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板蓝根.docx
- 文档编号:4362098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768.89KB
最新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板蓝根.docx
《最新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板蓝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板蓝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板蓝根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
之:
板蓝根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
板蓝根
概述
别名:
靛青根,蓝靛根,靛根,法蓝,大蓝,马蓝,藏,大叶冬蓝,青蓝,板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蓝龙根、土龙根,大靛。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法蓝属植物法蓝而由加做。
应2Fort.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用于瘟毒发斑、高热头痛、疮痈肿毒、大头瘟疫、烂喉丹疮、痒腮、喉痹丹毒,临床上常用于病毒及细菌性感染疾病。
板蓝根是中国的传统中药,通常将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是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菸蓝的根,分布在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南板蓝根是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马蓝Pferacamhusalafa(Wall,exNees)Bremek.的根基及根,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自1985年以来的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将十字花科法蓝属植物法蓝列为正品。
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的和临床中应用较多的是北板蓝根。
基源鉴定
法蓝IsatisindigoticaFort.
横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Dicotyledoneae
原始花祗亚纲Archichlamydeae
颦粟目Rhoeadales
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
十字花科Cruciferae
独行菜族Trib.Lepidieae
法蓝属Isatis
二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绿色,顶部多分枝,植株光滑无毛,带白粉霜。
基生叶莲座状,长圆形至宽倒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全缘或稍具波状齿,具柄:
基生叶蓝绿色,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1-4厘米,基部叶耳不明显或为圆形。
尊片宽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2.5亳米:
花流黄白,宽楔形,长3-4亳米,顶端近平截,具短爪。
短角果近长圆形,扁平,无毛,边缘有翅:
果梗细长,
微下垂。
种子长圆形,长3-3.5亳米,淡褐色。
花期4-5月,果期5-6月。
原产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根(板蓝根)、叶(大青叶)均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止痛的功效。
叶还可提取蓝色染料;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法蓝原植物
真伪鉴别
正品:
板蓝根:
药材为十字花科植物菸蓝氏〃然福力gM’caFort的干燥根。
主要混淆品(部颁标准)
南板蓝根:
药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及4cc“s"«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和根。
Pteracanthus
alata(Wall.exNees)Bremek.(
主要非正品:
路边青:
药材为马鞭草科大青属CVeroQ〃力植物路边青c)T7op/?
y〃“〃7Tlircz.的干燥根。
球花马蓝:
药材为爵床科金足草属Go/(如ssia植物球花马蓝GoldfussiapentstemonoidesNees的干燥
根和根茎。
疏花马蓝:
药材为爵床科叉花草属。
泌,goss"植物疏花马蓝Dijlugossadivaricata(Nees)Bremek.的干
燥根和根茎。
广西马蓝:
药材为爵床科马蓝属Pteracanthus植物广西马蓝Pteracanthusguangxiensis(S.Z.Huang)C.
Y.WuetC.C.Hu的干燥根和根茎。
药材性状:
板蓝根
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
长10~20cm,直径0.5~lcm。
表面灰黄色至浅黄棕色,有纵皱纹和支根痕.根头部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质略软,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有菊花心样纹理。
气微,味微甜后甜。
板收根
板蓝根与板蓝根头
混淆品:
南板蓝根
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分叉多。
长10~20cm,直径0.1~0.5cm。
表面灰棕色,节部膨大。
质硬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中央有一灰白色髓部或无髓。
