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docx
- 文档编号:4412370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1.17KB
内部资料.docx
《内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部资料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中经要报
国家信息中心增刊2007第6期(总500)2007年11月05日
“十七大”后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3
资源环境压力加剧3
不平衡问题考验经济社会发展3
防范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4
民生难题须破解5
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5
“十七大”后的经济发展趋势6
建设生态文明6
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6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抓手7
构建生态文化8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9
从“经济增长模式”到“经济发展模式”9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1
扩大内需12
节能减排12
自主创新13
民生问题是第一要义14
人均GDP到2020年翻两番15
“人人享有社保”任重而道远16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框架确定18
财产性收入18
初次分配体现公平20
教育公平21
住房保障重心移至低收入家庭22
非公经济:
“两个平等”实现突破23
编者按:
“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七大”报告彰显以人为本,注重民生,让全社会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注重统筹协调兼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
“十七大”之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必须随之作出重大的、方向性的修正,出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转折。
我们从网上摘编一些有关“十七大”后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解读,以供读者参考。
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十七大”报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困难、问题,阐述了发展中呈现的系列新阶段性特征,指出今后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考验。
资源环境压力加剧
“十七大”报告中列举“十六大”以来中国前进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被放在首位。
报告称,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据统计,2001年到2005年,中国平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6.8%。
但中国也为增长付出了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沉重代价。
2006年中国GDP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5%左右,但为此消耗的标准煤、钢材和水泥,分别约占全世界消耗量的15%、30%和54%。
近年来松花江水污染、治理淮河、太湖蓝藻事件等越来越多的环境危机为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
能源消耗、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个艰巨挑战,一些地方的污染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今年上半年,全国除北京以外的其他地区都没有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标任务,表明全国要实现到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的目标有着相当难度。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从制度上完善相关宏观调控体系。
不平衡问题考验经济社会发展
不平衡问题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短腿”现象。
按照“十七大”报告的提法,在综合国力财力增强的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均存在着不平衡问题。
拉近它们之间的“距离”,就成为未来中国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006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26:
1.09:
1;上海人均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
从城乡居民收入看,去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将近1.2万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3600元。
收入分配改革也迫切需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从不同群体收入差距看,“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警戒线。
统计显示,全国收入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人均工资水平之比已经从2000年的2.63:
1扩大到2005年的4.88:
1。
防范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
金融越发展,越要加强监管。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业正处在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际金融发展也出现了新趋势,金融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这都给金融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而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和经营机制不完善,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等金融风险隐患还不少。
今年在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重创全球金融市场,并给世界经济增长留下阴影。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是否安全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世界形势已经发生了广泛的变化,各种因素牵涉到全球化,渗透力很强,内涵很深刻,影响深远。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
防范金融风险对确保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像过去的日本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前车之鉴。
中航集团总经理李家祥: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民生难题须破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诸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这些民生难题的出现和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这些民生难题必须采取正确方式妥善处理,防止其成为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
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
虽然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
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成彻底触动,深层次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是完善新体制面临的首要挑战;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还有不少漏洞。
这些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政府职能与改革开放新阶段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国有大企业改革难度加大,垄断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三是金融体制改革仍有待深入;四是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五是市场秩序需要规范;六是城乡分割体制障碍依然严重。
由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增量改革的特性,越到改革后期所面临的问题越严重,挑战越大。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其间所出现的一系列“两难”矛盾让决策者慎之又慎:
既要加快工业化,又要超越依赖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旧式工业化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要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广泛吸纳劳动力的优势;既要推进城镇化,又要避免大量圈占农田导致耕地减少、农民失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
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
比如在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经济社会考评体系等方面,还有不少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地方,需要尽快解决。
中国改革杂志社社长袁绪程:
十七大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会更成熟、更科学,更深入。
中国将会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三方面联动进行。
“十七大”后的经济发展趋势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日渐严重。
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
不文明的消费模式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卢中原:
从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三个文明”的基础上现在又提出了生态文明,是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这四个文明使建设思路更成体系,更加完善。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
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
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
从经济关系讲,环保所倡导的绿色生产与消费是科学发展观提倡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抓手。
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应先从环保下手。
解决环境不公平要靠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包括以财政转移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政策,适时征收环境税与资源税等等。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
光明日报:
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中央党校哲学部副主任韩庆祥: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
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反过来又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前两个文明。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
将生态建设放到文明的高度是一个创举,说明了在全社会、在管理阶层逐步形成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既要重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区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强调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抓手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
新型工业化道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
建设生态文明,前提是发展。
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但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
即要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如,以前废弃物直接排放,现在则要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全面回收,分类处理。
经过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要逐步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
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不是生产什么,而是如何生产。
重点是调整重化工业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比如以前用小高炉、小转炉炼钢,能耗高,污染重,现在应采用新技术,利用循环经济模式,降低炼钢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跨越式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构建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对建设生态文明十分重要。
“十七大”报告提出,从经济建设入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同时,首次提出了要改变“消费模式”,落脚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文化观念体系的问题。
