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能推进依法治校.docx
- 文档编号:4341946
- 上传时间:2022-11-30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7.28KB
新常态下如何能推进依法治校.docx
《新常态下如何能推进依法治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如何能推进依法治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常态下如何能推进依法治校
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依法治校
实施依法治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努力形成干部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施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成为一种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化、法治化水平。
一、牢固树立推进依法治校的理念。
实施依法治校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备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符合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特征。
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
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管理的领导体制,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执行制度的坚定性和推动工作灵活性的关系。
二是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教师、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合法权益,是落实依法治校目标目标任务的重要环节。
要以体现公开透明和教师为本的价值理念,激励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教书育人;以体现公平公正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
三是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强化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的意识。
既要加强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做法制建设的坚定捍卫者、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又要着眼于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营造公正法治的育人环节。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体制和制度上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大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育人环境。
二、健全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要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体制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化、法治化。
要全面推进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确保决策、科学决策。
要依法完善决策程序,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重大合作项目、重要资产处置及重大教学改革等决策事项要进行论证、评估、确保决策的可控性。
要完善决策执行机制,按照规、廉洁、高效的原则,完善学校部治理结构,合理设置校职能部门,提高职能部门对学校决策的执行力和对师生服务质量。
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要跟踪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
三、健全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曾指出: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学校要根据法律、发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健全和完善党群、行政、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后勤、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健立健全办事程序、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的齐全、规、统一的制度体系,使学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学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2004年升本以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对50项制度“废、改、立”,其中废止12项,修订8项,新建立30项。
做到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理顺了校各种关系,激发了学校发展活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推进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
学校资源以及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都必须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公开形式要多样化,对党公开的事项,要采取党会议及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等形式;对校公开事项,要通过校职工代表大会、情况通报会、校务公开栏等形式;对社会公众公开的事项,可采取校报、校园网、新闻发布会等形式。
同时要着力健全校务、党务公开的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要抓常、长二字,保持公开进入常态化。
五、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树立法制意识。
从总体上来说,当前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在不断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领导干部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人治思想、长官意志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凡事自己说了算,脑子里没有法律这根弦。
当今时代是法治时代,广大师生、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学校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要求,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做法治型领导干部。
在学法上,先学一步、高出一筹;在尊法上,应当更加自觉,真正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应当更加严格自律,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在用法上,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4]其次,要把加强法制学习宣传摆在重要位置。
引导教职工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履行各项义务,依法执教;要通过开设法治课、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教育大学生学习法律基本知识,培养法治精神,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六、依法健全校纠纷解决机制。
要把法治作为解决校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部各种利益纠纷。
要特别注重和发挥教代会、学生团体和法制工作机构在处理纠纷中的作用。
建立公平公正的处理程序,将因人事处分、学术评价、学籍管理等行为引发的纠纷,纳入不同的解决渠道,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和效果。
对难于在校完全解决的纠纷,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有关行政机关依法解决。
此外,要加强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落实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法定职责,完善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节制度,切实保障学生教师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学校秩序的稳定,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实施依法治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努力形成干部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施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成为一种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提高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化、法治化水平。
一、牢固树立推进依法治校的理念。
实施依法治校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章程、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备的制度与程序,保证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与制度规符合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
一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治理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特征。
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
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管理的领导体制,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执行制度的坚定性和推动工作灵活性的关系。
二是坚持师生的主体地位,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教师、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切实维护广大师生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合法权益,是落实依法治校目标目标任务的重要环节。
要以体现公开透明和教师为本的价值理念,激励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教书育人;以体现公平公正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
三是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强化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的意识。
既要加强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做法制建设的坚定捍卫者、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又要着眼于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营造公正法治的育人环节。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体制和制度上依法落实和保障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大力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育人环境。
二、健全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要依法明确、合理界定学校部不同事务的决策权、健全决策体制的职权和议事规则,完善校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化、法治化。
要全面推进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组织在决策中的作用,确保决策、科学决策。
要依法完善决策程序,有关学校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重大合作项目、重要资产处置及重大教学改革等决策事项要进行论证、评估、确保决策的可控性。
要完善决策执行机制,按照规、廉洁、高效的原则,完善学校部治理结构,合理设置校职能部门,提高职能部门对学校决策的执行力和对师生服务质量。
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学校要跟踪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
三、健全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曾指出: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学校要根据法律、发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健全和完善党群、行政、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后勤、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健立健全办事程序、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的齐全、规、统一的制度体系,使学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学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2004年升本以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对50项制度“废、改、立”,其中废止12项,修订8项,新建立30项。
做到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理顺了校各种关系,激发了学校发展活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技术大学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四、推进校务公开和党务公开。
学校资源以及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任、学术评价和各种评优、选拔活动,都必须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公开形式要多样化,对党公开的事项,要采取党会议及有关文件、会议纪要等形式;对校公开事项,要通过校职工代表大会、情况通报会、校务公开栏等形式;对社会公众公开的事项,可采取校报、校园网、新闻发布会等形式。
同时要着力健全校务、党务公开的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雨过地皮湿,要抓常、长二字,保持公开进入常态化。
五、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树立法制意识。
从总体上来说,当前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在不断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还存在着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
领导干部不懂法、不敬法、不守法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人治思想、长官意志严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凡事自己说了算,脑子里没有法律这根弦。
当今时代是法治时代,广大师生、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学校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要求,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做法治型领导干部。
在学法上,先学一步、高出一筹;在尊法上,应当更加自觉,真正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守法上,应当更加严格自律,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在用法上,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4]其次,要把加强法制学习宣传摆在重要位置。
引导教职工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履行各项义务,依法执教;要通过开设法治课、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教育大学生学习法律基本知识,培养法治精神,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六、依法健全校纠纷解决机制。
要把法治作为解决校矛盾和冲突的基本方式,建立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申诉、仲裁等各种争议解决机制,依法妥善、便捷地处理学校部各种利益纠纷。
要特别注重和发挥教代会、学生团体和法制工作机构在处理纠纷中的作用。
建立公平公正的处理程序,将因人事处分、学术评价、学籍管理等行为引发的纠纷,纳入不同的解决渠道,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和效果。
对难于在校完全解决的纠纷,应当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有关行政机关依法解决。
此外,要加强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落实对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法定职责,完善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节制度,切实保障学生教师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学校秩序的稳定,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态 如何 推进 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