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
- 文档编号:4337472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1.30KB
就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
《就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业市场调研报告
山东大学研究生就业心理调研报告
——“我的大学,我的前就业时代”系列活动之一“认识自己,超越人生”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改革开放、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具有突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就业心态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
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除了有利于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之外,对就业活动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十分复杂,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对此我们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加以积极地引导、疏通。
山东大学在此背景下积极开展“我的大学,我的前就业时代”主题活动,就是为了帮助我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自我综合素质,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次活动中山东大学研究生会调研权益中心以“认识自己,超越人生”为主题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
此次调研主要是面对山东大学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我校34个院部中抽取了14个院,共800名研究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山东大学在校研究生的就业心理状态方面的资料,使用SPSS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反映我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学生的一些期望和建议,并进一步为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有效问卷754份,有效问卷的比例为94%。
1.学历分布情况
本次调研共有硕士研究生616人,博士研究生138人。
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513份,占发放问卷的68﹪,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103份占13.7﹪;在读博士研究生118份占15.6﹪,应届博士研究生20份,占2.7﹪。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调查对象的学历分布表
2.性别与年龄构成
本次调查有男生401名,占到53.2%,女生349名,占到46.3%。
表2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
3.专业分布状况
本此调查涉及山东大学十四个院,分别为经济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学院、哲社学院、法学院、物理学院、公共卫生、医学院、控制学院、控制学院、土建学院、体育学院。
涵盖哲学、经济学、理学、管理学、医学、工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十大学科门类,并覆盖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千佛山校区、趵突泉校区、兴隆山校区和软件园六大校区。
图1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
4.生源地分布
此次调查反映出有46.6﹪的学生来自农村,另来自于中小城市或城镇的学生分别占26.97﹪和20.03﹪,只有6.41﹪的学生来自大城市,见图2。
图2调查对象来源地区
二、对本专业、就业和自我的认识
(一)对本专业的认识
1.考研(博)的原因
图3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是因为要获得较高学历而选择考研(博),这部分人数高达514人;有206人是因为对学术的兴趣和追求而选择继续深造;另外有128人是因为获得了保送资格;也有一部分人缺乏主见或者遵从父母的要求,这部分占81人。
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由于对于求职的恐惧而选择继续上学,共有62人。
由此看来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绝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获得更高的学历而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是一种被动要求下的主动应对方式。
由于就业供需矛盾严重的情况下,更多的人认为可以通过获得更高的资格把握就业关系中的主动,希望依托高学历提高竞争力,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
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招聘方对学历的盲目要求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生不自信,希望通过继续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希望通过学历武装自己。
图3调查对象考研(博)的原因
2.对专业的满意度
从图4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
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比较满意,占有47﹪,其次是一般满意占35﹪,有10﹪的学生认为非常满意。
虽然非常满意的比例也不高,主要是因为许多考生对专业没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无法准确的评价好与坏。
其中也有部分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大约占有8﹪,其中非常不满意有1.5﹪.这或许与专业调剂有关。
图4调查对象对专业的满意度
3.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
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就是指是否认为所学专业将来能够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
从图5中可以看出,约有55﹪的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充满了信心。
其中很有信心的比例约有11﹪,比较有信心的占有44﹪。
另外大约有40﹪的学生认为一般。
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充分的认识与了解,上学期间对社会的现实要求关注不够,这也是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图5调查对象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
4.专业满意度与就业前景态度的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调查对象的专业的满意度与专业的就业前景之间的相关值Lambda=0.387,由此可见,调查对象的专业的满意的与专业的就业前景有相关关系,即调查对象对本专业的满意度越高,越倾向于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好。
表3调查对象对本专业的满意度与本专业就业前景的相关分析
5.专业与职业生涯目标
从图6中看出有高达5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与其职业生涯目标是相一致的,另外还有2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学生尚未建立清晰地职业生涯目标,在他们看来上学只是单纯的学知识,就业的问题可以等到毕业以后再想,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是将来就业岗位的基础,只有在上学期间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才能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从而通过学习扬长避短,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才不会在就业时茫然无知,无所适从。
