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题库.docx
- 文档编号:4367851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0.45KB
《鱼类学》题库.docx
《《鱼类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学》题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鱼类学》题库
《鱼类学》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鱼类学:
研究鱼类形态构造、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生理机能以及种类区分和地理分布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尾柄:
臀鳍基部后缘至尾鳍基部间的区域。
3.颐部:
位于头部最前方,即下颌下方的一片区域。
4.腹棱:
部分鱼类在肛门前的腹中线上隆起成锐尖的棱。
5.硬刺:
鳞质鳍条中,由少数不分枝鳍条硬化形成的棘,又称假棘。
6.软鳍鱼类:
指硬骨鱼类中的低等种类,其背鳍全部由软条组成,仅少数具有硬刺。
7.环片:
指骨鳞的上层结构,由骨质构成,是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增生所形成的隆起嵴。
8.角质鳍条:
纤细、不分枝不分节,由结缔组织所形成的鳍条,软骨鱼类特有。
9.棱鳞:
鱼体腹部正中线上一行较坚硬呈锯齿状的鳞片。
如鲥、鲚等。
10.侧线鳞:
被管状侧线分支小管穿过的鳞片。
11.栉鳞:
骨鳞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鳞片后区边缘具细齿或小棘。
12.珠星:
是一种白色坚硬的锥状突起,是表皮的衍生物,一般生殖季节出现在雄性个体上,雌性没有或不明显,在鲤科鱼类中较常见。
生产上可利用这一特征鉴别雌雄。
13.鳞焦:
鳞片上最先形成的部分,即鳞嵴的中心。
14、外骨骼与内骨骼:
位于鱼体外的鳞片、鳍条等称为鱼类的外骨骼。
位于鱼体内的骨骼为内骨骼,如头骨,脊柱等。
15、脊柱与脊椎:
脊柱纵贯鱼体背方,俗称脊梁骨,是由数量不等的椎骨相互连接而成的柱状结构。
脊椎是构成脊柱的结构单位,可分为躯椎和尾椎二种。
16、红肌与白肌:
红肌和白肌都属于大侧肌的组成部分。
红肌脂肪含量高,富含肌红蛋白和多量的血液,呈暗红色,靠近水平隔膜,耐力强的鱼类较发达。
白肌不含脂肪,颜色淡白易疲劳,不耐持久。
17、消化与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各种营养物质消化产物以及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通过消化管壁的上皮细胞而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8、口腔齿与咽喉齿:
.着生在口腔内周围骨骼上的齿称为口腔齿,着生在第五对鳃弓扩大形成的咽骨上的齿为咽喉齿。
19、呼吸瓣:
能协同呼吸的瓣膜为呼吸瓣。
鱼类的呼吸瓣有着生在上、下颌内缘的口腔瓣和着生在鳃盖骨后缘的鳃盖瓣。
20、鳃栅:
鱼类在呼吸过程中,由相邻两半鳃的末端连接形成“V”形的结构称为鳃栅。
它能有效阻拦水流,使之从两侧的鳃小片间通过,提高呼吸效率。
21、喉鳔类与闭鳔类:
鳔具有鳔咽管的鱼类称为喉鳔类,如鲤;无鳔咽管的鱼类称为闭鳔类,如花鲈。
22、鳃片与鳃小片:
着生在鳃弓外缘,由鳃丝组成的片状结构为鳃片,鳃丝两侧的薄片状突起称为鳃小片,主要由二层上皮细胞构成,其上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是鱼类的呼吸场所。
23、鳃间隔:
两鳃片间的隔膜称为鳃间隔,真骨鱼类退化或消化。
24、半鳃与全鳃:
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鳃片称为全鳃,只有一个鳃片的为半鳃。
25、动脉球与动脉园锥:
腹主动脉基部扩大而成的球状结构,称为动脉球,与心脏的心室相通,不能搏动,硬骨鱼类具有。
动脉圆锥是软骨鱼类心脏的组成部分,位于心室的前方,能有节律的搏动。
26、动脉与静脉:
输送血液出心脏的血管称为动脉,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血管称为静脉。
