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434975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28MB
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案例名称
《亚洲的自然环境》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六年级学生
提供者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1)学习描述一个地区在世界的位置的方法;
(2)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运用地图资料等学习亚洲气候、地形以及河流特点;
(4)归纳分析气候、地形、河流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六年级下册“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一章中的第一节,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重构,与第二节的自然环境相结合,重点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重点分析地形、气候、河流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地理思维和方法的学习,将为本册整个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将学习区域气候、地形、河流等主要自然要素的特点及相互关系,这将是地理思维的最为重要的学习范例,在以后的区域地理学习中,都将如此分析与归纳。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描述一个地区在世界的位置的方法。
2.通过读图识图,分析亚洲气候、地形和河流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气候、地形、河流等主要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地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是一片空白,这是其区域地理的第一课时,所以是以亚洲的学习为例,更加注重地理思维和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渗透。
也就是说,从本册数开始,学生的地理学习将不在是孤立的某个地理知识,而是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这将是以后学习地理的最为重要的思维意识,也是本节课我们努力向学生传达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第一册已经学会地图的使用,但接触到的都是单一性质的地图,本册区域地理的学习,每个都是综合地图的使用,所以在第一课时,重点分析亚洲的在世界的位置图、亚洲的气候图、地形图等,这都将为以后的综合地图的使用打下基础。
当对亚洲有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之后,拓展延伸再来学习分析北美洲各个自然要素的特点,将方法学到,学生将会得心应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描述一个地区在世界的位置的方法;
(2)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运用地图资料等学习亚洲气候、地形以及河流特点;
(4)归纳分析气候、地形、河流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意识。
(2)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亚洲主要的世界之最,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一)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学习地理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回想一下,在上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地理知识?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完善。
预设回答:
地球的运动、地图、海陆的变迁、气候、地形、语言宗教、聚落等。
设计意图:
这是本学期第一节地理课,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第二册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
过渡:
这些基础地理知识的学习将为我们开启区域地理学习的大门,本学期我们将开始学习区域地理,就是更加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板书:
亚洲的自然环境)
(二)
新
授
如何描述位置
师:
要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先得知道它在哪里,这就是它的位置?
板书:
位置
如何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位置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播放“如何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微视频
(本视频主要以“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为例,教给学生描述位置的三个方面。
)
学生观看微视频
总结:
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的位置,主要有三个方面:
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设计意图:
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提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资源准备:
是自己制作的《如何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的位置》微视频。
师:
学会了描述方法,我们来试试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亚洲的位置
(一)半球位置
屏幕出示东西半球图:
(二)纬度位置
屏幕出示亚洲的经纬度图:
先根据所学知识确定北纬。
(三)海陆位置
屏幕出示亚洲的海陆位置图
复习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小结:
描述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学生从图中能够找出亚洲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越往北度数越大是北纬,用N表示
学生回答:
纬度范围11°S~81°N,跨高中低纬,寒温热三带,以北温带为主
复习:
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1)亚洲的分界线?
(2)亚非的分界线?
(3)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总结亚洲周围的大洲。
从图中找出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总结亚洲周围的大洋。
同桌两人相互描述回答。
设计意图:
一定引导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复习经纬网的基本知识,为以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资源准备:
本部分主要是对课件的准备,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注重图的选择。
重点认知图中的方位。
培养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渡:
亚洲主要位于中纬度、北温带,这就决定了亚洲气候类型主要以温带气候为主,我们一起来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
亚洲的气候
屏幕出示亚洲的气候类型图
参照大屏幕,将亚洲主要气候类型填写在导学案中。
读图分析:
1、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有几种?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
3、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类型有怎样共同的特征?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识图能力,只有将气候类型的名称准确填写在空白图中,学生脑海才会印象深刻。
小结:
学生归纳亚洲的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2、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3、季风气候显著。
分析季风气候的成因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形成三种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三种季风气候。
设计意图:
熟知影响气候的三个主要因素
过渡:
影响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吗?
