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4351779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613.72KB
植物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植物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植物油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为了加快推进食品行业的发展,了解食品行业的运行规律和趋势,我们对食品行业的中行业之一——植物油加工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分析情况汇报如下:
一、概述
植物油加工行业是指将植物中所含有的油脂经过加工提炼、加工成植物油的工业行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行业代码分类,植物油加工行业属于第133类。
由于我市植物油加工企业基本上都以大豆为原料进行加工,所以我们主要以大豆产业链为分析对象。
中国种植大豆的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
大豆经由加工,可分为传统大豆加工食品、植物油及大豆蛋白三大类产品。
大豆本身既可食用,也能做成豆芽、豆腐、豆浆、腐竹等食品;还可以再次深加工制成大豆卵磷脂、维生素E等食品药品;并能转化为生物柴油。
目前,全球大豆5%用于种子和饲料,15%~20%直接加工成食品,70%~85%加工成植物油和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是制作素食食品、调味料和饲料的蛋白质来源,食用消费和工业消费的年均增长率均在4%以上,其中压榨产业对大豆蛋白的需求增长最快,年均增长在13%左右。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全球植物油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
自1960年以来,世界大豆生产迅速发展,美国和中国是20世纪60年代的两个大国,两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此后,巴西、阿根廷迅速增长,巴西在1974年超过中国,阿根廷在1998年超过中国。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豆种植的集中度非常高,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五国,这五个主产国大豆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90%,总产量占全世界的90%。
目前中国大豆产量排名世界第四,大豆加工量位居世界第二,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进口量为世界第一。
大豆产业区域特征明显,产业集中度和垄断性较强。
近年来,整个大豆产业随着生产和贸易变化已经形成了美洲种植大豆、美国销售大豆、中国进口大豆的格局。
全球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洲,南北美的产量占到全球大豆供给的80%以上,中国作为全球大豆产量第四大国家,其产量只占全球产量的7%。
同时,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率为91%,阿根廷为99%,巴西为70%,他们的产量占全球转基因大豆产量的82%。
南美由于可供耕种的土地比较充裕,而近年来大豆价格的高企使得种植大豆收益上升,农民纷纷拓荒进行大豆种植,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较1996年增加了3倍以上。
中国是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1%,同时也是豆粕最大的消费国,占世界消费量的21%;
2、500强中的大豆加工企业
世界500强中的大豆加工企业有:
序号
排名
上年
公司名称(中英文)
营业收入
利润
利润率(%)
国家
排名
(亿元)
(亿元)
1
92
122
ADM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
5002
126
2.52
美国
2
160
182
邦吉公司(BUNGE)
3642
58
1.6
美国
3
223
317
丰益国际(WILMARINTERNATIONAL)
2772
99
3.58
新加坡
4
393
366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
1823
45
2.58
中国
世界500强中的食品企业共有21家,其中主要从事植物油加工行业的企业有4家,但是嘉吉和路易达夫没有参与排名。
(二)国内情况
1、植物油加工企业情况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85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375.6亿元。
在压榨需求带动下,压榨企业规模和布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没有一家油厂日加工能力超过千吨,多数只有二、三百吨。
90年代后期,外资企业开始进入国内粮油加工业,陆续在沿海建立大型和超大型油厂,外资企业的入驻和兼并重组帮助了国内压榨产能快速集中。
入世之后,原料供应和运输不再是大豆压榨的瓶颈,沿海地区企业数量剧增,华东和华南地区成为国内重要的大豆压榨区域。
国内形成了四大区域和六大油脂压榨圈。
四大区域是指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江浙沿海地区和华南沿海地区。
六大油脂压榨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名称
主要企业
加工期
东北压榨圈
九三油脂公司
吉林德大油脂公司
11月至次年4月
环渤海压榨圈
日清制油有限公司
天津惠鑫油脂公司
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11月至次年2月采购国产大豆
其他时间依靠进口大豆
黄三角压榨圈
山东渤海油脂有限公司
山东黄海粮油有限公司
益海(烟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常年加工进口大豆
长三角压榨圈
张家港东海粮油有限公司
南通嘉吉蛋白饲料有限公司
宁波金光油籽有限公司
常年加工进口大豆
珠三角压榨圈
统一嘉吉(东莞)饲料蛋白科技公司
广西大海粮油有限公司
常年加工进口大豆
内陆压榨圈
四川金石油粕有限公司
陕西邦淇油脂有限公司
该压榨圈受进口原料稳定性及内地铁路运输能力限制,规模不大