27、肾单位:
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单位称为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28、裸卵巢与被卵巢:
外方没有卵巢膜包围,裸露在腹腔中的卵巢称为裸卵巢,如软骨鱼类,外方有卵巢膜包围的卵巢为被卵巢,如真骨鱼类。
29、主性征与副性征:
与鱼类繁殖直接相关的特征称为主性征,如交配器,鳍脚、生殖腺等;与鱼类本身繁殖无直接关系的特征称为副性征,如珠星等。
30、姻姻色:
是一种副性征,鱼类在繁殖季节出现的色彩称为婚姻色,一般雄性个体较明显,如鳑鲏、马口鱼等。
31、背根与腹根:
背根和腹根是指一对脊神经,分别由脊髓的背侧和腹侧发出,背根是传入神经,腹根是传出神经。
32、内分泌腺:
鱼体上没有输送管道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
其分泌物通过血液循环至全身各有关器官和组织。
33.物种:
分类的基本单位。
它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自然分布区,相互间可以配育(繁殖)的一群生物有机体。
34.亚种:
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殖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种群。
35.双名法:
指物种的学名用两个拉丁文字构成,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名。
36.臀鳞:
裂腹鱼亚科鱼类在肛门和臀鳍两侧各具有的一列特化的大型鳞片即。
37.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所形成的一连串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由许多食物环节彼此交错互相联系形成的复杂网状关系称为食物网。
38.食谱:
某种鱼消化道中所有饵料生物的总称。
39.选择指数:
用来衡量鱼类对食物的选择能力。
通常是指消化道食物团中某种食物成分的百分数与鱼类索取饵料的生物群落中这种食物成分的百分数的比值。
40.充塞指数:
鱼类消化道中食物团重和鱼体重(去内脏)的比值,即用量的形式表示鱼类摄食量的大小。
41.性成熟:
鱼在一生中性腺第一次成熟称为初次性成熟;已产过卵(或排过精)的性腺周期性的成熟称为再次性成熟。
42.排卵与产卵:
成熟卵从滤泡中脱离出来跌入卵巢腔或腹腔的过程称为排卵;卵离开鱼体进入外界水中的过程称为产卵。
43.怀卵量:
指一尾雌鱼在产卵前所具有的成熟卵粒数,亦即鱼类的繁殖力。
44.性周期:
鱼类性腺发育、成熟与生殖细胞的产出过程具有严格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性称为性周期。
45.副轮:
是一种假年轮,是鱼类生活中所发生的非周期的、偶然变化在鳞片上所形成的附加轮,不能作为年轮标志鉴定年龄。
46.产卵轮:
鱼在生殖季节,由于生殖活动剧烈,鳞片因摩擦受损或断裂,恢复生长时在鳞片上留下的痕迹。
亦是一种假年轮。
47.年轮:
鱼类受生活环境条件年周期变化和自身生理周期的影响,逐年规律性地在鳞片及其它骨质组织上形成不同的生长年带。
前后年份生长年带交替处的形态结构不同于生长年带,这一形态结构异常的生长年带交替处称为年轮。
可用来确定鱼类的年龄。
48.肥满度:
指鱼的肥满程度,即体重与体长立方积的比值,比值越大,表示鱼体越肥满。
49.生长率:
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或体重)的增长值。
50.洄游:
是鱼类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式型。
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
二、填空题
1.鱼类一般可分为仿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圆筒形四种基本体型,肛门前移的鱼类,身体的躯干部与尾部的划分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为界。
2.鱼头部腹面可区分为颐(颏)部、峡部、喉部等三个区域。