在工作要求时指出: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专家认为,按照“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各级政府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更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要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观念,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
贾治邦: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从“经济增长模式”到“经济发展模式”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
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
舆论普遍认为,用“发展”取代“增长”,是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表现。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即将迎来新的质变,今后民生、资源、环境等系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都将涵盖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这标志着那种“经济发展=GDP增长”的片面思维定势将被彻底舍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任务繁重而艰巨。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就经济增长本身的投入产出而言,而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丰富、更全面。
经济发展不但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要求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此基础上实现增长。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正确区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党和政府则要积极地引导市场,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作为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安排政府投资、进行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出发点,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好地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要求。
就转变增长方式而抓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断增强消费的需求、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中央党校副教授杨英杰:
将经济从旧的“增长模式”转向新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
1978年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第一次转型,核心任务是通过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次转型”则是要通过根本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
卢中原:
过去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更强调了经济本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
有四个方面的协调需要在实际中重点落实:
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突出消费;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更多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
这四个协调最终是要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相互统一。
资源环境压力加剧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出迫切的要求,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新一轮经济转型要解决经济发展“好”的问题:
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是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构建有利于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内涵上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最迫切要解决的有:
一是要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资源价格偏低,必然造成对资源过度需求和浪费,误导资源性产业过度发展,致使产业结构升级缺乏压力和动力。
二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客观上刺激了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传统重化工业。
三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生态环境指标统计考核公布制度,形成政府机构、专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这些改革如果能够进展顺利,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就不难实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七大”报告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中提出,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即将迎来新的质变。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涉及到每个产业的发展问题,资源怎么配置,发展路线怎么选择,这实质上是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
以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
扩大内需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必然会改变国内居民的消费模式及消费倾向。
“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了个人消费需求的重要性,这是适应整个现代经济发展潮流的。
比如,个人住房消费需求、信用卡消费需求、汽车消费需求等。
强调个人消费需求,也表明了政府行业政策的导向。
南方周末:
国内消费提到第一的位置,意味着它对中国经济健康、自主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如果要增加国内消费占GDP比重,则意味着社会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从而把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
节能减排
“十七大”报告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中,已经对这项工作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中国需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而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又相互关联、互相促进。
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另一方面,抓好节能减排,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众多经济专家一致认为,不遗余力地推进节能减排,是解决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经之路,必将对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早日实现注入最强大的推动力。
朱之鑫:
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今年,国务院专门印发了节能减排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10个方面的45条措施。
中国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力度正在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也在进一步落实,节能效果会进一步显现。
节能减排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结构调整节能,二是技术进步节能,三是管理节能,四是全民自觉自愿的节能。
第一财经日报: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矛盾突出的条件下,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必然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
要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必须立足现有产业和企业,制定和采取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挖掘潜力,降低单位能耗水平,减少污染排放;必须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手段,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推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必须把全民族动员起来,打一场提高节能环保水平的大战役。
自主创新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列入“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首次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随后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则对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这其中,“自主创新”是贯穿《规划纲要》的一条主线。
十七大报告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相关阐述,位列经济发展部分的首位,不仅被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且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
中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后期,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大,而要获得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人均资源量较低的我国必须要走“高效低耗”之路。
这必须倚仗自主创新来完成。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我国要继续保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比如通过提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来完成,也离不开自主创新。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
“自主创新”是我国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首先是需求结构升级拉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
随着中国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以住房、汽车为主的需求结构升级带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由此中国开始了第二次重化工业化阶段,这一阶段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与我国紧缺的资源现状之间的矛盾,会自然地产生“自主创新”要求。
其次,国际上为中国提供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已完成了制造能力的扩张,需要充实技术发展的能力,而途径正是“自主创新”。
另有专家指出,体制变革与大国博弈,同样对自主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比如金融领域、政府管理领域的一些技术创新,是革除积重难返的体制弊病,解决体制难题的技术突破口;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是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
除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创新外,整个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的提升都离不开自主创新,特别是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否则必然在大国博弈中受制于人。
第一财经日报:
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进步,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标示了方向,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手段。
要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制度变革、增加财政投入,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下工夫。
民生问题是第一要义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民众生活比较困难。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观是以人为本,把民生问题当作第一要义。
如何让中国广大民众来分享经济改革及繁荣的成果,是“十七大”报告指明的方向,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
“十七大”报告提出:
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民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六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
不仅从根本上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指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部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