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复习资料DOC.docx
- 文档编号:4346758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8.49KB
妇产科复习资料DOC.docx
《妇产科复习资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复习资料DOC.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复习资料DOC
《妇产科》
第三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妊娠生理
1.妊娠:
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
开始时间:
卵子的受精;临床时间:
末次月经的第一天(LMP);总时间:
10个妊娠月(40周或280天/266天)。
2.受精:
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
通常发生在排卵后12h内。
已受精的卵子称受精卵,标志新生命的开始。
3.着床:
晚期胚囊侵入到子宫内膜的过程,也称孕卵植入。
约在受精后6—7天开始,
11—12天结束。
4.着床条件:
透明带消失;胚囊滋养层分出合体滋养层细胞;胚囊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有足够的孕酮。
5.蜕膜形成:
妊娠期的子宫内膜称蜕膜,分为底—、包—、真(壁)—。
6.胎儿附属物:
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7.胎盘:
(1)组成:
包括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是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
羊膜(最内层,胎盘的胎儿部分);叶状绒毛膜(胎盘的胎儿部分,主要部分);底蜕膜(胎盘母体部分)。
(2)结构:
圆形或椭圆形盘状,子面光滑,灰白,表面为羊膜,附着脐带;母面粗糙,暗红。
(3)功能:
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出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和合成功能。
注:
屏障功能有限,病毒易通过。
合成功能也叫内分泌功能,合成蛋白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胎盘生乳素HPL)和甾体激素(雌、孕激素),酶(催产素酶和碱性磷酸酶);HCG月经过期3—5天用试纸可测到,至妊娠8—10周达高峰。
雌、孕激素由妊娠黄体产生,8—10周后胎盘合成。
8.胎膜:
由平滑绒毛膜(外层)和羊膜(内层)组成。
9.脐带:
一端连于胎儿腹壁脐轮,一端附着于胎盘子面。
足月儿厂约30—70cm,内有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
10.羊水:
妊娠早期由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其主要来源。
正常足月量为1000ml。
称中性或弱碱性。
11.胎儿发育:
妊娠8周以前称胚胎,9周起称胎儿。
12周末可辨性别;20周末身长25cm,重约300g;28周末身长35cm,重1000g;
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1.生殖系统:
(1)子宫:
右旋,容积5000ml,大小35cmX22cmX25cm。
子宫峡部由1cm变为7cm。
子宫颈假性糜烂。
自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的收缩,其特点为稀发不对称,称之为BraxtonHicks收缩。
(2)卵巢:
见妊娠黄体,10周后,黄体功能有胎盘替代。
(3)外阴色素沉着。
2.乳房:
增大充血。
乳晕着色,出现蒙氏结节,腺管腺泡发育,为泌乳做准备。
3.循环及血液系统:
(1)心脏:
心尖区及肺动脉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2)心搏出量约10周增加,妊娠32—34周达高峰。
血容量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
出现生理性贫血。
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日内要防心衰。
(3)易发生痔、外阴及下肢静脉曲张。
长时间仰卧,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4.泌尿系统:
早期尿频,12周后减轻,末期再次出现尿频。
右旋子宫压迫右侧输尿管,易发生肾盂肾炎。
5.消化系统:
约停经6周出现早孕反应。
易便秘。
6.其他:
体重13周前无明显变化,以后每周增加350g,<500g,至足月时约增加12.5kg。
妊娠斑、妊娠纹。
第三节妊娠诊断
1.妊娠分期:
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周称为晚期妊娠。
2.早期妊娠:
(1)病史:
停经(月经过期7天、停经5周)、早孕反应(停经6周左右出现晨起恶心、呕吐、偏食等)、尿频;
(2)临床变现:
乳房增大,着色,蒙氏结节;妇科检查:
子宫黑加征(子宫增大,子宫峡部极软,体颈似不相连。
)。
(3)辅助检查:
妊娠试验:
血或尿HCG(+);
B超见圆形妊娠环、见胎心搏动、胎动(最快速准确);
宫颈黏液涂片见成行排列的椭圆体;
肌注黄体酮停药后7日仍未出现阴道流血;
基础体温测定:
具有双相型体温的妇女停经后高温相持续18天不见下降。
3.中晚期妊娠:
(1)病史:
早孕经过、腹部增大、自觉胎动。
(2)临床表现:
子宫增大
满12周
3个月末
宫底高度:
耻骨联合上2—3横指
16
4
脐耻之间
20
5
脐下1横指
24
6
脐上1横指
28
7
脐上3横指
32
8
脐与剑突之间
36
9
剑突下2横指
40
10
脐与剑突之间或略高
胎动(FM):
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
18—20周开始自觉有胎动,
约3—5次/分。
胎心音:
18—20周可听到,120—160次/分。
24周前多在脐下正中或稍偏左右听到,24周后多在胎背听得最清楚。