3.鱼体外部器官用作感觉的有眼、鼻、须,用作运动的有鳍,用着保护的有皮肤、鳞片。
4.白鲢体呈仿锤形,腹部狭窄,有腹棱。
5.硬骨鱼类的口一般开于吻端,依据上,下颌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三种类型,唇具有协助吸取食物的作用,一般生活在水域底层或山涧溪流中的鱼类具有。
6.鱼类的须依据着生部位不同,可分为颐须鼻须颌须吻须四种类型。
7.骨质鳞条由鳞片衍生而成,可分为鳍条和鳍棘两大类,二者的区别为前者由双根组合、分节、有的分枝、柔软,后者单根、不分节、不分枝、坚硬。
8.一般鳍式中以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
9.某鱼背鳍上有21枚鳍条,其中前面为不分枝,不分节的鳍条,后面13枚鳍条本身分节,末端分枝,请写出该鱼的背鳍式DⅧ,13。
10.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色素细胞位于皮肤的真皮层,当色素颗粒集中于细胞的一点时,鱼的体色变淡。
11.鱼类的皮肤腺主要有黏液腺和毒腺二种,其中黏液腺为单细胞腺体。
12.骨鳞由上、下两层构成,上层为环片,下层为基片,上层的生长方式为围绕鳞片中心一环一环地增长。
13.鳍的主要功能是运动和平衡,其中尾鳍的作用是推进和转向。
14.手摸鲨鱼体表面和一些鲈形目鱼类的鳞片时有粗糙感觉,是因为前者为盾鳞有鳞棘,后者为栉鳞有后区有栉齿状。
15、鱼类骨骼可分为主轴骨骼(头骨+脊柱)和附肢(奇鳍骨骼+偶鳍骨骼)两大部分。
16、骨骼之功能为支持身体、保护内脏、配合肌肉产生运动。
17、背鳍、臀鳍的支鳍骨一般由基节、中节、末节构成,高等鱼类则逐渐减少。
18、支持胸鳍的带骨为肩带,支持腹鳍的带骨为腰带。
19、肌肉细胞又称肌纤维,按组织结构、分布和生理作用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脏肌三大类,其中骨骼肌是构成鱼体肌肉的主要成分。
20、鱼类的躯干肌肉有大侧肌、上棱肌和下棱肌三种,它们都属于体节肌。
21、鱼类在水中运动的主要动力有肌肉交替收缩、鳍的摆动、鳃孔向后喷水。
22、鱼类的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和肛门;消化腺主要有胃腺、肝脏、和胰脏。
23、鱼类取食器官包括齿、舌、鳃耙等,位于口咽腔内。
24、鱼类消化管由表及里由浆膜层、肌肉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构成。
25、鱼类的齿按着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口腔齿和咽喉齿二大类,鲤科鱼类具有咽喉齿。
26、胃的近食道处叫贲门部,近肠处叫幽门部。
27、鱼类扩大消化吸收的构造黏膜褶、螺旋瓣、幽门盲囊、肠本身增长。
28、肝脏位于食道和胃的下方及两侧,前端系于围心腹隔膜上。
29、胆汁来自肝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乳化脂肪。
30、为不破坏鱼体表,摘取咽骨(下咽骨)观察咽喉齿应由鳃盖骨后缘(鳃孔)入手。
31、鱼类的呼吸器官为鳃,其主要呼吸场所在鳃小片上进行,因为它的排列方式很特殊,即相互交错排列,因而可加大与水流的接触面,加之血流与水流方向,具有反向流动特点,有利于气体交换。
32、伪鳃位于鳃盖骨与舌颌骨关节处的腹缘,近第一对鳃弓背面。
33、鱼类呼吸运动的两个过程为扩张吸水、压缩出水。
34、鲤的鳔为2室,在第二室的腹前方有一小管即鳔咽管,与食道相通,根据此特点,鲤鱼可归为喉鳔类鱼类。
35、乌鳢的辅助呼吸器官是鳃上器官,鳗鲡是皮肤。
36、硬骨鱼类的心脏位于鳃弓后下方的围心腔内,由后向前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等组成,向前连于动脉球(软骨鱼类为动脉圆锥)。
37、由背主动脉发出向腹腔内器官供血的血管叫腹腔系膜动脉。
38.尾动(静)脉从尾椎骨的脉弓中通过。
39.淋巴系统包括淋巴和淋巴管两部分。
40.鱼类的泌尿系统包括有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
41.鱼类的肾脏位于腹腔背壁,其结构和功能单位为肾单位。
42.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43.真骨鱼类的精巢,根据内部构造的特点,通常可分为壶腹型和辐射型两种类型,花鲈的精巢属辐射型。
