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21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典小说名著单元4篇课文主要人物分析.docx
- 文档编号:4401223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34MB
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21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典小说名著单元4篇课文主要人物分析.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21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典小说名著单元4篇课文主要人物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21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典小说名著单元4篇课文主要人物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案21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典小说名著单元4篇课文主要人物分析
备课人
学科
九年级语文(上册)
上课时间
2018.11.25
课题
21-24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典小说名著单元4篇课文主要人物分析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班级
初2019届6班
教学目标
(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明清白话小说有关知识,了解作者作品相应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默读课文,把握小说内容,概括分析故事情节。
(3)了解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小说要素分析方法,联系全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对古典小说的赏析能力。
(2)学习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故事发生的原因,探讨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环境和人物矛盾冲突中体会小说揭示的社会现实,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3)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
重点及
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作品相应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运用小说要素分析方法,联系全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对古典小说的赏析能力。
3.学习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故事发生的原因,探讨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
4.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教法
学法
教法方法
讲授法、分析引导法、诵读法
学法指导
1.预习,利用工具书将自己不认识的字标上注音。
2.将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用红色线标注。
教学
准备
教师
制作PPT课件,搜集课文朗读录音,开展辅助教学。
学生
1.借助工具书解决预习中的生字、新词等问题。
2.回忆并搜集读过的古典小说的诗文及歇后语。
课时安排
拟授8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
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预习中的生字、新词等问题。
2.根据教材“预习”的要求,完成预习任务。
预习检查情况
1.朗读课文,抽查字词。
2.交流搜集到的诗文及歇后语,谈自己的感受。
3.课堂学习中随时抽查或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
教学过程
旁批
一、导入新课
1.以教材P109“单元阅读提示”导入新课,讲解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及总体学习要求。
2.出示“古典小说名著单元学习目标”,进行解说,说明本单元具体的学习重难点及注意事项。
二、单元课文总体介绍
1.课件展示“古典小说名著单元课文概览”,教师简要介绍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2.教师简要讲解,提醒本单元的学习探究要点。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第21课:
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1.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施耐庵(1296—1370),名子安,一说名耳。
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
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起义队伍。
作品简介: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的作者,明人说法不一,有说施耐庵和他的学生罗贯中合作,现在大都认为是施耐庵所作。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体裁简介:
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
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
章回体小说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到明代中叶,小说的回目正式创立。
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词话》等,都分回标目,只是有的回目用单语,有的回目上下句往往对仗不工。
明末清初,回目采用工整的偶句,逐渐成为固定的形式。
自此以后直至近代,中国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这种形式并常为文人创作和加工的短篇话本所采用。
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等。
2.介绍与课文相关杨志的内容。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大家可能已看过原著或者影视作品了。
那么有哪位同学能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
明确:
(结合教材P118的补白资料)杨志:
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3.初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基本故事情节。
讨论并明确:
开端(1-7段):
杨志押送生辰纲。
发展(8-11段):
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设计诱官军。
高潮(12段):
杨志无奈买白酒。
结局(13段):
杨志误失生辰纲。
尾声(14段):
吴用智取的谜底。
4.出示如下课件,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
5.分析人物形象
(仅分析代表性人物,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小结,教师做小结。
)
(1)杨志:
精明能干 、小心谨慎、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刚愎自用
(2)众好汉:
精诚团结、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智取成功
6.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3.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开展,也就是说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要求学生找出环境描写的相关句子,边读边体会。
)
7.体会文章中用到的计谋
(1)简介“三十六计”。
(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本文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几计?
讨论并明确:
伪装客商——瞒天过海
走小路——暗渡陈仓
林中休息——以逸待劳
吴用下药——声东击西
偷酒——浑水摸鱼
送枣——抛砖引玉
不肯卖酒——欲擒故纵
杨志断了升官梦——釜底抽薪
(二)教学第22课:
范进中举(吴敬梓)
1.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儒林外史》。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12卷,今存4卷。
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
全书故事情节虽无一个主干,但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2.简介“科举考试”制度的有关常识。
童生:
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
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
生员肄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
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
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士:
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
进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
(1)课件展示表一,学生速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填表。
(2)课件展示表二,学生跳读课文,筛选相关信息填表。
(3)教师小结:
通过上述两表,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对所有人的毒害,范进中举前无人问津,一旦中举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见这是一个趋炎附势的病态的社会现实情况。
4.人物形象探究:
(1)示例:
胡屠户:
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这些变化?
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
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2)文中还有范进、众邻居、张乡绅、报录人等,请大家结合课文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5.根据插图,复述课文故事梗概。
(1)课件展示插图,学生观察画面,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复述。
(2)师生共同评议。
6.细读感悟
仔细阅读“范进疯了”这一部分(第5段),思考下列问题:
(1)范进发疯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
(引导学生划分该段层次)
(2)文中用了哪些描写来刻画范进的疯态?
