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4311277
- 上传时间:2022-11-2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23KB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培养热爱祖国江山的情感,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二、学习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三、品味作者酣畅淋漓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作者由此及彼的联想
教学难点:
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说出描写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诗句?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
《夔州歌》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劳关。
古歌谣:
滟预大如马,上三峡:
三峡夹晴天,
瞿塘不可下;巴水流若兹。
滟预大如猴,巴水忽可尽,
瞿塘不可游;青天无到时。
滟预大如龟,三朝上黄牛,
瞿塘不可回;三暮行太迟。
滟预大如象,三朝及三暮,
瞿塘不可上。
不觉鬓如丝。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过万重山漫想》也是描写三峡的,让我们比较一下和前人有何不同。
看看作者过万重山时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二、课文析释
(一)播放录音初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听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情感)
(二)设疑导思理解内容
1、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挥笔描写三峡的奇异景观,而这篇课文却独辟蹊径,通过“漫想”来抒发过万重山的感慨,请同学们理清文脉,看看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以游踪为线索。
2、本文第一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
第1—2自然段。
3、写了什么?
略写往昔自己对三峡景物的神往,描写了船出了夔门之后,江流的湍急和高山的耸峙。
4、第二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
写了什么?
第3—9自然段。
“漫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5、面对奇景,作者说他的辞藻也黯然失色,那些古今的文字也都躲藏得无影无踪了,而自己那“惯于唠叨的笔也知趣的变成了哑子……”这时,作者跳出了一个古怪的念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谁?
”这是漫想的开始。
)
5、作者想的问题看似天真,然而却是认真的,作者运用文献进行考证,得出了“那时的船自然要简陋得多,也许只是个独木船了”“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个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这两句话中,作者对“第一个穿三峡的人”的猜测是很到位的(根据那时的劳动力)。
那么,这里作者对第一个穿三峡的人饱含着怎样的情感?
赞许他的胆量——即使工具简陋,条件恶劣,但是为人类的进步,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6、那么,“第一个穿三峡的人”的胆量怎么样?
为什么?
了不起!
不管自己生死,为人类的进步,为了天下“第一个”勇于献身。
这样的人不知有多少呢!
然而,他们却为三峡的水利交通做出了贡献!
7、第三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
写了什么?
第10—12自然段。
写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想到无数“第一个人”,想到人类发展向前的历史。
8、读第十二段,看看作者写了什么?
写了“第一个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并把他们比作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这是作者思绪的延伸,更是主旨的进一步升华。
9、第13—16自然段是第四部分,写了什么?
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
由于“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思路回到了现实,畅想今日和未来。
是思想的又一次飞跃,赞美了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被一个钢铁般的意志——党的意志团结在一起,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正在向着当今和未来的无量数新的“三峡”进军。
这是文章主旨的进一步升华。
10、第17段至结尾,是文章的第五部分。
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作者由今人看古人联想到千百年后的人们看今人也是一样,从而抒发了他们“完成我们今天的事业,会轻而易举了。
但是,他们不会嘲笑我们,他们会崇尚我们的精神。
”的思想感情。
第十八段又回到现实之景,写出了作者穿过“三峡”的快乐。
第十九段抒发了自己穿过三峡的喜悦并结束全文,是漫想的结尾。
11、同学们,你在你的专业中想不想成为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哪?
想!
12、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成为行家里手,成为你们行业的穿过“三峡”的第一人!
那么,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希望你们不愧是我的学生,不愧是中华的子孙,不愧是能穿越你们行业之“三峡”的第一人!
(三)小结文章主题升华
本文通过漫想,赞美了穿过三峡的第一人,赞美了穿过各行各业之“三峡”的第一人,也赞美了我们今天能在党的领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正在向着当今和未来的无量数新的“三峡”进军的首创精神。
(四)品味语言延伸拓展
1、三峡是我国的重点保护的风景区,她历来为人们所赞颂。
作者面对这奇异美景,只在第二段进行粗线条的描写,而不浓墨重彩地描摹,为什么?
因为这一描摹只是为了漫想作铺垫,没有这一描摹就不能很好地“漫想”;有了这一描摹就为“漫想”打好了基础。
2、课文第三段起到什么作用?
过渡作用,由描摹三峡过渡到“漫想”,由此提出第一个漫想的问题——第一个过三峡的是谁?
3、“再想下去。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
”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错误?
有。
从逻辑上讲,这是“偷换概念”的错误。
第一个穿过山峡的人怎么又不是第一个呢?
