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4411416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34.13KB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供中药专业本科使用)
前言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
它系统讲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疾病的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和熟悉、了解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中医临床病证的诊察方法与辩证以及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今后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3、了解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运用概况;
4、了解《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
其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占3学时,其他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教学要点】
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概念。
【教学时数】
课时安排1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医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及形成
(1)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2)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3)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4)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1)基础医学;
(2)临床医学;
(3)药物学;
(4)方剂学;
(5)针灸学。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目的要求】
1、掌握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运用概况。
【教学要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概念及区别。
【教学时数】
共安排3学时。
其中整体观念2学时,辨证论治1学时。
【教学内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与论证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第三节《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目的要求】
了解《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自学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自学)
2、《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方法。
(自学)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要点】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
共安排8学时,其中阴阳学说3学时,五行学说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阴阳学说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要点】
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特性,阴阳的相互关系,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防治。
【教学时数】
共3学时。
其中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2学时,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学时。
【教学内容】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概念的形成;
(2)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3)阴阳的特性包括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规定性;
(4)阴阳的相互关系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2、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包括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指导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第二节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1、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概况。
【教学要点】
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生克关系以及五脏疾病的传变规律和指导五脏疾病的治疗。
【教学时数】
共安排5学时,其中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学时,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学时。
【教学内容】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形成;
(2)五行的特性;
(3)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4)五行的生克关系包括一般状态的调节平衡、特殊状态的相互影响。
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包括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2)解释五脏系统疾病的传变规律包括母子相及的病理传变、相乘相侮的病理传变;
(3)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指导疾病的定位诊断、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
(4)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治疗。
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1、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
2、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分类;
3、了解藏象学说的运用;
4、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各脏的系统联系;
5、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6、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7、了解五脏之间、六腑之间、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8、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
9、掌握精的生成、功能;
10、掌握气的生成、功能和运动形式;
11、熟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12、掌握血的生成、功能和运行规律;
13、掌握津液的生成、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
15、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6、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
17、熟悉经络系统的内容;
18、熟悉十二经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19、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体表分布和体内分布规律;
20、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21、掌握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22、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23、熟悉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十五别络的概念;
24、熟悉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25、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6、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要点】
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输布和主要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以及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和各型体质的特点。
【教学时数】
共安排32学时。
其中五脏7学时,六腑3学时,奇恒之腑l学时,脏腑关系4学时;气3学时,精、血、津液、气血津液精神之间的关系共4学时;经络概念与经络系统1学时,十二经脉3学时,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各1学时;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影响因素2学时,体质的分型与特征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脏腑
【目的要求】
1、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
2、掌握藏象学说的特点及分类;
3、了解藏象学说的运用;
4、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各脏的系统联系;