44.真骨鱼类消化、排泄、生殖三系统开向体外的口子有二种类型,凡是具有尿殖窦的,体外开口为二个,依次为肛门和尿殖孔。
45.淡水鱼类的体液特点为高渗性,根据渗透压原理,它们主要通过排尿、吸收盐份等方式和途径进行渗透调节,达到水盐平衡。
46.鱼类的脑由前至后由端脑、大脑、中脑、小脑和延脑等部分构成,下丘脑是指间脑下部。
47.脊神经的背根和腹根穿出脊椎后,可分为背支、腹支、内脏支(交通支)三支。
48.植物性神经系统中的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是以交感神经节为划分界线的。
49.鱼类的嗅觉中枢和呼吸中枢分别为端脑、延脑。
50.皮肤感觉器官有感觉芽、陷器和侧线(管),它们主要功能是感觉水流;嗅觉器官为嗅囊,通过外鼻孔与外界相通。
51.鱼类眼壁的组织结构由巩膜、脉络膜、视网膜三层被膜组成,起视觉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视网膜。
52.脑垂体位间脑腹方,可区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腺垂体包括前腺垂体、中腺垂体和后腺垂体三部分,它们能分泌多种激素,其中与生殖关系密切的是促性腺激素。
53.保存鱼类的脑垂体一般用无水丙酮,盛于棕色瓶中。
54.性激素的功能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促进副性征出现、维持性行为等。
55.鱼类分类阶元由界、门、纲、目、科、属和种组成。
56.种的特点有有稳定的形态结构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与其它种生殖隔离等。
57.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有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和可辩性状。
58.采集的鱼类标本用清水洗净后,一般用5%-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
59.软骨鱼纲分为板鳃和全头两个亚纲,辐鳍鱼纲分为软骨硬鳞和新鳍鱼两个亚纲。
60.鲸鲨隶属于须鲨目,鲸鲨种;噬人鲨隶属于鼠鲨目,鯖鲨科。
61.白鲟产于我国钱塘江、长江,以鱼、虾为食;匙吻鲟产于北美,以浮游生物为食。
62.青鱼、草鱼隶属鲤科雅罗鱼亚科。
63.外形上区别鲢和鳙的主要特征有头的大小、身体颜色和腹棱程度等。
64.金鱼是鲫的一个变种,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鲤亚科。
65.鲿科中常见的经济种类有长吻鮠、黄颡鱼、大鳍鱯等。
66.斑点叉尾鮰隶属于鲇形目鮰科,云斑鮰又称褐着鲶。
67.小黄鱼外形似大黄鱼,二者的主要区别为尾柄长为尾柄高的二倍余为小黄鱼,三倍余为大黄鱼。
68.鱼类生活的水环境由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构成。
69.根据鱼类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可将鱼类划分为暖水性鱼类、温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三类,鲤、鲫鱼属于温水性鱼类。
70.青鱼、草鱼、鲢、鳙夏季适应水体溶氧量为4-4.5mg/L,鲑、鳟鱼类夏季适应水体溶氧量为6.5-11.0mg/l。
71.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性,可将鱼类分为海水鱼类、淡水鱼类和咸淡水鱼类。
72.鱼类与生物环境的关系都是以食物关系为基础,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和鱼类与其它生物间关系。
73.鱼类的种间关系有凶猛鱼与被食者的关系、食饵竞争、寄生、共栖、共生。
74.白鲢是依靠鳃耙来获取浮游植物作为食物,其摄食方式为滤取式;鲴类是依靠下颌角质来获取周丛生物为食,其摄食方式为刮取式;乌鳢以鱼虾为食,其摄食方式为袭击式。
75.鱼类对食物的选择性取决于其对食物的喜好性和食物的易得性。
76.定性分析一尾鲤的食谱,其动物性和植物性种类所占比例差异不大,故可将鲤食性类型划归为杂食性,据目测食物占肠管的3/4,其肠管充塞度为3级。
77.青鱼的主要食物为螺蚬,草鱼的主要食物为水生维管束植物。