胎体:
四部触诊法。
4.胎势:
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膛,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弯曲于胸腹部前方。
5.胎产式: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
有纵和横产式。
6.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有头、臀、肩先露。
7.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简称胎位。
正常的胎位有:
枕左前(LOA)和枕右前(ROA)。
第四节妊娠期营养
热量:
碳水化合物占60—65%,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5%。
蛋白质:
早期增加5g/d,中期10g/d,晚期15g/d。
矿物质:
补铁、钙和磷。
维生素:
孕前和孕早期3个月需补充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
600ug/d。
第五节妊娠期管理
1.产前检查从确诊早孕开始,28周前4周检查一次,28周后2周一次,36周后一周一次。
2.围生期:
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3.孕产史:
GPA:
孕、产、流。
eg:
G1P0A0;G3P1A1。
4.预产期推算:
计算:
预产期EDC=末次月经LMP第1日起,月份加3或减9,日期加7。
阴历日期加15。
依据:
早孕反应日期、胎动开始时间、宫底高度、LMP、HCG(+)时间。
4.身体评估:
(1)全身检查:
一般情况,身高、体重、乳房发育、血压(与基础Bp比,不应超过30/15mmHg)、有无水肿。
(2)产科检查:
内容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检查、阴道检查、肛诊和绘制妊娠图。
①腹部检查:
排尿后仰卧,头稍抬高,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分开,放松腹肌。
A.视诊:
腹形、大小,有无妊娠纹、手术疤痕和水肿。
B.触诊:
S1:
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摸清子宫底高度,判断胎儿底部部分;
S2:
于腹部两侧,辨别胎背及四肢的位置;
S3:
于耻骨联合上方,进一步查清胎先露;
S4:
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部得两侧,判断胎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入盆程度。
C.听诊:
胎心音,枕先露在脐下方左或右侧,臀—在脐上方左或右侧,肩—在脐部下方。
②骨盆测量: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IS
伸腿仰卧位
23—26cm
髂嵴间径IC
伸腿仰卧位
25—28cm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骶耻外径EC
左侧卧位
18—20cm
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长短,是最重要的径线
坐骨结节间径TO
仰卧,两腿屈曲
8.5—9.5cm
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耻骨弓角度
90°
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DC(骶耻内径)
12.5—13cm
入盆口前后径(11cm)
坐骨棘间径
约10cm
推断中骨盆平面的横径
坐骨切迹宽度
3横指(5—5.5cm)
中骨盆前后矢状径
③肛诊:
了解胎先露部、骶骨前面弯曲度、坐骨棘及坐骨切迹宽度以及骶骨关节活动度。
5.症状护理
(1)恶心、呕吐:
起床时先吃饼干,宜慢;少量多餐,避免空腹;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炸或引起不舒服气味的食物。
(2)水肿:
左侧卧位,下肢稍垫高,避免久坐或久站,适当限盐。
6.健康教育:
(1)异常症状的判断:
阴道流血、妊娠3个月后仍呕吐、寒战发热、腹痛、头晕眼花、液体自阴道流出、胎动计数减少等,应立即就诊;
(2)孕期自我监护:
胎心音及胎动计数。
嘱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不应<3次/h,12h内累计数不<10次。
第四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
1.分娩:
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早产: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日-258日)间分娩。
2.影响分娩的四因素有:
产力、产道、胎儿及待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3.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宫缩)、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4.骨产道:
(1)骨盆入口平面(椭圆形,4条径线。
直立时与地面的夹角称骨盆倾斜度,60°)
入库前后径:
真结合径,约11cm。
(2)中骨盆平面(纵椭圆形,2条径线)
中骨盆横径:
坐骨棘间径,约10cm。
(3)骨盆出口平面(两三角形)
出口横径:
坐骨结节间径,约9cm。
(4)骨盆轴:
连接骨盆各假象平面中点的曲线,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5.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组成的弯曲管道。
6.胎儿:
胎头颅骨构成(顶、额、颞骨各2块和枕骨1块);胎头径线(双顶径,最大横径,约9.3cm。
枕额径,又称前后径,约11.3cm,以此径衔接。
枕下前囟径,小斜径,约9.3cm,最小的前后径线,俯屈后以此径通过产道。
