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湖北科技学院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docx
- 文档编号:4325496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22KB
有机化学湖北科技学院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docx
《有机化学湖北科技学院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湖北科技学院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化学湖北科技学院非动力核技术研发中心
2015年湖北科技学院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
一、题型
1.命名与写结构式;
2.完成反应式(填空方式,包括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试剂和重要反应条件,内容涉及基本反应);
3.综合题(填空、选择或排序,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性质、基本规律等);
4.简答题(包括反应机理、实验现象分析等);
5.鉴别或分离;
6.合成题;
7.结构推导。
难易分布:
较易题型40%;中等题型40%;较难题型20%
二、考试范围
(一)命名与写结构式
1.系统命名法:
烷、烯、炔,双环化合物,含1个手性碳的手性分子,取代芳烃,卤代烃,醇,醚(含冠醚),酚,苯醌、萘醌衍生物,醛酮及其衍生物,羧酸及其羧酸衍生物(取代酸如羟基酸、卤代酸,酯、内酯、酸酐、酰胺、内酰胺等),硝基化合物,胺(包括季铵盐、季铵碱),偶氮化合物,五元六元杂环衍生物。
2.典型结构
能够根据名称写出结构式;
构造异构:
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互变异构;
构型异构:
顺反异构及Z/E异构;乙烷丁烷构象,环己烷衍生物构象(椅式、船式、平伏直立键及最稳定构象);对映异构及R/S构型的标记与命名,手性分子的Fischer投影式、透视式、Newman式及其转换。
熟悉常见基团的结构与名称,熟悉伯仲叔季碳、伯仲叔氢、伯仲叔卤、伯仲叔胺等的特征;了解衍生命名法和习惯命名法。
(二)基本概念
1.杂化轨道:
sp3、sp2、sp杂化轨道特征;
2.共价键:
σ键、π键,键的极性,极化度;
3.酸碱质子理论、Lewis酸碱理论;
4.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共轭体系(π-π共轭、p-π共轭、σ-π超共轭)、芳香体系与芳香性;
5.手性、手性分子、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外消旋化、构型转化;
6.构造异构、构型异构、互变异构、构象异构、对映异构;
7.亲电试剂、亲核试剂、亲电性、亲核性;
8.活性中间体:
自由基、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苯炔;
9.定域轨道、离域轨道、成键轨道、反键轨道;
10.旋光度、比旋光度、对称面、对称中心;
11.了解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脂。
(三)基本规律
1.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沸点、熔点、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2.次序规则,芳烃亲电取代定位规律,马氏规则,过氧化物效应,查衣采夫规则,霍夫曼规则,休克尔规则;
(四)基本理论
1.酸碱理论,化合物酸碱性比较
2.电子理论,利用电子效应(共轭效应、诱导效应、超共轭效应等)和空间效应分析和比较反应活性(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亲核取代、消除、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加成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自由基、碳正离子、碳负离子)、反应机理、反应取向、取代苯的定位规律、-H的活性、酸碱性等;理解空间效应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如顺反异构及a/e键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对亲核取代的影响,对醛酮的亲核加成的影响等;
3.反应类型与反应机理
⑴自由基反应历程:
不同结构烷烃卤代,烯丙位(α-H)的选择性与活性;
⑵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正确判断不对称烯和炔的加成取向、反应难易,正确写出主要产物;
⑶亲电取代反应机理,一取代、二取代芳烃的取代定位规律,反应的主要产物;
⑷饱和碳上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SN1、SN2历程及其特征,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主要因素,能够比较不同结构卤代烃SN1或SN2反应的活性及立体化学;
⑸消除反应历程:
E1、E2反应历程、立体化学及其影响因素;
⑹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亲核加成反应活性;
⑺分子重排:
掌握碳正离子重排、嚬那醇重排、Beckmann重排,
了解Wagner-Meerwein重排、Hofmann重排、Claisen重排等;
⑻了解酯化和水解历程;
(五)基本反应(化学性质及制备方法)
1.烷烃:
卤代反应;
2.烯烃:
加成反应(催化加氢,加X2、HX、H2SO4、H2O、HOX),硼氢化-氧化反应,臭氧化-还原反应,KMnO4氧化,环氧化,α-H卤代、过氧化物效应;
烯烃制法:
炔烃选择性加氢,RX、ROH的消除,Wittig反应
3.炔烃:
加成反应(加氢,加X2、HX、ROH、HCN、CH3COOH),氧化,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烃基化;
4.共轭二烯烃:
1,2-加成和1,4-加成,双烯合成(Diels-Alder反应);
5.脂环烃:
卤代,环丙烷衍生物的开环加成(如加HX);制法:
双烯合成;β-二羰基化合物的应用;
6.芳烃:
环上亲电取代(卤代、硝化、磺化、傅-克烷基化和傅-克酰基化、氯甲基化),氧化(侧链氧化,环的破裂);烷基苯α-H的卤代;烷基苯制法;
7.卤代烃:
亲核取代(水解、醇解、氨解、与NaCN的反应、与AgNO3的反应、卤素置换),SN1、SN2;消除反应(E1、E2);与金属的反应(格氏试剂及其应用、武慈反应、与锂的反应);
卤代烃制法:
由烯烃制备,由醇制备;
8.醇:
与活泼金属的反应,与HX、PX3、PCl5、SOCl2的反应,分子内脱水,分子间脱水,酯的生成,氧化和脱氢,α-二元醇的反应(HIO4氧化、Pinacol重排);
醇的制法:
烯烃水合,硼氢化-氧化反应,卤代烃水解、格氏合成,醛酮、羧酸、酯的还原
9.醚:
羊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环氧乙烷制法及性质;
醚的制法:
醇分子间脱水,Wiliammson合成法;
10.酚:
酸性,氧化,酚醚、酚酯的生成,环上取代,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酚的制法:
异丙苯氧化法,磺化碱熔法,重氮盐水解;
11.醛、酮:
亲核加成反应(加HCN、NaHSO3、ROH、RMgX、氨及其衍生物),Wittig反应,α-H的反应(卤代、卤仿反应、羟醛缩合),氧化(K2Cr2O7或KMnO4氧化、银镜反应、铜镜反应),还原(金属氢化物还原、Clemmensen还原、Wolf-Kishner-黄鸣龙反应),Cannizzaro歧化反应(包括交叉歧化及分子内歧化);
醛、酮制法:
炔烃水合,醇氧化,傅-克酰基化,Rosenmund还原,乙酰乙酸乙酯及丙二酸酯的应用等;
12.羧酸:
酸性,衍生物的生成,脱羧反应,α-H的卤代,二元酸的反应;卤代酸的反应;羟基酸的性质;
羧酸的制法:
不饱和烃、醇、醛的氧化,腈的水解,格氏试剂与CO2的反应,丙二酸二乙酯和乙酰乙酸乙酯法;羟基酸的制法;
13.羧酸衍生物:
酰卤、酸酐、酯、酰胺的水解、醇解、氨解,酯的还原,Claisen缩合(包括交叉缩合和分子内缩合),酯与RMgX的反应,酰胺的Hofmann降级反应;
14.腈:
水解,还原,制法;
15.硝基化合物:
硝基烷烃的弱酸性;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硝基的还原,芳环上的取代;
16.胺:
胺的碱性,烃基化,酰基化,磺酰化,与亚硝酸的反应,芳胺环上的取代;季铵碱的Hofmann消除;
胺的制法:
氨的烃基化,硝基化合物还原,还原胺化,Hofmann降级反应,盖布瑞尔合成法;
17.重氮盐:
制法;应用:
放氮反应(重氮基被氢、羟基、卤素、氰基取代),保留氮的反应(偶氮化合物的生成);
18.杂环化合物:
五元杂环的亲电取代,六元杂环的亲电、亲核取代;
(六)化合物的鉴别
要求熟悉不同类型化合物常见的鉴别方法。
每组3~4个化合物的鉴别,所用方法必须有明显的直观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出现等),格式简单明了。
(七)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能够熟练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基本实验技术进行常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每组2~4个化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即从混合体系中将化合物一一分离出来或除去化合物中少量的杂质。
(八)结构推导
1.据性质及反应现象推导有机物结构,并能写出各步反应式;
2.了解红外和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及IR、NMR光谱数据推导有机物结构,并能写出各步反应式。
(九)有机合成
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设计合成路线,解答常规多步有机合成问题。
1.由指定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
2.自选适当原料合成目标化合物
内容涉及烷烃、烯烃、炔烃、酚、RX、ROH、醛酮、羧酸、胺等;
要求方法正确,合成路线合理可行。
(十)基本实验技术
掌握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掌握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技术及应用;能够解答常见的实验问题(如如何提高酯化产率、制备格氏试剂时为何要用绝对乙醚做溶剂等类似问题)。
三、参考教材:
陆涛主编《有机化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陆阳主编《有机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分析化学》
一、题型:
单选择题30%,多项选择题10%,填空题10%,问答题20%,计算题30%。
试题难易比例:
易、中、难分别为50%、30%、20%。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了解误差的来源、性质;掌握误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意义与关系;熟悉误差的传递;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了解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第二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表示方法;掌握滴定分析的计算方法;熟悉水溶液中溶质各型体的分布和分布系数;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物料平衡、电荷平衡、质子条件)。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
熟悉酸碱质子理论和酸碱溶液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溶液的酸度计算方法(包括强酸强碱溶液、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酸碱溶液、弱酸和强酸的混合溶液、弱酸混合溶液和缓冲溶液);熟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变色原理、变色范围以及常用指示剂;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包括强酸滴定强碱或强碱滴定强酸、强碱滴定弱酸、强酸滴定弱碱、多元酸和混合酸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熟悉滴定终点误差的表示方法;了解常用的酸碱标准溶液及滴定方法。
熟悉非水滴定中常用溶剂的分类及性质;掌握不同溶剂中酸碱反应的原理;了解溶剂的选择方法;掌握非水溶剂中酸碱的滴定方法。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
了解简单配位络合物、螯合物、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等的结构及特点;络合物中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掌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金属离子缓冲溶液、副反应系数、条件稳定常数等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熟练掌握络合滴定曲线、终点误差、准确滴定判别式、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金属离子指示剂的作用原理、金属离子指示剂的选择、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及其消除、常用指示剂的配制方法及用途;理解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选择滴定的可能性、选择滴定中的酸度控制、利用掩蔽剂提高络合滴定的选择性、络合滴定中常用的掩蔽剂;了解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并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熟练掌握能斯特公式、条件电位、氧化还原平衡常数、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催化反应和诱导反应等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可逆氧化还原体系的滴定曲线、不可逆体系的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等;重点掌握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溴酸钾法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六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掌握银量法(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司法)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了解其他的沉淀滴定法;熟悉常见卤化物的银量法测定。