当然也还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专业和其职业生涯目标是不相符的,其中的原因会有很多,主要是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或者认为本专业的适用性太差,合适的工作岗位太少。
图6调查对象对本专业与其职业生涯的目标的认识
(二)对自我的认识
1.对自身能力的认识
对自我的客观、清晰地认识是基础。
有547人次选择自己具有合作能力,占有72.5﹪,组织能力、良好的道德修养都约有40﹪选择,约有30﹪学生认为自己同时还具备竞争能力、沟通能力。
团队精神比例较小,大约占有18﹪,另外只有7.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应变能力。
从以上选择中可以看出,各种能力有所交叉,有的学生可能某几方面的能力较为突出,但是都不够均衡与全面。
同时由于平时真正完整的参与某一项工作的处理的机会较少,对自己的实践能力信心不足,普遍认为自己应变能力较差就是一个证明。
表4调查对象自身能力分布
2.自身求职竞争力的认识
从图7中看出,学习成绩优异仍然是学生认为最具有竞争力的方面,这种认识占有37﹪的比例。
实习经历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7﹪的学生认为实习经历可以帮助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更容易成功。
另外约有20﹪的学生认为科研能力突出是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这与某些专业的特点相关。
约有8﹪的学生认为各种资格证书也是求职过程中的有利砝码,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图7调查对象对自身求职竞争力的认识
(三)第四部分第四部分就业意向
1.工作单位性质
表5中显示,有69.5﹪的学生希望自己将来进入国家党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这说明觉得部分研究生更看重工作岗位的稳定性。
约有20﹪的学生选择进入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有12.2﹪,外企占7.9﹪,只有1.5﹪的研究生选择进入民营企业,这说明研究生对于企业的工作环境不太满意。
另外只有约5﹪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个比例也是相当小的。
还有4﹪的研究生选择其他就业方式。
表5调查对象期望的工作单位
2.就业地域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研究生选择东部沿海城市,这个比例约有72﹪,这与东部沿海就业岗位多、就业环境好、生活条件优越有关,同时也与对工作地域的片面认识有关。
还有16﹪的研究生认为无所谓,这些同学觉得只要有工作,在哪个城市没有具体要求。
还有7.4﹪的研究生选择出国。
只有4.6﹪的研究生选择中西部地区。
由此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吸引力仍然非常小。
正是这种认识导致东部地区人才严重浪费而西部地区人才紧缺的现象。
图8调查对象期望的工作地区
3.不同性别对找工作时侧重因素的差异
表6显示,男女生在找工作时看重的因素不存在显著差异,153名男生选择更看重工资待遇,女生也有144名。
地区因素有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有61名女生表示看重地区因素,男生中有34名。
在个人兴趣爱好、企业效应、专业对口、单位性质方面关注都不多,而且男女生比例也相差无几。
然而在个人发展前途方面男生更为看重,约有164名男生表示重视,女生有91名。
表6调查对象的性别与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交互分类表
(四)对目前就业形式的认识
1.对目前就业形式的了解
图9显示,约有65﹪的研究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了解,不过只有4﹪的研究生表示非常了解,大部分都是基本了解。
约有37﹪的研究生表示不了解,其中有5﹪的研究生表示一点不了解。
图9调查对象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
2.对求职障碍的认识
当前研究生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认识比较分散,有32﹪的研究生认为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认为缺乏社会关系的占有31﹪,有16﹪的研究生认为社会中仍然存在性别歧视,这是一个求职障碍。
认为专业不对口会阻碍求职成功的占14﹪.还有5﹪的研究生认为性格不合适也是一个障碍。
图10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求职时会遇到的障碍
3.注重培养的能力
研究生平时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交叉,都比较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首先,有546人侧重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占总调查对象的72.4﹪;其次,有61.3﹪的人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再次,分别有46.4﹪和34.9﹪的人注重气质和性格以及沟通能力方面能力的发展;最后,有12.7﹪的研究生认为应培养自己的兴趣。
表7调查对象平时培养的能力情况
三、毕业生的相关情况
(一)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问及毕业生金融危机对其就业有没有影响时,有80﹪的毕业生认为,金融危机对当前就业形势存在影响;11﹪的研究生认为影响极大;68.4﹪的应届生认为有一些影响;仅有20﹪的应届生认为没有影响。
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就业形势确实存在一定影响。
表8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二)就业目标的变化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高达52.5﹪的应届毕业研究生表示降低了就业目标,39﹪的毕业生表示就业目标没有变化,仅有7.8﹪的研究生表示调高了就业目标。
表9毕业生就业目标变化情况
(三)毕业生求职中的障碍
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缺少就业信息,占有16.8%;分别有10.7﹪和10.3﹪的毕业生表示欠缺求职方法技巧、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等外在因素也是求职中的一大障碍;认为自身能力不足的人占9.5﹪,还有一些原因比如:
缺乏对社会了解、优势难以发挥、学生成绩差等也对毕业生就业也一定的限制作用。
表10毕业生求职中遇到的障碍
(四).就业难的原因
与就业中的障碍类似,就业难的原因也比较多元和分散。
138人将就业难归结为主要是实践能力弱,76人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期望过高,74人认为自己缺乏对社会的了解,56人认为对专业知识没有掌握好,41人认为就业政策不合理;另外,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传统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从而加重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图1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四、就业压力
(一)性别与就业压力的关系
表11显示,男女生的就业压力普遍较大,男女性别没有较明显差别。
其中,男生中有308人表示有就有压力,51人没有。
在女生中281人存在就业压力,40人没有就业压力。
表11性别与就业压力交互分类表
(二)就业中的心理问题
就业过程中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从图12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36﹪),自卑、悲观、不满、从众等(各占10﹪左右);另外,还会出现一些依赖、懦弱、攀比、自负等表现形式,所占比例较少。
图12调查者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
(三)性别与解决心理问题方式
男生与女生由于生理、心理原因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会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60.5﹪的男生表示要独立解决问题,相应的女生占64.33﹪;女生更倾向于求助亲人朋友,占51.44﹪;男生约有30﹪表示会求助。
还有7.73﹪的男生表示会咨询辅导机构,而这在女生中只占1.93﹪.
