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锐平同志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文档编号:4381198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86KB
范锐平同志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范锐平同志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锐平同志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范锐平同志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范锐平同志
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
2012年5月3日
范锐平同志在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5月3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动员全市上下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刚才,别市长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十一五”期间,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纳入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都有很大进步,最快的5年进了36位,最慢的也进了12位。
这是我们大家接续努力、奋力拼搏、争先进位的结果。
但与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
比如,去年,江夏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9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3亿元;而襄州区、枣阳市分别是318亿元、301亿元和8.5亿元、10.5亿元。
从经济总量上看差距不是很大,但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差距就很大。
正常情况下,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该达到10%以上,GDP达到了300亿元,财政收入却没有达到与之相适应的规模,发展的差距显而易见。
当然,襄阳的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很大,枣阳市和襄州区都曾是全省十强,这说明资源禀赋、基本条件可以支撑我们进入全省十强。
大家要务必保持争先进位的良好作风和奋力赶超的强劲势头,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县域经济工作的新要求,鼓足干劲,坚持数年,力争县域经济有更大的进步、更大的跨越、更大的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枣阳的发展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枣阳是我的联系点,我来的相对多一些,情况也比较熟悉。
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枣阳有三点经验值得学习。
一是拉开了城市框架,改变了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了产业承载平台。
规划建设的65平方公里城市新区已具雏形,基本构成了中等城市发展框架,拓展了城市空间,改变了城市面貌。
二是集聚了一批支撑性的龙头项目,奠定了产业基础。
一个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
去年以来,枣阳相继开工建设了倪氏玫瑰产业园、中国(枣阳)汉文化产业园、湖北福田专用车二期工程项目、章正农业机械工业园、湖北立晋钢铁集团百亿元产业城和神驰车轮公司等七个重大项目,增强了枣阳的发展气势。
这些龙头项目达产后,大多都能形成百亿产值,一个项目就是一个产业,枣阳必将形成相对完整的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
三是敢于确定高远的发展目标,具有攀高折桂的勇气。
枣阳提出,未来五年要承担全市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按全市5000亿元算,就是800亿到1000亿。
枣阳以去年的300亿为基础,未来五年要翻一番到两番。
提出这么高的发展目标,需要有非常之勇气和非常之胆略。
以枣阳现有的产业总量规模、项目建设势头、经济发展态势来看,未来几年完全有能力、有条件达到这个目标。
省委、省政府对襄阳的发展期望很高、要求很高,各县(市)区、开发区都要以枣阳为榜样,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敢想、科学想,在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明确定位、找准目标、主动承担,力争有更大作为。
二、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上,李克强副总理参加湖北代表团讨论时专门强调了“三化同步”的问题。
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襄阳的实际,确立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现在,大家对工业化引领高度认同,但对城镇化引领缺乏普遍认识,这是我们与东部省份发展上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
襄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外界带来的感觉是变化并不大,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不高。
河南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搞城镇化建设,目前许多城市的发展水平都比我们要高。
安徽过去是很落后的,这几年大搞城市建设,发展变化也很大。
江西过去也很落后,新世纪以来他们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新城建设,整个城市格局、城市面貌都有明显改观。
从襄阳来看,县级市中除宜城和老河口有点城市味道外,其他的很少能够给人留下城市的感觉。
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既是一些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由襄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
(一)襄阳进入了以城镇化引领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制约了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去年,全国城镇化率是51.27%,湖北是51.83%,襄阳是52.06%;全国工业化率是40%,湖北是43.6%,襄阳是52.2%。
工业化率达到50%以后就很难提升了,如果继续提升工业化率,三次产业比例就会失衡,城市发展就会出现畸形。
襄阳的第一、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过高,第三产业占比较低。
从全国统计数据来看,襄城的城镇化率是71.63%,樊城是86.11%,襄州是47.25%,枣阳是45%,宜城是41%,老河口是46%,谷城是39%,南漳是35%,保康是35%;襄城的工业化率是26.8%,樊城是34%,襄州是36.2%,枣阳是45%,宜城是51%,老河口是54%,谷城是59%,南漳是35.1%,保康是31.1%。
主城区的服务业比例高,不能用工业化率衡量其经济结构合理不合理。
除襄城、樊城两个主城区之外,其他几个县(市)区的工业化率都要高于城镇化率,少数地方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相当。