气微,味淡。
南板蓝根
非正品:
路边青
本品呈圆柱形,多弯曲。
长8~20cm,直径。
.5~2cm。
表面土黄色至棕黄色,有纵皱纹。
质硬脆,不易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皮部薄,木部宽,呈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淡。
路边青
球花马蓝
根茎表面淡灰棕色,节膨大呈关节状。
质硬,断而灰白色,中央有白色的确。
气微,味淡。
其他特征与马蓝相似。
疏花马蓝
根茎表面灰棕或灰棕黄色,有膨大的节。
质硬,断面灰白色,中央有淡棕色的摘。
气微,味淡。
其他特征与马蓝相似。
广西马蓝
根茎表面灰棕色,有膨大的节。
质硬,断而淡黄色,中央有白色的确C气微,味淡。
其他特征与马蓝相似。
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
法蓝野生于湿润肥沃的沟边或林缘。
多栽培于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
产地分布
(北)板蓝根原植物法蓝分布在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
地;
混淆品:
南板蓝根原植物马蓝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
川、湖南、湖北等地。
地方习用品:
路边青产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四川除外)各省区。
生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山地林下或溪谷旁。
朝鲜、越南和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球花马蓝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广布,西达西藏,东达浙江、台湾。
喜马拉雅各国、缅甸、泰国、中南半岛也广布。
疏花马蓝产云南(蒙自、屏边、麻栗坡)、贵州(独山)、四川(灌县)、广东(始兴)、海南
(保亭)、广西凌云清龙山(Tsin-Lung-shan)。
分布于喜马拉雅温带地区(尼泊尔、不丹、锡金)至印度东北部(卡西山区)O
广西马蓝产广西(柳江)。
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苦,寒。
归心、胃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瘁腮,烂喉丹痣,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主要成分
1.有机酸类化学成分
目前从板蓝根中分离鉴定得到的有机酸类化学成分有:
苯甲酸(benzoicacid)、丁香酸(syringicacid)、水杨酸(salicylicacid)、令R氨基苯甲酸(2-aminobenzoicacid)、口比淀-3-陵酸(3-pyridinecarboxylkacid)、顺丁烯二酸(maleicacid)、2-羟基-1,4-苯二甲酸(2・hydroxy-l,4-benzenedicarboxylicacid)、5-羟甲基糠酸(5-hydroxymethylfuroicacid)、棕桐酸琥珀酸、十七烷酸等。
2.生物碱类化学成分
板蓝根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种类多样,根据结构母核的不同可分为:
叫味类生物碱、瞳唾酮类生物碱、瞳啾类生物碱三大类。
回喙类生物碱:
靛蓝、靛玉红、羟基靛玉红、青黛酮、依靛蓝酮、E-二甲氧羟羊西|睬酮、靛红、1-甲氧基-3阻蛛醛、1-甲氧基-3-D引跺乙月青、3-醛基再跺、2,5-二羟基口引睬、2,3-二氢-4-羟基-2-氧-再躲-3-乙睛、扉噪-3-乙睛-6-o-B-D-葡糖昔、
喳嘎酮类和喳咻类生物碱:
4(3H)—哇哇酮、2,4,(1H,3H)-口奎嘤二酮、依靛蓝双酮、3-(2,羟苯基)-4(3H)-喳嗖酮、色胺酮、去氧鸭嘴花酮碱
3.芥子昔类和含硫类
主要有:
表告依春,黑芥子昔、葡萄糖芸苔素、新葡萄糖芸苔素、1-硫代-3』引睬甲基芥子油昔、5-羟基-3-口引跺甲基芥子油首、5-甲氧基-3-口弓|睬甲基芥子油首。
4.黄酮类、醍类和香豆素类
主要有:
甘草素、异甘草素、新橙皮首、异牡荆素、蒙花昔、半齿泽兰素、甜橙素、板蓝根异香豆素Ao
5.氨基酸类
精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缀氨酸、氨基丁酸、亮氨酸、色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
6.核昔类、笛醇类、木脂素类
P-谷笛醇、y-谷笛醉、胡萝卜昔、腺昔、尿昔、次黄喋吟、尿喀院、鸟喀淀、落叶松树脂醇等。
7.微量元素
含K,Ca,Mg,Zn,Fe,Cu,Mn,Pb,Hg,CetCo,Ni,Cd和As其中Ca,Mn,Zn,
Fe元素含量较为丰富
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
范蓝根对多种细菌有作用。
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痢疾(志贺氏、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
对A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
板蓝根、大青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认为是靛武。
实验证明,靛就在体内外皆无抗菌作用;体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体内排泄又快,故认为它无明显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
其有效成分尚待研究。
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1:
100以上的板蓝根或大青叶,在试营内均有杀钧端螺旋体的作用。
3.解毒作用
据报道,犬用板蓝根、黄连粉与藜芦同服(各2.0g/kg),能解藜芦毒,降低死亡率;若藜芦中毒后再用之,则无效;分别单用板蓝根粉或黄连粉,效果亦不好。
4.提高免疫功能
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50mg/kg,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表现为:
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对气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显著增强二硝基氯苯所致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增强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并明显对抗氧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板蓝根多糖体外实验对刀豆素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转反应无明显增强作用。
此外,板蓝根多糖还能明显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强小鼠静脉注射碳粒廓清速率。
5.抗肿瘤作用
对大鼠W256实体瘤和小鼠Lewis肺癌注射靛玉红200mg/kg,连续6-7天,结果对大鼠W256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47-50%和50-58%,皮下注射最减少到每曰100mg/kg以下时,其抑制作用不明显。
靛玉红500mg/kg灌胃,对大鼠W256实体瘤的抑制率为23-33%,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约30%o靛玉红能延长淋巴白血病L7212小鼠的生存时间20%左右。
此外,经小鼠精原细胞法试验证明,靛玉红不能特异性地抑制B型精原细胞和精子细胞。
6.对白血病作用
药理研究初步表明.靛玉红有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从超微结构形态来看,在靛玉红作用下,变性坏死的细胞多呈肿胀、溶解性坏死。
实验中发现靛玉红能增强动物的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
单核巨噬系统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故靛玉红的抗癌作用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
生物学特征
生态习性具有喜光,怕积水,喜肥,耐寒的特性。
生长发育特性
种子在温度16-21C,且有足够的湿度时,播种后约5天出苗。
在8月上、中旬播种,当年只能形成叶簇,呈蓬座状越冬。
翌年3月开始抽苔、现蕾,4月开花,6月果实相继成熟,全生育周期约9-11个月。
生长周期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第一年生根叶,当年入药,第二年5月份开花结种子
春播于4月上旬,夏播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
当年立秋或霜降采收。
生长周期只有5-6个月。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含腐殖质较多的疏松砂质壤土。
地势过高或过低,沙性过大和新平整的土地均不适宜。
选地后深耕,碎土,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掺些河泥,或加腐熟的饼肥,然后做畦,畦宽约240厘米。
畦面呈龟背形。
开好畦沟、围沟,使沟沟相通,并有出水口。
种植方法
1.培育种子当年收根不结籽,应单独培育种子。
在刨收板蓝根时,选择根直、粗大不分叉、健壮无病虫的根条,按株、行距30x40厘米移栽到肥沃的留种田内,及时浇水,11月下旬再铺上一层薄薄的土杂肥防寒,翌春返青时浇水松土,苗高6-7厘米时,追肥、浇水,促使生长旺盛,抽苔开花时,再追肥1次,使籽粒饱满。
种子成熟后,分批采收,采后及时晒干,妥善保管。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30C。
温水浸种3-4小时,捞出种子,稍晾即用适量干细土拌匀,以便播种。
3.播种分春播和夏播两种。
春播在清明与谷雨之间进行,夏播在芒种至夏至进行。
春播商品质量较优。
播种方法:
可采用条播或撒播.多用条播,在整好的畦面上,开宽沟进行播种,行距18-20厘米,播幅4-5厘米,播后覆土,稍加填压即浇水。
每亩播种量1.5-2公斤,一般5-10天即可出苗。
田间管理
1.间苗、除草出苗后10天左右间苗,可结合松土进行。
苗高5-10厘米时,可按株距6厘米左右三角形定苗。
如果水肥充足可适当密些。
经常除草。
2.追肥菸蓝在生长过程中,先后割叶子(大青叶)两次,植株生长需肥量大,除在播种时施足基肥外,要在每割1次叶子后,及时追肥1次,8月中旬再追施1次粪肥,促使根部生长。
3.灌水、排水定苗后,天气干旱,可结合追肥进行灌水,特别是采叶后更要灌水。
雨季要及时清沟理埔,避免田间积水烂根。
病虫害防治:
病害
白锈病:
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
叶、茎、花均可发病,叶背面较多。
通常氮肥过多,植株柔嫩,雨水多,湿度大,时冷时暖,发病较重。
连作病源多,发病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
(1)及时间苗,清沟排水,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促使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2)苗期要结合间苗,剔除病苗,后期要注意摘除病叶,以免病菌传播。
⑶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抑制病害蔓延。
⑷收获时将病残枝搜集烧毁,以消灭越冬病源。
黑斑病:
(D症状。
在叶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常具轮纹,周围有退绿晕圈,病斑较大,一般直径3—10mm病斑正面有黑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抱子。
后期病叶枯萎脱落。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分生胞子在病部越冬,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
自5月起开始发生,一直可延续到10月。
其中以6-9月发生最为严重。
