育,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等。
6、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班级管理突出的班主任,将途经、方法、措施等方面的经验,结合相关理论拟写出材料,在班主任工作会上交流。
五、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参加校本培训情况和作业两项内容。
1、建立班主任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作为评定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的重要条件之一。
考核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业绩(班级工作计划,学生操行评语,主题班队会,家长会,班级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等)和参加校本培训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笔记,经验文章,学习效果等)两方面的内容,此项满分为50分.
2、作业,每个专题培训结束后,有学校班主任领导小组布置案例搜集,心得体会等形式的作业,并按要求进行批阅,满分为50分。
3、每个专题综合评定60分为及格,80分以上可以评定为相应级别的骨干班主任。
六、班主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赵国启
副组长:
胡敏
成员:
德育主任、副主任、
天山口总校社团活动
一、指导思想
1、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
3、为学校的各项活动培养人才。
二、社团活动总体目标:
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地选择参加活动,以发展他们的兴趣和特长;通过组织学生课外阅读和参加多种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获得更多课外知识,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阶段目标
(一)准备阶段2014、3——2014、12
1、制定社团实施方案,确定学生社团组织。
2、组建社团,形成教师人人指导社团,学生人人参加社团的社团活动。
3、指导教师制定本社团组织活动计划,探索活动形式,研究教学内容。
4、各社团选拔队员。
5、探索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二)实施阶段2015、3——2015、12
1、发展社团,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社团发展格局。
2、构建“自主性、全员性”活动模式,社团管理由教师管理逐渐向学生管理过渡,构建社团老师与干部协管工作机制。
3、举办社团展示活动,表彰优秀社团。
4、做好社团阶段性总结。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6、3——2016、12
1、完善“自主性、全员性”活动模式,社员自主管理社团。
2、形成结构合理、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社团格局。
3、汇报和展示社团成果,并把工作经验成果进行整理。
四、社团任务
1、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能力。
2、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塑造学校社团活动的品牌。
3、积极参加各级演出和比赛,为校争光。
4、通过多种方式吸收学生加入到组织中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长的舞台。
五、具体措施
1、尊重主体,实行双选。
在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实行双选制度,活动前,学校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选择好辅导项目,同时班主任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特别是兴趣所向,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
2、为加强常规管理,避免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们要坚持“六定”。
一定活动课程;二定活动目标;三定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五定辅导老师;六定活动地点。
3、做好辅导老师的准备工作。
正式开课前,所有辅导老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安排好全学期的活动内容,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上课前一天要通知好所在社团学生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4、加强辅导老师的教学反思,总结工作中的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
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浓厚研究气氛。
努力提高社团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5、注重学校社团活动的组织、检查、指导开展,以保证学校社团活动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六、社团活动分类
我校扎实开展好以下社团活动,以后逐年扩充内容和方式。
主要包括田径、篮球、排球、硬笔书法、音乐、棋类、经典诵读、跳绳踢毽等社团组织。
七、社团活动实施措施
1、成立学校社团活动领导小组,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活动,并全程监督各社团活动过程和考核评价社团活动效果。
组长:
赵国启
副组长:
胡敏
成员:
德育主任、副主任、辅导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2、创建社团活动课程目标模式
通过自主参与学校12个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3、健全评价管理模式
(1)教师管理考核
有效地对指导老师进行管理,才能确保活动的正常运行,对于指导老师的管理采用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与学校的年度考核考核和评优评先相结合,活动采用奖惩结合的办法,使教师认真履行指导师的职责。
(2)社团活动考核
各社团要制定学期活动计划,每次活动要填写活动记录,使所有社团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
每月召开负责人例会,协调了解社团活动课的开展情况。
每学期根据社团过程管理、作品展示、活动成果体现等对社团活动课进行考评,注重形成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
推出“精品社团”。
(3)学生参与管理考核
设立常任与轮流任岗相结合的社团小干部机制,根据学员互评、自我评价、成果等内容,每一学年应评出优秀社团学员“社团之星”。
4、加大社团宣传力度
借助重大节日、比赛开展社团活动,为各社团搭建展示的平台六、时间安排
社团活动的建设是我校创建办学特色的一项长期工程,需2-3年完成,每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校级共同活动时间为每周二、第四节下午第七节课。
本学年(2014)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准备阶段:
(1-2周)
(1)学校制定活动定方案,宣传动员,组织实施。
各社团负责老师及各社团组织成员报名。
(2)社团负责老师填报社团成员名册、制定活动计划(授课内容)、确定活动内容、活动时间等。
第二社团活动阶段:
(3-16周)
(1)指导教师认真组织开展活动。
(2)做到“五有”:
有计划、有活动设计(教案)、有名册、有反馈、有总结。
提前一周社团负责老师备好简单的授课教案。
注意积累电子稿和纸质稿的素材,图片资料,学校做好宣传报道。
第三阶段成果准备展示:
(17-18周)
1、指导教师最后阶段上交相关材料(计划、活动设计、点名册、记录本、学生作品、过程性资料、学生取得的成绩、活动总结等)。
2、社团领导小组考核检查学生活动效果,评选最佳指导教师和最佳学生(由指导老师推荐),并进行表彰。
3、展示成果:
跟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汇报演出及展览相结合。
七、注意事项
1、各班主任要配合辅导老师,告知学生具体的活动地点,定好带队学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及时到达上课地点,尤其是低年级。
2、各辅导老师课前对自己活动的教室预先落实好,如桌椅、多媒体、教具,保证社团活动单位时间的有效性。
3、各辅导老师对本课程参加的学生每次都要点名,做好记录。
对活动积极性不高、课程任务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的同
学不能听之任之,要及时和其谈心交流,明确活动的目的性,以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
天山口总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尝试和探索