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及分类;掌握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熟悉挥发法、液-液萃取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沉淀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掌握溶解度和溶度积概念及相关计算、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了解沉淀的类型和形成过程、晶核的形成、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生成、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等,包括共沉淀现象、继(后)沉淀现象、减少沉淀玷污的方法,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均匀沉淀法,有机沉淀剂的特点、有机沉淀剂的分类;熟练掌握换算因数、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了解有关电池,电极反应。
明确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的概念,掌握能斯特公式的应用。
掌握玻璃电极的原理(膜电位的产生),玻璃电极的性能测定及pH值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原理以及确定终点的方法,永停滴定法的原理及不同类型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方法,熟悉有关的计算。
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类型,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参数,离子选择电极的特点及应用。
第八章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熟悉光的基本性质,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产生及特征,吸收光谱常用概念。
熟悉紫外吸收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关系:
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发色团与助色团,长移与短移,溶剂效应。
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及有关计算,吸光系数的定义和意义,了解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
掌握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及各部件的主要作用,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类型。
掌握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标准品对照法、工作曲线法);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熟悉多组分的定量方法(计算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第九章荧光分析法
掌握分子荧光的发生过程,激发光谱与荧光光谱,荧光光谱的特征,荧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熟悉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分子从激发态返回基态的各种途径,荧光效率与荧光寿命,荧光定量分析方法,掌握荧光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
第十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掌握色谱法的有关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保留时间与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系,色谱分离的前提条件,塔板理论,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速率理论及影响塔板高度的动力学因素。
熟悉色谱过程,四种基本类型色谱的分离机制、固定相和流动相,影响组分保留行为的因素。
了解色谱仪的仪器构造,了解色谱法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气相色谱法
掌握固定液的分类,固定液、载体的选择原则;气相色谱分离条件及检测器的选择原则;速率理论在气相色谱法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范氏方程的简式及各项的名称,速率理论方程在填充柱气相色谱中的详细式及符号的含义,分离方程式及分离条件的选择,尤其是柱温的选择。
掌握归一化法和内标法以及相对重量校正因子的计算。
熟悉气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检测器的分类及其选择;热导检测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检测原理。
了解气固色谱固定相、高分子多孔微球、流动相及其选择;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应用。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掌握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保留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分离条件选择,化学键合相的性质、特点、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流动相对化学键合相色谱分离的影响,HPLC的速率理论及其对选择实验条件的指导作用。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常用定量分析方法与计算。
熟悉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及其分离条件的选择,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的检测原理和适用范围。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离子色谱法、手性色谱法和亲和色谱法及其常用固定相,溶剂强度和选择性、混合溶剂强度参数的计算,流动相最优化方法,安培检测器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离方法的选择。