第二节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1.分娩机制:
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儿娩出。
2.先兆临产标志:
不规律宫缩;孕妇轻松感;见红(最可靠的征象)。
3.临产诊断:
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4.产程分期:
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完全娩出。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从出现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11-12h;8h。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1-2h;<1h。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30分钟。
5.第一产程:
(1)临床表现:
A.规律宫缩:
开始时,持续30s,间隔5-6分;然后持续50-60s,间隔2-3分;近开全时,持续1分以上,间隔仅1-2分。
B.宫口扩张:
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指从出现规律宫缩到宫口扩张3cm止。
平均1cm/2-3h,8h,>16h为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又分加速期、最大加速期和减速期。
是指宫口扩张3cm到10cm止。
4h,>8h为活跃期延长。
加速期:
宫口扩张3-4cm,1.5h;最大加速期:
4-9cm,2h;减速期:
9-10cm,30min。
C.胎头下降:
决定是否经阴道分娩。
下降程度以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为标志。
相平时,以0表示;上1cm时,以-1表示;下1cm时,以+1表示。
D.胎膜破裂:
破膜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E.疼痛。
(2)护理措施:
①产程监测:
生命体征、宫缩、胎心音、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程度、破膜及羊水性质。
a.每4-6h监测Bp一次;
b.宫缩时肛门检查:
了解宫颈厚薄,软硬程度及宫口扩张程度,是否破膜,骨盆腔大小,确定胎位并判断胎头下降程度,绘制产程图。
c.阴道检查:
确定胎位及宫口扩张程度,决定分娩方式。
d.胎心监测:
胎心听诊器潜伏期于宫缩间隔时每1-2h测一次,活跃期15-30分听一次。
e.破膜及羊水监测:
一旦破膜,嘱产妇绝对卧床,左侧卧位;立即听胎心,ph试纸测定是否为羊水(弱碱性),观察羊水颜色、性状和量,记录时间。
②一般护理:
a.提供良好的环境:
安静无噪音;
b.鼓励进高热量饮食;
c.休息与活动:
若未破膜、宫缩不强时,鼓励在室内适当活动;若宫口扩张5cm以上,应左侧卧位休息;
d.排尿与排便:
鼓励每2-4h排尿一次,必要时导尿;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时应行温肥皂水灌肠;灌肠禁忌症:
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过强、重度妊高症及患严重心脏病者。
e.缓解疼痛:
鼓励描述感受,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
6.第二产程:
(1)临床表现:
子宫收缩增强:
频率和强度达到高峰,破膜后宫缩常停止,产妇略感舒适,随后宫缩重现并增强。
胎儿下降及娩出:
胎头于宫缩时露出阴道口,在宫缩间歇期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也不再缩回,称胎头着冠。
(2)护理措施:
①心理护理:
陪伴产妇,给予鼓励安慰;
②观察产程进展:
宫缩,胎心5-10分听一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③指导产妇屏气用力;
④接产准备:
用物准备(接产包);外阴消毒(程序:
肥皂水擦洗,温开水冲洗,消毒棉支擦洗,干棉支擦干;顺序:
a、冲洗:
阴阜-大腿内1/3-大小阴唇-会阴及肛周;b、消毒:
大小阴唇=阴阜-大腿内侧1/3-会阴及肛周。
);协助接产者洗手穿无菌衣;
⑤接产:
要领(保护会阴同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时缓慢通过阴道口)。
7.第三产程:
(1)临床表现:
子宫收缩;
胎盘娩出及阴道流血:
胎盘剥离征象(a宫底上升,宫体变硬呈球形;b阴道少量出血;c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下降延长;d在耻骨联合上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脐带不会缩);胎盘剥离方式(a胎儿面娩出式:
胎盘先娩出,后见少量阴道流血;b母体面娩出式:
先有较多流血,后见胎盘娩出)。
(2)护理措施:
①新生儿护理:
A.清理呼吸道:
用吸痰管或导尿管轻吸咽部及鼻腔的黏液羊水,如未啼哭,轻拍足底;
B.Apgar评分:
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
10分属正常新生儿,4分以下需紧急处理;
C.处理脐带:
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周围,距脐根0.5cm处扎第一道丝线,在丝线外0.5cm处再扎第二道丝线,然后在第二道丝线外0.5cm处断脐,挤出残余血液,再用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面。
D.一般护理:
称体重、量身长、体格检查、系标记、点眼药水。
E.早吸吮。
②产妇护理:
A.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
B.检查软产道
C.预防产后出血:
正常分娩出血量不超过300ml。
在胎儿前肩娩出时静注麦角新碱或宫缩素10IU加于25%葡萄糖液静注,也可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经脐静脉快速注入生理盐水20ml内加缩宫素10IU。
D.产后观察2h(宫缩、阴道流血、膀胱充盈否、生命体征)。