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①合理轮作,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源。
②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喷洒1:
发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每隔10~15d喷雾1次,每亩用量75kg,连续喷2—3次。
黑斑病
灰斑病:
(1)症状。
受害叶面产生细小圆形病斑,略凹陷。
病斑边缘褐色,中心部灰白色。
病斑变薄发脆,易龟裂或穿孔。
病斑直径2-mm,叶面生有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子实体。
自老叶先发病,由下而上蔓延。
后期,病斑可互相愈合,病叶叶枯黄而死。
(2)发病规律。
病原菌随病残组织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
种子亦可带菌06月上旬开始发病,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盛期。
6曰平均温度在23co~25C。
时,有利于发病,荽延迅速。
防治措施。
①轮作和清洁田园,减少菌源。
②।雨季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③发病初期,喷洒的波尔多液保护,或用65%代森锌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灰斑病
菌核病:
为板蓝根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严重时,植株大批死亡。
(1)症状。
危害根、茎、叶和荚,以茎部受害最重。
发病初期”基部叶片首先发病。
病斑初呈水渍状,后为青褐色.最后叶片腐烂,仅剩叶脉。
在多雨高湿时,受害茎秆内布满白色菌丝.皮层软腐,茎秆碎裂成乱麻状。
茎中空,生有黑色鼠粪状菌核。
在茎秆表面或叶上可见菌核。
茎叶受害后,枝叶萎蕉,逐渐枯死。
(2)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遗落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源。
生长期间生子囊胞子借风雨飞散,进行再次侵染,扩大危害,在4月中旬发病,4月下旬到5月份为发病盛期。
偏施氮肥、排水不良、管理粗放、雨后积水等,均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6)水旱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②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疏沟排水,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400—600倍液,每亩用量75—100kg,隔7d喷1次,连喷2—3次。
菌核病
霜霉病:
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
主要危害叶部。
一般于6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发病严重。
土壤中的病残组织是霜霉病的初次侵染区。
板蓝根生长期间,病叶背面的分生胞子借风雨传播,反复侵染。
防治方法:
⑴选留种子:
选择无病地块作留种田,留种植株分别采获,种根分别存放。
⑵清洁田园:
采挖板蓝根时,清除地上枯枝残叶,减轻病源。
⑶注意排水:
土壤湿度大是板蓝根霜霉病发生的有利条件,雨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⑷合理轮作:
应与禾本科作物玉米等进行轮作。
⑸喷药防治:
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
霜霉病
白粉病:
由真菌中的一种子囊菌引起。
主要危害叶片。
一般低温多湿,施氮肥过多,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均易发病。
高温干燥时,病害停止蔓延。
防治方法:
⑴排除田间积水,抑制病害发生。
⑵合理密植,氮、磷、钾肥合理配合,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⑶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清除病残株、落叶,集中烧毁。
⑷药剂防治:
喷洒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
白粉病
虫害
小造桥虫:
8-9月危害。
1-3龄幼虫咬食叶肉,残留表皮,形成透明小点,5-6龄咬食全叶。
老熟幼虫在叶边缘或茎叶间吐丝作薄茧化蛹。
冬季以蛹在田间杂草中越冬,来年孵化危害。
防治方法:
用90%敌百虫1500倍液喷洒,喷药时应着重喷中、下部老叶,效果明显。
小造桥虫
崂虫:
发生时多密集在嫩叶、新梢上吸取汁液,使叶片、嫩梢卷缩、枯萎,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
⑴板蓝根收获后,清除残枝落叶及地边杂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口。
⑵药剂防治:
用4%乐果1500倍液喷洒。
或以土农药喷杀。
土农药制法:
烟筋0.5公斤,石灰0.5公斤,水25公斤配成烟筋石灰水药液。
01-16-5桃好为害板蓝根
甥虫
菜粉蝶:
粉蝶科,菜粉蝶,尸如在.幼虫危害叶片,2龄前仅仅取食叶肉,3龄后取食叶片形成孔洞缺刻,可见绿色粒状粪便,
防治方法:
做好周边防治,少量零星时人工捕捉,生物防治使用Bt乳剂,低龄期用药,用乐斯本,敌敌畏.氟虫眼,溪富菊酯,
菜粉蝶
云斑粉蝶:
粉蝶科,云斑粉蝶山疝P〃,〃ceL.幼虫啃食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甚至将叶片食尽。
防治方法:
参看菜粉蝶
©1-16-7云斑粉蝶幼虫为害板蓝根云斑粉蝶
豌豆潜叶蝇:
潜蝇科,豌豆潜叶蝇Goureau幼虫潜入板蓝根叶表皮下,蛀食叶肉,形成弯曲的白色潜道,可见幼虫、蛹和黑色虫粪在虫道内,危害严重时,一片叶下多头幼虫取食,使叶片早枯,4-5月春季严重。
防治方法:
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或摘除被害叶,减少虫源,明显上升时,用敌百虫,乐果,溪氟菊酯杀虫剂,毒杀成虫和幼虫。