78.解剖一尾0.35kg的鲤,内脏重50g,其中消化道内食物总重为14.7g,充塞指数为490。
79.鱼类仔鱼期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草鱼体长在30mm以上时食性转换明显,接近成鱼。
80.肉食性、草食性鱼类,其食性有较高的稳固性和低的可塑性,杂食性鱼类的食性有较高的可塑性和低的稳固性。
81.食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个体数量法、重量法、体积法、出现频率法。
82.鉴定鱼类的年龄多采用鳞片,此外还有脊椎骨、鳃盖骨、匙骨、鳍条、耳石,等硬组织作鉴定材料。
83.真骨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标志有疏密型、切割型、间隙型、碎裂型等。
84.2000年5月孵出的鲤鱼,生长到2004年11月起捕,这尾鲤鱼是4龄龄组中5夏龄鱼,用4+符号表示。
85.2003年5月孵出的鱼苗,年底11月起捕投放大湖,称为当年鱼鱼,符号为0+。
86.鱼类生长的三个要素是水温、溶氧、食物。
87.取得鱼类生长速度资料的途径有饲养法、年龄鉴定统计法、生长退算法等。
88.鉴定鱼类年龄所采用的鳞片一般取鱼体中段侧线上方,背鳍起点下方部位的鳞片。
89.用退算法求鱼类以往各龄生长情况的公式为Ln=RnL/R。
90.性腺成熟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性腺分期法和成熟系数法二种。
91.生产上通常称为成熟卵巢的是Ⅳ期卵巢。
92.鱼类的生殖方式有卵生、卵胎生、胎生,大多数为卵生;受精方式有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二种,大多数为体外受精。
93.草鱼产卵于水层中卵为漂浮性,鲤产卵于水草或树根上卵为黏性,乌鳢产卵于水草丛营造鱼巢中卵为浮性性。
94.鲤、鲫鱼在春夏产卵,一年—个性周期分批产卵鱼类;鲢鳙在春夏产卵,一年—个性周期—批产卵鱼类。
95.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主要外界因素有水温、溶氧。
96.解剖一尾体重5kg的雌草鱼,内脏重1000g,卵巢净重800g,每4g卵巢经计数为2660粒卵,其性腺成熟系数为20%,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分别为532000粒、133/克。
97.胚胎发育生产上称为孵化,是指从卵受精开始到仔鱼破膜孵出前的发育过程。
98.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包括胚胎期、仔鱼期和稚鱼期三个发育期。
99.鱼类的洄游按其目的可分为产卵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
100.长江中典型降河产卵洄游的鱼类是鳗鲡,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是中华鲟。
五、问答题
1、两条鱼体型都是扁的,但一条是侧扁,另一条是平扁,你怎样向别人解释清楚?
背腹轴和左右轴差不多大小,且头尾轴延长的属哪个体型?
举例说明。
侧扁的鱼其背腹轴较大,左右轴较小,整个身体呈菱形而侧扁,如团头鲂;平扁的鱼其左右轴显得特别大,背腹轴特别小,且尾尖,整个身体呈扇形,如鳐。
背腹轴和左右轴差不多大小,且头尾轴特别延长的鱼属于圆筒形,如黄鳝,它们的身体粗细均匀,头一般较小,尾则尖细,常适宜于穴居生活。
2、尾长是否即为尾柄长?
有什么区别?
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尾长是指尾部的长度,即指从肛门开始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尾柄长是指臀鳍基部末端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
3、鱼死了为什么眼睛还是睁开着?
因为鱼类的眼没有眼脸,眼完全裸露不能闭合。
4、何为鳃裂和鳃孔?
鱼类头部后方两侧,两个相邻鳃片之间的裂缝,即鳃裂。
有的鱼类,头部两则无鳃盖骨,它们的鳃裂直接向外开着。
因此可以直接从它们头部两侧或腹面见到5-7对鳃裂,如鲨、鳐。
鳃孔是指具有鳃盖骨的鱼类,其鳃盖骨的启闭之孔,它们的鳃裂都是开在鳃盖骨内方的鳃腔内。
5、以白鲢的背鳍式和臀鳍式为例,分别说明其构造和组成特点?