从前后文看,他把“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换成了“第一个穿三峡的人”。
同学们想,这两个概念是绝对不是一样的。
所以有逻辑错误。
但我们不必深究这一点。
4、读第十段,看作者的漫想是用什么连接的?
这样的连接对表现穿三峡的人起到了什么好处?
用“他不知道,也没有想”连接的。
构成了排比,把他的勇敢表现得淋漓尽致。
5、第十一段的议论说懦弱者“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那么这一段与前面的“第一个”是什么关系?
对比
6、本文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第一部分(1—2段)实写过万重山;第14段实写葛州坝热火朝天的建设;第17、18段实写穿过三峡时眼前的景色和穿过三峡的喜悦。
其他是虚写。
7、这些实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1)贯穿全文的线索;
(2)“漫想”的前提和基础。
8、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1)语言淋漓酣畅,活泼浪漫,具有鼓动性,读之使人振奋。
(2)虽为漫想,却有真实感,从感情上能让人信服。
(3)想象新奇而又合乎情理。
三、课堂练习
读《峭壁上的树》回答问题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
是为了免遭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捕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
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
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
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
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
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
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逃遁;它以刚毅驱足雷电远避他方……
他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
不象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人点颜色瞧瞧。
也不象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
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
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
天光地色,尽纳尽吮。
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
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
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
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
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树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
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了!
提问:
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通过对峭壁间酸枣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它美好品德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的美好品质的歌颂——小小酸枣树的品质就是人民的品质。
2、此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如那些比喻句,通过联想和想象把酸枣树的品质写活了。
(2)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酸枣树的优秀品质——没有“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人点颜色瞧瞧。
”也没有“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的坏品质。
它有的是“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
”“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
(3)句式整散结合,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音乐美和情感,也为抒发赞美酸枣树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
“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
”这样对偶的句子,在散句间,增强了音乐美。
再如“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
”这样的排喻句,为增强作者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个景物,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写一篇记叙文,字数800以上
教学简案
学校
本钢工学院
教师
邱明慧
学科
语文
日期
9月28日
课题
过万重山漫想
课时
一学时
课型
讲授课
班级
商务03班
素质
教育
目标
思想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江山的情感,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知识目标
学习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能力目标
品味作者酣畅淋漓的语言特色
教材
分析
教学重点
作者由此及彼的联想
教学难点
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
课文录音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
用提问写三峡古诗的形式导入新课
学生听讲入课
讲
授
新
课
一、播放录音初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听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情感)
二、设疑导思理解内容
1、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挥笔描写三峡的奇异景观,而这篇课文却独辟蹊径,通过“漫想”来抒发过万重山的感慨,请同学们理清文脉,看看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作者想的问题看似天真,然而却是认真的,作者运用文献进行考证,得出了“那时的船自然要简陋得多,也许只是个独木船了”“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个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这两句话中,作者对“第一个穿三峡的人”的猜测是很到位的(根据那时的劳动力)。
那么,这里作者对第一个穿三峡的人饱含着怎样的情感?
3、那么,“第一个穿三峡的人”的胆量怎么样?
为什么?
4、读第十二段,看看作者写了什么?
5、第十四——十六段作者写现实和未来,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
6、第十七段至结尾,是文章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7、同学们,你在你的专业中想不想成为一个穿越“三峡”的人哪?
想!
8、我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成为行家里手,成为你们行业的穿过“三峡”的第一人!
那么,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三)小结文章主题升华
本文通过漫想,赞美了穿过三峡的第一人,赞美了穿过各行各业之“三峡”的“第一人”,也赞美了我们今天能在党的领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正在向着当今和未来的无量数新的“三峡”进军的首创精神。
(四)品味语言延伸拓展
1、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2、三峡是我国的重点保护的风景区,她历来为人们所赞颂。
作者面对这奇异美景,只在第二段进行粗线条的描写,而不浓墨重彩地描摹,为什么?
3、课文第三段起到什么作用?
过渡作用,由描摹三峡过渡到“漫想”,由此提出第一个漫想的问题——第一个过三峡的是谁?
4、“再想下去。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
”这个句子有没有逻辑错误?
5、读第十段,看作者的漫想是用什么连接的?
这样的连接对表现穿三峡的人起到了什么好处?
6、第十一段的议论说懦弱者“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那么这一段与前面的“第一个”是什么关系?