5、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6、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7、了解五脏之间、六腑之间、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8、了解心包、胰、命门的梗概。
【教学要点】
藏象的概念,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数】
共安排15学时。
其中五脏7学时,六腑和奇恒之腑4学时,脏腑关系3学时。
【教学内容】
1、五脏
(1)心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
①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
②心的系统联系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附]心包络
(2)肺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及肺气的运动特性。
①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一身之气;助心行血;促进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②肺的系统联系在体合皮;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
(3)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及脾的生理特性。
①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统摄血液;
②脾的系统联系在体合肉;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4)肝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①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疏泄气机;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
②肝的系统联系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5)肾
概说(不列标题)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和特性。
①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管一身阴阳;主管水液代谢;主管纳气;
②肾的系统联系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附]命门
2、六腑
概说(不列标题)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
(1)胆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贮藏排泄胆汁;参与精神情志活动;
(2)胃形态部位;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容纳和消化饮食,生理特性:
喜燥恶湿;
(3)小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
(5)膀胱形态部位;主要生理功能贮尿排尿;
(6)三焦部位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上中下三焦部位划分及功能特点: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3、奇恒之腑
(1)脑主要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意识,主持感觉运动,脑与五脏的关系;
(2)髓主要功能充养脑髓,滋养骨骼,化生血液;
(3)骨主要功能贮藏骨髓,支撑形体,主司运动;
(4)脉主要功能运行气血,传递信息;
(5)女子胞主要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附]精室
4、脏腑之间的关系
(1)脏与脏的关系;
(2)脏与腑的关系;
(3)腑与腑的关系。
第二节精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1、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
2、掌握精的生成和主要功能;
3、掌握气的生成、主要功能和运动形式;
4、熟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特点;
5、掌握血的生成、主要功能和运行规律;
6、掌握津液的生成、主要功能以及输布与排泄过程;
7、了解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点】
精、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输布和主要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时数】
共安排7学时。
其中气3学时,精、血、津液、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共4学时。
【教学内容】
1、精
(1)精的基本概念;
(2)精的生成;
(3)精的主要功能生殖繁衍,促进生长发育,生髓充脑、养骨、化血,滋养濡润,防御卫外。
2、气
(1)气的基本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主要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4)气的运动气机的概念;气的运动形式;
(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3、血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肾精、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生成的物质基础;
(3)血的主要功能濡养作用,运载作用,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
4、津液
(1)津液的概念包括津与液的区别;
(2)津液的代谢包括津液的生成、津液的输布、津液的排泄;
(3)津液的主要功能滋润营养作用,化生血液作用,运载作用。
5、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精与气的关系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2)精与血的关系精能化血,血能生精;
(3)精与津液的关系;
(4)气与血的关系包括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化气,血能载气);
(5)气与津液的关系包括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液载气;津液化气;
(6)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第三节经络
【目的要求】
1、了解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概念;
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
3、熟悉十二经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4、掌握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表里相合、流注次序、体表分布和体内分布规律;
5、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并了解其含义;
6、掌握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7、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8、熟悉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十五别络的概念。
【教学要点】
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里关系、流注次序和大体循行路线以及奇经八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行和基本功能。
【教学时数】
共安排6学时。
其中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的组成1学时,十二经脉3学时,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各1学时。
【教学内容】
1、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
(3)十五别络。
2、经络的循行分布
(1)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的循行分布。
3、经络的生理功能
(1)经络的基本功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阴阳,感应与传递信息,调节机能活动;
(2)奇经八脉的功能特点;
(3)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
(4)经别、经筋、皮部的功能特点。
第四节体质
【目的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正常体质的分型和特征;
2、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及体质学说的应用。
【教学要点】
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特点、体质的构成、体质的标志和各型体质的特点。
【教学时数】
共安排4学时。
其中体质的基本概念与体质的构成和标志以及体质的生理学基础和影响体制的因素2学时,体质的分型与特征2学时。
【教学内容】
1.体质的基本概念
(1)体质的概念;
(2)体质的特点。
2、体质的构成和标志
(1)体质的构成形态结构的差异性,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2)体质的标志。
3、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4、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禀赋;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
(4)饮食因素;
(5)劳逸所伤;
(6)情志因素;
(7)地理因素;
(8)疾病针药和其他因素。
5、体质的分类
(1)体质的分类方法;
(2)常见体质的类型和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
第五节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目的要求】
熟悉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
【教学要点】
自学。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生命活动与五脏的调节
(1)神志活动与五脏的调节;
(2)呼吸运动与五脏的调节;
(3)消化吸收排泄与五脏的调节;
(4)血液的循行与五脏的调节;
(5)水液代谢与五脏的调节;
(6)生长法与五脏的调节;
(7)生殖能力与五脏的调节;
