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1课时备课.docx
- 文档编号:4367121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8.82KB
六 1课时备课.docx
《六 1课时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 1课时备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1课时备课
临朐县东郡小学教师课时备课
课题:
六第1课时执教人:
王珉
教学共案
备注
教材
分析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学情
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以及球。
教学
目标
1、经历对实物的辨别过程,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操作、共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重点
难点
重点:
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难点:
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模型若干个;多媒体课件。
课时
总课时数
执教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你们搭过积木吗?
师:
谁来说说你用积木搭过什么作品?
生:
我搭过城堡。
生:
我搭过火车。
……
师:
同学们的手儿真巧!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东西,想玩吗?
生:
想。
(教师分发东西)
师:
那好!
在玩之前,请听好老师的要求:
玩的时候,请小组的同学一块儿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摆出一个你们喜欢的作品,并给它取个名字。
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合作,摆得又快又好。
开始玩吧!
二、拼摆物体,初步感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
停!
同学们真棒!
摆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学生纷纷举手)
师:
噢!
都想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我们先从一组开始,选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摆的是什么?
一组:
我们摆的是城堡。
师:
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二组:
我们摆的是火车。
师:
你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师:
来,同学们看一看,你们最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
为什么?
生1:
我喜欢二组摆的火车,因为他们摆得很像!
生2:
我喜欢一组摆的城堡,因为他们摆得很高,还没倒。
生3:
我也喜欢二组摆的火车,因为他们的作品很有创意。
如果在插上一面红旗就更好了。
师:
你评价得真棒!
……
师:
在拼摆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
我发现原来那些没有用的东西,也可以摆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来。
师:
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还有其他的吗?
生:
(举着“球”)它爱滚,不容易摆。
师:
你观察得很仔细,谁还有新发现?
生:
(举着“圆柱”)这种物体横放着能滚,但它竖着放就不能滚了。
师:
为什么竖着放就不能滚了?
生(拿着物体):
因为它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平平的。
师:
你说得太好了!
奖你一颗智慧之星!
谁还有新发现呀?
生:
(指着长方体、正方体)这种物体不容易滚,很好摆。
师:
同学观察得可真仔细。
三、分类起名,认识特征
师:
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摆着这么多东西,现在我们来整理一下吧,听好老师的要求:
请你们把作品拆开,用手摸一摸,滚一滚,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在一起,比比哪个小组分得又快又清楚。
开始!
(学生动手操作)
师:
哪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分的?
师:
哦,哪个小组和他们分的不一样?
师:
你们分了哪五类?
师:
你们是这样分的,还有不同分法吗?
师:
请你们小组的同学把这四类物体拿到前面来,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师(对生1说):
你能不能给他解释一下你为什么把它们分在一起呢?
师:
你说得真好,同学们来看,这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面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他们属于一类。
那你们能给这种长长的、平平的物体的形状起个名字吗?
师(指着一个面):
它的面是长方形的,那这个体叫什么?
师:
好,咱们就叫它长方体,请你到讲台上找一个长方体贴到黑板上。
师:
它的面是正方形的,你指给大家看看哪些面是正方形的?
师:
噢!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的。
每个面的大小怎么样?
师:
那你准备给这种物体的形状起个什么名字?
师:
好!
叫的真准。
请你到讲台找一个正方体贴到黑板上。
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同意他的分法吗?
师:
你们能给这种形状的物体起个名字吗?
师:
你真棒!
和数学家起的名字一样。
来,找一个圆柱贴到黑板上。
师:
那你们给他起个什么名字?
师:
这名字不错,想一想,这种鼓起来的圆圆的,像乒乓球、篮球、足球等等都是这样的,简单一点,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师:
好,你找个球贴到黑板上。
四、组织游戏,升华提高
1、整理物品。
师:
同学们太了不起了,认识了四位新朋友,还给它们起了名字,现在我们来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好,听好要求:
先把长方体的物体放进盒子里,小组长检查;再把正方体的物体放进去;把圆柱体的物体放进去;最后把球放进去。
2、找生活中的朋友。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四位新朋友,那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些形状的物体吗?
师:
我们先说到这儿!
其实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些形状的物体,请你课后留心观察,继续找。
3、说物体的形状。
师:
现在老师想测测你们的反应速度,看看谁的反映快,你们敢不敢试试?
(教师出示物体,学生说物体形状的名称。
)
师:
老师再出示一个最难的。
(举特殊的长方体):
那这个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师: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其他同学也同意吗?
这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把它粘贴在长方体的下边)
4、小游戏
师: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探囊取宝”,想不想玩?
师:
怎么玩呢?
我说出图形的名称,请你从袋子里摸出相应形状的物体。
(找四个同学下来摸。
)
师:
还有谁想来?
这么多同学都想摸,这样吧!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说图形的名称,小组的其他同学一个一个轮流来摸,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
(学生分小组活动)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
学得快乐吗?
能告诉老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1:
我知道了四种物体的名称。
生3:
我学会了小组合作。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七、教后反思
识图形这节课堂教学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这些图形,但不要求学生准确的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基于学生在学习以前,对这些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动手摸一摸使学生从中感觉每个图形的形状,通过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动手分类、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四种立体图形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比较好的方面是:
在上课时我在课前的谈话中,设计了情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入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认识、观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体动手操作等经常见到的物体根据不同的形状进行了分类。
另外我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抽象概括出了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名称,从现实的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
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实物素材,例如:
乒乓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等实物,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就有数学知识,对要认识的这些图形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小组合作、动手给物体分类、观察分类后每种物体的特点,抽象概括出了每种立体的名称。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于每一种图形的认识都经历了引入—抽象—给出图形名称三步,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
通过,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有利于学生把课本上的使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
不足之处:
(1)上课时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
(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我设计的作业拓展性不够。
教学改进的措施:
(1)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
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
(2)精心设计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以达到加深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的目的。
(3)让学生拿出四种物体放在桌面上滚一滚,从而发现圆柱和球,很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向学生设疑:
圆柱和球都能滚动,那滚动时有什么不同吗?
可让学生拿实物在桌面一滚,看发现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得出结论。
(5)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加深对各立体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做,用脑想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创新。
备注:
1、本备课设计本着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发挥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教学共案由主备人整理,必须先周备课,可用电子稿。
教研组长审核后下发各学科教师,由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案补充与修改。
个案补充与修改一律用规范字手写,避免雷同现象发生。
2、备课表内一律用宋体,字体大小及行距依每课内容多少和纸张合理设置,第二页可加附页。
3、主备人、执教人必须认真负责,确保备课质量。
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按教学常规检查记入教师绩效考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课时备课 课时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