城镇化率,是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只有更多的人到城市居住,城镇化率才会不断提高。
一个地方的城镇化率低,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就不能吸纳更多的人来这里居住、工作和生活,就无法更好地承载和支撑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就会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层次的提升。
我们面临着加快城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只有城镇化领先于工业化,才能避免再走依靠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老路,而是走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路。
谷城在引进深圳电子产业园项目时下了很大功夫,结果这个项目还是落户到了高新区,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城市化水平不高,电子行业集中了很多大学生,这些大学生更愿意在襄阳的主城区工作和生活。
城镇化水平滞后已经影响了城市产业规模扩张,影响了高端产业的进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劳动力资源流向和比较优势的发挥。
《福布斯》杂志认为襄阳是最适宜开办工厂的地方,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劳动力资源富裕,企业用工方便;再一个是土地资源丰富,承载能力强,大企业、大项目好摆布。
这是我们最重要的比较优势。
但是,襄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在本地直接转移,而是大量流向了沿海地区。
这说明,我们的城镇还不具备大规模吸纳劳动力就业、承载居民生活的能力。
什么时候襄阳在外务工人员回来创业就业的多了,南阳、安康等周边地区人员来襄阳务工、居住的多了,襄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高了,中心城市地位就凸显了。
城镇化水平滞后,已经影响了劳动力资源流向,使我们固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第三,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城市功能形成和作用发挥。
区域中心城市的承载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高端商业,居民的日用品消费大多是在社区完成的,但高端商品的购置必然是在中心城区;二是区域性物流中心,没有区域性物流中心作支撑,一个地方不可能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三是高档居住社区,只有把更多的有钱人吸引到襄阳来居住,才能拉动更大的投资消费,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四是区域性的文化教育卫生中心,吸纳更多的人到这里就医、就学和文化消费。
只有城镇化进程加快了,城市的承载功能和服务功能才会提升,城市的吸纳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才会更好地发挥。
第四,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襄阳的乡镇规划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江汉平原,很多乡镇基本没有规划,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
不重视乡镇规划建设,不注重引导农民到城镇集聚,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适度规模经营就无法开展。
比如,枣阳的倪氏玫瑰产业园项目占地十万亩,需要几千户的农民把土地流转出来,到乡镇去就业、去生活。
可以说,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建设问题,它最终也会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强调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不是讲工业化不重要,而是既要重视工业化的龙头作用,更要注重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来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化水平。
(二)以城镇化领先优势形成区域发展比较优势
在全省各地坚持工业领先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襄阳的县域经济发展要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以城镇化的领先优势参与区域化竞争。
第一,要强化城镇工作意识。
主要有三点:
一是要学会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发展。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思考、考量和设计。
去年以来,我们要求各县(市)区抓紧编制城市建设规划,并上报市政府审批后请专业部门制定控制详规。
在完成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各县(市)区要全面启动乡镇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要学会用城市功能的完善聚集资源和人才。
一个地方的发展,要靠人才支撑、产业支撑。
城市规划建设不以人为本,综合服务功能不完善,就无法吸引人才创业、吸纳要素资源、承载产业发展。
三是要学会用城镇发展提升市场影响力。
城镇发展,展示的是一个地方的形象、魅力、活力和吸引力。
谷城外滩规划建设很大气、很漂亮,看后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外滩建成后周边的地价会马上升值,会发展成为高档住宅区和高端商务区。
这就是城镇发展展示的形象和给市场带来的信心。
第二,要提升城镇工作能力。
城镇工作主要是八个字:
规划、经营、建设、管理,要围绕这四个方面提升城镇工作能力。
一是提升规划能力。
在上次的城市规划汇报演示中,很多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只能照稿汇报,原因是重视不够,没有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工作,舍不得花大价钱聘请一流的规划团队来制作。
规划是政府发展理念与规划专业技术、城市发展规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的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定位、理念和思路。
任何一个规划师都不可能脱离地方政府、脱离发展实际独立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千万不能把城市规划完全甩给分管领导去做,涉及城市规划中的方向性、基础性决策,必须亲自拿在手上,研究提出编制规划的指导意见。
一个城市规划的编制完成,必然凝聚大量的心血,每一个环节都要深入实地亲自视察、亲自感受,每一个地方都要与规划部门认真沟通、仔细研究,否则就难以作出正确决策,难以形成符合实际的科学规划。
规划的最高境界是,经过科学论证,能管长远发展,经得起时间、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上,各个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一定要亲历亲为,要有专业意识,主动听取专家意见,绝不能搞主观臆断,绝不能当甩手掌柜。
二是提升经营能力。
现阶段,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加快城市发展,必须敢于和善于经营城市。
比如,枣阳市现在的财政收入是10个亿,仅仅够修若干公里道路。
靠财政投入推进城市建设,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怎样经营城市?