2、中国500强中的大豆加工企业
中国500强中的大豆加工企业共有三家。
序号
排名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1
57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8225205
2
103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
10400731
3
479
三河汇福粮油集团有限公司
1835019
3、中国植物油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植物油加工行业,益海嘉里的金龙鱼和中粮集团的福临门两大品牌占据着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立于1949年。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至种植养殖、物流储运、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生产销售以及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领域,在各个环节上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为利益相关者创造最大化价值,并以此回报全体客户、股东和员工。
通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中粮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
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家佳康肉制品、香雪面粉、五谷道场方便面、悦活果汁、蒙牛乳制品、大悦城ShoppingMall、亚龙湾度假区、雪莲羊绒、中茶茶叶等。
这些品牌与服务铸就了中粮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其在我市投资的企业为中粮米业(五常)有限公司。
ADM公司和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益海嘉里(中国)集团。
该集团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上海陆家嘴。
目前该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38家,另外还参股鲁花等多家国内著名粮油加工企业工厂遍布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各主要省份及四川、湖北、湖南、新疆、宁夏黑龙江、等内陆地区,贸易公司及办事处已覆盖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各省。
该集团油籽年压榨量达1000万吨,油脂年精炼能力300万吨,分提能力达100万吨,出口豆粕占全国年出口总量的70%以上,是国内最大的油脂、油料加工企业集团之一。
其在我市的投资为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4、我国大豆种植分布情况
统计显示,国内大豆的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减少,产量日益萎缩。
2011年中国大豆产量为1400万吨,比2010年减少了400万吨,下降了29%。
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的锐减,首先是因为国内大豆种植利润不高,转而种植其他作物。
在工业消费的带动下,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大涨,哈尔滨的玉米价格已达每斤2.8元,大豆的价格只有每斤2.1元。
明显的价差使得农户不愿种植大豆,而更愿意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玉米。
其次是目前国产大豆市场需求萎缩,进口大豆数量庞大、价格低廉,这导致国内市场份额被大量蚕食,国产大豆难以抢占市场制高点。
国内大豆单产水平和增长速度均低于其他主产国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75%,是美国单产的60%。
蛋白质和异黄酮含量高、含油率低是国产大豆的主要特征,适合加工成传统的大豆食品和生产高质量的豆粕。
黑龙江大豆含大豆异黄酮达到0.4%-0.5%,远高于国外产品。
但是国产大豆出油率低,仅为17%,进口大豆的出油率为20%,出油率每差一个百分点,加工1万吨大豆,效益就相差150万元。
尽管黑龙江省已经培育出了含油率高达到23%的新品种,但长期的混种、混收、混销致使国产大豆的商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5、进口情况
我国加入WTO后,低关税、无进口数量限制,使国外低价转基因大豆蜂拥而入占领我国市场。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996年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1996年我国首次大豆进口首次正向增长,为111万吨;2000年,我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了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此后,我国大豆的进口量连年攀升,2010年我国进口大豆548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15年间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增长了47倍以上。
从近几年大豆进口数量来看,整体呈现急剧上涨态势,主要是由于国内养殖业快速发展以及对植物蛋白原料需求增加所致。
由于中国近年来消费增长速度非常快,所以,中国是全球大豆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
2012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占全球进口总量的60%。
2011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减少到了5246万吨,较上年度下降3.9%,也是05年以来首次全年进口量下降。
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用油加工企业利润亏损时间较长,企业开机率较低,消化大豆缓慢,延缓了企业的进口需求和速度。
但是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研究报告预测,2012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5650万吨,创历史新高。