一、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中小学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教育活动总目标: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逐步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育活动阶段目标
第一年(2014)全面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二年(2015)年度目标:
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三年(2016)年度目标: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五、具体措施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2、重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主题校(班)会、团(队)会,请革命先辈和各行业的英雄模范作报告、讲故事。
通过晨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活动;教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举行学生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开展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社会调查等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4、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坚持升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一举行国旗下讲话,全体学生在升国旗时唱国歌。
并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六、实施原则
在开展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同时还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注重知行统一。
二是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
三是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办法,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四是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又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方面积极探索创新,采用新技术,开辟新渠道,占领新阵地。
七、教育活动具体安排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双纲”备课并不断增强德育的渗透意识、渗透技能和渗透效果。
要改进思品课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结合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和民族精神的教育要求,真正发挥德育主渠道主课程的教育作用。
小学开设的其他各门学科,也都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做到有意、有机、有序、有效地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主阵地,必须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努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浓厚的文化氛围,坚持每日升国旗制度,每周一和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活动都要举行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每周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全体学生唱国歌。
结合我校实际,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校园广播、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要让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的人物画像、名人名言、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挂图走进校园,走进教室。
3、要通过晨会、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集中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经典格言、诗歌朗颂、读书活动、歌唱爱国主义歌曲等形式的教育活动。
定期举行校园艺体节等活动,同时要加强校风、校训、校纪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教育功能。
充分利用一些资源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缅怀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5、过好中华传统节日。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
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教育活动,既能发挥涵养民族之根,又能弘扬民族之魂和继承民族精神,重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各自特点,通过主题班会、队会、广播、诗歌朗颂等形式,介绍节日由来,设计过节方案,使传统节日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机载体。
6、过好革命传统节日,搞好专题宣传教育月活动。
革命传统节日主要包括:
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对于继承革命传统,建设伟大的祖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八、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我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领导。
要提高认识,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此项工作作为本月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成为魏塘一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领导小组,健全制度。
2、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我校教育教学计划。
把它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并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结合起来。
3、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社会环境,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
4、对学生在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的情况,要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品德评定体系。
5、加强督导评估,建立表彰奖励机制。
对工作实绩突出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事迹,推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在我校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九、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十、领导小组
组长:
赵国启
副组长:
张永昌胡敏
成员:
刘宏艳张晓燕赵勇燕国辉各班班主任
天山口总校红领巾星级好习惯银行特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
通过我校星级好习惯银行,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阶段性目标:
(2014年3月——12月)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5年3月——12月)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德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初见成效。
(2016年3月——12月)学生的好习惯养成取得成果。
三、主要内容
(一)抓好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
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教育和训练应当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 三年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