(8)感觉功能与五脏的调节;
(9)肢体运动与五脏的调节。
2、五脏与自然界的联系
(1)五脏与五是相通应;
(2)五脏与无味相通应。
第四章病因
【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
2、掌握六淫及疫疠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4、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5、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外伤与疾病的关系;
7、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痰饮、瘀血、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共6学时。
其中概说、六淫与疠气3学时,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和劳逸失度、病理产物3学时;其他病因(自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感病因
【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
2、掌握六淫及疫疠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病因的概念及病因学说的特点;六淫、疠气的概念和共同致病特点,六淫各自的致病特点及主要病理表现。
【教学时数】
共3学时。
其中概说、六淫2.5学时,疠气0.5学时。
【教学内容】
1、六淫包括六淫的含义和共同特点
(1)风邪包括易于侵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肢体异常运动、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包括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
(3)暑邪包括表现阳热之象;上犯头目,扰及心神;易于伤津耗气;多见暑湿夹杂;
(4)湿邪包括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
(5)燥邪包括易于耗伤津液;易于伤肺;
(6)热(火)包括表现阳热之象;易于伤津耗气;主要侵犯人体上部;易致生风动血;易扰心神;易致阳性疮痈。
2、疫疠
(1)疠气的概念;
(2)疠气的形成;
(3)疠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包括传染性强,易于流行;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第二节内伤病因
【目的要求】
1、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致病特点;
2、熟悉饮食失宜与疾病的关系;
3、熟悉劳逸失当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要点】
七情的概念,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和劳逸失度1学时。
【教学内容】
1、七情内伤
(1)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疾病因素;体制因素;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包括直接伤及内腑;影响脏腑气机;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2、饮食内伤
(1)饮食不节包括饥饱失常;饮食无时;
(2)饮食不洁;
(3)饮食偏嗜包括寒热偏嗜;五味偏嗜;偏食饮酒。
3、劳逸过度
(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
第三节病理产物致病因素
【目的要求】
1、掌握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
2、了解结石的基本概念、形成因素和致病特点。
【教学要点】
痰饮、瘀血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致病特点。
【教学时数】
共2学时。
其中痰饮1学时,瘀血、结石1学时。
【教学内容】
1、痰饮
(1)痰饮的形成因素;
(2)痰饮的致病特点包括易阻气机,壅塞经络气血;易扰心神;症状复杂,变化多端;病史缠绵,病程较长。
2、瘀血
(1)瘀血的形成
(2)瘀血的致病特点包括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象、脉象)。
3、结石
(1)结石的形成因素包括饮食失宜;情志内伤;寄生虫感染;服药不当;
(2)结石的致病特点包括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易阻气机,损伤脉络;梗阻通道,导致疼痛;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第四节其他病因
【目的要求】
1、熟悉药邪和医源性因素的形成和致病特点;
1、了解外伤与疾病的关系。
【教学要点】
自学
【教学时数】
(自学)。
【教学内容】
1、外伤
(1)跌打损伤、持重怒伤、枪弹伤、利器损伤;
(2)烧烫伤;
(3)冻伤;
(4)虫兽所伤包括毒蛇咬伤、狂犬咬伤、昆虫咬(螫)伤;
(5)化学伤;
(6)电击伤。
2、寄生虫
概述致病的主要因素
(1)血吸虫病;
(2)蛔虫病;
(3)蛲虫病;
(4)钩虫病;
(5)囊虫病和绦虫病。
3、药邪
(1)药邪的形成;
(2)药邪的致病特点包括药物中毒;药物过敏;发病或急或缓,轻重不一;加重病情,导致性病。
4、医源性因素
5、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
(2)胎传因素。
第七章病机
【目的要求】
1、熟悉邪正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2、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及发病形式;
3、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途径;
4、熟悉邪正的概念;
5、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6、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7、熟悉气血失常的病理变化;
8、熟悉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变化;
9、了解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变化。
【教学时数】
共8学时。
其中发病原理2学时,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病理变化4学时,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病原理
【目的要求】
1、熟悉邪正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
2、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及发病形式;
3、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和发病途径。
【教学要点】
发病的基本原理,正邪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发病的形式。
【教学时数】
共3学时。
其中发病的基本原理和正邪的概念及在发病中的作用1学时,影响发病的因素以及发病途径和发病形式2学时。
【教学内容】
1、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包括正胜邪却则不病;邪胜正负则发病。
2、影响发病的因素
(1)外环境与发病包括气候变化、地域特点、生活、工作条件;
(2)内环境与发病包括体质特点、精神状态。
3、发病途径
(1)外感病邪侵入的发病途径;
(2)内伤病因伤人的途径;
(3)其他病因致病的发病途径。
4、发病形式
(1)感而即发;
(2)伏而后发;
(3)徐发;
(4)继发;
(5)复发包括复发的特点;复发的因素(食复、劳复、药复、重感致复、其它因素致复、自复)。
第二节基本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
2、掌握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3、熟悉气血失常的病理变化;
4、熟悉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变化;
5、了解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
【教学要点】
邪正盛衰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气血失常和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变化及内生“五邪”。
【教学时数】
共5学时。
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病理变化4学时,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2学时。
【教学内容】
1、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病邪出入包括表邪入里;里邪出表;
(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包括虚实病机;虚实变化;
(3)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包括正胜邪退;邪胜正衰;正虚邪恋;邪去正虚。
2、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阳偏胜、阴偏胜;
(2)阴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
(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4)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5)阴阳亡失亡阳,亡阴。
3、精气血津液失常
(1)精的失常包括精亏;精瘀;
(2)气的失常包括气不足;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3)血的失常包括血不足;血液运行失常(血瘀、血行迫疾、出血);
(4)津液代谢失常包括津液不足;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5)精气血津液关系失调精气亏损、精血两虚、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血随气逆、津停气阻、气随津脱、津血两伤、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4、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2)寒从中生;
(3)湿浊内生;
(4)津伤化燥;
(5)火热内生。
第六章诊法
【目的要求】
1、掌握望神、色、舌质、舌苔的主要内容和临床意义;
2、了解望诊的其他内容;
3、了解听声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 基础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