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
- 文档编号:4338379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52KB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现状
近几年,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先后配备了电脑85台,其中同学用电脑45台,每百名同学拥有电脑10.2台,建有网络教室1个,建成了100M主干的校园局域网,并且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班班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了班班通、室室通和人人通“三通〞工程。
信息化建设大大地提升了我校教育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网络化。
一方面,应用于学校管理。
学校借助校园FTP或群,进行及时通知,并将所有文件、通知、计划、总结公布在学校网站中供全校教师查阅,并执行教师网上提交材料,在设定的文件夹里上传相关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另一方面,广泛应用于师生教与学。
老师们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全校教师依托丹阳教育信息网,建立个人教育博客,网络备课、办公平台、教学平台等实现了全市城域网优质资源共享,同学利用分配的帐号通过教育网校、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突破时空限制,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我校执行电子备课,然后要求上传到内部办公系统共享,再是提供下载,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再一次上传分享,同时也进行了网上评课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锻炼的平台,取得了优良的效果。
二、今后三年规划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1-2021年)》,同时依据延安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不断强化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校情出发,依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着眼现在,展望将来,保持求真务实,不断强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素养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的深入改革。
三、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目标
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原则,展开学校将来三年的信息化建设。
1.强化校园网站建设。
依据我校的实际状况,尽快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集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同学成长系统、家校互动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站。
真正把学校网站办成师生学习交流的平台、资源的中心、宣扬的窗口、本校师生与其他异地师
生交流的快速通道。
力争办成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校园网站,力争在省网站评比中获奖。
2.进一步改善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纳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升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
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不断满足学校教师凭借移动终端快速获取信息资源的必需求。
3.建立电子阅览室、E学习教室。
采纳云终端作为阅览终端,通过云服务器和数字图书馆实现电子阅览。
努力探究网络化的革新学习环境,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新模式,拓展同学视野,丰富同学知识,实现同学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全面发展。
4.建立校园网络教育电视台。
进一步完善校园电视台,执行同学自主管理,利用班班通设备实现校园视频点播和现场直播功能。
5.建设微格教室,搭建专业视频录播平台,展开公开课和研讨课、微课的录制工作。
利用网络展开教研活动,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构建起“虚拟教研中心〞,提升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6.建立学校自动化管理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教师的自动化、无纸化。
7.建立和完善学校资源库,并做好江苏省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接轨工作。
8.持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深入展开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让每位教师都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改变教学观念,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与信息技术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打造高效学习课堂奠定坚实基矗
四、具体任务与实施方案
(一)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力度,逐步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网络系统。
1.基础建设信息化:
科学制定、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公文迅速流转的网络通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教学应用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综合应用校园网络系统。
2.资源建设数字化:
⑴充分发挥校园网上信息及时快速的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学习、课后辅导,同学各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⑵把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建成开放式网络学习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如:
资源阵列群、信息资源检索库、音频视频点播系统、虚拟实验、虚拟学校等,为同学跨学科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⑶完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检索,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师生快速查询信息。
(4)建设数字图书馆,实现节目的按必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动态影视图像、静态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按必需点播服务,以满足师生对视频播放进行实时控制的愿望。
(5)(5)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信息服务。
3.学校管理系统化。
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执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
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同学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管理。
4.网站建设多元化。
⑴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升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⑵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的风采。
(3)开拓学科教学网站,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展开网上多项交流。
(4)尝试开拓有特长同学个人主页,促进同学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
5.网络管理制度化。
(1)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使命,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
(2)强化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确保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
(二)以E学习实验为契机,加速多元化课程的施行性研究与探究,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
1.积极展开E学习实验研究。
(1)申报延安市信息技术专项课题。
(2)组立E学习骨干教师研究团队。
(3)以课题为切入点,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2.深入展开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1)以案例为抓手,展开信息技术与各科教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究同学掌握知识、提升技能、扩大思维,培养同学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同学进行各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4)运用网络展开同学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状况分析和学习评价。
(5)依据学科必需求,制定、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虚拟情景资料。
3.展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施行研究。
(1)依据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信息化教材(文本与音像结合)。
(2)展开师生信息化施行活动。
(3)进行网上成果展示。
4.展开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究。
(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展开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
(3)开拓师生网上专题论坛。
(4)建设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站。
(三)多渠道、多维度培训,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塑造教师,提升信息化素养。
1.强化对全体教职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学校全体人员更新观念,从行为上提升全体人员对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新熟悉,提升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1)定点、按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3)挖掘校本培训资源,针对使用中的具体问题,集中专题培训。
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应用软件使用及功能的培训。
(5)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的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和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索,以便更好地展开这方面的工作。
(5)组建学术沙龙。
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究、研究,集中讨
论,最终达成共识。
(6)开拓网上论坛。
在校园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展开学术交流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3.展开网上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效率。
(1)采纳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展开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
(2)展开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四)点面结合,形成特色,培养具有现代信息意识、信息素养的小同学。
1.课堂教学,普及知识。
(1)认真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培养同学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入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同学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同学正确熟悉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同学优良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矗
(2)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合计同学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必需求。