一要善于运用政府的公共资源,对政府的特许经营权、优良资产等公共资源进行清理,合理利用。
二要善于运作土地资产,就是搞土地财政,通过土地级差、改造环境、迁村腾地等,整合土地资源,推进集约节约利用,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收益最大化。
这是经营城市的有力手段。
三要善于利用时间差降低城镇化成本,只要能够使用的国外贷款、政府贷款都要尽可能使用。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对外将持续升值,对内将趋于下跌。
我们必须抓住人民币对内贬值与城市建设成本上升的时间差,合理利用国外贷款、政府贷款和BOT模式等,降低城镇化建设成本。
四要争取政策支持,就是千方百计向国家和省里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三是提升建设能力。
一要善于引进优质市场主体。
各地要善于设置准入门槛,大量引进外地优质市场主体进入本地城市建设市场,提高城市建设的品质。
二要建立政府工程监管体系。
大规模推进城市建设,必须有一整套政府投资管理体系,包括规划、投资、建设、监管和审计等,防止工程领域腐败现象发生。
同时,要筹建政府投资管理中心、政府投资资金审计管理局,防止浪费财政资金。
三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统征统建。
主城区范围内要统一规划、统一安置,这样既能够避免过渡期太长增加城市建设成本,又可以避免过渡期太长给人民群众带来的不满,更避免了项目拆迁安置困难导致的建设周期延长。
现在,有些项目没有两三年的过渡期就难以落地,这期间大量的老百姓房屋要拆迁,而老百姓的安置房又没有提前规划建设,两三年下来,过渡费比拆迁补偿费还要高。
各县(市)区都要下决心推行征建分离、统征统建,否则项目建设时间越长,政府要付出的成本就会越高,矛盾就会越积越多、越积越尖锐。
四是提升管理能力。
要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管理。
所谓“专业化”,就是要大规模引进物业公司、专业公司管理城市;所谓“市场化”,就是要采取企业化运作方式,把属于政府管理的公共服务产品交给市场主体,解决过去“既养人又养事”的问题。
比如,将城市环卫工作承包给清洁公司去做,政府不再负责环卫工人的招聘、培训、管理和养老等问题,只负责制定标准和进行验收,既提高了城市环卫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
希望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用心研究城市规划、经营、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步伐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各县(市)区要新增20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区,这是考验各县(市)区领导班子能不能在有效任期内为各地发展立下功勋的一个重要标准。
最近,我看了几个县(市),城市新区建设进展太慢,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开工。
今年年底,要以现场会的方式,组织大家观摩各地20平方公里产业新区建设情况,要把20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作为检验各县(市)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试金石”。
各个县(市)区只有建成20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区,才能在未来五年大规模集聚产业,才能改变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能级,才能增强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构筑都市产业体系
鸿忠书记在讲“都市襄阳”时,专门引用都市的英文单词“capitalcity”,来说明“都市襄阳”与“城市襄阳”的差别。
“都市”与“城市”的差别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都市是完整的城镇体系,而不是单一的城市;还一个与产业相关,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没有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一个城市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都市。
这些都必须以工业化快速推进为依托。
我们强调城镇化引领,绝不能否定工业在产业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和在城市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当前,襄阳的发展进入了以城镇化引领、以产业化支撑的新阶段,各县(市)区要把以城镇化引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理念,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使襄阳的发展实现更大的跨越。
三、抓班子、带队伍,以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的提升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一)要把换届后新班子能力提升作为党委工作的“第一位任务”。
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中央和省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大规模开展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市委也大规模开展干部培训和“学、讲、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能力素养、精神状态。
如果领导班子建设不好,干部队伍管理不好,只是少数人忙多数人不忙,少数人急多数人不急,少数人亲企业多数人卡企业,一个地方、一个部门是难以管好的,再好的工作思路也不会得到贯彻实施。
各县(市)区党委书记,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首要任务,专注更多的精力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二)要转作风、树新风,以实干创实绩、求实效。
当前,襄阳正处在发展的最好时期,市党代会、人大会确定了很好的工作思路,全市上下人心思齐、干劲正旺,发展环境、发展态势非常好。
这种好的发展思路、发展环境,要靠全市广大干部的良好作风和良好形象来巩固、来提升。
不转作风,不树新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已经形成的发展气场,既难以持续,也难以扩大。
从经济上讲,一个地方的发展要靠两点,一是要素驱动,二是创新驱动。
所谓“要素驱动”,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吸纳聚集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
所谓“创新驱动”,就是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效能,以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秀的形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大家要把鸿忠书记讲的“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发展理念、“宁可政府麻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次”的人本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成为广大干部的行为准则,让干部作风真正得到群众认可,让投资环境真正得到企业家推崇,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去年以来,到襄阳考察投资事宜的企业家络绎不绝,带来了许多项目,龙蟒硫磷钛一体化、兴发精细磷化工、华中工业博览城、珠江数控机床产业园、三环(谷城)工业园、福田工程机械、中兴绿色产业园、东风特种车产业园、英菲尼迪等一批大项目、新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此外,因信守保密协定承诺,还有一批重大项目在没有正式开工之前没有对外宣传。
可以说,我们的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正在大踏步向前走。
需要强调的是,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还有一些已经签约即将落地的项目又被迫停下了。
在这种情况下,转作风、树新风,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市场信心,比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和重要。
(三)要强化维稳保安的政治责任。
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维护稳定、确保安全、促进和谐,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大的政治责任。
县(市)区委书记、市直部门“一把手”要守土有责,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在执行政策、做群众工作上下功夫。
今年,在维护稳定方面如果出现了问题,不简单是工作责任的问题,更是重要的政治责任问题,大家务必高度重视。
我相信,每一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每一位市直部门的局长,都有能力把所辖区域、所管领域的工作稳妥有序地推进,确保稳定和谐。
当前,襄阳的发展形势、发展态势非常好,希望全市广大干部以更大的创新勇气和落实力度,以更加专业的要素引导和政策驱动,推动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范锐平 同志 市县 经济工作会议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