第十三章 平面色谱法
掌握比移值,相对比移值及比移值与分配系数、容量因子的关系;吸附色谱、纸色谱的分离原理,吸附薄层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及其选择。
熟悉平面色谱法的分类、薄层板的制备及显色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了解高效薄层色谱法、薄层扫描法。
三、参考书
分析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发美主编
《药理学》
一、题型
单选题30%,填空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20%,问答题20%
二、考试内容及范围
第一章绪论
1、药理学的性质和研究任务。
2、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定义。
3、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新药的开发与研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1、药物基本作用及主要类型。
药物的双重性:
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等)类型。
2、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量效曲线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效能、效价强度及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等的概念和意义。
3、受体的作用原理(机制):
受体的基本概念,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药、拮抗药和部分激动药;受体分类、调节及第二信使在受体-效应之间的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1、药物的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重点阐明单纯扩散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3、药物消除动力学:
稳态血药浓度,首次负荷剂量;一级动力学、零级动力学与药物半衰期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应用这些参数优化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用药。
4、基本参数及概念:
生物利用度、血药峰值浓度、血浆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和房室概念。
首过消除、肝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肠肝循环等基本概念。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1、药物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2、机体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3、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述
1、传出神经按递质与解剖学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效应器对传出神经冲动的反应。
包括突触传递、递质的生物合成、贮存、释放和灭活过程。
2、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分类:
α及β肾上腺素受体,M及N胆碱受体。
3、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布、双重受体优势支配的现象,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的效应。
4、传出神经系统受体按信息转导机制的分类,离子通道型受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各型受体激动后产生的生物效应。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事项。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1、抗胆碱酯酶药的分类: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的毒理学机制、症状及解救。
2、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使用和解救意义。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1、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2、琥珀胆碱、筒箭毒碱两类松弛骨胳肌药机理的异同。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对受体的选择性及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主要不良反应。
2、人工合成的拟肾上腺素药麻黄碱、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与不良反应。
3、拟肾上腺素药治疗低血压及休克的机理及临床应用原则与注意事项。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酚妥拉明、妥拉唑啉、酚苄明、哌唑嗪等对α受体的选择性阻断特点,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与不良反应。
2、普萘洛尔、阿替洛尔、拉贝洛尔等阻断β受体的特点,对血管、心脏、肾素活性及支气管的影响,内在拟交感活性,临床用途与不良反应。
第十一章局部麻醉药
1、局麻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2、常用局麻药的特点。
第十三章全身麻醉药
1、全麻药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物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十四章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巴比妥类药物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二者优缺点的比较。
第十五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常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以及乙琥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和该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原则。