讨论并明确:
第一层:
昏厥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
动作、语言描写,几十年追求功名,一旦实现,富贵荣华将滚滚而来。
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满脑功名利禄,一心升官发财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第二层:
疯跑
用“爬将起来”“拍着手大笑”“飞跑”这些动作描写,写足了范进的疯劲。
用反复手法,重复的语言,写出范进狂喜的心情和神魂颠倒的丑态。
第三层:
跌倒
“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
动作、外貌描写,写范进一脚踹在塘里的丑态,包含了极其强烈的讽刺意味。
第四层:
疯走上集
“拍着笑着”的动作描写,写尽范进的疯态。
(3)教师小结:
作者运用妙笔把这个人物丧魂落魄的丑态、狂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范进长期遭白眼,一旦考中,如发生天旋地转的变化,感情上承受不了。
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听任封建统治者摆布,背后隐藏的是悲剧,既可怜又可悲。
7.引导归纳刻画人物的写法。
8.小结课文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特点。
9.归纳主题。
10.小结写法。
(三)教学第23课:
三顾茅庐(罗贯中)
1.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山西并州太原人,汉族,号湖海散人。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
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
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今存署名由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
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者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诸刻,其浩瀚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
背景介绍:
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两人的荐语,更引起了刘备拜见诸葛亮的兴趣。
一顾茅庐遇崔州平,论天下事;二顾茅庐遇诸葛均、黄承彦,留下书信。
课文从三顾茅庐开始写起。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速读课文,说说文本可分为几个部分,简要概括。
讨论并明确:
第一部分(1-2):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过程,适逢诸葛亮正在午睡,于是刘备立于厅前等待。
第二部分(3-4):
诸葛亮醒后,刘备咨以天下之事并邀之出山辅助的过程。
这便是著名的“隆中对”部分。
3.分析人物形象。
请结合课文分析:
诸葛亮、刘备、张飞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并明确:
(1)诸葛亮:
①高风亮节:
诸葛亮有一身才华,却甘心做“南阳野人”,刘皇叔若非一片赤诚,不能邀其出山,可见其本心也不愿流落世俗,是高风亮节之行。
②仁心爱人:
刘皇叔为天下苍生计,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见其一片仁义。
③聪睿过人:
一句“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是智慧的宣言,不出茅庐,而已知“三分天下”,足见诸葛亮之智。
(2)刘备:
①仁心爱人:
刘备求贤若渴,非是为了一己之私,在诸葛亮未应出山时,刘备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是为苍生计,以此可见其仁人之心。
②诚心求贤:
刘备为见得诸葛亮,不顾贵胄身份,“凡三往”,可见其求贤之诚。
③虚心求教:
刘备自知谋略不足,因此请见诸葛亮,言“开备愚鲁而赐教”,可见其请教虚心。
④待人宽和有耐心:
在张飞表现出急性子时,刘备表现出的是一种耐心与宽厚。
⑤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主要表现在刘备所言“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诸葛亮所言“大业可成,汉室可兴”则侧面写出刘备之壮志。
(3)张飞:
粗犷、鲁莽、暴躁、直爽。
他扬言将诸葛亮“用一条麻绳缚将来”,足见其行事鲁莽。
4.疑难问题研讨: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明确:
①上路之前:
张飞嚷道:
“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
刘备生气地说:
“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
”
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对比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
②“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动词的细节描写可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2)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明确:
①正面描写:
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策”。
②侧面描写: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5.细读感悟。
精读第2、3段中:
“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完成以下问题。
(1)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的理解。
明确: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暗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写出了诸葛亮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这四句诗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2)为什么作者安排通过刘备的视线写诸葛亮的相貌?
明确:
文中描写诸葛亮相貌的句子是“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其作用是:
一方面写出诸葛亮的气宇轩昂、神异不凡;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认为诸葛亮确有将相之才,为下文的一再邀请做了铺垫。
(3)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内容被后人称作“隆中对”,请你说说,“隆中对”是如何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
“隆中对”的内容有何作用?
(可对此战略布局做详细分析,绘制地图,感受诸葛亮之智。
)
明确:
①文本感悟,把握“隆中对”的主要内容:
②绘制图画,了解“隆中对”的宏图:
(4)第3段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天下形势的?