(三)省内情况
中国大豆主产省是东北三省、内蒙古、山东和河南。
黑龙江的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商品率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大豆主产区,素有“大豆之乡”的美誉,在全国大豆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黑龙江省共有规模以上植物油加工企业86户,2011年实现产值525.8亿元,同比增长27.4%,占全国植物油加工行业产值的7.1%。
黑龙江省植物油加工行业十强
企业名称
2011年产值
同比%
1
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361867.2
16.4
2
黑龙江省阳霖油脂集团有限公司
170874.9
28.6
3
黑龙江省鸿源油脂有限公司
162249.5
62.3
4
黑龙江金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9538
0.7
5
集贤县嘉泰油脂有限公司
127530
1054.5
6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
104641.1
23.7
7
齐齐哈尔大明制油有限公司
104121.7
52.2
8
佳木斯吉庆豆业有限公司
95963.3
24.9
9
黑龙江天兴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5200.1
9.4
10
富裕县鑫丰油脂有限公司
85002.8
142.9
在黑龙江省13个市中,大豆主产区有10个;在69个县市中,40个以种植大豆为主;大豆面积占农作物面积50%以上的县市有18个。
2011年,黑龙江大豆意向种植面积连续两年出现10%的降幅。
农民种豆积极性不高。
农民改种种植效益较好的玉米、水稻而挤占大豆种植面积的情况依旧较为普遍,总体上大豆面积缩减幅度达到30%左右。
黑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大豆播种面积为5322万亩,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仅为4112.39万亩,较2010年减少了1117.91万亩,下降21.37%。
2012年又减少了1500万亩,减少36%。
大豆种植面积连续萎缩的直接后果就是国产大豆产量减少。
据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省大豆产量为591万吨,同比减少了4.6%,2010年大豆产量为585万吨,同比减少7.4%。
2011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为541万吨,同比减少7.4%,减速递增迹象明显。
三、我市植物油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一)哈尔滨市大豆加工企业基本情况
哈尔滨市规模以上植物油加工企业13家,2011年植物油加工行业总产值为274亿元,占全市食品工业产值的3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0.6%,占全国植物油加工行业的3.7%,占全省植物油加工行业的52.1%。
哈尔滨市规模以上企业2011年产值完成情况表
企业名称
2011年产值(万元)
同比%
1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3618672
16.4
2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
1046411
23.7
3
黑龙江吉庆大豆蛋白油脂有限公司
788699
7.5
4
黑龙江明达油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550594
32.6
5
哈尔滨市宾县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
443000
11.5
6
哈尔滨龙源油脂有限公司
240840
3.5
7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大植物蛋白分公司
221793
-8.3
8
哈尔滨哈高科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216555
3.7
9
依兰县嘉禾实业有限公司
95450
212.1
10
尚志市大地粮油有限公司
91958
106.3
11
阿城市信财油脂加工销售公司
46710
14.9
12
哈尔滨市丰源实业有限公司
34703
0.4
13
哈尔滨民兴实业有限公司
5317
-61.6
(二)重点监控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我市重点监控亿元以上大豆加工企业有哈尔滨市禹王植物蛋白公司、哈高科油脂公司、哈高科大豆食品公司、哈尔滨龙源油脂公司、黑龙江吉庆大豆蛋白油脂公司、黑龙江明达油脂公司、黑龙江龙江福粮油公司、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公司中大植物蛋白分公司等十家。
这些重点龙头企业的设计产能为940万吨;2011年产量为659万吨,实现产值270亿元,同比增长14%,企业员工总数526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5人,占37%。
(三)大豆种植情况
大豆是我市农业传统“三大作物”(玉米、水稻、大豆)之一,集中分布在巴彦、尚志、依兰、延寿、宾县等5个县。
近5年大豆产量、商品量指标
名称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产量(万吨)
114
91
52
82
90
同比增长(%)
—
-20.2
-42.9
57.7
9.8
商品量(万吨)
83
80
50
60
65
同比增长(%)
—
-3.6
-37.5
20.0
8.3
哈尔滨市各区县大豆产量情况单位:
万吨
区县名称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巴彦县
8.0
10.0
11.0
16.4
15.0
宾县
13.7
10.9
6.1
7.8
8.8
木兰县
7.6
6.0
3.8
6.1
6.1
呼兰区
8.8
7.0
3.9
6.5
5.5
延寿县
5.7
5.5
2.6
4.4
4.4
(四)企业经营情况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大豆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下:
一是近九成大豆原料来自本省。