第五章产褥期管理
第一节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健康
1.产褥期:
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需要6周。
2.生殖系统变化:
①子宫复旧:
子宫体产后1周缩小至妊娠12大小,耻骨联合上方刚可扪及;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恢复至正常非妊娠大小。
子宫内膜3周呈新生内膜(胎盘附着面要6周)。
子宫颈产后4周恢复。
②外阴:
3-5天外阴切口愈合。
3.乳房:
泌乳机制:
高催产素、低雌激素、低胎盘生乳素、新生儿吸吮刺激。
产后7天内的乳汁为初乳含丰富蛋白质(IgG,SIgA);产后7-14天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产后14天以后的为成熟乳。
4.血液及其循环系统:
产后2-3天内血容量增加,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
5.内分泌系统:
产后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胎盘生乳素于产后6h测不出;垂体催乳素下降,但仍高于非孕水平。
6.产褥期妇女心理调适:
依赖期、依赖-独立期、独立期。
第二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1.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
①生命体征:
T<38℃,3-4天出现泌乳热;P略慢,60-70次/分;R深慢,14-16次/分;P无明显变化。
②产后宫缩痛。
③恶露:
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经阴道排出。
分为3种:
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
出现在产后3-4天);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少量血液,阴道排液有细菌。
出现于产后4天,持续约10天);白色恶露(色泽较白,粘稠,含大量白细胞和细菌出现于产后10天,持续约3周)。
④排尿困难和便秘。
⑤乳房胀痛和乳头皲裂。
⑥体重减轻。
⑦疲乏。
⑧产后抑郁。
2.护理措施
①一般护理:
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指导产妇及时更换会阴垫。
每天监测生命体征2次。
鼓励产妇及时排尿,必要时导尿,保持大便通畅。
产后24h可下床活动。
②会阴护理:
a.指导向会阴伤口对侧卧位;
b.保持会阴清洁(每天2次用新洁尔灭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原则为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会阴切口单独擦洗;便后用清水清洗会阴);
c.会阴红肿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有硬结者可用95%酒精湿热敷或红外线照射;
d.会阴切口一般3-5天拆线,如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阴引流,定时换药;
e.伤口愈合不佳者可在产后7-10天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
③乳房护理:
a.向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的知识,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
b.鼓励产妇及早哺乳,按需喂养;
c.注意哺乳时的卫生(第一次哺乳者,应用温开水洗净乳头,以后每次哺乳前均用温开水冲洗乳房及乳头。
);
d.防哺乳时引起新生儿窒息;
e.泌乳不足者,让产妇适当增加哺乳次数,配合使用催乳中药,进食营养丰富的汤汁食物;
f.乳房胀痛者,可按摩乳房,交替冷热敷,注意哺乳时让新生儿吸空乳房,吸不完时用吸奶器吸引,药物治疗;
g.乳头皲裂者,可局部涂抹蓖麻油铋糊剂;
h.不能哺乳者,按医嘱指导产妇回乳(停止哺乳,限进汤类食物,遵医嘱给予乙烯雌酚退奶,或用生麦芽水煎服)。
④计划生育指导:
产后42天内禁止性交。
根据产后检查情况,指导产妇选用适当的避孕措施,一般哺乳者用工具避孕,不哺乳者用药物避孕。
第三节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第六章高危妊娠管理
第一节高危妊娠及监护管理
1.高危妊娠:
在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者。
2.监护措施:
(1)人工监护:
确定孕龄;宫底高度及腹围(腹围增长08cm/周,胎儿体重g=宫底高度X腹围+200);高危妊娠评分;胎动计数FM。
(2)妊娠图:
宫底高度曲线(最主要),<第10百分位线,连续2次或者间断3次,提示可能存在宫内发育不良;>第90百分位线,提示可能胎儿过度发育。
(3)仪器检测:
B超;胎心听诊;
胎心电子监护(2种功能:
监测胎心率FHR(基线胎心率和周期性胎心率)、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胎儿心电图监测(诊断缺氧及先天性心脏病);
羊膜镜检查。
(4)实验室检查:
胎儿畸形检查;
胎盘功能检查(孕妇血尿雌三醇、血清胎盘生乳素HPL、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胎盘酶、血清妊娠特异性β糖蛋白);
胎儿成熟度检查(抽取羊水进行分析;B超;胎儿体重;推算妊娠指数);
胎儿缺氧及程度检查。
第二节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
1.原则:
(1)一般护理
(2)病因处理
(3)产科处理
2.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心状况
(3)辅助检查:
胎心电子监护:
A.基础胎心率BHR是指在无宫缩或宫缩间歇期记录的胎心率,正常的在120-160次/分。
周期性胎心率PFHR指与子宫收缩有关的胎心率变化,有三种类型:
无变化;加速;减速(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B.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无应急试验NST、宫缩压力试验CST或催产素压力试验OCT。
注:
早期减速与子宫收缩几乎同时开始,正常减速幅度<50次/分,是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的表现,不受体位或吸氧而改变。
变异减速,减速幅度大>70次/分,时间长短不一,因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孕妇左侧卧位可减轻。
晚期减速一般在子宫收缩高峰后出现,下降缓慢,幅度<50次/分,持续时间长,恢复慢,可能是子宫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
无应急试验NST:
正常情况下,20分钟内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15次/分,称NST有反应;少于3次或胎心率不足15次/分称NST无反应。
CST阴性:
胎儿心率无晚期减速,胎动后胎心率加快,说明一周内无大的危险。
CST阳性:
胎心率晚期减速连续出现,频度占到宫缩的≥1/2至少说明胎儿氧合状态是不理想的;若阳性伴胎动后胎心率无改变,说明在慢性缺氧的基础上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须立即剖宫产。
第三节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第七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流产
1.流产: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
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
2.流产临床表现:
停经、腹痛及阴道出血。
发展过程:
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完全流产。
鉴别:
看宫口扩张否。
先兆流产:
停经、少量阴道流血、轻微腹痛、宫颈口未开;处理:
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减少刺激;低流量吸氧;肌注黄体酮。
难免流产:
阴道流血增多、腹痛加重、宫颈口已扩张、有胚胎组织物堵在宫口;处理:
尽早排出妊娠物,防出血和感染。
不全流产:
妊娠产物排出在阴道内,血液不断流出,宫口已扩张,有时已关闭;处理:
吸宫术清楚宫内残留组织。
完全流产:
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腹痛消失,宫颈口关闭。
稽留流产(过期流产):
子宫不再增大,早孕反应消失,胎动消失,宫口关闭,听诊闻不到胎心。
处理:
做凝血宫内检查,及时促使胎儿及胎盘排出。
3.习惯性流产:
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多发生在同一妊娠月,症状与一般流产相同。
第二节异位妊娠
1.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习称宫外孕。
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阔韧带妊娠等。
2.输卵管妊娠:
以壶腹部妊娠多见。
临床症状:
停经(6-8周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未流产时,一侧下腹隐痛或酸胀感;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随后遍及全腹)、阴道流血、晕厥与休克、腹部包块。
体征:
贫血貌、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附件有肿块,边界不清。
3.诊断检查:
无破裂出血:
妊娠试验HCG+B超;已破裂出血:
HCG+B超+阴道后穹窿穿刺。
第三节早产
1.早产PTD:
是指妊娠满28周止不足37足周之间分娩者。
2.护理措施:
A.预防早产(加强营养;心情舒畅;避免诱发宫缩的活动如抬举重物、性生活等;高危孕妇多卧床休息;慎做肛门检查和阴道检查;积极治疗合并症。
);
B.药物护理(明确具体药物的作用与用法,能识别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应对病人做相应的健康教育。
抑制宫缩药:
①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副作用有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血糖增高、血钾降低、恶心呕吐等;②硫酸镁,25%硫酸镁20ml加于5%葡萄糖液100ml在30-60分内静注,后用25%硫酸镁20-40ml加于5%葡萄糖液100-250ml以1-2g/h的速度静滴;③钙拮抗剂,硝苯地平5-10ml舌下含服。
④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
C.预防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
D.为分娩做准备,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
第四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
简称妊高症,是指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音死亡。
(导致我国孕产妇的第二死因)。
2.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三大临床表现:
高血压、水肿、蛋白尿。
3.分类:
症状分类
轻度妊高症
中度妊高症
重度妊高症
高血压
≥140/90mmHg,
<150/100mmHg,或超过原来30/15mmHg.
≥150mmHg,
<160/110mmHg.
≥160/110mmHg
水肿
隐性水肿,凹陷性
>0.5kg/w
伴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产科 复习资料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