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测评3第五六单元北师大版必修2.docx
- 文档编号:4334387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8.72KB
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测评3第五六单元北师大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测评3第五六单元北师大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测评3第五六单元北师大版必修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阶段测评3第五六单元北师大版必修2
阶段综合测评(三)(第五、六单元)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葡萄牙的国歌《葡萄牙人》中唱道:
“海上英雄,民族高尚,这国家不朽和勇敢,现在是时候奋起,重放葡萄牙的光芒。
”推动葡萄牙人成为“海上英雄”的根本动力是( )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传统商路衰落的刺激
C.寻找贵重金属的欲望
D.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把握“根本动力”这一要求,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去考虑,故选D项。
]
2.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和西班牙王室议定的条件是:
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自任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国王。
这反映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本质在于( )
A.发财致富 B.传播宗教
C.殖民掠夺D.海洋探险
C [由材料信息“在东方开疆拓土”“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国王”进行判断,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本质和真正意图是殖民掠夺。
]
3.葡萄牙殖民探险前进的方向是由西向东,殖民活动重点在亚非地区;西班牙则是自东向西,重点在美洲地区。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殖民活动与航海探险密切相关
B.两国在争夺殖民霸权斗争中相互妥协
C.在殖民霸权斗争中葡萄牙占上风
D.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受到西班牙的挑战
A [葡萄牙殖民方向是由西向东,这与葡萄牙向东开辟新航路有关;西班牙殖民方向是自东向西,这与西班牙向西开辟新航路有关,即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活动与航海探险密切相关,故选A项;两国在争夺殖民霸权斗争中相互妥协是材料信息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在殖民霸权斗争中葡萄牙占上风,也无法说明葡萄牙的海上霸权受到西班牙的挑战,故C、D两项错误。
]
4.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
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拓展世界市场
C.工业革命
D.奴隶贸易
B [16—17世纪英国大规模对外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从而造成了“价格革命”,故选B项;18世纪中期英国才成为“日不落帝国”,成为海上霸主,故A项错误;C项是18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故排除;对外殖民扩张包括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故排除D项。
]
5.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
“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
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发生“价格革命”,即由于西班牙对殖民地疯狂掠夺,导致白银大量流入国内,物价飞涨,故选C项。
]
6.下图是西方近代殖民史上罪恶的“三角贸易”示意图。
18世纪时,参与图中“中程”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A.葡萄牙B.西班牙
C.荷兰D.英国
D [18世纪时,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此时英国在黑奴贸易中获利最大,故选D项。
]
7.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的征服活动在当时(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殖民地产生的最明显结果是“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
这说明西方的征服活动( )
A.无法为殖民地创造新生的契机
B.给当地人民再度套上了枷锁
C.瓦解了殖民地封建剥削关系
D.造成殖民地社会人才断层
B [根据材料“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可以得出西方的征服活动给当地人民再度套上了枷锁,故选B项。
]
8.史学家曾经把从1688年到1815年这段时期称为英法两国之间的“第二次百年战争”。
与第一次不同,这次完全是世界性的战争,两个国家不仅在欧洲比拼,甚至将战争扩大到海上、非洲、亚洲和美洲大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百年战争”是指( )
A.英法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
B.英国干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法两国在新航路开辟时的竞争
D.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的斗争
A [从战争的范围及持续时间可以看出,英法两国争夺的是世界殖民霸权,故选A项。
]
9.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良种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增的同时分流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
英国的农业革命( )
A.推动了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B.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使农业保持经济主体地位
D.不利于城市化发展进程
B [根据材料“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爆发了以圈地运动、机械化、良种培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革命”,故B项正确;英国的农业革命与民主政治的完善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问题,故C项错误;大批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工人,这有利于城市化的进程,故D项错误。
]
10.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蒙克莱斯钦在《贸易的经济政策》中写道:
“第一个说金钱是战争之本的人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尽管金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优秀的战士也是绝对必需,然而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金钱总是主要的。
很多时候,黄金比钢铁更有力量。
”据此判断,蒙氏所说的经济政策是指( )
A.重农抑商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D.凯恩斯主义
B [由材料出处“《贸易的经济政策》”可知,这是关于贸易的经济政策,再根据题干中的“金钱总是主要的。
很多时候,黄金比钢铁更有力量”可以知道,这是指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注意金钱的积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重商主义的具体表现,即鼓励出口和减少进口,故选B项;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
11.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C.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
B [首先要注意时间限制:
19世纪50年代。
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瓦特不可能给朋友打电话,故选B项;其他三个选项均符合史实。
]
12.有史学家指出:
“它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了。
”这里所论述的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B.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C.工业革命的世界影响D.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C [由材料“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也开始了”可知这是突出工业革命的世界影响,故选C项;材料的主旨并非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殖民侵略,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信息,故排除D项。
]
13.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
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20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
“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化学工业的发展B.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C.内燃机的创制D.炼钢技术的改进