调查显示,九户重点大豆加工企业的大豆原料均有可靠的种植面积作生产经营保证,88.9%的企业大豆原料全部来自省内,只有11.1%的企业进口原料。
二是半数以上产品销售东北地区。
大豆加工企业产品销往东北地区的占52.8%;销售到其他地区的依次是华北、中南、西南,所占比重分别为21.3%、13.7%和8.9%;华东和西北地区各占1.4%;销售到国外市场的仅占全部产品的0.5%。
三是利润有所下降。
在通胀环境下,企业成本不断增长,负担进一步加重,加上各种费用的增加,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企业全年实现营业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9.2%。
(五)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放开、大豆价格波动以及进口转基因大豆影响,给我市大豆产业带来了诸多困难。
一是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
地产大豆价格居高不下,大豆加工企业加工成本快速上涨,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停产。
调查企业全部反映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二是用工成本上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最低工资标准的出台,企业用工成本进一步加大,劳动工资和福利支出费用逐年上涨,大豆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推高。
55.6%的企业反映用工成本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三是大豆原材料供应短缺。
近年来,国内种植大豆同其他农产品比价越来越低,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减少,造成大豆种植面积萎缩,总产量逐年下降,大豆供应短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55.6%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供应紧张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四是进口大豆的涌入加剧了竞争。
近年来,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一直较低,进口大豆价格优势明显。
而我市是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大豆加工、收购成本趋高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涌入,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境。
四、SOWT分析
(一)优势
1、自然环境的区位优势
我市地处世界著名三大珍稀黑土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昼夜温差大,单季农作物日照充足,千里平原广阔富饶,便于集中作业,非常适合大豆种植。
2、产品绿色安全
我市大豆种植有着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更是全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的唯一一块净土。
3、产业基础优势
我市大豆加工企业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九三粮油集团、益海嘉里(哈尔滨)粮油公司、哈高科油脂公司等大型企业产品遍布全国,仅九三粮油集团年加工能力就达700万吨。
4、农业科研力量优势
我市拥有包括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哈尔滨市农科院粮食经济作物研究所在内的大豆研究机构。
同时,我市有全国唯一的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蛋白活性肽等大豆高科技产品,其中的高分散性大豆分离蛋白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配方粉技术已在全国推广使用。
(二)劣势
1、政策导向发生变化
宋希斌市长在2012年4月27日召开的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分析及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增水稻、稳玉米、减大豆”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发展方向。
要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全力实施好“旱改水”和“粮改菜”工程,持续扩大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增产、效益提高、农民增收。
2、国产大豆成本高于进口大豆
国产大豆的成本每斤起码要1.7元,很多老百姓搞不明白,为什么国外的大豆价格要低那么多,即使加上海运的成本,也还是比我们的便宜。
其实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导致的:
一是土地的原因。
我国可耕地面积为1.37亿公顷,人均仅有0.1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仅为美国的1/6、阿根廷的1/8、巴西的1/3,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总量和人均量仍将持续减少。
此外,人均耕地资源的稀缺导致了大豆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格局:
农户种植规模较小,户均仅有1-3亩。
与此相反,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都采用“大规模的农场机械化”生产方式,其每亩的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我国。
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的大豆生产成本更为低廉。
二是技术落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将转基因技术应用到大豆育种,删除了不良性状,大大增强了抗虫害能力,大幅提高了单产。