小学各年段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同学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同学的革新精神和施行能力。
使同学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规范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
2.组织活动,发展特长。
提供优良的信息环境,开设合适同学特点,避免不良内容的校园网吧。
组织各类社团活动,展开学科比赛和各项施行活动。
举办电脑绘画、电子期刊制作,网页制作,动画制作等培训班。
3.主题研究,形成特色。
围绕同学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电子作品创作;展开主题式研究性学习活动;展开网上信息协作学习和交流;组建校内网上的同学论坛,展开专题讨论;开拓网上作品交流,举行研究成果展示。
(五)注重分享,对其他学校、同学家长、社区执行资源共享,发挥示范校的幅射功能。
1.强化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现代设备,为社区的各项公益宣扬活动提供信息服务。
2.学校的优质资源,可以在校际之间执行资源共享,互相交流,促进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3.指导同学家长学习应用校园管理系统,让同学家长参加学校及同学的管理。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协同管理和及时反馈管理功能。
一、指导思想
保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强化应用为主线,切实强化网络建设和管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大力促进我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全面推动我校的素养教育,使我校教育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必需要。
二、主要目标
不断完善信息化硬件设施,建成有较高服务功能的校园网络体系及高质量的学校网站;全校100%的教师能较熟练地使用校园网和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校园网将成为校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面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深入展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创建能高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并能满足同学自主性学习的信息资源库,初步实现信息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无纸化;逐步完善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积极推动综合施行课为主的校本课程改革。
三、重点工作
(一)软硬件建设
在我校原有教学设施的基础上,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的投入。
在硬件方面,按省级示范学校的标准装备校园网、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图书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
在软件方面,通过“市场购买、网上下载、广泛征集、自主开发〞等多种渠道,加快本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强化学校网站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主阵地作用,努力把校园网打造成为集学校管理、信息公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
(二)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要加快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必需强化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依据“培训先行、按必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培训原则,把信息技术纳进在职教师必修的持续教育课程。
所有中青年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利用多种软件,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上好高质量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优质课,并能在县、市级以上的比赛中获奖,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
同时通过培训,积极促进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部分教师,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平台,以此来带动一大批教师。
通过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来推动同学的信息化进程,使我校真正成为综合施行课为主的规范化学校。
(三)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信息化建制定划的顺利实施
投入巨额资金,用于软硬件建设,装备中心机房等相关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网;改换部分电脑,合理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
建立电子音像资料库,重视软件开发,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从而加速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步伐。
(四)进一步营造优良的现代教学氛围
全校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全面深入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明确我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现代化教育新理念,营造一个优良的现代教学氛围。
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勤奋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探究教改路子,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向前移位。
积极进行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施行和探究,追求教育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积极展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实验研究活动,努力搞好立项课题的研究,把科研实验工作与学校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要求既出成果,又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四、实施步骤
本着“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特别特色〞的原则,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制定分步骤实施的方案,有计划地逐步实施。
2009至2021学年:
持续做好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作为在职教师的职业技能。
要求学校青年教师在校网站建立课堂教学系统的个人主页;重视学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改造学校计算机网络,建立防盗监控报警系统;对学校校
园网页作进一步的制定、改版和布局,不断提升学校网站的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优化学校信息化环境。
2021至2021学年:
探究建设我校特色资源库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浮现方式、同学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同学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学习工具;进一步提升同学的电脑竞技水平,组织同学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行的各类信息技术比赛活动;通过优秀课件的展示参评及网络交流,以点带面,建立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师队伍。
2021至2021学年:
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效搜集、应用研究、储存管理和交流使用;重视同学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升;在教师中形成“把学会使用计算机深入为利用计算机学习〞的教育教学现代化氛围,要求教师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以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为着眼点,不断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普遍应用。
五、确保措施
(一)组织领导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一项具有开拓革新的工程,是必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参加、锐意进取的一项新的事业。
这就决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需是“一把手〞工程,组织领导必需有力到位。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祖传明(校长),副组长:
祖伟峰(副校长),成员:
王文华、高树欣、王文娟、程慧媛(信息技术教师)。
(二)经费投入
高举教育现代化旗帜,加大教育投入。
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以政府的财政投入为主,学校年度预、决算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维护和发展。
(三)建章立制
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使命、权限;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修理工作,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完善电教器材的管理制度(出借制度、使用制度和赔偿制度);确保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电子阅览室等系统使用率高;学校教师和行政管理人
员分权限参加网站建设和管理。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有具体应用的评估、考核和奖励机制,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重点项目学期目标成功标志责任处室责任人
2.完成数字化校园的硬件建设1.采纳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全面实现网络认证上网功能。
2.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3.完成微格教室、E学习教室的建设。
4.通过延安市数字化校园验收工作。
5.教师进行电子白板和智能电视电视的培训,并能灵活运用。
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1.建立校园网络教育电视台。
2.推动校园网站和自动化平台建设1.校园电视台正常运行,实现班级网络直播。
2.网站建设多元化,内容齐全,体现学校特色。
3.学校管理系统化、网络化、无纸化。
4.组建各类同学信息社团,并正常活动,网站参加各级比赛名列前茅。
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1.探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新模式。
2.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站和自动化平台建设。
1.进行E学习实验的探究,努力构建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
3.申报延安市研究课题,进一步展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整合的研究。
4.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运行正常、高效,参加省市网站评比获奖。
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科研网络化1.利用微格教室搭建专业视频录播平台,展开公开课和研讨课、微课的录制工作。
累计完成100节精品课录制工作。
2.展开网上教研活动,提升教研活动效率。
采纳论坛、音频、视频等形式,展开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
3.展开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4.在市范围内展开电子白板或智能电视使用研讨活动。
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建立和完善学校资源库。
1.做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接轨工作。
2.建立学校校本资源库累计达1T.
3.建设数字图书馆,实现节目的按必需收看和任意播放,集动态影视图像、静态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实时、交互、按必需点播服务,以满足师生对视频播放进行实时控制的愿望。
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持续加大力度,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1.进一步加大设备投入,建设云服务器。
2.师生素养全面提升,教师参加市级以上信息化能手评比和网络团队教研活动获一等奖。
3.学校各项管理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
教育信息研导中心姜伟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信息化 建设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