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docx
- 文档编号:430677
- 上传时间:2022-10-10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60.32KB
修订版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docx
《修订版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订版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订版教师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详解)
本大纲仅供参加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公共科目——《教育公共基础笔试》的考生复习和考试时参考。
请考生重点掌握以下知识内容。
《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1.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泛指凡是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正面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专业的师资和场地,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P3
*2.教育的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P3
2.2三者关系: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教学实践系统,缺一不可。
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改变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作用与联系是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的;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果使受教育者发生合乎目的的变化。
3.教育的形态:
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与近代社会的教育。
P4
4.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5
5.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最基本规律有两条。
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P6
(二)6.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
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
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
(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水平低下、传递生产经验、言传身教、耳口相传),
(2)古代社会(鲜明的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3)现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P7
7.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手段和技术现代化P8
(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8.教育学:
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P9
9.教育学的基本问题:
(1)教育本质,解释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3)教育目的问题,(4)教育制度问题,(5)教育过程的规律性问题,(6)思想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性问题,(7)学校管理问题。
P10
*10.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萌芽时期: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学(《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2)独立形态时期: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诞生。
法国卢梭的《爱弥儿》,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第一部系统教育学专著;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3)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马、恩、列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作了科学的解释。
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4)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
三大流派,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机构教学论,赞科夫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倡导范例教学,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P10
二、教育的功能
(一)11.教育功能的含义:
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P18
*12.教育功能的类型:
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P18
*13.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P19
13.1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具体包括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功能。
13.2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具体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具体包括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和教育的人口功能。
14.教育功能的限制: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P21
(二)*15.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个体),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人口对教育社会功能的影响。
P22
三、教育的目的
(一)16.教育目的的含义:
广义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它可以包括国家和社会教育机构、家长、教师等对学生的各种期望。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培养什么人的总要求。
P31
*17.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P31
(二)*18.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2)受制于社会生产力。
(3)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4)受制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P32
19.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生活本位论P33
(三)20.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1)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理论基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P34
*2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P34
四、教师与学生
(一)22.教师的定义:
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在学校中从事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完善品德结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专职人员。
P40
23.教师的角色:
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角色P41
*24.教师的基本素质:
(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2)对专业知识的要求:
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3)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要有课程开发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能力。
P41
*25.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内容及途径:
内容: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途径:
(1)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2)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3)制定自我生涯发展规划,(4)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5)进行教育研究,(6)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7)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
P42
(二)26.学生的定义: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学习的人,主要指在校的儿童和青少年。
P43
27.学生的本质特点:
(1)学生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
(2)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3)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
P43
*28.学生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与整体性。
(三)*29.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1)学生中心论,代表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美国教育家杜威,反对教师中心论,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主张把师生关系的中心转到儿童。
(2)教师中心论,代表人物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师掌握了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是知识和智慧的代表,社会价值观念的传播要靠教师的施教来完成,所以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不但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标准、内容、方法,而且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具有绝对的权威。
P44
30.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30.1师生关系是指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互相对待的态度等。
30.2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30.3功能:
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社会功能。
P44补充
30.*4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因素,教师、学生、环境;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宽容理解;建立途径: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3)热爱尊重学生,发扬民主教育;(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6)加强自身修养。
P45
五、课程
(一)31.课程的含义:
(1)广义,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2)狭义,具体的某一门学科。
P51
32.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
(1)知识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2)社会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布拉梅尔德(3)学习者中心课程论,代表人物:
杜威、奈勒(4)人本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
马斯洛、罗杰斯P51
*33.课程的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与选修,国家、地方和学校,显性和隐性等。
P52
*34.课程的组织:
课程的组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它是一项关键而又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成败。
P54
35.课程的管理:
课程的管理涉及到课程的编排、组织与实施、评价与修订等问题。
P58
(二)36.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1)1949——1952年。
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52年3月颁布《中学教学计划(草案)》,52年10月颁布新中国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2)1953——1957年。
五个教学计划。
53——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3)1958——1965年。
58年“大跃进”引起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减课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出现多种学制的改革实验。
(4)1966——1976年。
“文革”十年浩劫,学校课程与教学在十年动乱期间经历了一场灾难。
(5)1977——1985年。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十年,中小学各五年。
80年出版新中国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6)1986——1991年。
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7)1992——2000年。
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93年秋,新的计划突破了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
此次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级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
(8)2001——至今。
新课改。
P59
37.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血丝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呢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人。
P60
38.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实现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订版 教师 考试 教育 公共 基础知识