阿根廷大豆产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其适于大豆作物生长的土地资源外,更为重要的是1990年以后阿根廷迅速采用免耕法栽培技术种植转基因大豆,使得平均成本至少降低了20%。
3、大豆加工企业成本高
通过与沿海大豆加工企业对比发现,我市加工企业存在着“三高”劣势。
一高是储备成本高。
存储一吨大豆比进口大豆高出70元。
二高是收购费用高。
从农民手里收购大豆涉及到装卸费、短运费、包装费、仓储费等,每吨比进口大豆高出80元。
三是运输成本高。
从产区运到销售区域每吨运费比进口大豆高出60元。
整体算下来,内地大豆加工企业每吨的财务成本要比沿海的大豆加工企业高出200多元。
粮油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完全市场化,当油价上涨时,国家对其产品进行限价,对其上涨的成本问题视而不见;当油价下跌时,国家又对大豆确定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的利益。
在对大豆加工企业的原料和产品价格两头反向锁死之后,加工企业的中间利润就可想而知了。
一面是高企的原料成本,一面是低价植物油豆粕的冲击,双重夹击下的国产大豆压榨企业现在只能坐以待毙。
4、产业链短
从加工结构上来看,我市油脂加工产能过剩,蛋白加工明显不足。
初加工占到80%,深加工只有20%。
我市大豆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
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而且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我市大豆加工企业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利益共同体,企业之间缺乏联合与协作。
通过对哈尔滨市亿元以上重点监控企业的调研结果来看,这些企业的运行十分艰难,一方面受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和国际粮商的打压,一方面又面临着国内大豆减产,原料不足的情况,一些加工企业已出现亏损。
与使用转基因大豆进行加工的企业相比,我市加工企业加工1吨非转基因大豆就要亏损200至300元,导致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企业毫无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来自跨国企业的冲击。
(三)机遇
我市豆制品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伊利诺伊香槟大学的科研成果表明,大豆深加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我市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挑战
1、垄断进出口贸易的四大粮商
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四大粮商。
他们在对全球粮食的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跨国粮商在中国大豆加工业采取独资、参股却不控股的方式来参与粮食交易,如美国的ADM公司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
这说明跨国粮商并不想利用中国大豆加工企业来赚钱,更不想冒大豆加工业的风险,只是想通过参股来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把中国大豆加工业作为变现国际贸易利润的一个环节。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目标大致有三点:
一是倾销更多的大豆;二是抢占大豆制品市场;三是利用在华企业控制中国粮油市场,实现国际贸易环节的利润。
目前,ABCD四大国际粮商已经控制了国际大豆90%的贸易,造成了“巴西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决定价格”的畸形格局。
而更为畸形的是,在它们的战略之下,中国本土大豆加工企业几乎全军覆没。
在跨国粮商操纵下,国产大豆被迫让出了高达300多亿美元的国内市场。
黑龙江省大豆市场被挤压,出现了市场不认可、企业不收购、国储库存不下、农民卖豆难、豆农种植热情受挫的局面。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几度面临全线停产、停收,造成产业链中断,引发国产大豆产业的生存危机。
近年来,跨国粮商利用参股、兼并等手段,操控了国内大豆实际加工量的80%。
国内逐步形成了以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的“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
ADM也参股了国内最大的粮油企业中粮旗下数个油脂厂。
经过整合,整个植物油加工行业几乎被四大粮商控制。
2008年11月,海关总署发出预警,指出外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尤其是跨国投资企业丰益国际,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
近年来,77家国外种子公司进驻我国,不断兼并国内种子公司,并已掌控了90%高端蔬菜市场和东北50%杂交玉米的种子市场。
孟山都等公司利用其生物技术的垄断地位,从各种渠道,逼迫诱导中国接受其转基因品种。
如不警惕,某些国际垄断企业将占领中国大豆产业乃至农业的种子市场,掐住中国农业的咽喉,制约中国经济。
四大粮商将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全方位逐步掌控整个产业链条。
2、转基因食品的冲击
转基因食品的势头已经无法阻挡。
目前,中国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已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黑龙江可以看作是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和植物油的最后一块净土,很多城市居民遍寻不着的非转基因植物油,在这里可以轻易买到。
不过在黑龙江的超市里,转基因植物油也已经登堂入室,占据了半壁江山。
不加工转基因大豆并不能实质性保护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按照目前国际市场的冲击,假如没有进一步措施,可能不到十年的时间,黑龙江的本地大豆就会消失掉。
大豆消费日趋绿色化。
在大豆消费上,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油 加工 行业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