2、硫酸镁抗惊厥的作用机制、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第十六章抗帕金森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左旋多巴类及其他药物治疗帕金森病作用机理、不良反应。
2、卡比多巴的作用及其与左旋多巴合用的特点。
3、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分类及主要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
第十七章抗精神失常药
1、抗精神病常见药物分类。
2、氯丙嗪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及常见不良反应。
3、碳酸锂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4、丙米嗪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
第十八章镇痛药
1、吗啡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中毒抢救及禁忌证。
2、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定、芬太尼、美沙酮、喷他佐辛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成瘾性。
3、曲马朵、布桂嗪、二氢埃托啡、布托啡诺的特点及应用。
4、阿片受体拮抗药:
纳洛酮的作用。
第十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及机制,环氧酶同工酶COX2的发现与作用。
2、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3、对乙酰氨基酚作用特点及应用注意;保泰松的代谢、作用特点及适应证,不良反应与禁忌证;吲哚美辛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布洛芬、萘普生及吡罗昔康的特点及适应证。
第二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物的分类。
2、Ia类药物:
奎尼丁;Ib类药物:
利多卡因、苯妥英钠;Ic类药物:
普罗帕酮。
Ⅱ类药物:
普奈洛尔。
Ⅲ类药物:
胺碘酮。
Ⅳ类药物:
维拉帕米。
第二十二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构成、生理作用。
2、ACE抑制药的分类、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AT1阻断药氯沙坦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1、高效利尿药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2、中效利尿药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3、低效利尿药药理作用。
4、利尿药和脱水药的临床用途。
第二十四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1、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毒性反应及其防治。
2、ACEI及AT1拮抗药治疗CHF的药理作用,强调预防及逆转心肌重构作用。
3、β受体阻断药治疗心衰的作用机制。
第二十五章抗高血压药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噻嗪类利尿药的降压机理、主要不良反应。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AT1受体阻断药的抗高血压机理,临床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4、β受体阻断药的降压机理及临床应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5、钙通道阻滞药的抗高血压机理,作用特点、临床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6、中枢性降压药的降压机理、临床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7、哌唑嗪的抗高血压机理,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8、扩血管药的降压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久用降压作用减弱的原因以及和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合用增加疗效的机理。
9、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第二十六章抗心绞痛药
1、硝酸甘油药理作用及机制、抗心绞痛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断药的抗心绞痛作用及机制、临床用途。
3、β受体阻断药与硝酸酯类合用抗心绞痛机制。
3、钙通道阻滞药抗心绞痛机制及临床用途。
第二十七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药的分类及每类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第二十八章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1、肝素和华法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以及两者抗凝作用的异同点。
2、抗贫血药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平喘药的分类。
2、支气管扩张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茶碱类和M胆碱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3、抗炎性平喘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白三烯调节药的作用原理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5、抗过敏平喘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6、常用镇咳药作用比较。
7、常用祛痰药作用对比。
第三十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抗消化性溃疡药分类及每类药物的代表药。
2、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泻药及常用利胆药的特点。
第三十二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法。
2、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氟轻松的临床应用、特点。
第三十三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1、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湖北 科技学院 动力 核技术 研发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