白鲢的背鳍式和臀鳍式分别为D3,7,A3,12-14,据鳍式可知,白鲢的背鳍和臀鳍均由不分枝鳍条和分枝鳍条组成,无鳍棘。
并且不分枝鳍条均为3枚,分枝鳍条分别为7和12-14枚。
这两种鳍条的最大特点是前者末端不分枝,后者末端分枝。
6、鱼类口的位置不同,试举一例说明其特点和生活习性?
不同鱼类的口,其位置不同,如翘嘴鮊的口开于吻端,且下颌的长度大于上颌,为显著的上位口,它主要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以捕食该水层的虾及小型鱼类为食,且善游。
7、鱼类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有何机能?
其主要的衍生物有哪些?
特点:
表皮一般薄而柔软,无角质层构造,并且分化出许多腺细胞,真皮层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有大量色素细胞分布,且有血管和神经。
机能:
防御机械损伤,防护化学物质的伤害,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抵抗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入。
衍生物种类:
黏液腺、毒腺、色素细胞、鳍条、鳞片、珠星等。
8、鱼全身为什么总是滑溜溜的?
因为鱼类表皮层中有单细胞的黏液腺,当渔体受到刺激后,可释放大量的黏液物质,所以鱼体总是滑溜溜的。
黏液时鱼体有保护作用,不易被敌害捕捉,同时可减低鱼类游泳时的阻力,并且有助于鱼体的渗透压调节。
9.何为韦伯氏器?
有什么作用?
韦伯氏器是鲤形目,鲇形目等鱼类前方几个椎骨发生变异,形成的一组具有特定功能的骨片,由前向后依次为闩骨、舟骨、间插骨和三角骨。
联系鳔的前端与内耳,能将鳔所感受的压力变化传递给内耳,提高听觉的灵敏度。
10.躯椎和尾椎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躯椎和尾椎相互连接成脊柱,用以支持身体,二者在结构上的差异为:
躯椎具椎体横突和连接在横突上的肋骨,而尾椎无椎体横突和肋骨,其下方为脉棘和脉弓。
11.简述鱼类躯干部肌肉的种类、分布及其区别?
鱼类躯干肌有三种,即大侧肌、上棱肌和下棱肌。
大侧肌位于头后至尾柄末端的身体两侧,由一系列按节排列呈锯齿状的肌节组成,外观呈很多曲折纹,呈“W”状。
上棱肌和下棱肌分别分布在背部和腹部的中线及中线两侧上,与大侧肌的区别在于它们细长,无分节现象。
12.鱼类的消化管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部分有何特点?
消化管从口开始至肛门,为一延长的肌肉管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等部分。
鱼类的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统称为口咽腔。
内无唾液腺和其它消化腺,仅有黏液腺,黏液能润滑食物,帮助吞咽。
口咽腔内有“舌”、齿、鳃耙等器官,起帮助鱼类摄取食物的作用。
鱼类食道很短,食道内壁很厚,有许多纵行的黏膜褶,并分布有味蕾,对食物有选择和吐弃的功能。
胃是肠管前端膨大的部分。
有的种类无胃或不明显。
胃内壁也有纵行的黏膜褶,并分布有胃腺,胃靠近食道部分称贲门部,靠近肠管部分称幽门部,有些肉食性鱼类在幽门部附近附生有幽门盲囊。
胃的形态随种类不同而异。
肠是鱼类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部位。
肠的粗细、长短与鱼的种类、摄取食物的性质有关。
软骨鱼类肠比较短,其内有螺旋瓣,硬骨鱼类的肠内有黏膜褶,且植物性食性的鱼类肠较长,可为体长的数倍或上十倍,盘曲也较多,以动物为食的种类肠较短,有的不及体长的一半,亦无盘曲现象。
有些鱼类肠管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肛门是肠管末端向体外的开口,一般位于臀鳍基部起点,也有前移的。
13.简述鲤齿式1·1·3/3·1·1的涵义?