Si-16-8斑豆漕叶蝇为空板猿根
豌豆潜叶蝇
采收加工:
采收
秋至霜降时采挖;夏播的宜在霜降后采挖。
从畦的一侧顺城开沟,将根全部挖出。
根据各地经验,秋末采挖的板蓝根质量优于春季采挖的,因此,应提倡秋季采挖。
加工
抖净泥土,在芦头和叶子之间用刀切开,分别晾晒干,拣去黄叶和杂质,即为商品板蓝根和大青叶。
炮制工艺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储藏养护
板蓝根一般用麻袋包装,每件30-40公斤。
贮于仓库干燥处,温度28c以下,相对湿度65-75%。
商品安全水分11-13%。
本品易虫蛀,受潮生霉、泛油、变色、散味。
吸潮品返软,两端及折断面易出现白色或绿色霉斑;泛油品断面颜色加深,溢出油状物,气味散失。
危害的仓虫有黑皮蠹、花斑皮蠹、锯谷盗、长角谷盗、药材甲、烟草甲、粉斑螟、印度谷螟等.蛀蚀品表面可见蛀孔、虫粪.严重时只剩空壳。
储藏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初霉、虫蛀,及时晾晒或用磷化铝、溪甲烷熏杀。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密封抽氧充氮养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7
历史沿革:
板蓝根的“蓝”首见于《尔雅释草》:
“箴,马蓝其后也见于多部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图经》、《本草纲目》、《三农纪》、《植物名实图考》等著作均有记载,分别从其植物形态,性味功效等方面进行描述。
蓝实之名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谓“蓝实,味苦,寒无毒,主解诸毒…久服头不白,轻身。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蓝实”条下注曰“此(蓝)即今染襟碧所用者…尖叶者为胜。
”《新修本草》指出“蓝”的原植物有3种:
“陶所引乃是法蓝,其叶抨为淀者”,“法蓝为淀,惟堪染青”,“《本经》所用乃是蓼蓝实也,其苗似蓼而味不辛,不堪为淀,惟作碧色尔”。
《本草纲目》李时珍认为“蓝”凡五科,即“蓼蓝,法蓝,马蓝,吴蓝,木蓝”各有主治,其中有“菸蓝,叶如白茶”,所说应是十字花科植物。
“叶如苦卖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其俗名虽与现今板蓝根通用名相雷同,但却并不是同一种植物,考证后实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木蓝”为豆科植物木蓝,“蓼蓝”为现今蓼科植物蓼蓝,“吴蓝”未详,待考。
板蓝根的古代炮制文献比较少,方法也比较单一。
最早见于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后有“洗净,日干”《三因方》,“洗净,晒干”《景岳全书》,“洗,晒干”《医学纲目》的方法。
现代炮制规范遵循后一种方式,不同地区结合各地区用药经验和实际情况,在饮片切制厚薄上稍有差异。
1974年《中药大辞典》中的板蓝根为十字花科的(欧洲)法蓝/.⑸•山L.和草大青(法
蓝)/.加力gwicaFort.,或爵床科马蓝的根。
《中药鉴别手册》除收载十字花科的菸蓝、欧洲菸蓝以及爵床科的马蓝的根作为板蓝根药用外,同时收载了马鞭草科的大青,并明确其根与法蓝的根效用相同。
直至1978年,周太炎考证认为在各地民间和药材市场上,把十字花科法蓝属反〃isL.植物名叫大青的非常普遍,但它们都不是我国历代植物学著作中所记载的大青,我国古代主要的植物学著作中所说的大青乃是马鞭草科的大青ClerodendrumcyrtophyllumTurcz,十字花科中Isatis内的植物在古代从没有叫做大青的,建议将十字花科原大青属IsatisL.改名为法蓝属“搞清楚了大青和法蓝的区别。
"山”布(欧洲法蓝)原产于欧洲,不是我国原产的菸蓝/.加大gwic%1980年,张光世等对板蓝根的植物来源提出异议,他们调查发现主产板蓝根的河北、安徽和苏北等地所用的原植物都是法蓝
I.indigotica,别名草大青。
一些地方和单位大都以草大青法蓝作为板蓝根进行生产和种子交换,真正以欧洲菸蓝Ltinctoria为原植物的板蓝根原料,在国内产区较难找到。
中国药典1985-201。
年版一直有收载板蓝根,而菸蓝和马蓝均作为板蓝根入药,直到1995年药典将其分别载入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法蓝的干燥根,习称北板蓝根,为全国多数地区习用;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和根.为西南和华南地区习用,菸蓝及马蓝的叶均作为青黛来源使用.而药典大青叶来源仅为菸蓝,但南方部分地区也用马蓝的叶作为大青叶使用。
质量分级标准
药典标准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法蓝氐/出加力gM'caFort.的干燥根。
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lcm。
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
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鉴别】
(1)本品横切面: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栓内层狭。
韧皮部宽广,射线明显。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导管黄色,类圆形,直径约至80叩】;有木纤维束。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⑵取本品粉末末5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品分钟,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稀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板蓝根对照药材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药材 品种 数据 系列 板蓝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