——地形
在亚洲的气候分布中,有没有受地形影响显著的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
地形是自然环境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我们一起来了解亚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的地形
屏幕出示亚洲地形图。
分析回答:
亚洲的地势特点?
师引导: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地面沿某条一方向地势起伏的特点,我们常会用到地形剖面图。
师:
沿北纬30度画一条线,看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屏幕出示亚洲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
找出亚洲主要高原和平原。
预设回答:
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伊朗高原等;
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等;
亚洲的地势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北纬30度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西部:
阿拉伯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
中部:
青藏高原
东部: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结论:
中部高,东西低
设计意图:
读图识图;找出亚洲主要地形区,说出名字即可,为以后局部区域的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会从平面的地形图做沿某条线的剖面图。
过渡:
地形能够影响气候,地形还可以影响河流。
我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地势的高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
亚洲的河流
屏幕出示亚洲地形图。
1、找出亚洲主要的河流有哪些?
预设回答: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2、总结河流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设计意图:
以如下的图案为例,使“放射状”这一概念更加清晰与形象。
(三)
课
堂
总
结
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是自然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位置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大致气候条件;地形又进一步影响了气候类型的形成;而地形和气候又分别影响到河流的流向和流量;反过来,河流又会对地形起到一定的塑造作用。
(学生举例分析,教师板书各个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箭头)
(四)
能
力
迁
移
师:
分析了亚洲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以致用,你能分析出北美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吗?
北美洲的位置
写出北美洲在世界的位置?
小组讨论总结:
(1)半球位置:
西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
中纬度北温带
(3)海陆位置:
西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
东临大西洋
设计意图:
将学到的描述方法用到北美洲的探究。
北美洲的气候
大屏幕出示北美洲气候类型图
气候:
北美以气候分布最广。
西部高原山地气候受到
因素的影响。
预设回答:
1、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极地区是极地气候(寒带气候);
3、西部有高原山地气候;
4、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狭长?
(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使得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狭长。
)
设计意图:
通过读图,找出西部的高原山地气候,以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狭长,为什么?
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分析。
受地形的影响,这里应该有高大山脉。
北美洲的地形
地势:
高,低。
河流:
密西西比河支流呈现什么形状?
()
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山脉;平原
得出: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找出密西西比河干流和支流。
分析支流流向:
羽毛状
原因: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设计意图:
将所学方法用到北美洲的识图分析中,重点强调方法的学习和使用。
以羽毛的图案为例,使“羽毛状”这一支流的流向更加清晰与形象。
(五)
风
光
欣
赏
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以亚洲为例,学会认知自然环境中各要素的特点,并学会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这是学习地理最为重要的一种思维与方法。
本节课大家掌握得非常好,相信在以后的区域学习中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记住:
我们学得是方法哦!
最后,让我们在《亚洲之最》的风光欣赏中愉快的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六)
板
书
设
计
《亚洲的自然环境》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地理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是一片空白,这是其区域地理的第一课时,所以是以亚洲的学习为例,更加注重地理思维和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渗透。
也就是说,从本册数开始,学生的地理学习将不在是孤立的某个地理知识,而是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这将是以后学习地理的最为重要的思维意识,也是本节课我们努力向学生传达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第一册已经学会地图的使用,但接触到的都是单一性质的地图,本册区域地理的学习,每个都是综合地图的使用,所以在第一课时,重点分析亚洲的在世界的位置图、亚洲的气候图、地形图等,这都将为以后的综合地图的使用打下基础。
当对亚洲有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之后,拓展延伸再来学习分析北美洲各个自然要素的特点,将方法学到,学生将会得心应手。
《亚洲的自然环境》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上册已经学到的地理知识,过渡到本册区域地理的学习。
首先明确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河流等主要要素,而再先,得知道这个区域在哪里,就是位置。
导入“如何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在世界的位置”的微视频,这个讲解是以中国为例,学生很容易掌握,也就掌握了描述方法,描述亚洲的位置就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地理 亚洲 自然环境 教学 设计 情分 教材 分析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