7、读了此文,你感觉此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三、课堂练习
读《峭壁上的树》回答问题
四、布置作业
观察一个景物,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写一篇记叙文,字数800以上
附:
板书设计
一、第一部分(1—2段)略写往昔自己对三峡景物的神往,描写了船出了夔门之后,江流的湍急和高山的耸峙。
第二部分(3—9段)“漫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第三部分(10—12段)写由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想到无数“第一个人”,想到人类发展向前的历史。
第四部分(13—16段)畅想今日和未来。
第五部分(17—18段)满漫想的终点——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二、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1)语言淋漓酣畅,活泼浪漫,具有鼓动性,读之使人振奋。
(2)虽为漫想,却有真实感,从感情上能让人信服。
(3)想象新奇而又合乎情理。
师:
放录音
生:
看书、听录音
师:
讲解或提问
生:
听讲并思考
回答问题
师:
引导提问
生:
归纳
师:
总结
师:
提问并总结
生:
思考回答
生:
读文
师:
提问
生:
思考回答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频道2010-03-0318:
09:
23阅读3评论0字号:
大中小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准确领悟主体。
2、突破语言层面,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深蕴的文化魅力和思维深度。
3、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懂得“过万重山”与“第一个”的联系,正确领悟“三峡”的真正涵义,进行生命美育熏陶,提升生命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
思考由“第一个”到“无数个”探险者,由“现实——历史——未来”三个漫想空间是如何展开的。
3、解决重、难点的办法: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开展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学时艺术化的涉及“音、画”强化朗读、情境模拟表演、即兴演说、系列组图欣赏等综合实践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去欣赏去体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以学生的思维激活文本的语言,以文本的语言点燃学生的心灵,开放心灵空间,在民主、和谐、亲切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哲理思辨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
三、学法指导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提炼文章主旨,本文是必选课文,课前可布置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杂志、音像资料等熟悉有关信息;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尽量有机插入与课文主旨有关的新信息,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点拨分析理解一些关键语段,让学生动用各种感觉,发散思维,主动探讨,各抒己见,给不同学生“秀出自己”的机会,体验研读文本后成功领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样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
课件、图片、音乐
六、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三峡,是我国名山大川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之一。
她那神奇险峻的景物,令无数英雄竞折腰。
李白曾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来表达喜悦之情:
毛泽东用“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样生动的笔法赞美社会主义的杰出成就。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来揭开三峡神秘的面纱,领略那奇美的景观。
余秋雨《文化苦旅》: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
“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
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
展示《长江三峡》风景图片,随图播出李白诗歌《早发白帝城》,配乐《长江之歌》,师生共同朗诵,由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明确课题《过万重山漫想》,简要释题。
(二)专题情境实践
1、作者是怎样描述三峡风景的?
(提示)提名一生朗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欣赏一组三峡沿途风光图,使学生在听觉与视觉的感应下,对雄伟、神秘、惊险的三峡特色有所领悟,自然引入对“漫想”的理解。
2、“漫想”是“不加拘束地想”,“三峡”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作者产生绵绵的“漫想”呢?
请同学们结合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来作回答。
(提示)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夸张局、设问句及动作描写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品味。
3、提出问题:
假如你就站在甲板上,面对如此壮观景象,你会想到什么呢?
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⑶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⑸千古兴亡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⑹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⑺面对汹涌的湍急的江流,航道的开辟者是谁?
第一个穿越三峡的人是谁?
(三)理清作者的思路: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交代思路的句子以及“漫想”的内容,看看作者是否真的是“漫”想?
2、请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讨论发言。
3、完成下表:
《过万重山漫想》思路:
现实——历史——未来
面对三峡雄奇险峻的景色,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作者激动不已,思绪万千。
但作者并未落入俗套,陶醉于眼前的景色,而是展开深沉的思考:
由现实中的自己穿过三峡,联想到历史上“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进而联想到很多“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最后感悟出“难于计数”中的一部分,未来后人也将因此自豪。
(仅作参考)
(四)作者为什么要“漫想”这些内容?
想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1、请集体诵读11-12节。
2、讨论明确:
讴歌开拓者,讴歌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创新精神。
(作参考)
(五)品味语言特点:
1、这篇文章,不仅想象新奇,发人之所未发,寓意深刻,而且语言简洁流畅。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体味这样写的好处。
2、紧扣“漫想”,用设问,内容决定形式;为表现“第一个人”的义无反顾,用排比增强气势,仍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六)课堂小结
(七)完成配套练习
(八)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重山漫想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