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优化4.docx
- 文档编号:4332809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31.50KB
高中生物知识优化4.docx
《高中生物知识优化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知识优化4.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知识优化4
综合质量检测1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面有关蛋白质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在细胞的生长、增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中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C.动物体内调节生命活动的某些激素和消化食物的酶的化学本质大都是蛋白质
D.生物界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解析:
生物界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组成生物体的DNA具有多样性而不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答案:
D
2.(2011·连云港质检)下表中动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按甲~丁的顺序与动物细胞的结构名称(①~⑤)配对正确的是( )
功能
细胞结构
甲:
细胞分裂时与染色体运动有关
①内质网
乙:
脂质合成的场所
②高尔基体
丙:
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
③溶酶体
丁: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仁
⑤中心体
A.⑤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⑤①②④D.③②①④
解析:
细胞分裂时与染色体运动有关的是中心体;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场所;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有关;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
C
3.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B分别表示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二者均属于内环境成分
B.若图甲中的M侧为肠道,那么N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C.图乙中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D.图乙中C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解析:
图甲中M侧存在糖蛋白,属于细胞膜的外侧,膜上蛋白质A和磷脂B属于细胞成分,并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图甲中的M侧若为肠道,那么N侧应是小肠上皮细胞的内侧,并不是毛细血管腔。
图乙中C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答案:
C
4.(2010·扬州模拟)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
图中Ⅰ、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Ⅱ、Ⅲ与Ⅳ比较,共同具有的无膜细胞器是⑨核糖体
B.可以判断Ⅲ为低等植物,因为它同时具有①和⑥
C.Ⅱ、Ⅲ与Ⅳ类中都有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D.Ⅴ生物一定营寄生生活,Ⅰ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一定是消费者
解析:
结合图中特定的细胞结构分析:
Ⅰ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Ⅱ有细胞壁、叶绿体,无中心体,为高等植物细胞;Ⅲ有细胞壁、中心体、叶绿体,应为低等植物细胞;Ⅳ无细胞核,应为原核细胞。
D项不正确,因为动物中也存在腐生性动物,如蚯蚓、蜣螂等,它们是分解者。
答案:
D
5.右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
该图示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
是( )
A.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C.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D.人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解析:
萌发的种子中所含水的类型有两种:
结合水和自由水。
在其萌发过程中,自由水的含量逐渐增多,代谢增强。
答案:
A
6.(改编题)如图表示在某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酶B比酶A活跃
B.酶A存在于唾液中
C.酶B的最适pH是1.8
D.pH为4时,酶A的活性较高
解析:
在不同的pH环境下两种酶的活性不同,酶B的最适pH是6,pH为4时酶A的活性较高。
唾液近中性,酶A不可能存在于唾液中。
答案:
D
7.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解析:
据图可知,B植物在低CO2浓度时,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植物固定CO2的能力较A植物强。
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A、B两植物曲线相交,表明密闭小室中被植物吸收的CO2相等。
光合作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植物吸收CO2的量,可由A、B植物曲线的斜率代表二者的光合速率。
30min后,A、B植物不再吸收CO2,表明A、B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分别等于各自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的量。
光照强度突然降低,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的量减少,C3还原生成C5的量减少,而CO2的固定量不变,因此,从总体上来说,C5含量减少。
答案:
C
8.(2011·延边调研)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孩子。
该色盲男孩是由于其亲代生殖细胞异常分裂造成的,异常配子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图中的哪种情况表示(图中仅表示性染色体组成)( )
解析:
该色盲男孩(XbXbY)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母亲(XBXb),异常配子的形成过程为: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到同一个细胞中,形成了基因型为XbXb的卵细胞。
答案:
B
9.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中要穿过2层生物膜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穿过2层磷脂双分子层
D.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穿过6层磷脂分子
解析:
分泌蛋白的分泌方式为胞吐。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从核孔进入细胞质,跨过0层生物膜。
叶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从细胞质基质到叶绿体,要跨过2层生物膜,即2层磷脂双分子层。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跨过叶绿体膜(2层生物膜)、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2层生物膜)、线粒体膜(2层生物膜),共6层生物膜,12层磷脂分子。
答案:
C
10.(2010·南通模拟)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解析: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两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答案:
A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
②普通小麦(6n)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其不是三倍体
③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番茄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
④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
解析:
由于水稻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没有大小不同的异形性染色体,所以水稻的一个染色体组=一个基因组;根据单倍体的概念,普通小麦(6n)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不是三倍体,是单倍体;番茄和马铃薯均为二倍体,它们的体细胞内均含两个染色体组,经过细胞融合形成的每一个单核杂种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由其培养的植株应为四倍体;马和驴由于存在生殖隔离,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异源二倍体,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但由于它有特殊的减数分裂(假减数分裂),表现为可育的。
答案:
B
12.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
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A.2/3B.6/16
C.8/9D.3/16
解析:
正常条件下,两对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F2表现型及比例为A_B_∶aaB_∶A_bb∶aabb=9∶3∶3∶1,题中出现三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6∶1,可推知aaB_和A_bb两种对应圆形块根,则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即杂合子为2/3。
答案:
A
13.(2011·汕头检测)人的TSD病是由于氨基已糖苷酶的合成受阻引起的。
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类的分解和转化。
病人基因型为aa。
下列原因中最能释释Aa型个体像AA型个体一样健康的是( )
A.基因A阻止了基因a的转录
B.基因a可表达一种能阻止等位基因A转录的抑制蛋白
C.在杂合体的胚胎中a突变成A,因此没有Aa型的成人
D.Aa型的个体所产生的氨基已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
解析: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Aa的表现型相同,很可能是Aa个体中一个A基因控制产生的氨基已糖苷酶数量已足够脂类分解和转化。
答案:
D
14.在一个自由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基因B、b在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的果蝇孵化后不久就全部死亡,基因型为Bb和BB的个体都表现为正常。
在一个隔离的果蝇群体的亲代中,该等位基因B在成年果蝇中的频率为0.9,则成年果蝇中杂合子Bb的频率为( )
A.0.18B.0.2
C.0.5D.0.09
解析:
基因B在成年果蝇中的频率为0.9,b的基因频率为0.1,在成年果蝇中只有基因型为Bb和BB的个体,设BB为X,Bb为Y,则b的基因频率为Y÷(2X+2Y)=0.1,因此Y/X=1/4,则成年果蝇中杂合子Bb的频率为0.2。
答案:
B
15.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
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
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解析:
自身物质成为抗原后,引起免疫系统对自身器官进行攻击,这属于自身免疫病,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答案:
D
16.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解析:
饮水过少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作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过程中激素D为抗利尿激素,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A是血糖浓度的变化,C是胰岛,D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体液调节;人的手被针扎时,A是感受器,B是神经中枢,E是效应器,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过程中的相关的内分泌腺C包括肾上腺和甲状腺。
答案:
D
17.(2011·郑州检测)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导致重捕后被标记个体减少,而未标记个体增多。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时,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
答案:
C
18.某研究机构研究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实验结果
如图。
其中P表示磷;N表示氮;COD表示化学需氧量(代表
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氧气消耗量)。
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
论是( )
A.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B.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N去除效果好于P
C.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和P的减少不是同步的
D.从12月份COD的曲线变化分析,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解析:
由图可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N去除效果要好于P;在8~11月份,流经人工湿地的污水中N的含量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持续下降的,但P的含量呈波动趋势,所以不是同步的;从整体上看,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图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浮游动物的取食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答案:
D
19.染色体片段缺失是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染色体与其正常染色体配对如下图。
用显微镜检查这种改变需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
A.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B.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
C.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
D.双缩脲试剂或甲基绿溶液
解析:
染色体可被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答案:
B
20.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
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氧情况
适宜浓
度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细胞
器完整)
甲
25mL
75mL
无氧
乙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处理
丙
25mL
75mL
无氧
丁
25mL
75mL
通氧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化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解析:
细胞破碎后细胞质基质丧失,细胞器完整,无氧条件下,由于没有细胞质基质,无法进行无氧呼吸,通氧后,葡萄糖无法分解为丙酮酸,而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酵母菌也无法进行有氧呼吸;细胞未处理时,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通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能量转化率比无氧呼吸能量转化率大,有氧呼吸消耗O2,无氧呼吸不消耗O2。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必做题42分+选做题8分,共50分)
21.(10分)下图1为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数字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C.________,D.________,①________。
(2)若图1中化合物B的含量在24小时内发生的变化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
G点时B化合物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________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白天天气暂时由晴转阴造成的。
请在下图中画一条曲线,表示上图中的EH段(10时至14时)水稻叶肉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趋势。
(设a点为10时的C3含量)
(3)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请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实验,证明氧气的氧原子来自何种反应物。
解析:
由图可知,A、B、C、D、E、F分别表示CO2、C5、O2、NADPH、水、[H],①是暗反应过程,②是O2进入线粒体的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一步,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步。
在12~14时,气温过高,植物为了减弱蒸腾作用,气孔开张度减小,甚至关闭,导致进入叶肉细胞内的CO2量减少,使C3合成量减少,减少了对C5的消耗,使C5含量增加。
天气由晴转阴时,光反应受阻,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使C3的还原变慢,C5产生量减少,同时C5仍与CO2结合生成C3,所以此条件下的C5含量会降低。
C3与C5的含量变化相反,所以参照C5的含量变化即可画出C3的含量变化图。
答案:
(1)O2 NADPH 暗反应
(2)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叶肉细胞吸收CO2减少 CD
如图
(3)在密闭透光的容器中,用18O标记的水培养绿色植物,然后检测氧气分子中有无放射性;再在另一密闭透光的容器中加入18O标记的CO2和绿色植物,检测植物产生的氧气中有无放射性
22.(11分)(2010·新课标全国卷)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α)如图甲,α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
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α1,从图乙中可查到与α1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
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α2。
请预测α2与α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到相应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有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相同。
(2)待测浓度若是低浓度A,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减弱;待测浓度若是高浓度B,则稀释至原浓度的80%后,其促进作用会增强。
答案: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α值,高于最适浓度时有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同的α
(2)若α2小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A;若α2大于α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浓度为B
23.(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
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ug/L及30ug/L的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d与第5d相比,甲与乙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③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
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Ⅰ
Ⅱ
Ⅲ
GP和NP
GP=55.6×102NP=1.3×102
GP=176×103NP=6×103
GP=59.3×106
NP=49.5×106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2
170×103
8.8×106
未利用
——
62.8%
99.7%
①Ⅱ所代表的动物是________,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由图b可以看出,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甲的数量上升而乙的数量下降,说明甲乙为竞争关系。
②图a中第5d时,乙占优势,第21d时,甲占优势。
第21d与第5d相比甲与乙的优势地位发生了变化。
(2)根据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得出食物链是Ⅲ→Ⅱ→Ⅰ。
因此Ⅲ为生产者植物、Ⅱ为初级消费者田鼠、Ⅰ为次级消费者鼬。
植物的呼吸强度弱,而田鼠的呼吸强度强,因此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76×103/59.3×106≈0.3%。
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的原因是第一营养级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利用的少。
答案:
(1)①竞争 ②优势(地位)
③ⅰ.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
ⅱ.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
ⅲ.环境改变可导致竞争关系发生改变(逆转)(答出两点即可)
(2)①田鼠(或初级消费者) 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体温
②各营养级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田鼠呼吸强度相对较高,植物呼吸强度相对较低)
③0.3% 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多
24.(12分)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它
也是较早被测序的一种动物。
请根据下列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图1、图2是科学家测定果蝇
的某号染色体基因位置时得到的结果。
图1、图2说明基因在
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
造成图2与图1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属于________基因,它们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
已知直刚毛和卷刚毛是受等位基因E和e控制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只雄果蝇的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的呢?
请你提出一种假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F1全部是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此时最合理的假说是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知识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