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讨论并明确:
一论曹操:
“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以争锋”,分析了曹操势力,提出“不争”的策略。
二论孙权:
“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分析了孙权势力,提出“为援而不可图”的策略。
三论荆州:
“荆州北据汉、沔……将军岂有意乎”,分析了荆州的有利条件(物产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刘表无能),暗示刘备:
荆州可取,勿失良机。
四论益州:
“益州险塞……思得明君”,分析了益州的有利条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粮仓,条件优越;政权动摇,民思良主),暗示这有机可乘,可将益州作为可靠的根据地。
五论刘备:
“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分析了刘备的优势,暗示刘备有政治资本和“信义”基础。
最后,诸葛亮提出了施政策略和战略方针: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高屋建瓴,言简意赅。
(5)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明确:
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让刘备找到了实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室有了可能性。
6.总结文章写作特色。
(1)人物的出场的艺术。
小说常见的人物出场方式主要有:
①单刀直入(开篇就让人物走出场来);②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③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诸葛亮的出场属于哪一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
属于铺垫渲染。
例如,首段刘关张三人的不同意见;路遇诸葛均;阶下侍立等昼寝的诸葛亮醒来等。
在出场前对诸葛亮的烘托、渲染,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2)第3、4段用诗句作结,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作者善用诗句对所叙之事,所刻画之人进行评点,又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3)与所学课文《智取生辰纲》相比,本文的语言并不是纯粹的白话语言,而是通俗语,请你说说为何《三国演义》的语言不用白话。
引导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明确:
涉及史料,难以用白话演绎。
7.拓展延伸。
探究《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
讨论并明确:
①《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但在罗贯中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熟知。
②《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因其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
③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贤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传唱不衰。
8.教学小结。
(四)教学第24课:
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1.教师简介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至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作品简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言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背景介绍:
一部《红楼梦》,刘姥姥共三次到贾府。
一进:
刘姥姥的女婿狗儿不争气弄得家业萧条,就搬出了城住到了乡下。
到了年冬岁末,狗儿家生活艰难,岳母刘姥姥只好借着狗儿祖上与王夫人家连过亲,到贾府攀亲,寻求救济。
二进:
刘姥姥为感谢上次贾家的救助,特地去谢恩。
见识到大户人家的吃穿行等事宜,课文所选即是二进大观园内容。
三进:
刘姥姥得知贾府被抄,去狱神庙探望凤姐,凤姐拜托她一定要把巧姐找回来,她费了好大劲才把学唱戏的巧姐赎回来,带着巧姐到乡下。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
作为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贵族贾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用餐,在王熙凤等人的安排下,闹出了许多笑话。
3.为本文内容划分结构并概括段意。
明确: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
写凤姐、鸳鸯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4-10):
写刘姥姥用宴,在王熙凤等的策划下上演“笑”剧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1):
写刘姥姥上演“笑”剧后的感慨及凤姐、鸳鸯等人以实情相告并致歉意。
4.分析人物形象。
阅读课文“鸳鸯一面侍立……一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闲话”的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众人发笑之前先是“发怔”?
明确:
“发怔”这一神态的细节描写尤为传神,一方面写出了刘姥姥的语言及“鼓着腮不语”的神态出乎大家的意料,瞬间寂静,又与众人大笑的热烈场面形成强烈对比。
(2)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说说主要人物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选读课文,讨论并明确:
①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人的性格特点;
②王夫人“用手指着风姐儿,只说不出话来”,写出王夫人已知道是凤姐导演的,但又不便张扬的心理,也保持了雍容与尊贵;
③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反映出她的率真、爽朗、不受拘束的性格;
④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可见她的笑是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
⑤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也写出了贾母爱孙之心;
⑥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反映了她的率真、爽朗,也可以看出她要强的个性;
⑦惜春笑得肚子疼,让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的娇气、孩子气的特点;
⑧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插入图片,学生根据前面的分析欣赏。
5.赏析下面句子。
“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
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
赏析示例:
“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
“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
“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
这些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饭时遭受戏弄的可笑而无奈的窘相。
6.赏析有关刘姥姥的言谈举止的句子,分析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
展示画面,学生赏析后明确:
(1)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刘姥姥道:
“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
金银的筷子反而不及平常的伏手合用,可见刘姥姥的朴素实在的老农妇形象。
(2)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
刘姥姥之所以故意出丑,是因为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老太太开心,但她决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装作愚者,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3)“姑娘说那里话。
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
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
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
面对鸳鸯与凤姐的“赔不是”,刘姥姥说的这番话,表现了她的善良纯朴、宽宏大度。
7.作者想通过刘姥姥这位形象,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明确:
这一普通的农村穷老婆子形象衬托了一些像宝玉、凤姐、妙玉等大人物。
她对于升华小说主题,拓展其思想内涵也有重要作用。
而且,在刘姥姥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还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俗文化。
8.主题探究。
凤姐、鸳鸯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因为凤姐、鸳鸯等人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在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来塑造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形象;同时,作者也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9.小结并板书。
四、布置作业
以总体要求导入新课。
介绍单元课文总况,让学生心里有数。
讲解单元学习探究要点。
简介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丰富学生的常识积累。
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基本故事情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电子 教案 2124 第六 单元 古典小说 名著 课文 主要 人物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