图13性别与解决心理问题方式的分表
(四)对就业心理辅导的需求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就业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
有314名研究生认为不需要就业心理辅导,比例高达46.5﹪;还有12.4﹪的研究生并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就业辅导,仅有41﹪认为需要就业心理辅导。
表12调查对象对就业心理辅导的需求情况
(五)对就业心理辅导的认识
在问及研究生知道的就业心理辅导时,有444名研究生表示知道就业心理辅导方面的就业信息服务,而大学生对就业心理辅导的其它方面,如求职训练、职业定向、职业分析兴趣了解与测试等方面的关注不多,分别有381人、205人、243人、179人表示知道。
在对研究生就业心理辅导需求的内容了解中发现,高达615人表示最需要的是提供就业信息服务,需要提供就业心理辅导所包括的其他方面的帮助的人数比知道此类辅导的人数还要少。
这就充分说明,当前的研究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就业心理辅导在整个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图14调查对象知道的和期望的就业心理辅导
五.参考性意见
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能否解决好这道难题直接影响着每个大学生的心理。
本次调研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就业问题都非常关注,而且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此次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我校在就业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就业心理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缺陷,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并为我校就业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
(一)开设就业心理辅导课程,强化就业心理教育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培养,不仅在小学、初高中如此,大学也一样。
虽然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有关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但是绝大部分高校是将其作为选修课,而非必修课来开展,因此,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即从初高中式的完全学校化的群体向社会群体转变,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复杂。
而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必然选择,近年来,就业难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为此,在平时的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心理方面尤其是就业心理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此次调研中,许多调查对象都建议学校开设就业心理辅导课程,从大学生入校时就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从而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
(二)建立就业网络,降低求职成本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力争在网上就业服务这块实现大的突破,将建成遍及全国的就业网络,从而逐步改变目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改变人才招聘大会的无序混乱状况,降低求职招聘成本。
同时,各地特别是高校可以经常举办专场招聘会,但对各种社会招聘会要从严审批,不得举办大规模现场招聘活动,尤其要杜绝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各地也不得以招聘会为由收取毕业生费用。
针对我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主要来自于学校的现状,应该加大学校就业网站的建设和完善,不断充实新的就业信息,使得毕业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量,为成功就业提供信息的畅通。
虽然,对于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大部分毕业生都给予了比较满意的评价,但是学校的就业工作仍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三)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就业指导,完善的就业指导模式
在学校方面,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深入到各个院系,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以完善就业指导模式的建立:
1.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
学校可以通过收集大量的关于就业方面的统计信息,并通过讲座、学术报告、选修课、成功经验报告会的形式,开展就业现状指导,旨在向学生阐明目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了解整个就业形式以及新的就业政策,为自己的职场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了解目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了解此专业的每一年的需求变化,了解自身专业的从业要求,加强自身专业以外的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此外,就业现状指导还需要及时调整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尽快适应岗位。
2.开展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管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专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让学生一进入校门,根据自己的性格、特长,以及自身专业的性质、特点和趋势,形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期间不断调整自我,不断修改规划,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每个人的心理特点都不相同,职业生涯设计还需要结合各自的心理特点,才能称得上是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
3.加强和完善就业咨询指导
就业咨询指导是一些高校已经开展的指导之一,但尚未健全,尤其就业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比较欠缺,可供利用的资源较少。
在这一方面,学校还需要加大力度提供针对各个专业的就业信息咨询,并设立专门的就业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
同时,在政府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化平台的基础上,各大高校也需要建立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收集大量职位信息,提供给毕业生。
4.求职技巧指导
求职技巧是求职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很多求职者求职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此。
就业指导中心提供求职技巧指导,教会学生如何面试,自己的言谈举止怎样做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简历如何写才能通过重重筛选,采取什么样的求职策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等等技巧。
在这一方面,各个就业指导中心可以要请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来对本校学生进行指导。
5.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此次调研中许多同学反映实践能力弱是自身求职的一大障碍。
大学生主要生活在学校,以学习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而忽视了课外实践锻炼。
但是,许多单位在招聘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多于对其专业成绩的关注。
目前,总的来看,我校工科专业类的学生有较多的实践机会,工科学生的最后一年均为实习期,而且学校会为他们提供一些实习基地,而很多文科的专业性不强,没有特定的实习场所,因此,其动手能力较差。
为此,学校可以为学生联络一些单位和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就业 市场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