D [“摩天大楼”主要是钢架结构建筑,这种钢架技术出现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炼钢技术的改进,故选D项;材料使用的技术不属于化学工业,故A项错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内燃机的创制主要是促进石油化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
]
14.有人说,“电从一诞生开始,就在现代社会扮演了‘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角色”。
有助于成功扮演这两个角色的重要发明分别是( )
A.发电机 电影B.电动机 电话
C.电灯 电报D.电车 无线电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动机解决了机器推广的动力问题,有利于机器的推广和普及,电话有利于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
]
15.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
B.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
C.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
D.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A [由题目中的信息“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与生产的联系日益紧密,故选A项。
]
16.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出版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20家公司控制全国日报发行量的52%,20家公司控制着全国期刊发行量的50%,3家广播电视公司控制了广播电台和电视的80%。
不仅如此,报业公司同时还控制了全国27%的电台。
上述重大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美国新闻出版水平大大提高
B.垄断资本日益渗透到新闻出版领域
C.美国传媒领域出现了跨界经营
D.美国的新闻出版水平普遍低于欧洲
B [题干说到新闻出版领域的重大变化是少数公司控制着相关领域的足够多的份额,这本身是垄断行为,这些公司也就是垄断公司,故选B项;题干没有体现新闻出版的水平和跨界经营问题,故排除A、C两项;由于没有欧洲的数据,所以没法得出D项的结论。
]
17.美国学者威廉·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
“到1929年,美国……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
这种情形,也加深了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再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
”由此可知,威廉·卡顿从哪一方面揭示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
A.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结合,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助长资本为所欲为
B.垄断资本破坏市场规则,经济正常运行受阻
C.贫富差距加大,阶级对立日益尖锐
D.狂热的股票投机导致股市崩溃,金融体系瓦解
C [由“1929年国民再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可知,美国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阶级对立日益尖锐,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故选C项;“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是在罗斯福新政中开始的,A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
18.“凡是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必定包含着危机的因素。
”据此判断,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相关原因是( )
A.生产过剩B.分期付款
C.政府干预D.工资骤降
B [“超出社会与个人经济能力而扩大的消费需求”,即虚假需求,也就是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故选B项;A项是经济危机的原因,但题干没有体现;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干预实施于罗斯福新政,故排除C项;D项是经济危机的影响。
]
19.据可靠统计,在1929年,154.87万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
在1.2亿人口中,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
这种情况造成的严重后果是( )
A.股价被大幅度哄抬,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B.很多美国人一夜暴富,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C.全民皆股,造就了美国人拥有丰富的经济学知识
D.使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A [股价被哄抬,造成金融市场不稳定,这是股票投机的严重后果,故选A项。
]
20.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创新精神。
在社会福利制度方面,新政的创新性最突出的体现( )
A.成立负责救济的政府部门
B.发放救济补助
C.实行“以工代赈”
D.以立法来保障救济
C [根据材料“社会福利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政中,罗斯福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既维护了受救济者的尊严,又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种崭新的福利制度,对以后福利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选C项;A、B、D三项均是“以工代赈”的具体表现,故排除。
]
21.罗斯福在美国总统竞选的演讲中说:
“我的愿望是排除革命……既避免激进的革命,又防止保守的革命。
”他就职后为“排除革命”而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
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实施“新政”干预经济
C.建立计划经济体制D.提倡“新经济”模式
B [罗斯福是在美国处于经济大危机背景下上任的,面对经济危机,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选B项。
]
22.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
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
由此说明( )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C.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D.新政后美国政府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 [新政后美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并非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新政后美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但并未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故B项错误;新政后美国政府并未大力发展国营经济,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政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选D项。
]
23.下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
该漫画的寓意是福利国家( )
A.维护欧盟社会稳定B.造成欧盟严重负担
C.正在走向黄金时代D.促使欧盟不断衰落
B [漫画中的人物承受巨大的财政压力,并不断走向下坡,寓意欧盟的福利制度给国家财政造成极大负担,故选B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漫画所反映的实质内容;材料显示的是欧盟的福利走向下坡,而不是欧盟不断衰落,故排除D项。
]
24.(2019·全国卷Ⅲ·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
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D.放弃了经济自由
A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经济陷入滞胀,但密特朗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这只会加剧经济的恶化,故A项正确。
]
25.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局面,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经济”特点的是( )
A.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
B.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C.克服了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顽疾
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
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特点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指导思想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故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仍会周期性发生,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国内商业领域,清代的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专卖制度、榷关制度、牙行制度和行会制度等方面。
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干预商业经济的发展,把商业经济的发展控制在封建经济、政治体制能容许的限度之内。
既需要商业经济保持一定程度的繁荣,以便为封建体制服务,又需要防止商业经济的过度发展而危害封建体制,这就是清政府推行抑商政策的实质。
只有这样理解,才能认识到恤商与抑商之间的内在联系。
——摘编自邓亦兵《清代前期抑商问趣新探》