表示鲤左、右第五对鳃弓扩大的下咽骨上,各长有三行齿,且左、右侧都是外行一个齿,中行一个齿,内侧一行为3个齿。
14.鳃耙的着生部位及其生理意义?
鳃耙着生在每一鳃弓朝口腔内的一侧,分内外二行,即每个鳃弓上都有两列鳃耙。
鱼类种类不同,鳃耙的数目、排列方式、长短、形状等都不同,这与鱼类的食性有关。
鳃耙的主要作用是滤食,此外对鳃丝也有保护作用。
15.俗称的“鱼花”是什么器官,长在什么部位?
有何作用?
“鱼花”是指幽门盲囊,着生在胃后、肠开始处的许多指状“盲囊”突出物,常排列成花朵状。
部分肉食性鱼类具有,数目随种类而异,常作为鱼类分类的依据。
有辅助消化、吸收的功能。
16.胃液的成份及其作用?
.胃液的主要成份是胃蛋白酶和盐酸。
胃蛋白酶能将食物中蛋白质分解成为蛋白胨和蛋白月示,盐酸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并且还有激活胃蛋白酶原和使蛋白质变性的功能。
17.鱼类胰脏分布有何特点?
简述胰液的成份及其作用?
.鱼类的胰脏分布有二种情况,一为坚实致密的块状胰,位于胃的末端与肠的交界处,见于软骨鱼类;二为分散胰,胰组织散存于肠的弯曲之间,并常有部分或全部埋入肝组织中形成肝胰脏,不易区分出来,见于硬骨鱼类。
胰脏分泌的胰液注入肠内起消化作用,胰液的成份主要有胰蛋白酶、胰脂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类,对蛋白质、脂肪、糖类均有消化分解作用,这些酶在碱性环境中才能起作用。
18.以白鲢为例,说明消化器官与食性的相关性?
白鲢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其消化管各部都表现出一些与之相适应的特点。
如口裂较大,以进入口腔内的水量增大,滤取食物量增多;咽齿表面有羽纹状的花纹,以此来破坏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鳃耙长、密、多,彼此联合呈海绵状,因此,滤取食物的功能很强;无胃,肠为体长的10倍左右,且盘曲很多,适应于消化吸收浮游植物。
19.作为呼吸器官,一般应具备哪几个主要条件?
作为鱼类的呼吸器官,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①结构上具有十分丰富的微血管(鳃小片上);②介于血液与呼吸媒介物质间的膜极薄,氧气能迅速透过(鳃小片仅由二层上皮细胞构成);③有一些适当的“机械装置”,使水能不断接触呼吸面(如鳃栅、鳃小片排列方式等)。
20.简述硬骨鱼类一片完整鳃的构造?
一片完整的鳃由鳃弓(骨骼部分)、鳃耙、鳃片、鳃丝、鳃小片等部分组成。
鳃弓呈弧形;鳃耙呈二列着生在鳃弓的内缘;鳃耙无呼吸功能;鳃弓外缘着生二列鳃片(全鳃),鳃片由无数鳃丝组成,每一鳃丝内都有一根鳃丝软骨支持;鳃丝两侧有许多薄片状突起,即鳃小片,鳃小片仅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壁相当薄,其上分布有丰富的微血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鳃小片基部有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保护鳃组织。
两列鳃片之间通常有一隔膜称为鳃间隔,硬骨鱼类退化不明显。
21.鱼类为什么离开水后即死亡?
鱼类离开水后,原来依靠水的浮力完全张开的鳃丝和鳃小片彼此黏连,呼吸面大大减少,无法获取充足的氧气,且鳃丝暴露在空气中,因水分蒸发而引起鳃片干燥,破坏了鳃的结构,使之失去呼吸机能而死亡。
22.为什么新鲜鱼鳃总是红色的?
鳃的鳃小片上有丰富的微血管分布,故鳃上的血量多,使得鱼在新鲜时鳃显示红色。
23.鱼类的鳃有哪些提高呼吸效率的结构特点?
鳃提高呼吸效率的途径有:
鳃小片仅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上面密聚有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类学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