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过年.docx
- 文档编号:4311934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9.44KB
第十单元过年.docx
《第十单元过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过年.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单元过年
第十单元 过年(情境图)————总复习
教学内容:
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等。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等知识。
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知道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问题和反思的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难点:
对分类标准和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课时分配:
6课时
主备人:
汤玉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109页,过年——总复习
教学目标:
情境图的设计,选取具有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重点:
情境图的设计,选取具有时令特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复习的愿望,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引入对全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
看,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过年”。
你仔细思考认真观察,就会发现:
在这幅图画中包含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所有知识,可以根据图画提出好多数学问题。
怎么样,有兴趣吗?
二、新授。
1、出示“过年”挂图。
1)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
它画的是什么地方?
图中有什么?
小朋友在干什么?
(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
2)你们最喜欢图中的哪部分?
(学生认真看图后回答)
3)引导学生看图中放鞭炮的。
同学们,你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同位互相看看)
4)能说给你的同位听吗?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
5)左边有什么?
认真观察(小朋友放鞭炮)
6)右面有什么?
上面的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分组讨论:
小朋友在数鸭子)
2、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3、认真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按照顺序)
4、你们能按照顺序再说一说吗?
(图中有哪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
)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情境
你能根据图画讲一个故事吗?
小组同学讨论后再互相交流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觉得数学有意思吗?
这节你们学的都很棒,不但故事讲的精彩,还学会了回顾了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
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认真观察你周围的事物,你就会发现生活与数学是互相联系的。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复习“过年情境图”。
板书设计:
过年——总复习
左边 右面 (按照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所学知识。
课本第111和112页。
教学目标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来回顾一下,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并且在做题中能大胆发现规律。
二、课堂练习。
1、出示图片(回顾整理)
师: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很多同学,这幅图分成了4部分)
2、由中心板块引入。
师:
同学们,我们先看中心板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情境图里有很多数学知识,我们来解决一下吧!
”
进入其他板块的整理活动。
(对每一个板块知识的回顾整理,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
先由小组内每个同学独立的观察,然后组内交流,交流后要对学生复习、整理情况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对他任何自己的整理活动进行评价。
1)左上角:
由“今天刮的西北风、房子的东面有条河等”引入对方位知识的整理。
2)左下角:
由“有多少个玉米”引入对“乘法”的整理,由“树上多少只小鸟?
”引入对混合运算的整理,借。
并且涉及到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等知识的整理
3)右上角:
“我们学过的角、我能画一个大角、我发现我们周围到处有角”引入对“角的认识”的整理。
4)右下角:
通过“图中有-----”、“我们统计一下吧”引入统计知识的整理,除了统计表中提供的统计事物外,还可以统计男女同学、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等其他事物,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还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数学是非常有趣的,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喜欢它。
作业设计:
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
总复习(回顾整理)
方位与图形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角的认识和统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2、113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等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
说给大家听
2、同位互相说说(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背乘法口诀。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出示第1题。
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进行列式计算
2)出示第2题。
(练一练,进行填数的练习,互相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再进行填数
3)出示第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
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出示第4题(是一道口算题练习)或活动前线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5)出示第5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
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
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
把你今天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过年(综合练习1)
8×8= 14÷7= 16÷4=
16÷4= 18÷2= 49÷7=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3、114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8×8= 14÷7= 16÷4=
16÷4= 18÷2= 49÷7=
2、同位互相出口算题(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
(乘除运算的练习)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6题。
(两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几倍?
”,复习除法,通过第二幅图“长绳是短绳的3倍”,复习乘法。
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2)出示第7题。
(三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够吃三天吗?
”,复习乘法,通过第二幅图“可以怎样分?
”,复习除法。
通过第三幅图复习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
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3)出示第8题。
(比较大小的练习)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4)出示第15题(复习有关统计的知识)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整理,然后按照统计表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
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
练习背诵口诀
板书设计:
过年(综合练习2)
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几倍?
12÷3=4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5、116页综合练习题。
教学目标:
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说说你的前后左右是谁,你有什么玩具,分别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见到的角
3、从生活中找一找角
三、巩固练习。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16题。
(复习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知识)练习是先让学生观察小动物所看到的画面的情境图,想象出是前、后、侧哪一面照的,然后圈出来,练习后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出相应的例子,进行充分的练习。
2)出示第10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画面,提出不同的问题,讨论后解决问题。
3)出示9题(通过观察画面,从“鸭的只数是鸡的多少倍?
”练习除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4)出示第11题引导学生画出角,并标出个部分的名称。
可以进行类似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5)出示第12题。
学生先观察有什么规律,再接着画下去,并说说图中都有哪些角?
6)出示13题。
学生先说说计算方法,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7)出示14题。
复习方位练习题。
学生看着路线图互相说说小名从家到书店先向哪走?
再向哪走?
8)出示17题。
学生仔细看图,先模仿小朋友说的练习,再照样子说下去。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
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作业设计:
说说见到角,角的特点。
板书设计:
过年(综合练习3)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法进行实践,检查自己是否学会了。
教学目标:
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通过出示挂图,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难点:
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学期要学的知识我们都已经学完了,你们学的怎样呢?
这节课,我们来检查一下,相信同学们会做的更好。
二、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分组说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图中有什么?
(自己数数,然后填写统计表,同位互相说说怎样分类,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出示第2题
认真观察图画,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先独立出算式,再交流,仔细看体,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图中的图画分别是谁画的?
你能从图中找到角吗?
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3、出示第3题
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
学生先观察画面,互相讲故事后再说说怎样选择盒子?
4、鼓励学生看图后,提问题
同学们再仔细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同学讨论)
请一组同学上台说说。
三、丰收园。
1、同学们,全册知识我们都学完,你都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同位互相说说。
2、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收获。
3、交流结果(我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我能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我会分辨东西南北了;我有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我更愿意和同学交流了;我更喜欢思考数学了。
)
4、我们还要作生活的有心人,处处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练习,老师看得出大部分同学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争取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作业设计:
回顾所学知识,全面整理复习
板书设计:
我都学会了吗?
(实践活动)
我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我能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我会分辨东西南北了;
我更愿意和同学交流了;我更喜欢思考数学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单元 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