材料二 重商主义政策在16、17世纪的英国得以大力推行,主要是民族国家崛起的需要。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急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加强,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货币。
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追求使重商主义最初表现出强烈的重金倾向。
随着重商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重商主义者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同样是使国家致富的有效捷径。
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的英国正处于这一转变的过渡阶段,伊丽莎白一世对外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拓展海外贸易,对内则实行保护性措施。
伊丽莎白一世政府,承受着欧洲各国争霸的巨大的压力,努力寻求新体系的构建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治国方略。
——摘编自宫艳丽《论重商主义与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抑商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的原因及作用。
(10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专卖制度、榷关制度、牙行制度和行会制度等方面。
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干预商业经济的发展,把商业经济的发展控制在封建经济、政治体制能容许的限度之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策范围、相关制度、控制力度等方面概括清代抑商政策的特点;再根据材料一“需要商业经济保持一定程度的繁荣,以便为封建体制服务,又需要防止商业经济的过度发展而危害封建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社会秩序、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第
(2)问根据材料二“主要是民族国家崛起的需要。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急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加强,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货币。
对金银货币的狂热追求使重商主义最初表现出强烈的重金倾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商品经济、阶级力量、民族国家、对外扩张、理论发展等方面分析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的原因;再从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转型等方面回答其作用。
[答案]
(1)特点:
范围广,专卖制度、行会制度等;力度较大,对商业进行有效的垄断与控制;利用与限制相结合。
背景: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为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历史上重农抑商的传统。
(2)原因:
商品经济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族国家崛起;欧洲各国争霸的压力,统治者积极对外扩张的需求;重商主义理论的深化。
作用:
加快英国对外殖民的步伐;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英国的社会转型。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以找到能在欧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是限制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又一个原因。
这个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
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纺织品而耗尽自己的黄金。
16、17、18世纪时,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发展起动力机器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材料二 这种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意义何在呢?
首先,笫一次国际分工已经大规模完成。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以上材枓皆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之前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指什么?
西欧如何“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
(8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地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亚洲地区传统手工业普遍比较发达,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第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第一次国际分工已经大规模完成。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可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渐趋形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欧洲列强加紧对外扩张,通过海外殖民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劳动力,抢占市场,依靠近代工业机器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品输出等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
(1)原因:
亚洲地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亚洲地区传统手工业普遍比较发达,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渐趋形成。
欧洲通过海外殖民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劳动力,抢占市场,依靠近代工业机器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品输出。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利益而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外国谷物输入。
这严重侵犯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高昂的谷物价格势必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和利润的降低。
工业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尤其是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商业资产者力量日益壮大。
而一大批政治经济学家也为此做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等。
1846年,在激进的自由贸易派推动下,废除了《谷物法》,1849年又废除保持近200年的《航海条例》。
这标志着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确立。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新政”成为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确立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国家干预经济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10分)
[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尤其是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商业资产者力量日益壮大。
而一大批政治经济学家也为此做了大量的舆论准备工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革命、议会改革、阶级力量、理论准备等方面说明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确立的原因。
第
(2)问根据材料二“罗斯福新政……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
其做法和特点,都深深影响到二战后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资本主义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经济复兴、经济滞胀、减少国家干预等方面评价国家干预经济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答案]
(1)说明: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政治经济学家的理论准备。
(2)评价:
国家干预经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又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
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使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打击;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兴;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经济滞胀,西方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干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历史 阶段 测评 第五 单元 北师大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